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群体激智创造方法——奥斯本掀起的“头脑风暴”
来源:中国发明网  时间:2008年10月07日  
(一)头脑中刮台风:智力激励法
智力激励法又名头脑风暴法、脑轰法、畅谈会法、群议法等。
此法是1939年由美国纽约BBDO广告公司副经理A.F.奥斯本所发明,最初用在广告的创新上,1953年总结成书。这是世界上最早付诸实用的创造方法,它适用范围广,易于普及。
智力激励法的宗旨是以一定的会议形式给与会者创造一种能积极思考、启发联想、大胆创新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各人的才智,为解决问题提供大量的新颖设想。掌握本法所规定的原则与实施程序是获得成功的保证。
1.理论依据
一项创新,大都先有一个创意。创意越多,创新的方法也越多,成功的可能也越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哪怕是不高明的射手,枪打多了也会有射中目标的时候。”此法就是让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通过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补充,在短时间内极大地“引爆”各人的创造力,引起连锁反应(共振效应),从而产生尽可能多的创意。
智力激励法的理论基础是:
(1)信息激励、联想反应
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思路。联想是不同思想或念头的相互触发,这种触发可以在 一个人的头脑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人之间出现。
在智力激励会上,任何一个人提出的创意都构成对其它人的信息刺激,达到填补知识空隙、互相诱发激励的作用。
国外对38次智力激励会提出的4356条设想研究分析表明,有1400条是在别人的启发联想下获得的。一些测试也表明,在集体联想时,成年人的“自由联想”可以提高65%~93%。
(2)无拘无束,热情感染
每个人都有创造潜力,适当的激励就可有效地挖掘这种潜力。在不受任何限制的前提下,集体讨论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互相影响、互相感染,形成的热潮可以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思维能力。
(3)竞争意识,活跃思维
每个人都想提出更多更好的主意,无意中便形成了竞争。奥斯本说:“自1897年以来,一些心理学实验证明了人类有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而且,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强50%或更多。”
2.基本原则和要求
(1)自由畅想原则
智力激励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该方法的理论依据,你能用自己的话来简明扼要加以叙述吗?
要求与会者敞开思想,不受任何已知条件、熟知的常识和已知真理、规律的束缚,善于从多种角度或反面去考虑问题。要坚持开放性的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敢于提出似乎是荒唐可笑的看法。
(2)延迟评价原则
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过早地进行评价、下结论,就等于把许多新观念拒之门外,这是极有害的。首先,开始形成的新观念是不完全的、脆弱的,要留给它足够的时间使之逐步完善。其次,一种观念还可引出另外的设想来,不让“母亲”存在,其子孙也不复存在了。日本创造学家丰泽丰雄说:“过早地判断是创造力的克星。”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梅多和帕内斯在作了实验调查之后说:“推迟判断在集体解决问题时可多产生90%的设想。”
延迟评价包括自歉性的表白、否定性的评论以及肯定性的赞语。
(3)以量求质原则
通常,最初的设想不大可能最佳。有人曾以实验表明,一批设想的后半部分的价值要比前半部分高78%。
(4)综合改善原则
“综合就是创造,”奥斯本曾经指出:“最有意思的组合大概是设想的组合。”
会议鼓励与会者借题发挥,对别人的设想补充完善成新的设想。会后对所有设想还要作综合改善的工作。
此外,智力激励法还有限时限人的要求。
3.组织形式
(1)主持人
主持人对智力激励法的成功有很大的作用。对主持人的要求是:
①以平等态度参加会议,友好地对待每一个与会者,促使会议形成融合气氛。
②及时制止违反会议原则的现象,创造一种自由畅想的局面,充分诱导与会者积极思考,提出大胆的、独特的设想。
③目标统一,讨论要围绕中心议题,发言集中,不许私下谈话。
④对与会者提出每一个设想,主持人都要记录员记下,并放到醒目位置。鼓励与会者互相激励,由别人的启发而产生新思想,引起“链式反应”。
⑤对问题必须有明确深刻的理解,以便在会议中能作启示诱导。对此,主持人在会议前应与问题的提出者一起作详细的分析研究。
(2)参加人
①会议人数5~10人为宜。
②人员的专业构成要合理。应保证大多数与会者都是对议题熟悉的人,但并非局限于同一专业,也要杂以少数外行,以便突破专业思考的约束。
③同一次激励会,参加者应尽可能注意到等级的同一性,即知识水准、职务、资历、级别等大致相近。
④尽量选择一些对问题有实践经验的人,这对提高会议的效果有益。在运用此法时,常选拔几名在提出设想方面才能出众的人,以他们为激励会的核心,再视情况配备其他人员,则效果更好。
(3)记录员
配备1~2名记录员,通常记录员不是正式的会议参加人。
试使用智力激励法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步骤来解决一个创新的实际问题。
对会议提出的所有方案、设想。不管是奇特还是平庸,均一视同仁,认真记录。
当有几个人同时提出多种新设想时,可请主持人作必要的归纳后记下。
4.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包括产生问题、组建小组、通知与会者会议的内容、时间地点。
在会议举行之前两三天,会议主持人在发出邀请通知的时候,宜同时附上一张备忘录,上面注明会议的主题和涉及的具体内容,并列出几个希望与会者进行畅想的例子。
如会议主题为“新颖电扇的构思”,则可作如下提示:
①从外观上考虑,赋予奇特、典雅或豪华的新设计;
②从方便上考虑,使装拆、收藏、维修等简便,能遥控或自动控制;
③从物美价廉上考虑,如节电、采用新材料,工艺上的改进;
④从增加辅助功能上考虑,能否更富装饰性,兼有照明功能,能产生香味等;
⑤从保健角度考虑,模拟自然风,使风的方向、速度均可自动变化,让人体感觉更舒适。
(2)热身活动
目的是让与会者尽快进入“角色”,尽量减少会议中的僵局冷场的时间。热身活动内容多种多样:在美国有“动物游戏”,互相介绍、讲幽默故事。或出一道简单的练习题目,如“请说出茶杯的其它用途”、“要是机器人有了人类的智能,那世界将会怎样?”等。热身活动也可以是体力的,只要能使与会者很快的忘掉自己的工作和私事,形成热烈、轻松的气氛就行。
(3)明确问题
通过与会者对问题的分析陈述,使与会者全面了解问题,开阔解题思路。
①介绍问题
由主持人向与会者简明扼要的介绍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可让与会者简单讨论一下,以取得对问题的一致正确的理解。
介绍问题时,主持人必须掌握简明扼要的原则,只提供与问题有关的必要信息,切忌将背景材料介绍得太多,尤其不能把自己的初步设想都全盘托出。因为这样不仅无助于启发他人的思维,反易形成框框,束缚其思路。对于外行来说,所需的只是对问题实质的深入浅出的通俗解释。
②重新叙述问题
这是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问题,目的时加深对问题实质的理解,使问题的重要方面不致被遗漏。同时,启发多种解题思路,为提出设想作准备。在此要鼓励与会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审视问题,然后对每一方面都用“怎样……”语句来表述。例如,题目是如何增加某商场的营业额,则可重新叙述如下:
怎样降低成本?怎样扩大货源?怎样战胜竞争者?怎样作广告宣传?怎样完善售后服务?怎样推销高档或滞销商品?……
所有这些新的提问方式,都要由记录员记下,顺序编号,置于醒目的地方,让与会者随时从中启发思维,全面考虑。
执行此步骤时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急于提出具体的设想;二是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的对问题提出重新叙述形式。
③选择最富启发性的重新叙述形式
重新叙述问题之后,通常就可以围绕其进行畅谈。但有时为了使会议效果更好,能优先考虑问题最重要方面,需对重新叙述的问题作分析选择。选择可以由主持人或问题提出者选定,也可由与会者全体择定。
④自由畅谈
按照会议原则,针对上述确定的问题进行畅谈。
⑤加工整理
会上提出的设想大都是未经仔细斟酌和认真评论的,加工整理后才有实用价值。
加工整理中还有两个问题:
a.增加设想
在畅谈会的第二天,由主持人或秘书以电话或面谈方式收集与会人员在会后产生的新设想。这是不可忽视的一步,因为通过会后的休息,思路往往会有新的转换或发展,又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设想。曾有一会议提出了百余条设想,第二天又增补了20余条,其中4条设想比头一天会议上的所有设想都更有实用价值。
b.评价和发展
评价设想和发展设想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既要作筛选判断,又要做综合改善。为了便于评价,最好先拟订一些评价指标,如:这一设想是否可行、结构是否简单、工艺能否实施、做法是否合理、费用是否节省等。具体拟订哪些指标,要视问题性质及解决问题方案的要求而定。
参与评选发展设想的人员,可以是设想的提出者,最好是对问题本身有责任的人。人数应该是奇数,经验证明以5人为好。在美国,这一工作多委托专家或问题提出人处理。在日本,多是召开第二次会议,由设想提出人自己来作集体评议。其好处是可省去对设想作说明的麻烦,这种作法常称为“二次会议法”。
以上是运用智力激励法的一般步骤。具体实施时可依不同的情况而有所变化。如有人在畅谈阶段采用“间断式”方法,即3分钟提设想,然后用5分钟作考虑,如此反复循环,不断提出设想和进行思维。
5.适用范围与实例
奥斯本的智力激励法问世后,50年代便在美国得到推广应用,麻省理工学院为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创造力,还专门开设了智力激励法课程。随后,欧洲各国及日本等国的学者,相继在本国积极推广普及这一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此加以改造,发展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智力激励法。如默写式智力激励法(635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CBS法与NBS法)等。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智力激励法是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创造方法。这一方法能够在社会、经济、管理、教育、新闻、科技、军事、生活等很多方面提供有效服务。诚如奥斯本所说:“只要遵循智力激励的规则,此法几乎可以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另外经常参加智力激励的人,对自身的创造能力培养也有好处,使之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善于创新。
(二)半小时可出108个设想:默写传阅法(635法)
智力激励法始于美国,其特点也适合美国人开放、个性外向、思维灵活的民族习惯。当这个方式传入联邦德国后,有人根据日耳曼民族长于思考的性格特点,通过改造,产生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一种派生方式,创造了用书面阐述来激励智力的创造方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又叫“635”法。
每次会议由6人参加,每人用书面提出3个设想,要在5分钟内完成,这就是“635”法的来由。
开“635”法会议时,主持人宣布议题,解释参加人提出的疑问后,发给每人几张空白卡片(最好稍大一点),每张卡片标上相隔距离较大的1、2、3号码,在第1个5分钟内,每人按议题在3个号码后面分别填上3个设想,然后把卡片传给右邻。在下一个5分钟里,每人从传递到自己手中的别人所填的3个设想中受到启发,再继续填写3个设想,或者补充、完善、丰富、发展别人的设想,反正不能让卡片从自己手中空轮过去。这样多次传递,半小时传了6次,每人的原始卡片轮递一周后,共可产生108个设想。卡片填满则用手中的备用卡片续之。
“635”法可以避免许多人争相发言而使设想遗漏的弊病,对于有些不善言谈,怯于争言的与会者来说,默写也不失一种好办法。再者,由于有卡片上的设想,不需设记录员,也省去整理记录、归纳分类之举,因为卡片上的设想是分好类的书面材料了。
(三)风马牛不相及:综摄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威廉。戈顿教授在长期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于1952年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创造方法——综摄法,或称提喻法、分合法、集思法。
1.原理与特点
综摄法(Synectics)这个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指把表面上互不相关的各种不同事物结合在一起。综摄法通过已知的东西为媒介,将毫无关连、不同的知识要素结合起来,以打开“未知世界的门扉”,激起人们的创造欲,使潜在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戈顿确认:
(1)人类的创造过程是可知的,是能够具体描述的,如果人们理解他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心理过程,那么其创造效率会大大提高。
综摄法的两大要点是“异质同化”和“同质异化”,请细心体会。
(2)创造作为文化现象在艺术与科学中是相似的,而且都可以用同样的基本心理过程来表征。在任何一种创造过程中,情绪因素比理智因素更重要,非理性因素比理性因素更重要。而且,这些情绪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可以理解的。
(3)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创造性主要来自潜意识,而且都可以创造性能力处于潜在(封闭)状态,它是可以被开发的。
综摄法是一种理论化程度高、技巧性强,效果显著的创造方法。通常此法以小组讨论会的形式进行,但也可以个人使用。
2.基本原则
戈顿教授认为,联想与类比是实现从已知刊未知的有效办法。因此,前面已介绍过的拟人类比、直接类比、象征类比及幻想类比等方法是实施综摄法时不可或缺的。他主张,为了摆脱旧框框的束缚,开阔思想,在探索新的设想时,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暂时抛开原来想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类比探索得到启发,因为,这是“变陌生为熟悉”和“变熟悉为陌生”所必须的。
综摄法有两个基本原则:
(1)异质同化
所谓新发明新创造应该是现在所没有的事物,人们对它是不了解的,然而,人们熟悉现有的各种事物。为此,在创造发明新事物时,可以借助现有的知识来进行分析研究,启发出新的设想来。此乃“变陌生为熟悉”。
(2)同质异化
对现有的各种事物,运用新的知识或从新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启迪出新的创造性设想来。此乃“变熟悉为陌生”的方法,它要求人们突破现有框框的约束,以挑剔的日光去寻找可以改进创造的地方。
在实际的创新活动中,常常将同质异化与异质同化两原则交替使用,而且并非限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也可应用于管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训练微学堂3】智力激励法的基本原理
质量工具之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
发明创造技法
头脑风暴法
课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