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论和瑜伽

数论和瑜伽

桑遮耶说:阿周那满怀怜悯之情,心里十分悲伤,眼里泪水汪汪,摩涂苏陀那见到这种情景,便打开话题为他排解愁肠。 

薄伽梵说:“阿周那!在这紧要关头,你怎么会产生这种不良的思想!这不是高贵的人所应有,更不是升天之道反而会招致毁谤。 

不要屈服于软弱,帕尔特!这对你的身份很不适合,敌人的惩罚者!站起来吧!快抛弃你心中的卑微怯懦。” 

阿周那说:“毁敌哟!毗湿摩值得尊敬,摩涂苏陀那!德罗纳值得推崇,在战场上,我怎么能用羽箭向这两位值得敬佩的人进攻? 

在这个世界上,我宁愿行乞,也决不诛戮那些尊长,杀死了贪财好利的长者,就会将那染血的果实品尝。 

是我战胜他,还是他战胜我,二者哪一种更好我却搞不清,持国的儿子们就站在前面,杀死了他们,我们也痛不欲生。 

我的天性已被怜悯的弊病伤害,什么是我的本分我实在糊涂,请你一定告诉我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我归依你,请开恩!我是您的门徒。 

即使授予我统治众神的权力,在大地上得到无比富饶的王国,我看也不能消除我的悲怆,这只能使我忧心如焚泪眼干涸。” 

桑遮耶说:对赫里史给舍这样说了以后,古塔给舍这位敌人的惩罚者,便对歌温陀说:“我不打仗了!”说完他就陷入了沉默。 

在两军之间,婆罗多!阿周那正在忧愁伤感,赫里史给舍面带微笑,打开话题向他进言。 

薄伽梵说:“你嘴里说着聪明话,却为不应忧伤者忧伤,贤人哲士不忧死者,更不为尚存者悲怆。 

我未曾不存,你与诸王也是同样,以后,我们大家也并非不存而亡。 

正如灵魂所寄宿的形体,经历童年、青年和老年;同样,灵魂也有形体的变更,对这一点,智者决不受惑乱。 

恭底耶!与物境接触,能给人以苦乐寒暑,这些感觉来去无常,婆罗多!你可要忍住。 

人中的俊杰哟!智者将苦乐视为等同,接触物境不会烦恼,此人一定享有永生。 

无中不能生有,有中也不能生无,二者的最后终极,唯知诸谛者才能目睹。 

你要知道:不灭者遍及一切,永恒常存者,谁也不能把它毁灭。 

宿于人体的灵魂,永恒常存不可言说,而人体却能毁灭,因此,战斗吧:婆罗多! 

有人认为它进行杀伐,有人认为它能够受到诛戮,这两种人都不懂得它既不能杀,也不会受诛。 

任何时候它都不生不灭,它不曾出生、将来也不会凋殒,身体纵然毁灭它也不受损害,它太始无生而又永恒常存。 

一个人如果懂得它不生不灭,没有变异并且永恒常存,那么他怎能使人杀伐?帕尔特!他又怎能诛戮别人? 

正如有人脱掉了旧衣,另外换上一件新衣;同样,灵魂解脱了旧身另入一个新体。 

火不能把它烧,刀不能将它斩,水不能让它湿,风不能使它干。 

它的确不能斩、不能烧,它的确不能湿、不能干,它遍于一切、万劫不灭,它亘古长存、永恒不变。据说它隐而不显,绝无变异,不可言诠,因此,你这样理解了它。就不应再为它忧愁伤感。 

即使你认为,它不断地死和生,大力士哟!你也不该,为此事忧心忡忡。 

因为死者必有生,生者也必有亡,所以,对不可避免的事,就不应该如此忧伤。 

万物最初隐而不明,中间阶段它才出现,最后它又复归隐没,对此有何值得伤感? 

有人将它视为奇异者,有人将它说成奇异者,有人将它听做奇异者,然而却无人将它懂得。 

灵魂宿于众生的体中,它永远不会受到杀伤,所以,对于芸芸众生,就不必那样忧愁悲怆。 

你如果意识到了自己的达磨,就不应该顾虑重重犹豫不定,因为除了合乎达磨的战事,刹帝利再也没有更好的事情。 

那些刹帝利,帕尔特!他们却是那样的幸运,偶然遇到的这场战争,便是敞开的通天之门。 

倘若你不参与这次大战,不打这场合乎达磨的战争,那就会播下罪恶的种子,就会丧失责任和盛名。 

你的恶名就将永远在人世间到处流传,对于高尚的人说来,恶名比死亡更加讨厌。 

勇士们将会这样认为:你临阵脱逃是因胆怯。你这位素受尊敬的人,将会受到他们的轻蔑。 

敌人也将对你进行毁谤,流言蜚语一定不会很少,你的能力也会受到怀疑,还有什么比这更为苦恼! 

要么你被杀升入天堂,要么你获胜而享有大地。请站起来,恭底耶!下决心去接受战争洗礼! 

你要等同看待胜败,等同看待得失苦乐,快去打仗吧!不然,你就会招致罪过。 

以上所述,帕尔特!是数论的哲学观点,现在我来讲解瑜伽思想,用它可将业的束缚斩断。 

在此处,业既始则不废,也不会有什么障碍,只要有少许达磨,便可免除巨大惊骇。 

本质为判断的智慧,俱卢难陀那!只有一种,无判断能力的智慧种类繁多,无尽无穷。 

那些蠢才,帕尔特!说的是巧语花言,声称:“其它皆无”,而只信吠陀经典? 

为了达到享受和荣华的目的,那些蠢才利欲熏心想升入天宫,唠唠叨叨讲着繁琐的特殊仪式,这只会导致生和业的报应。其心为美辞所迷惑,故耽于富贵和享乐,而本质为判断之智,不入三昧而冥想我。 

吠陀是三德的内容,阿周那!你应该从三德中得到解脱,你要坚持永恒真理,脱离双昧,(注解,双昧:成双对应出现的错觉:冷热、苦乐、成败)丢掉财产幸福只专注于自我。 

在洪水遍地的时侯,一口井的用处能有几何;对于有学识的婆罗门,全部吠陀的用处就有几多。 

您的责任就在于履行职责,任何时候都不要追求它的结果,切勿使追求业果成为动因,业不需要将那无为执着。 

如果您舍弃了迷恋又坚信瑜伽,那就该履行你的职责,檀南遮耶!对于成功失败应该等同看待,等同看待也就是所谓的瑜伽。 

若把有为与智瑜伽相比,檀南遮耶!确实差得很远,所以,你要在智慧中寻求庇护!而贪求业果的人显得卑微可怜。 

在这里,有智慧的人将把善恶全都抛掉,因此,你要修习瑜伽!在有为中瑜伽则是诀窍。 

有智慧的那些智者将业的结果全部舍弃,他们解脱了生的束缚,达到了无灾无难的境地。 

将来,当你的智慧超脱了迷惑的疑团,你就不会再被已闻和将闻的事情惑乱。 

你那判断事物的能力被吠陀经文弄得迷乱颠倒,一旦它坚定地处于三昧(注解,三昧:定境),您就会把那瑜伽得到。 

阿周那说:“凯舍婆!已经入定的,智慧坚定者如何形容?智慧坚定者如何说话?如何安坐?如何行动?” 

薄伽梵说:“当摒弃了心中的欲望,而又满足于自我,帕尔特哟!这时候,他才能被称为智慧坚定者。 

处忧患不为忧患所惊,居安乐不为安乐所动,情欲、畏惧和嗔怒,此人才称为智慧坚定之圣。 

无论逢吉祥还是遇凶险,既不喜悦也没有怨憎,对于任何事物均无爱意,此人的智慧方称为坚定。 

犹如乌龟从四方缩回肢体,而将诸根抽离于根境,这种闭锁所有感官的人,他的智慧才称得上坚定。 

对于戒食的人说来,物境虽去其味尚存,当体验到无上我之后,原有之味将消失净尽。 

恭底耶!即使是一个智者,一个奋发努力的人,那躁动不安的诸根,也强烈地诱惑他的心。 

专注我的人既然控制了诸根,就应该继续将瑜伽修行。一个完全控制了诸根的人,他的智慧才算是坚定。 

一个人思念诸种物境,对物境的迷恋便会生出,由迷恋则能产生欲望,由欲望又会产生嗔怒, 

由嗔怒再生出迷惑,因迷惑而记忆消散,记忆散而智慧泯灭,智慧一灭他就完蛋。 

人若携诸根漫游于根境,诸根屈服于自我而远离爱憎,这样一个自我克制的人,便可以获得安逸平静。 

当安逸平静出现之后,各种痛苦则会全部消除,这种心境平静的人,智慧很快就能显露。 

不坚持瑜伽则无智慧,不坚持瑜伽则无专注,无专注者则无平静,无平静者何谈幸福? 

因为诸根如若躁动,心将随之波动不安,波动之心会夺走智慧,犹如风卷水中之船。 

因此,无论于何处,都应使诸根脱离根境,诸根脱离根境者,其智慧才称得上坚定。 

众生沉睡的夜晚正是克己者清醒的时间,众生清醒的时间则是善察仙人的夜晚。 

犹如千流入大海,盈溢之海无波动,诸欲进入无欲者,所得到的是平静;诸欲进入贪欲者,所得却是不安宁。 

如若有为而无所求,既无所求亦无我慢,诸种欲望全被弃绝,那他会有平静安恬。 

这就是梵界,帕尔特!达到了此界则无愚闇,如能安住于此界,寿终则能达到梵涅槃。”

——选《梵歌奥义书》第二章 数论和瑜伽

韦达智慧书籍下载:http://chenzhongen.1000eb.com/mydirectory_100947_28061.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3-2智慧与解脱
世说新语 禅的智慧 13.苦乐之门
智者自足——《智慧书》摘录
《予学·东汉·许劭》
智慧最美丽
卷二 第二品 第六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