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家上市公司三个月只赚6000多元,股价还一直“破发”

“暂无在售产品,上市后马上破发,赚得还没我多”……这家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后被网友疯狂吐槽。

事情要从10月27号说起。

当日,A股科创板上市公司智翔金泰(688443)发布了三季度报告。报告发布后,立刻引发了投资圈的轰动。不是业绩巨增或骤减,也不是公司遭遇“暴雷”事件。而是普普通通的营收指标实在是太“辣眼睛”。

据其三季报,智翔金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9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8亿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高达”6330.27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亿元。

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注意到,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A股市场已有531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而智翔金泰前三季度的营收金额在这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直接垫底。

股价方面,智翔金泰也实在难称得上有起色。

2023年6月20日,智翔金泰登陆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37.88元/股。然而公司上市首日即现破发,此后一直未能站上发行价位。11月2日,智翔金泰股价终于短暂冲破发行价位,股价最高来到38.56元/股,但未能站稳,最终报收36.31元/股。

不少投资者在股吧表示质疑,为何堂堂一家上市公司,一个季度竟然只能6000多元,三个季度加起来也只能赚14万元不到。

更令投资者绝望的是,由于尚无一项产品商业化,智翔金泰已经持续亏损多年。2019年至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3.73亿元、-3.22亿元、-5.76亿元。

也就是说,这是一家业绩不佳、没有稳定在售产品、股价毫无起色的公司。那智翔金泰是如何成功上市,站在投资者眼前的呢?

事实上,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中提到: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获得知名投资机构一定金额的投资。医药行业企业需取得至少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试验批件,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智翔金泰主营业务为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研产品为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拥有涵盖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治疗领域的12个在研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因此,智翔金泰可以算得上是一家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进入科创板上市也无可厚非。

另外,有细心的投资者注意到,智翔金泰的股名后还有一个“-U”标识。这个标识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关于科创板股票及存托凭证交易相关事项的通知》:发行人尚未盈利的,其股票或存托凭证的特别标识为“U”;发行人首次实现盈利的,该特别标识取消。

而智翔金泰在研产品赛立奇单抗(GR1501)、GR1801、GR1802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陆续上市。也就是说,智翔金泰极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由亏转盈。不过,对于智翔金泰上市首日买入该只股票的投资者们来说,股价何日能尽早回本才是关键。

值得市场讨论的是,虽然前沿高新技术研究的公司进行IPO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行业技术迭代,甚至是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但是资本市场中,融资方并不是唯一的玩家。我们可以看到,在融资方的需求被完全满足后,投资方的需求有时并未同时被满足。

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曾指出,改变融资市为投资市,一定要让投资者赚到钱,股市自然就会繁荣发展。

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认为,在注册制道路下,对于政策制定方与监管方来说,如何让融资与投资的天平保持相对平衡,也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并逐步解决的重要问题。

潇湘晨报记者郝咏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翔金泰携亏冲刺IPO,今年被迫中止两项目研发,尚无产品上市
手握千亿龙头,69岁疫苗大佬再迎一个IPO!
智翔金泰募资金额超总资产3.9倍,与智飞生物关联交易一年翻70倍
中国股市十大“牛散”:最神秘的“牛散”
大战持续升级,百亿IL-17靶点竞争加剧之后
骆驼股份“沾边”科创板一字涨停 这些股票或可享红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