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解读及运用
 
序 言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此次发布18项,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的3项指引暂未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与应用指引对比表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内部监督 控制手段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信息与沟通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

  2.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要求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应当充分反映其“公众性”。其特殊之处主要表现在:
  (1)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应独立于所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东。独立董事不得在上市公司担任除独立董事外的其他任何职务。
  (2)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特殊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当占多数并担任负责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还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
  (3)设立董事会秘书。上市公司应当设立董事会秘书,在上市公司实务中,董事会秘书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其负责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筹备,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东资料的管理,办理信息披露事务等事宜。
  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
  (一)如何制定发展战略
  1.要建立和健全发展战略
  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
  战略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委员包括董事长和其他董事。战略委员会委员应当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战略委员会主席应当由董事长担任;委员中应当有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以保证委员会更具独立性和专业性。必要时,战略委员会还可聘请社会专业人士担任顾问,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战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为了使公司发展战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企业除了在董事会层面设立战略委员会外,还应在内部机构中设置专门的部门或指定相关部门,承担战略委员会有关具体工作。
  3.要科学编制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两个层次。其中,发展目标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是在最重要的经营领域对企业使命的具体化,表明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所要努力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水平。战略规划是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规划,表明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
  关于发展目标的编制,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发展目标应当突出主业。
  第二,发展目标不能过于激进,否则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或经营失败。
  第三,发展目标不能过于保守,否则会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企业发展战略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应当报经股东(大)会批准后付诸实施。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风险
  人力资源指引按照优化人力资源的要求,明确指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至少应当关注三个方面的重要风险:
  1.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这一风险侧重于企业决策层和执行层的高管人员。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漏。这一风险侧重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掌握企业发展命脉核心技术的专业人员。
  3.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这一风险侧重于企业辞退员工、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等而引发的劳动纠纷。
  (三)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
  1.人力资源的使用
  企业应当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进行严格考核与评价,以此作为确定员工薪酬、职级调整和解除劳动合同等的重要依据。
  (1)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结果应当着重运用于改进工作绩效、薪酬及奖金的分配、职务调整、培训与再教育、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作为员工退出的重要依据等多方面
  (2)在人才的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策略,通过对人才压担子、给路子、搭梯子、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
  (3)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善于克服人力资源管理的“疲劳效应”。在人才发展最好时,要适时地调整岗位和职位,使之始终处于亢奋期和临战状态。

 

五、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一) 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1.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
  (四)如何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形成并用以指导领导和全体员工行为后,应当保持相对稳定,防止朝令夕改。
  第一,要着力构建企业文化评估体系。
  着力关注以下主要内容: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履行情况;全体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
  第二,要着力根据综合评估结果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既要巩固和发扬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又要针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企业文化缺失,研究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以及企业内外部政治、经济、技术、资源等因素的变化,着力在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品牌建设、企业形象等方面持续推动企业文化创新。
 
 
 
 
 
控制活动类应用指引,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等9个指引。
  控制活动类指引分析表
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 资金运营业务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常规业务控制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 特殊投资业务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 特殊风险业务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控制活动报告

  一、资金运营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
  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总称。
  概括讲,企业资金活动面临的重要风险包括:
  (1)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
  (2)企业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3)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
  针对上述风险,资金活动应用指引分别对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活动提出下列管控措施:
  2.企业应当加强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环节的风险管控,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1)要求企业的采购业务尽量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
  (2)要求企业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
  (3)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并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4)企业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确定检验方式,由专门的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进行验收;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5)企业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
  (6)企业建立退货管理制度。
  (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
  加强各项资产管理,保证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能,有利于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1.在企业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的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存货积压或短缺,造成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
  (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致使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
  (3)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导致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2.为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重要风险,资产管理应用指引针对性提出了如下应对措施:
  (1)企业采用先进的存货管理技术和方法,规范存货管理流程,分利用信息系统,强化会计、出入库等相关记录,确保存货管理全过程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要求企业根据各种存货采购间隔期和当前库存,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市场供求等因素,确保存货处于最佳库存状态。
  (3)要求企业加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各类固定资产的维护、清查、处置管理,重视固定资产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改造,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
  (4)要求企业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
  (5)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保政策,及时办理投保手续。
  (6)要求企业规范固定资产抵押管理,确定固定资产抵押程序和审批权限等。
  (7)要求企业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促进无形资产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无形资产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
  1.工程项目常见风险
  (1)工程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上马,导致难以实现预期效益或项目失败;
  (2)项目招标暗箱操作,存在商业贿赂;
  (3)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概预算脱离实际,导致项目投资失控;
  (4)工程物资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落实,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进度延迟或中断;
  (5)竣工验收不规范,最终把关不严,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
  2.针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的管控措施:
  企业必须强化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制定和完善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及控制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业务外包是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承包方)完成的经营行为。目前,业务外包活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信、手机、金融等各行各业,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业务重组、提高经营效率提供了活力。
  1.企业将业务外包的重大风险:
  (1)外包范围和价格确定不合理,承包方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2)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3)业务外包存在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相关人员涉案。
 
 
控制手段类指引偏重于“工具”性质,往往涉及企业整体业务或管理。此类指引有4项,包括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指引。

  一、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是企业对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作出的预算安排。
  企业要想使全面预算管理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特别关注和防范预算管理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发展;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目标难以实现;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为此,全面预算应用指引要求企业在加强全面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预算管理体制以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的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2.针对信息系统的风险的管控措施:
  (1)企业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提出项目建设方案,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实施。
  (2)企业开发信息系统,应当将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则嵌入系统程序。
  (3)企业应当加强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4)企业应当加强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管理,制定信息系统工作程序、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各模块子系统的具体操作规范,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信息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度和操作规范持续稳定运行。
  (5)企业应当重视信息系统运行中的安全保密工作,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并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避免损失。
  对于服务器等关键信息设备,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接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目 录
在风险面前,集团内控体系建设与实施实践
2010年会计继续教育
附件7: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应用指引
浅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