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字
userphoto

2015.09.25

关注
校【校】(jiào、xiào)

  “校”,形声字,从木,交声。

  “木”为木制器具;“交”为人双腿交叉形,意为双腿受限。《说文·木部》:“校,木囚也。”“校”读“jiào”时,指拘捕犯人的木制刑具,后成为刑具枷械的统称。这种刑具用木料制成,两根木头交叉并用绳索捆绑,用以限制犯人的手脚,类似于现在的脚镣和手铐。限制有罪之人的自由,目的是为了使其改正错误,悔过自新。“校”由此引申指订正、改正、校正。人要走正道,走正道就需要接受教育。教育、培养、引导人走正道的场所称为“学校”,其“校”读“xiào”。

  “木”又是建造房舍、教室以及制作课桌、板凳、戒尺、教棒等教学用具的材料;“交”又为交流、传递、交待。学校是重要的交流场所:老师与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老师与老师交流教学经验;学生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通过学校的教学,老师要对学生、家长、学校交待;而通过在学校学习,学生要对老师、父母、社会交代。总之,学校是传承数千年思想、文化、知识、经验的场所,需要对先人有所交待,也需要对后人有所交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是树人的场所,故“校”从木。

  “校”原本是用来囚禁不良之人的刑具,是以暂时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教育他们改邪归正。古人将牛马圈养在栅栏中,以便于改造、豢养和驯化牲畜,所以把“栅栏”也称为“校”。

  《汉书·司马相如传》:“天子校猎。”“校”在这里是用木栅阻拦的意思。由此,负责圈养牛马的人就叫“校人”,亦是周礼中的官名。刑罚是手段,不是目的。限制犯人手脚是希望通过这种教育、处罚使其改正错误。因此“校”有规正、矫正的意思。《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每年新生入学,到学期的一半时就要考试一次。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错误,故曰“考校”。由矫正之意引申,“校”又有订正、校对之意。《汉书·张安世传》:“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说的是后来购买的书籍经过校对,再没有遗漏丢失的现象了。沿袭到现代,“校勘学”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即通过对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相关资料进行比较,考订文字的不同,最终确定原文正确意义的学问。

  考订和校对需要对相关资料、文字等进行比较,所以“校”有比较、较量的意思。《战国策·秦策四》:“韩、魏之强,足以校于秦国矣。”韩国和魏国的强盛,是足以同秦国相抗衡的。不过最终由秦完成了统一大业,说明仅靠强大的国力还不足以在天下这个大校场里称雄问鼎。“校场”又名“较场”,是用以较量的场地、场合。古代科举制设有武举、武进士。同文人科举考试一样,那些通过武学修炼来博取功名的年轻人,每年也要进入校场比试各种技艺,角逐优胜,以便从此步入仕途。“校”后来也用在衡量功绩、才能、指挥管理素质达到某种水准的军衔级别中。古代军阶的“校尉”是一职,现代军队将校尉分开,成为两级军阶,校在尉上,如少校,大校。

  我国在四千年前就出现了学校。有意思的是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诞生在“养老院”里。据记载,虞时学校称为“庠”,夏时称为“序”,殷时称为“瞽宗”,周时称为“辟雍”,是为教育上层贵胄子弟而设立的最高学府。“庠序”最初是指氏族养老的场所。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老人可以不再参加劳动,到“米廪”附近的“庠”、“序”度过晚年。但他们也承担教导后代、传授生产经验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职责。“庠”、“序”后来便成为学校的代称。

  周代以后,学校分官学、私学两大类。官学是指各级官府所办的学校,分国学和乡学。国学最初是指东周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分小学和太学两种。后代的国学是京师官学的通称,主要指太学和国子学。太学是古代贵族子弟读书的处所。汉武帝时,设太学,立五经博士,招募博士弟子入学受业,教学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后来博士专管经学传授。汉以后,各朝都设太学。晋时设国子学。到北朝北齐时,改国子学为国子寺,设置祭酒,专门管理教育,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育行政部门。隋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后代沿袭,清末设学部,废除了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在监读书者称为“太学生”。所谓“国子”是指公卿大夫的子弟。晋朝时规定,只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允许进入国子学,而太学则是六品以下的子弟与庶民优秀子弟的求学之所。乡学始于西周,是地方办的学校,与国学相对。乡学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小学、书馆和义学。小学是古代的蒙学,开始于西周,后代沿袭,相继设立,教授幼童学习。小学还是汉代训诂学的专称。汉代书馆教授幼童蒙学,也称“小学”,以教授儿童识字为主。义学是清代的地方学校,它是对省立的书院而言的。凡是州县子弟年纪在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者均可入学。对于贫困的学生还发给补贴。

  西周以前,由官府办学,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春秋战国时期,官学开始衰落,私学开始创设和繁荣起来。私学就是历代私人创办的学校。一般认为孔子首先创办了私学,此后私学一直与官学并存。民间教书的地方称为塾,又称私塾。富有人家一般都在家里设立书馆,延请老师教授自己的子女或同族的孩子学习。通常学习的课本就是《童蒙训》、《三字经》、《百家姓》等。

  古代学校的另一种形式是书院,由私人或官府创建,是以藏书为基础,将学术研究和教学传授结合在一起的机构。书院始于五代,宋朝时期最为兴盛,其中白鹿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程颢、程颐都在书院讲过学,传播儒家思想。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叉腿而立。,甲骨文

交,叉腿而立,借代双腿
木,桎梏),表示用桎梏连锁双脚,使双脚不能自由活动。金文
将甲骨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包围结构。篆文
则调整成左右结构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用来将两脚连锁的桎梏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校,木囚也。从木,交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校,木头作的囚车。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交”作声旁。

”的字义引申

我评引申线索: 

    

网友总评: 0分


校 jiào 形声。字从木从交,交亦声。"木"指棍棒。"交"指"相交"、"交错"。"木"与"交"联合起来表示"棍棒交错"。

校(左边之木是百年树木之木,即表明学校的性质培养栋梁之材的地方。右边之交,是说要想成为木,就得准备多交费了。像什么保险费、辅导费、补课费、参考资料费、试卷复印费、校服费等等。更有甚者,竟让14岁以上女生每年交费若干,作B超检查,看是否未婚先孕,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简直是交费交疯了!)



校长,你曾经看不起的学生回来了。而且还是你花钱请我回来的。

1、  我没给学校抹黑。

2、  让你看看烂泥是怎么扶上墙的。

3、  我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4、  我已经触碰到学校的天花板了。

5、  怪不得当年老师们说要发奋涂墙。

6、  既然学校改造不了我,那我来改造学校吧。

7、  校长见了都得叫声师傅。

校长:不给工钱是给你上的最后一节课。

学生:偷工减料是我交的最后一份试卷。


北大历任校长中,真正称得上大师的你觉得是谁?

第一任:孙家需

第二任:许景澄

第三任:张百熙

第四任:张亨嘉

第五任:李家驹

第六任:朱益潘

第七任:刘廷琛

第八往:柯劭愍

第九任:劳乃宣

第十任:严复

十一任:何爝时

十二任:胡仁源

十三任:蔡元培

十四任:蒋梦麟

十五任:胡 适

十六任:汤用彤

十七任:马寅初

十八任:陆 平

十九任:周培源

二十任:张龙翔

二十一任: 丁石孙

二十二任:吴树青

二十三任:陈佳洱

二十四任:许智宏

二十五任:周其凤

二十六任:王恩哥

二十七任:林建华

二十八任:郝平

二十九任:龚旗煌(2022.06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学校演变
古代教育知识
中国古代的学校
封建社会的“官学”“私学”和“私塾”是怎么回事?
古代人们在哪里读书学习参加考试,那些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无标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