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

《论语》反映出孔子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

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即要有“德”。二要有“使亲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即要有“才”。君子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学而优则仕”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注解不一:或解为: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或解为学成之后有空闲时间就去做官。但总之“学而优则仕是和从政联系在一起的。孔子不满于当时宗法继承制所造就的无学而官的现象,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3.实施以道德教育为重心的丰富的教育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是指教学内容的四个基本方面。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六艺”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六书”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

总之,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结构,以及社会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是初步完整化了的。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至于《论语》不重视自然科学和生产劳动教育,固然是一大局限,但也是时代的局限。

4.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春秋以前,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在教育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办学方针,这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这一原则,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论语?述而》),意思是: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其中大多数出身平民,如颜回、子路、曾参、原宪、仲弓等,也有贵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还有商人出生的子贡和“大盗”出生的颜涿聚。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虽门下人品混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孔子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二)《论语》反映了孔子的师德修养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楷模。《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

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

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因此,教师不仅要自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崇高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带给我们启示: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2.自省自克,改过迁善。

道德贵在自觉,孔子特别强调从自我做起。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孔子主张遇事要善于进行自我省察,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孔子教育学生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继续犯错误,这样就起到了自我监督的作用。他的学生曾参从老师的教育中悟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认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约束作用,因此,需要克制自我。善于自克是道德修养的标志。他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要求克制自己非分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以此限制对私利的追求,达到“仁”这一最高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现实中不存在不犯错的圣人,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自己犯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发现,是自己的幸运。孔子要求“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并且“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他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语?述而》),直到晚年,孔子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即使在他从政的5年间,也仍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堪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典范。

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他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充分说明了身教的重要性。的确,如果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孔子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聪明的教师既不要错过人才,也不要浪费语言,应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孔子相信“无言之教”的威力。他对学生说过:“予欲无言”,学生说:“您老人家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所谓无言之教,即是通过暗示或榜样去教育学生。

5.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孔子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他和学生有深厚的情谊。他看到他的学生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的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原宪家贫,他常接济;冉伯牛有病,他去看望,并十分伤感;颜渊、子路死了,他非常悲痛。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不溺爱、不袒护,这才是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呀。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否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意思是:学生以为我会隐瞒什么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正是我孔丘的为人。这说明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做到了“无私无隐”。

6.相信学生,鼓励学生。

孔子对学生充满期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这里包含了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教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观点。

孔子相信学生的潜能,认为学生可以超过教师,鼓励学生。他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实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对老师谦让。这里包含着在仁德和正义面前师生一律平等的思想以及“吾爱吾师,更更爱真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的观点。

在《论语》中,经常出现师生平等研讨问题的场景,有时候,师生之间还相互争论,甚至学生严厉地批评老师,而孔子也能接受学生的批评,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平等的师生观。

7.不断学习,努力创新。

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教师必须自己经常温习故业,融会贯通,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不仅给学生以知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教师。他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徐干《中论?活学》)

(三)《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学艺术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

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然后,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问题,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而给予不同的问答。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

2.启发诱导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为掌握知识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问题。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朱熹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愤”、“悱”站在教师的角度讲是启发的契机条件,“举一反三”是启发的结果。站在学生角度看“愤”、“悱”是能“思”,“举一反三”是能“悟”。善教者启之待时,因势而利导,“引而不发,跃如也。”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孔子认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教师要做不失言的智者,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

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育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正如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之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之高强。

3.学思结合

孔子一向强调学思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已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说明学习是思考的基础,离开学习去思考,其结果必然徒劳无得。另一方面,孔子有腔调思考的重要性,反对学而不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主张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

孔子的学有方向,先是学德,次是学文。思亦有方向,先是思修身,次是思修行。思与行结合,思与社会生活结合。学,不是漫无边际的学;思,不是漫无边际的思。学有方向,思有目的。如此,才能领悟孔子学思结合的真谛。

4.学以致用

孔子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据《雍也》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达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孔子培养学生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5.学而时习

    孔子在《论语》的第一句话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述而》),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从已知探未知。故,学而时习之。

6.诚实谦虚

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他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要求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还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认为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传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孔子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本来没有,却装着有,本来空虚,却装着充实,这是不好的。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当对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没有把握做判断时,应当存疑,不可想当然。要做诚实的人,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孔子提倡谦虚好问。他本人做到了“每事问”(《论语?八佾》),认为这是求知的重要方法。他要求学生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在孔子的教导下,他的学生们大多能做到谦虚好问。

《论语》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教育遗产,书中所记载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非常丰富,认真研读《论语》,温习具有方法论因素的格言警语,从“先圣”的教育思想中获取营养,对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学艺术都不无裨益。

 


第二章  《学记》选读

 

一、原文选读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大意】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 2.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意】虽然有佳美的菜肴,不经过品尝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经过学习不知道它的奥妙。因此,通过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实践,然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困惑,然后才能加强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3.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超越)等也。

【大意】教师时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而不轻易开口解说,使学生的疑问存在心里(激励他独立思考);年幼的学生只听而自己不发问,这是因为学习(应当循序渐进)而不能超越越等级。

 

4.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大意】因此君子对于学习,心怀学习之志,不断地进修学业,休息时,游观时(也不忘学习),能够这样,才能巩固学习而又亲爱教师,喜欢学友而笃信所学的道理,因此即使离开师友也不违反师道。

 

5.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豫:预防。   时:及时。    孙:循序。      摩:观摩。

【大意】大学的教育方法:在学生不良行为尚未萌发就注意防禁叫做预防;在学生可以教育的时候及时进行教育叫做适时;不超越阶段而循序渐进地施行教育叫做顺序;互相观察学习而提高叫做观摩。这四点,就是使教育兴盛的方法。

 

6.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大意】坏事发生了然后加以禁止,就抵触而难以奏效。过了上学的年龄然后学习,就勤苦而难有成就。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搞坏、搞乱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学识偏狭浅薄而见识不广。不尊敬朋友就违背师教。闲逛不学好就荒废学业。这六个方面,就是造成教育失败的原因。

 

7.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大意】君子既懂得教育兴盛的方法,又知道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做人的老师。因此君子教育学生,加以诱导而不强牵着学生走,加以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加以开导而不把话说透。诱导而强不牵着学生走,就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就就会感到容易接受,开导而不把话说透就能启发学生思索。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易于接受而又勤于思索,可以称为善于教育了。

 

   8.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大意】学生容易犯四种过失,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有的失于贪多,有的失于过狭,有的失于见异思迁,有的失于浅尝辄止。犯这四种过失的学生,心理各不相同。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挽救他们的过失。从事教育的人,就是发扬人的长处而挽救人的过失的。

 

9.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大意】善于教育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治学志向。老师的语言简约而明达,含蓄而精妙,少用比喻而明白易晓。可算是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了

 

10.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注释】博喻:此处不是修辞上那个“博喻”,而是指广泛地因材施教。

【大意】君子懂得了进入学问之途的深浅难易,而又了解学生天资的高低差异,然后能广泛地因材施教。能广泛地因材施教然后能做老师。

 

    1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大意】善于提问的人,如同解劈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的部位开始,然后再解树节坚硬处,时间长了,各部分就相互脱离分解开了。不善于提问的人正好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如同撞钟,用小槌叩击就发出小的鸣声,用大槌叩击就发出大的鸣声,待钟声从容鸣响而散尽,(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就恰恰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识的道理。

 

12.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大意】预先记诵书本的内容(以备学生提问),这样的学问不足以做老师。必须待学生提问而后加以解说,或者学生的才力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加以解说;解说了仍然不能理解,就暂时不讲解也是可以的。

 

  13.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大意】优秀的冶铸工的子弟一定能学会补缀皮袍;优秀弓匠的子弟一定能学会编制畚箕;开始让马驹学习驾车位置正好相反:让车走在马驹前边。君子明白了这三件事的道理,就可以树立学习的志向了。

 

二、学习提要

《学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论述相当丰富、精辟、深刻。《学记》首次从理论上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认为是中国和世界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一、《学记》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学记》总结了先秦以来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当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这段话,很生动地指出了当时教学的五大弊端及其不良后果。一曰“呻其占毕”。教师只顾朗读课文,照本宣科。二曰“多其讯”。教师一味向学生提问来掩盖自己的空虚。三曰“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就是解说无定见,教学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和消化理解。四曰“使人不由其诚”。教学不从学生的志趣出发,没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五曰“教人不尽其材”。教师没有因材施教,就不能发展学生各人的才能,埋没人才。由于这五大弊端,所以教学的效果与人的愿望相反,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使学生学得不明不白;怨恨教师;苦于学的课程太难而不知道学学了有什么好处。这样学生即使毕了业,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学了等于没有学。为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记》论述了“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道理,提出了几条重要的教育思想:

1、“豫时孙摩”原则: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扦格而不胜”,即遭遇抵触而难有成效。“时”是适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顺序,“不凌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杂施而不孙”,学生将苦不堪言。“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观摩一定要是正面示范,否则效果恰得其反。《学记》从正反两方面对照分析了“豫时孙摩”的含义,大大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2、“长善救失”原则:《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这四个方面的过失,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面太窄,片面专精;或见异思迁;或浅尝辄止。该原则的可贵之处不只是在于概括地指出了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的这四种过失,更主要的是它进一步揭示了产生四种过失的原因,提出了积极的辩证的教学方法。《学记》说:“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段话说明两层意思:一方面,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学习的情况也不相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知其心”,“尽其材”,然后才能“救其失”。另一面,对学生的缺点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坏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3、“藏息相辅”原则:《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活动必须兼顾,相互补充。课外活动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这一经验也是很可贵的。

二、《学记》中闪烁着教学艺术的光辉

 1、启发诱导(善喻的艺术):《学记》继承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如何启发诱导?《学记》提出了三条要求:一是“道而弗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强牵着学生走。二是“强而弗抑。”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三是“开而弗达。”开导学生而不要完全说透。这三条就是对启发诱导原则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这些要求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于指引,善于鼓舞,善于启发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去走,不应拖着学生,压抑学生,更不要代替学生走路。这就是“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学记》还论述了贯彻这个原则的好处:“道而弗牵则和,”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强而弗抑则易,”鼓励学生而不压抑学生的进取心,学生就容易接受; “开而弗达则思”,开导学生而把话说透,就能启发学生思索,发展智力。总之,只有做了“道”、“强”、“开”的工作,才能达到“和”、“易”、“思”的要求。《学记》在启发教学上不仅发挥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而且还提出,不是等待而是要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张。这些宝贵的见解,很有现实意义。

2、问答的艺术。首先,如何提问。《学记》认为提问应由易到难,从容易的问题入手,易的决解了,难的也就容易解决。它认为一个善问的人应当像匠人攻伐坚木那样,“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当然,也不排斥在某种情况下,有时是需要单刀直入,提问难点的。但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为宜。其次,如何回答问题。《学记》指出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回答学生提的问题,要大小得当。如果学生问的问题小而浅,教师就不要小题大作,旁征博引。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大而深,教师就要深入地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回答。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一样,大小适宜。做到“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二是要求从容问答。提问题要从容,回答问题也要从容,这样才能把道理说透。好象撞钟一样,只有从容地撞,才能“尽其声”。“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这个生动形象而贴切的例子,对教学工作有深刻的意义。

三、《学记》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素质的提升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视教师问题的光荣传统,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好的教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学的内容体系可以获得调整,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被明确,被突出出来。所以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关于教师的作用。《学记》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亦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了尊师的主张。

关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二是要有广博的知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只靠事先记诵,然后照本宣科,背诵现成的答案,是当不好老师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且精通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做到博大精深,能够随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三是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 也”;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因材施教。四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说,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应该做到语言简明而透彻、含蓄而精妙,举例不多但却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 

关于教师如何进行自我提高的问题,《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导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 。由于这两种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提倡教师一方面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生讲不明白的问题,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强不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学相长 ”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提出"教学相长" 的光辉命题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学记》是教育科学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珍视这份教育遗产,认真研究,汲取其精华,用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从而构建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

 

 


第三章  《大学》选读

 

一、原文选读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通“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意】多多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达到最美善的道德境界。知道应达到的道德境界而后有确定的志向,志向确定而后能心静不躁,心静不躁而后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而后能虑事周祥,虑事周祥而后能达到最美善的境界。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意】古时候想把彰明内心美善本性推广到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顿好自己的家族;要整顿好自己的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招致自己的良知。招致良知在于格除物欲,

物欲格除而后良知到来,良知到来而后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好自身,自身修养好而后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而后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统一地都是要把修身作为根本。

 

3、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大意】《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治学要像加工骨器象牙那样切磋;修身要像加工玉、石那样琢磨。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wù)恶臭,如好(hào)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意】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欺。如同厌恶恶臭,如同喜好女色。这就叫做自求快意满足。因此君子必须在独处的时候也十分谨慎

 

5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意】君的要处于仁的境界;做人臣子的,要处于敬的境界;做子女的要处于孝的境界;做父亲的要处于慈的境界;与国人交往,要处于信的境界。

 

6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大意】内心真诚地去追求满足民众的要求,即使不能完全符合,也可以相差不远了。

 

7.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大意】因此君子自己具备的,而后才要求他人做到;自己不沾染的,而后才能禁止他人。

 

8.汤之《盘铭》曰:“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意】商汤的《盘铭》说:“假如一天自新,就能天天自新,每天自新。”

 

二、学习提示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是为朱熹《大学章句》。后世一般认为“经”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的。“大学”为据郑玄注为“博学”,即广泛地多多地学习之意。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一篇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而且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颇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具有教育哲学的价值。

(一)教育目的论: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

强调教育与政治的统一,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是儒家教育的传统,也是《大学》的基本精神。在《大学》中,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培养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社会政治伦理从内化到外化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的政治又是一个教育和改造所有人的过程,教化的过程。

三纲领来看,教育的最高目的即是政治的目的,是完成政治的目的,为政治服务。明明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亲民,即使人自新;就是要止于至善,树立最美善的道德境界。就是天下所有的人,每一个人的教育和培养:明明德。一旦每个人了其明德,则是理想社会自然实现之时,不再需要其他过程来完成。三纲领的宗旨即是道德修养与政治施为合谐统一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也是儒家修己治人之道的概括,是儒家内圣外王人生哲学的具体化。

(二)教育的实质论:伦理道德教育

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贯串在《大学》教育纲领的始终。在《大学》的体系里,道德对人的生活及价值具有本源的意义。《大学》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因此,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的过程论:修己治人

《大学》所提山的"三纲领""八条目"的教育程序,充分体现了儒家学术讲论的根本宗旨:"修己治人"之道。这正是儒家学者批判佛老的核心武器。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修己""治人"也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可以说是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相统一的精神在具体的人的培养过程中的体现。"修己"是教育自己,"治人"是教育他人。"修己治人"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修己""",治人是"""治人""修己"过程的自然外化,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而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修己"的过程。这就是"修己治人"之道的核心。

(四)教育的理念:主体价值的自我教育观

《大学》所阐述的教育范畴,基本属于自我教育的范畴。三大纲领的起点是"明德",这个"明德"是从思孟学派的性善论推衍出来的。朱熹解释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其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由此看来,"明德"即是人天生即具的完美本性。这种"明德",不仅具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的根底,而且有使人的所有美好品德发展完善和充分实现的本能。大学教育,就是要使人天生即具的"明德",依靠人的自觉的主观力量,即这个自天而来的"明德"本身而发扬光大。这就要在心性中下存养的工夫,这就是一个从自己开始的自修的过程,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大学》正是由此而提出了一个从自己做起,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为基础的、推己及人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纲领的。

"八条目"来看,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起点和基础。格物”即格除物欲,人虽天性本善,但因后天性受环境物欲的影响,因而会丧失掉部分良知,必须格除物欲才能招致良知而后才能意诚、心正、身修。这说的正是以存心养性为起点的自我教育,最后由内而外,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五)教育认识论

《大学》从格物的实际教育着手,到理想境界的天下平的实现的过程,在前后连接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即“八条目”)里,实际存在着教育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

1.认识阶段。《大学》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认识开始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要使人与整个人类的环境和谐并进、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其中的 “致知”、“知之至有两层意思:一是致良知,即从心灵深处着手。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大学之道)矣“明德”、“修身”就是“本”。 二是知止,即了解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予以认同:止于至善,即君仁、臣敬、子孝、父慈、友信。也就是说,从理智上认识教育过程的最高目标,具有心理导向的作用,是达到目标的心理保证。

2.情感阶段。诚意正心讲的都是道德情感的培养问题。情感是在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产生的,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意向。《大学》把诚意”、“正心放在格物”、“致知的自然逻辑过程之后,作为道德教育过程的第二阶段,表明作者已经自觉地认识到情感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的必然和必需。《大学》把诚意作“不自欺欺人”解,把正心解释为勿为杂念动情。即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一句话,要求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智统帅情感,以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

3.力行阶段。《大学》把身体力行,躬身践履作为人的教育过程的完成阶段。因为在儒家学者看来,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治",是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贯穿着力行的原则,它们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大学》篇关于教育过程的认识论,强调""""""""的统一,把社会的政治过程和要求与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教育过程联系起来,既注意了社会化要求,也基本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内部矛盾发展转化的过程,是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和理论意义的。[]

总之,《大学》作为一种教育与政治相统一、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教育哲学思想,并没有具体论及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但是,其中蕴含着对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的方法论,值得广大教育者深思和借鉴。


第五章  韩愈作品选读

 

一、原文选读

《师说》选读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注释】受:通教授。

【大意】老师,是靠他来传授儒道,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大意】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大意】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大意】人们爱他们的儿子,就会选择老师来教他们。但是对自身呢,却以跟老师学习为耻辱,真是糊涂啊!

 

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注释】dòu:句子的停顿。不fǒu:通,不老师学习。

【大意】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就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老师学习,有的不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看不出那人是明智的!

 

6. 圣人无常师

【大意】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大意】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术和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进学解》选读

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大意】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2.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大意】对记事之文一定提取它的要点,对言论之编一定勾划出它深奥的意义。

 

《原毁》选读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注释】重:严格。周:周密、全面。  轻:宽容。约:简少。

【大意】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他们要求别人既宽容又平易。严格而全面,所以自己就不会懈怠;宽容而平易,所以就乐于做好事做好事。

 

2.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大意】肯定别人的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看重他现在的表现,不追究他的过去;担心忧虑的地是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

 

3.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注释】廉:少,低。

【译文】他们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却要求低。对别人要求高,所以别人就很难去做善事儿。对自己要求低,所以自身的收获就很少。

 

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大意】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下来了。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了吗?

 

5.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大意】抓住别人的一点,而不管人家的其他方面;追究人家的过去,而看不到人家的现在,提心吊胆地只怕别人有了声望。这不就是对别人求全责备吗?

 

6.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1

【注释】修:进修,求上进。

【译文】懈怠的人,就不会有上进心;而嫉妒别人的人,却又深怕别人有所造就。

二、学习提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谥号文公,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文学方面,他主张文以载道,发起古文运动,反对魏晋以来的骈体文。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名,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等。在教育方面,他做过两次国子博士,一次四门博士,一次国子祭酒。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师说》、《进学解》、《原毁》等著作中。

(一)韩愈论教师的道德修养

韩愈在教育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论述教师问题的《师说》,目的在于光复师道。《师说》论述了教师的职责、师生关系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一是关于教师的职责、任务。首段开宗明义,点出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的对教师职责的论述。所谓,即修己治人之道;所谓,即古人六艺之业;所谓,即此二者之惑。三者之中,以贯之,传道为宗旨,受业解惑皆为达到此主要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即学为明道,习为致道,释为悟道。三者有主有次,前后有序,职责分明的论述了教师的任务和工作内容,涉及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式教学、质疑式教学等问题。同时,他破除了教师的绝对权威,认为身边处处有老师,随时随处都可以学习。这里既有能者为师的观点,又有教学相长的含义。二是关于师生关系。《师说》第二段紧承四无加以申发,除批评了当时不良学风外,进一步阐述了人人宜从师的道理。但教师不是万能,不是完人,师生关系也不是固定僵化,永恒不变的,这就破除了对教师的盲从迷信,把师生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同时,韩愈认为,闻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以不知是教师的基本特征。正因如此,韩愈才在段末指出择师原则应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每个人都应该虚心向自己所不精的学科带头人和所不熟悉的行业专家学习。在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这句话非常重要。三是关于教师的标准。韩愈认为教师要以为基本标准来衡量,谁闻道在先,谁术业有专攻,就可以称为老师。认为教师既要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解惑。总之,韩愈所说的师德,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与使命,在于闻道专攻术业的职业素养,在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耻相师的胸襟。

(二)韩愈论教学艺术

韩愈在《进学解》中论及了教学艺术,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在的方面,主要表现为该文的题目涵义和行文结构,进学,意谓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解,解说,分析。同时,文章假托先生劝学,以问答形式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其中学生的直言不讳昭示着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人文环境的宽松,无疑是教学艺术的至高境界。韩愈关于教与学的主要观点如下:

1.勤学致知:《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揭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现在已经成为大家熟悉的学习格言,不少人把它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前进。所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也就是说要口勤、手勤、脑勤。

2.广泛涉猎,刻苦钻研:韩愈在《进学解》中用简明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书》、《春秋》、《左氏》、《易》、《诗》等儒家主要经典,并精要概括了《庄子》、《离骚》等古代典籍的特点,用事实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进学必须身体力行,身先士卒。

3.不计毁誉,勤于治学。《进学解》从剖析自己入手,分析自己学习、言论和作文的缺陷,惊醒学生要债务额对待自己,不要过多的考虑是否得到了相应的功名利禄,过多地考虑个人能否被录用,得到较好的地位,而是要不计毁誉得失,努力学习。从学习和个人修养上看,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值得深思与借鉴的价值。

(三)《原毁》与教师及其教学

《原毁》疑问的意图是为了探求诽谤、诋毁产生的根源的,必然就涉及到一个人对如何对待自己,怎样对待他人,而且是从君子的高度来评判的。在今天看来,此文不外乎说的是人的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但如果换个角度,从教育、教师和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来体会,就会引发一些思考:如何提高道德修养,如何对待同行,如何对待学生。

 


第六章  王守仁《传习录》选读

 

一、原文选读

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大意】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大意】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认识。认识与实践工夫,本来就不可以割离开来。

 

3、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

【大意】教他人学习,也必须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进行。好比是一棵树刚刚生出萌芽,只浇些水就够了,萌芽稍长,便多加些水。从拱把粗以至长到合抱,浇水时,都是随着树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增加的。假若是些小萌芽,把一桶水尽情倒去,就把树浸死了。

 

4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 字字句句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大意】教学生读书,贵在量力而精,则不让其厌学,让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中,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反复诵读,用心体会,就会达到知行合一,逐步变得智慧起来。

 

5、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大意】学习贵在于独立思考,哪怕是孔子这样的圣人说的,也不要盲从,既不能以人举言,也不能以人废言,而要坚持真理。

 

6、悔悟是去病之药。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大意】悔悟是改掉缺点的良好方法,但可贵的是落实到行动中改掉自己的缺点。如果做不到,只停留在认识层面,则还会范同样的错误。

 

7、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着,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

【大意】学习需要独立思考,才有收获,才能像有舵的船一样,不失去方向,不然就没有效果,达不到目标。

 

8、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狻,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

【大意】孩子的性情喜爱活泼,最忌讳拘谨,正如自然界的草木一般在适合的环境中则生长茂盛,反之则就会枯萎。教育孩子要用涵养、栽培的方法,启发其智慧,开导其心思。诗歌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习礼可以锻炼其筋骨,读书可以收敛其心思。

 

9、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瑕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

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大意】儿童每天要学习的课程有五种:考德,即检查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背书、诵书;习礼;复诵书、讲书;诗歌。让孩子通过读书习礼习得素养,学而不厌。教师大约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则会取得教好效果。

 

10、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大意】学习需要外人指教,但最好是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来领悟,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否则,即使别人指教得很好,你也不能全部领悟。

二、学习提示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别号阳明,明朝浙江余姚人,是宋明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是明朝中期有影响的教育家。《传习录》是他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分为上、中、下卷。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如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等,值得学习借鉴。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一)《传习录》阐释了王守仁的“主体性”教育观 ,总结提炼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说,他强调对道德理性、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主张提高人的道德意识,培养人对道德的选择、判断能力,唤醒人的良心(良知),让其觉醒。王守仁强调的“知”,不是一种感性认识,而是一种超经验的内心体验。他强调的‘行”,也不是指生产和社会实践,而是指个人的道德修正行为。“知行合一”就是将道德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有关道德修炼的心理活动)和自己的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将心中的“良知”和自己的“良能”,引伸到现实道德领域,不断完善自己,达到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即“心即理”。

(二)王守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提倡建立“自然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出了较高的师德修养。他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批评意见,而且。如他在滁州讲学时,就呈现了“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者数百人,歌声震山谷,诸生随地请正”(《阳明年普》)的场景。由于王守仁和学生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深受学生喜爱,他死后,有千多学生从各地赶来掉念,足以证明其高尚的师德,让学生敬佩。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师生地位平等,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对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三)《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

他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教学要“量力而精”。他说:“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同时,他还提倡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他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

他还提倡学贵自得,经常教导诸生要“自得于心”,要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自主的精神。他曾说:“夫君子之论学,要立得之于心。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答徐成之(二)》)。王守仁经常教育学生即使对于圣人的话,也不可轻信盲从。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王守仁倡导的这种不迷信权贵,敢于坚持自己创见的治学精神,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材料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
教师节特辑 | 圣贤师道,古来有矣
孔子的教学论思想及其现
杏花微雨 感缘相遇
论孔子的“时”教||陈祥龙
因材施教的事例有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