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墙和古代城防
古代战争分为四类,即战、御、攻、守。战指野战进攻,御指野战防御,攻与守,则专指
城池争夺中的攻城与守城。
   春秋发明的临车、冲车、愤辒、修橹和抛石机,第一次将守城方笼罩在重型装备威胁
之下。临车上悬吊的箭屋,伸入空中可达10米以上,能居高临下射击守城方。冲车将一捆
大木装在车架上,专门撞击城门。愤辒顶部蒙以生牛皮,可推至护城壕甚至城脚,进行填
埋或挖掘作业。修橹与愤辒相似,但职责在于掩护部队接近城下。至于抛石车,更是一种
由人力拉放,可将石块抛向目标的先进武器,不过当时威力的不大,石块重不过几公斤,
能飞 300米左右,砸人欠准,轰城嫌轻,倒是更适合抛射熏烧功能的烟火弹或阻滞功能的
蒺藜。抛石车后世曾一度失传,但再次复出竟掀起了一场攻守变革。  
   重型攻城器的涌现,带来了战术的大大丰富。原先单纯的人海战术,已转变为愤辒特
种作业、临车和抛石机火力压制、修橹重甲掩护、冲车攻敌软肋、单兵钩索攀城的联合作
战。等到战国时期,云梯、水淹和地道出现,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术就算基本齐备了。
  面临攻城技术的突飞猛进,一向慵懒的城守技术此时也不敢再怠慢了。由于采用悬板
夯筑法,城墙已不再需要护城坡,因此愈加陡直。而女墙、角楼、悬门、瓮城、单层城楼
和吊桥等新式工事也一一登场了。女墙可以隐蔽守军行动,遮挡临车攻击。角楼建在城角
,用以抵御可能遭受的两面夹攻。悬门吊于城门洞中部,待敌军破门后紧急落下,可将其
一分为二各个击破。瓮城是主城城门外的半座小城,墙与主城等高,瓮城城门偏设,使主
城守军也能射杀到攻门敌军,而一旦敌军破门进入瓮城,更会陷入四面居高临下的夹击。
城门之上建单层城楼,是城门争夺日趋激烈的表现。桥身能被提离地面的吊桥则已被用于
一些纯军事功能的城池。除上述之外,在吴越水乡,随同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现,供船舶
往来的水门也诞生了。
  春秋攻守技术的飞跃,还只是战国鏖战的序曲。除了南宋,在中国攻与守的历史中,
再没有比战国更辉煌的时期了。此间产生的完整攻守法则,令秦汉隋唐军事家们的思索无
出其右。
  战国城防层次分明,阵地从城外15公里便铺展开来,由外向内划分为荒芜圈、警戒圈
和城防圈。  
  距城15公里范围内是荒芜圈,实行坚壁清野,能撤进城的全部运走,如果必要,还会
将带不走的付之一炬,并向水井投毒。
  离城 5公里处,就进入了警戒圈。延警戒圈边缘,每隔一定间隔,在制高点上设 3人
侦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线。侦察哨之后,每隔 1.5公里设一联络哨,保持侦察哨与城
池间的联络。白天的联络信号是,发现敌军举一帜,接近警戒线举两帜,进入举三帜,向
城市而来举四帜,接近城郊举五帜。晚间则以火代帜。此外,各要道和关卡,还要设置 3
人一组的机动小队,负责侦察和反间谍。这道三位一体的警戒圈,会在敌军进至城郊,即
将围城时撤回。
  城上远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边缘,在此范围内的城外地物一律铲平,以扫清
射角和视线。
  在距墙根10米外是护城壕。壕内有水就在水面下10厘米交错埋插长短不一的竹刺。城
门外的护城壕上会架设转关桥,这种桥只有一根梁,梁的两端伸出支于壕沿的横木,当敌
人行至桥上时,拉动机关使横木缩回,桥面便会翻转,令敌坠入壕内。
在护城壕后,有时会附加一道木篱或夯土的矮墙,称为'冯垣',后面部署士兵,待敌军进
入护城壕范围,配合城上守军,以武器杀伤或柴草熏烧之。再向内,是宽 2.5米的拒马带
,主要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在守军出入的地段,拒马会浅埋成易于移动的状态,并在
城顶加以标志。最后,在距墙 2.5米以内,是 5行高出地面 0.5米的交错尖木桩,兼有阻
碍敌人攀城和刺死坠落之敌的功能。
  接下去才是城墙,这是攻入城池的最后屏障。当时城墙的高度已由春秋的10 -12米,
增至不逊后世的15米以上。
  墙顶宽度足有 7 -10米,守军可在上面自如的机动和战斗。延墙两侧有厚 1米、高 0
.6 - 1.4米的女墙,其中外侧女墙较高,开有外宽内窄的射击孔。除了城角建有永久性的
角楼外,战时还要延墙添置大量临时楼台。每隔6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 1米的观察楼
。每隔 18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 3米、用以消灭城下死角和夹击城下敌军的木楼。同
样,每隔 180米,还竖有一堵 3米高尖木桩连成的横墙,平时开小门供穿行,敌军登城后
封闭作为路障。最后每隔 360米,再建一座突出内侧女墙 4.6米的木楼,以备攻击入城之
敌。
  墙根厚达20米,甚至40米,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坍塌,而只会下沉。
每隔约 200米,由内向外挖掘,接近外侧 5 - 6寸时停止,即形成一道暗门,留作突击杀
出之用。暗门内侧还备有带风箱的窑灶、柴草和障碍车,以备敌军发现,从中杀入时,加
以烟熏和堵塞通道。
  城楼之下,城门洞内外侧都设城门,门洞中部还有辘轳升降的悬门。三道门都设有活
动射孔。为了防御火攻,除了在城楼中预备水罐水盆及长柄麻袋外,还用间隔16厘米、突
出 2 - 3厘米、交错排列的圆头木桩在门外侧钉上厚泥,这种方法直到宋代才被铁皮包裹
法淘汰。
  与城外的步步设防相比,城内却是一幅畅通景象。城楼两侧和城角的宽大登城道,连
接着延墙铺设的环城路。环城路与各要道相连,构成城内四通八达的网路。不过城内也并
非长驱直入之地,必要时,环城路之后会修筑一道称为'傅堞'的夯土矮墙,墙前再挖一道
深 3.5米,宽 3米的壕沟,内塞柴草。一旦敌军入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墙,并据墙与城
墙友军夹击之于环城路上。
  当时守城的通常密度是,正规兵每1.84米 1人,征集的百姓每 2.3米 1人。占征集百
姓25 %的成年男子担任兵员,占50 %的成年女子负责工程作业和运输战材,剩下的老弱担
任后勤杂务。武器配发则按照,每50 -90米设抛石车一座,每20米存放修补城墙工事的柴
捆20捆,每45米设置锅灶、水瓮及沙土,每 4米存放弩、戟、连梃、斧、椎各 1,及一些
石块和蒺藜等的原则。人员或武器不足时举旗为号,苍鹰表示需要敢死队支援,双兔表示
需要大队人马支援,狗表示需要补充远射兵器,羽表示需要补充格斗兵器,赤表示需要火
战器材,白表示需要滚石等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标准装备外,当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式装备。如悬脾、累答和火擂木。
悬脾中藏有士兵,顺着城墙吊放,从侧面刺杀爬城敌军。累答就是粗麻绳编成的软幕,涂
泥浆的悬挂在墙前充当廉价的盾牌,不涂泥浆的可以点燃后覆盖城下敌军。火擂木是在两
轮中间捆扎一束柴草,点燃后顺城坡滚下砸烧敌军。而随着弩用于军事,城头也出现了其
后很长一段时期绝迹了的床弩,及永远绝迹了的转射机。前者在当时需10人操纵,有 2副
绞盘供上弦, 1副供顺绳拉回射出的巨箭,既能发射 2.3米长的巨箭,也可一次装填60支
普通箭,相对南北朝之后的同类,这样的床弩还是略显弱些。后者是固定在木架上的弩,
虽然固定依然可朝任何方向射击,功能类似地中海叙拉古的弓式弩炮,从由 2人操纵判断
,似乎也是绞盘上弦,可惜后来彻底失传了。
针对如此森严的防御,攻方除又发明了带有轮子的壕桥,用以缩短打通护城壕的时间外,
更总结出强攻、压制、地道和水淹四类战术,予以对抗。
  强攻是或用冲撞、焚烧等办法破坏城门,或遣单兵蜂拥而上攻占城墙、抑或借夜幕派
单兵接近城池,而后对城墙展开强攻。此战术中前两种情况最怕守方拼死抵挡,连射带刺
、连砸带呛、连烧带浇,一通猛打下来,必然损失惨重。后一种情况最怕守军点燃火炬伸
出墙外,用眩目火光封闭城头情况,使攻城者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压制是利用临车或土台对城墙进行居高临下的火力压制,适于骚扰守军或掩护强攻。
此战术最怕以高制高,如果城墙上增建 8米高的木城,使总高度超过25米,不但临车达不
到,就是堆积土台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到时候木城外侧悬挂累答,城上设置床弩和抛石车
,制高点必稳操在手。
  地道是挖掘通向城墙的地洞,并用木桩支撑,然后或发动突袭攻入城内,或烧毁木桩
使城墙塌陷。此战术也有所惧,一方面头顶的护城河会增加挖掘难度,另一方面一旦守军
观察到城外的异常,就会在城墙内侧的相关地段每10米埋设一口大瓮监听地下,而后派出
作业组向城外挖掘,每掘进2米,下降0.7米,直挖至墙外,随后横向掘进至地道侧面,设
置风箱和隔板后,突然撞开相隔土层灌入浓烟,并通过隔板的活动小孔压制反抗,则计划
必败。
  水淹适用于临近河流的城池,堵塞河道引水淹城,令守城方不攻自溃。此战法要严防
守军突袭堤坝,并且注意驻扎地点,否则搞不好自家反会陷入汪洋,晋阳之战中的赵襄子
军,就是通过反灌智伯军转败为胜的。
  可见,尽管攻城技术在进步,但在守城技术的对抗下,攻还是远远难于守的。不过这
种不平等很可理解,守方是将长期积累的人力化为城墙保存着,攻方是一次出动所有人力
,两者战场上的不平等,实际正体现了投入力量的平等。在战国时期,攻防双方的兵力可
以悬殊到这样的程度,假如攻方以10万之众围攻,按《墨子》中的论证,守方只需将4000
余人,按每 2米 9人的密度部署,即可在最大不过 920米的主攻方向上挫敌锐气。
  丰富的攻守技术虽助秦统一六国,但到了堪称帝国盛世的汉代,其发展却几乎陷入了
停滞,直到进入魏晋,才再次启动。
  首先登场的是马面。陡直的城墙虽不利敌军攀爬,但同时也会增加城下死角的范围,
尽管战国时就用突出外侧城墙的木楼和竖立尖木桩带加以弥补,不过针对此问题的永久性
墙台还是出现了。马面突出城墙外侧,与城墙合为一体,上设供士兵休息的战棚,战棚四
周有木桩围护。与各种城防新技术一样,马面用于战事较多的边防应该更早些,但被帝国
腹地首次采用,则是在曹魏洛阳城的重建中。
其次登场的是南北朝时的夏统万城。所以将统万城作为技术介绍,是因其除了有又长又多
的马面外,还有多种先进之处,以至后世"深可为法"也。统万城墙身由'三合土'夯筑而成
,这种组成为石灰、沙粒和粘土的混凝土,至今仍为建筑良材,苍白色的墙体经过"锥入一
寸,即杀作者"这般严酷的工程验收,以至"紧密如石,凿之则火出"。角楼被强化为巨型建
筑,结构有些像如今的航空塔,但有多层,外面蒙以生牛皮,当时的皇帝赫连勃勃曾颂赞
其"高隅隐日,崇墉际云"。马面内建仓库,既利于迅速补充军需,也开创了明代在城墙内
侧修筑藏兵洞的先河。
  最后登场的则是唐代的多项新发展:
  工事方面的发展大多是基于战国已有技术的加强,像傅堞演变而来的重城,即城中之
城,冯垣演变而来的碉堡式工事-羊马城,以及为对抗床弩攻击而在城门、城角、直至整堵
墙表面砌砖的砖城等,只有弩台是个例外。弩台为方形,根部边长14米,高15米,顶部边
长 7米,四周围有夯土墙。台底开门,守军可通过天井的绳梯爬上台顶。台顶架有毡帐,
内藏 5名弩手及各种军需。将弩台在距城墙 150米之外,间隔 150米设置一圈,就形成了
城墙与弩台、弩台与邻台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
  装备方面也有不少发展。战国时的累答,已经改为荆条编制或用布缝制,火擂木则改
为韦草灌油蜡制成,形状如同燕尾,称为'燕尾炬',抛石机也增加了转向功能。此外,还
有新出现的铁鸱角、叉竿和钩竿。'鸱'是鹞子之意,铁鸱角自然就是铁鹰爪了,专门从城
上抛下钩砸敌军。叉竿的效果相当残忍,顺云梯向下推,用横刃切断敌人手足。钩竿可以
钩住云梯向外推,使敌军上下不能,眼睁睁被一一干掉。
  如果说春秋攻城技术的发展,是基于攻城手段的贫乏,战国攻城技术的发展,是基于
攻城谋略的贫乏,那麽到了魏晋隋唐,在城防日趋森严的情况下,攻城技术自然就要向强
化威力的方向发展。时至唐代,床弩和抛石车不但从失落的历史中重获新生,其威力亦不
可与往日并论,唐初李世民围攻洛阳时,动用的床弩由 8张弩连成,所用之箭粗如车条,
箭镞大如巨斧,抛石车所用的石块,已重达30公斤。
  再次提到抛石车,就需要细说一下了。这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
射兵器,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较隋唐更有进一
步的发展,不仅用于攻守城,而且用于野战,不仅抛射石弹,而且抛射燃烧或爆炸弹。
  宋代抛石车按组成杠杆的杆数划分轻重级别,几杆就称为几'梢'。重型的五梢和七梢
,需要 150到 250人拉绳,抛射 4、50公斤的石弹,多用于守城。中型抛石车有的装有四
轮,可供野战使用。而最轻型的只需 2人拉放,石弹仅0.25公斤重,甚至可用泥弹代替,
虽然简陋,但击中人也会致残,击中要害也能致命。
到南宋末年,蒙古攻占襄阳中,就首次使用半自动投射的襄阳炮了。这种抛石车在杠杆后
端挂有一块巨大的铁块或石块,平时用铁钩钩住杠杆,放时只要把铁钩扯开,重物下坠,
就能抛出石弹。由于人力需求较少,此炮比旧式前辈威力大得多,射程也更远,攻襄阳时
,曾抛射近90公斤的石弹,将地面砸出 2米多深的弹坑。
  虽然相比欧洲中世纪巨型投石车动辄数百公斤的石弹,抛石车的威力小得多,但弧线
很大的弹道却使两者的战术功能很相似。
  一场由抛石车导致的攻守变革终于在北宋末年爆发了。这场变革的发生应该感谢地处
帝国之北的金国,正是这个塞外藩邦,凭借草原民族的骠悍气魄,极大的促进了抛石车的
应用,使万炮齐鸣于中原大地。
  据记载,金军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车5000余座,以汴京长达
50里的外墙,每里还要分得 100座。金军为了搜集足够的石弹,将汴京附近的石制品洗劫
一空。攻城时,先将护城河填平,而后万炮齐发,再辅以大量强弩,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
部署,进而出动与城墙等高、可容纳80人的巨型攻城车-对楼展开登城战。量变到质变,大
量抛石车的运用促发了全新战术的诞生,其流星雨般猛烈的打击令戒备森严的城防完全无
法招架。
  针对这种新战术,提出系统城防思想的是南宋初年一位叫做陈规的杰出文官。此人极
富谋略,发明过竹竿火枪,更指挥过大量保卫战,也亲身体会到抛石车集群轰击对攻防双
方的巨大影响。尤其是金军对德安发动的 9次进攻,每次都动用了抛石车,最后一次竟连
续轰击14昼夜,可以想象那是何等的惨烈场面。然而其凭借着过人的谋略,屡屡在各城挫
败为数众多的金军,奠定了其作为那个时代城防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其所撰写的《守城录
》,至今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
  其理想中的城池应具备如下改进:
护城壕之后,距城墙 6 - 9米外,是一道高 4米,根厚 3米的羊马墙,墙上设有三个一组
的'品'字形射击孔。羊马墙后有一道壕沟。之后又是一道墙。形成两壕三墙的障碍带。
  城墙宽顶缩窄至 5 - 6米,以降低被石弹击中的机会。用较能承受石弹轰击的平头墙
取代有齿垛的女墙,墙上交错开设两排孔口,供射击和刺杀之用。在马面上修筑平头墙,
以取代经不起石弹攻击的战棚。城角由从前较易被石弹轰塌的直角城角,改为半圆形,并
且废除容易成为轰击目标的角楼。
  御敌性能较弱的单层城楼被双层城楼取代,下层近战,上层射箭。性价比较低的瓮城
也被废除,改为在城门外15米和城门内 6米各筑一道根厚 5米的10米高墙,墙宽以遮住城
门两头 6 - 9米使城外无法侦察城门情况为宜。敌军攻门时以外墙与城门之间木寨据守,
并从城头攻击其侧,敌军破门入城后,则在内墙与城门间的夹道展开两面夹击,同时从城
头攻击其侧。
  而防御战术方面,其除了倡导守中有攻的防御和灵活周密的部署外,更提出了以炮对
炮的理论。
  所谓以炮对炮,就是以射程5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指挥点和抛石车阵地,以射程400
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工程作业部队阵地,最后以射程3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的前线攻城
器阵地。同时,为了防止遭到反击,以及减轻运送石弹的困难,抛石车不设置在城头,而
是隐藏在城墙内侧,由城头上的指挥员指挥射击。
  遗憾的是,陈规的城防思想由于南宋的黯弱,未能得到充分实施,以至到了南宋末年
元军入侵时,抛石车集群轰击仍旧屡试不爽。如攻打京师的龙德宫城时,元军仅攻打一个
城角就设置13梢抛石车100余座,昼夜连发,几天之内就堆起城墙高度。本朝况且如此,
至于后代,就更置若罔闻了。
  经过短暂的元代,就又不得不谈到明清了。这两个朝代实在很不提气,一个是武备弛
废,另一个连欧洲送上门的新式武器都不屑一顾,脑子彻底坏掉了。至于为什麽会坏掉,
就不是本文讨论的问题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攻城方法。就是太平军的地道爆破战术。专门找了数千矿工挖地道
的引信,远远引爆。霎时间闷声巨响,城墙坍塌,太平军便趁乱杀进城中。为了掩人耳目
,太平军起初把入口选择在城外的空房子里,后来清军学精了,他们又改在隐蔽地形后面
挖,而且还擂鼓掩盖地下的挖掘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到底怎么攻城与守城?
冷兵器时代,攻占一座防守严密的城城池到底有多难?
千万别被《长城》骗了,古代真正的攻城到底怎么攻?
护城河——城防体系中最温柔的屏障,和平年代里别样的风景
孙机:古代城防二题
在古代的夜晚,城门一旦关上就真的出不去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