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在中秋节,天伦之乐大于一切亲子教育

这是童书妈妈第485篇原创分享

童书妈妈出版三川玲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团聚,不仅仅是为了聚在一起,而是很愉快地聚在一起。

家庭的团聚,是中国人很看重的。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家庭的团聚当做一个结果去实现,而忽略了团聚本身的意义是彼此都很享受的天伦之乐。

我们的团聚,更像是一次考试,或者汇报工作。长辈,更像是领导,晚辈,更像是下属。

我挺理解那些不愿意回家的年轻人,就像是不愿意上考场的学生,和不愿意年终汇报的职员。

长辈在团聚的时候,例牌地要过问晚辈的学习、生活、情感,并给出他认为的正确的指导意见。

但是,往往长辈在听取你的具体的情况的时候,并不在意你所讲述的,你所表达的,你内心真实的感受,以及你真实的想法。也就是说,无论你讲自己的什么事情,长辈总有一套固定的东西,来告诉给你。

他最重要的,是表达“他想表达的”,也就是他的人生经验,和他所认同的价值观。比如以下这些出现在家庭聚会中频率颇高的话语:

上班了要听领导的话,要有眼力劲儿,要和同事搞好关系。早点儿结婚,早点儿生孩子,生活才能稳定。挣了钱,不要乱花,存起来买房买车。工作要踏实,不要总想着辞职、换工作。

对于所有的孩子,则只有一句话:要好好学习,书读不好没出息。

其实,我也很理解。不要说作为长辈了,就算是同辈的人,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彼此之间就会“听不太懂”,不太能理解对方在做什么,想什么。自然,也就不能给出有价值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了。

那么,团聚的时候,应该怎样相处呢?

很简单,就是不用聊具体的工作,也不用去教导晚辈,更不是对孩子的评判。有的,是彼此感兴趣的生活领域的交流,旅行啊、美食啊、运动啊、爱好啊、阅读啊、电影啊,还有童年往事啊,人生感悟啊……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家庭聚会之所以过于严肃、紧张、程序化,正是我们每个人都缺乏各自的生活的缘故。也就是说,爷爷奶奶忙着养生、爸爸妈妈忙着工作、孩子忙着学习……那可不是没得聊吗?!

这是一个很悲哀的事情。

纯粹的天伦之乐,消失了吗,跑到哪里去了?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特有的天伦之乐,好像消失了。正如前文所说,形式上好像没有消失,但实际上,味道变化了很多。

人都在,但没得聊。

好像中国的家庭在一起,就是吃一顿饭,团圆一下而已。所有“有用的话题”(也就是工作、学习、挣钱)之外,很少交流一些生活和思想上的“没用的话题”。

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天伦之乐,就在于这些“没用的话题”之上。

父母不要去关心孩子具体的工作,反正他们说了你也听不懂,更给不了有价值的建议。也不要去关心孩子挣了多少钱,反正挣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你也不能直接去给,或者要。更不要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指导他们的人生。

所谓的代沟,不是年龄上的,而是意识上的,既然时间已经在这里划上了一道沟,你就不要再去挖的更深,而是要在上面架一个桥。

天伦之乐的秘密所在,就在于彼此之前都可以独立,但在家庭里却又很多的桥来联结。这个用来联结的桥是什么呢?不是金钱、不是地位、不是名气,而是血脉,是情感,是记忆。

我有一个朋友今年带了一个游学团去德国,德国接待方被惊呆了:这是单亲妈妈团吗?为什么对于青少年来说很重要的出国旅行,没有一个爸爸参与?爸爸都去哪里了?

爸爸都去哪里了?估计去几十年后,抱怨孩子不《常回家看看》了。

德国人的惊讶,让我想起了中国目前家庭关系的错位,在孩子需要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尤其是父亲没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在孩子翅膀硬了需要高飞的时候,却又是动用法律,又是悲情地唱《常回家看看》。

美国曾经对走向人生最后阶段的人做过统计,问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最想改变的是什么,最多的人表示,要多跟自己的爱人在一起,多跟年幼的小孩一起玩耍,简而言之,应该多多享受天伦之乐。

日常生活中,天伦之乐要远远大于家庭教育。

来,让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

1、加班;2、出差;3、旅行;4、朋友聚会;5、送孩子上兴趣班;6、陪孩子

如果你只能选择一项,你会选哪一个;如果选两项呢,三项呢?我知道,很多人会先选朋友聚会和旅行,再选加班出差,逼不得已送孩子去兴趣班,自己还可以偷闲玩玩儿手机——至于单纯地“陪孩子”,那可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啊,比前面几项加起来都累!

有一个周末,我去为一个活动做演讲。演讲完毕,一位爸爸走过来,问我“三川老师,我平时工作很忙很累,但是,我还是来这里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开和孩子待在家里,我觉得那比上班还累。你能告诉我,该如何孩子相处吗?”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要怎么去做,才能够享受到纯粹的天伦之乐呢?

一、天伦之乐的基础,是平等。父母要在智商和情商上,向孩子贴近。

也就是说,家庭成员的每一人都要平等。如果孩子不能在智商、情商上达到和父母一样的水平线上,那么,就要求父母把自己的水平线拉低。

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大人愿不愿意主动地、自我享受式地把自己拉低。

相比较而言,妈妈更容易一点,爸爸更困难一点。这就是很多中国小孩,从小害怕“父亲”的原因。

很多父亲在外面倒是和蔼可亲,一回家就板着面孔,就是因为很多的父亲,还没有找到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不愿意在孩子面前装作不够成熟的缘故——他倒是很想和孩子亲昵一些,可是拉不下脸,也不会啊!

二、天伦之乐的核心,是陪伴。就是要花大量的时间,而且是长期的。

很多的家长,以在外工作挣钱,养家为职责。这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不要以此为重,也不要以此为借口。

以此为重,就是觉得自己是这个家庭里最有用的人,最重要的人,最应该受到尊敬的人……其实呢,那就是你在家庭中的职责,没什么好说的。更不要以此为借口,来躲避和家人的相处,宁愿在单位加班打游戏,也不回家陪老婆孩子。

对于孩子,其实并不那么看重家长多能挣钱,给他住多大的房子,送他的时候开什么车,旅行的时候住什么酒店,吃饭的时候去什么饭店……他最开心的,就是和他开心地玩儿。

可惜的是,我们作为父母,常常给孩子并不在意的,甚至,也不是最需要的。而我们可以给孩子的陪伴,恰恰是不需要钱的!

三、天伦之乐的要素,是氛围。要真的陪伴,不是假玩儿。

有了平等的态度,有了陪伴的时间,究竟陪孩子做什么呢?很多家长其实很为此头疼。

有一次,我去一位跨国婚姻的朋友家里玩儿。一进门,就看到那个老外爸爸,正在和他的两个女儿一起滚在地上玩儿游戏。他是一位很出色的设计师,平时都是打扮精致气质文雅的形象,可是这个时候简直就是一个大男孩儿。

而且,更令我吃惊的,是爸爸居然和孩子因为某个游戏的细节,产生了争执,爸爸居然和孩子真的“玩儿急了”!

孩子的妈妈,一边摇头一边笑骂,“孩子的爸爸,一回家就跟孩子玩儿,每次玩儿还特认真,真是每办法”。

我在一旁,却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在陪伴的时候,是在敷衍他,他会马上就觉察出来。而这样的陪伴,其实他也不享受,你也很难受。

只有家长真正地认真了、投入了、享受了,孩子才会真正地开心,也就会把这种高质量的陪伴经历,牢牢地根植于记忆之中。

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做的用心的陪伴,培养了共同的记忆,也就构成了天伦之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天伦之乐的功能,是效率。孩子爱回家,就会很好地成长。

父母忙事业,可以把孩子托管给保姆和老人,有些一周见一次,甚至一年见一次;我们都号称去赚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所以舍弃我们应该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农村里很多留守儿童,城市里也同样很多留守儿童。我的朋友,写《发现母亲》的王东华,称这些孩子叫做“亲生孤儿”。

我们送小孩子去寄宿学校,声称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培养更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我在这里并不谈小孩子不跟父母在一起爱的缺失,引起的其他问题,我只问一句:如果把你的老公或者老婆送去全托,一个星期只见一面,据说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你愿意吗?

反正我不愿意,我就要每天回家见到我的孩子和老公,我就喜欢老婆孩子热坑头——人生还有什么,比这份亲情更加甜蜜和享受呢?

我嫂子问我,孩子拼音老是不对,写字老是不对,作业老是做不完,应该怎么办?我告诉她,应该一周抽一个下午,接上孩子就去喝个下午茶,吃一些让人心满意足的甜品点心,一家人搂着看一场电影,定期出去玩一玩耍一耍,要让孩子调整好状态,要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有乐趣,有生趣。

要让孩子爱回家,爱见爸爸妈妈,爱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项目,而自己变成一个严酷无私的项目经理。孩子只要状态好了,学习效率就会高,成长自然会好。

要相信学习是孩子的本能,要相信所有的孩子都爱学习,家庭最能提供的,是松弛的环境,甜蜜的生活,是孩子一想起来就爱回的家。

我希望孩子以后想起家的时候,会记起奶奶亲手给她缝的拼布钱包,会想起妈妈给她炖的竹荪鸡汤,会想起爸爸抱着她一起打滚,会想起家里有一只相貌和脾气都绝佳的美猫。会想起可以随时带朋友回家来玩,甚至是过夜。

想起跟妈妈散步的时候,妈妈讲的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外婆外公小时候的故事。会知道爸爸妈妈相爱结婚的故事。会知道自己出生的那段时间,全家人的欢乐。

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全家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所以,我们真的没有必要为了其他的目的,去破坏人生中最朴实、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

天伦之乐,是人生的起点,也应该是人生的幸福所在。

-END-

三川玲 儿童教育作家,童书出版人。自媒体“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创始人。我知道你们隔着手机也能感受人的内心,所以这是我真诚的表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家庭容易养出“不孝子”?爱做这两件事的妈妈要重视
妈妈,你说话不算数了
如果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孩子还会选择你吗……太震撼了!
正面管教方法之四(31~40)
有二胎后, 父母最伤宝宝的6句话!快来看看你说过吗?
孝道[312]-关于优良家风家训的演讲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