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欣赏你的孩子(三)

 美国专家挑神童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所普通的学校调研,一位老师问:“先生,您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当然可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点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飞奔回家。“爸爸,妈妈,好消息,心理学家说我是神童啊!”母亲听完孩子的话后,欣喜若狂。怎么看孩子怎么顺眼,仿佛儿子一下子变成了天才。从此,这些孩子受到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家长的夸奖。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回到了“行”的世界,一个个飞速地向前发展。一年后,专家再次访问该校,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老师回答:“好极了!”接着她请教道:“先生,我感到很惊讶,你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你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老师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这个小故事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信任、期望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人们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他就真的“行。

他赢了周婷婷

    记得女儿小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到朋友家玩,正好电视里在讲述了一个四岁孩子就能背 100首唐诗的故事。朋友的孩子跟婷婷同岁,她当时能背很多唐诗,朋友以此为荣,逢人就讲:“说不定我的女儿也是神童呢?!”当这些父母在做神童梦的时候,我只梦想女儿能喊我一声“爸爸”。
    十年之后,我女儿从哑女变成了神童,而朋友的孩子在抱怨教育中长大,表现日趋平庸。是我的女儿超常呢,还是朋友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
高度?朋友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呢?孩子因作文写不好,妈妈就把作文本撕得粉碎,弄得孩子又哭又闹。她撕碎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作文本,而是孩子那颗幼小的心啊!在一次次打击下,孩子的自尊一点点地沉沦下去,开始厌学了。‘我提议把孩子送到我家,让我来试一试。孩子在我那儿每天都学得不肯回家。我还是用当年教婷婷的方法教她,不断地欣赏她,鼓励她。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厌学的孩子后来对学习如痴如醉。比如有件事,婷婷有个“绝招”——快速记忆,即看一遍毫不相干的几十个词组,然后就把它默背下来,其关键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像力。我把方法告诉朋友的女儿之后,简单地训练了几遍就让她和婷婷比赛。按说婷婷“久经沙场”,比她强是必然的,可结果却出乎意料,她赢了周婷婷。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震动。朋友女儿的潜力是巨大的,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不是所谓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是所谓正常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

    很多家长一味强调孩子的天赋,我强调的是天赋的差异有限,生命的潜能无限。面对已经降临的生命,仅谈天资,意义似乎不大,因为天资是客观的,怨天尤人只能带来悲观情绪。应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潜能开发上,让孩子心灵舒展,尽展潜能。大脑潜力究竟有多大?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人只用了大脑的3%左右,据说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也只用了5%,说明潜能之巨大。还有一些家长在为孩子的生理残障忧虑。事实上,孩子的生理残障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世俗的偏见。周围的亲人不是把眼光放在孩子的无限潜能上,而是紧紧地盯着他的生理缺陷,最终使他们难以逃脱心理残疾的阴影,在双重残障下苦熬人生。再比如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上学后也是“呆头呆脑”的,教导主任曾断言他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然而,身为机电工程师的父亲,在大家都看不起他的孩子、孩子也怀疑自己笨的时候,不但没有指责和抱怨,而是想方设法地鼓励他。他为爱因斯坦买了一盒积木,然后让全家人围坐在他的身边,每搭一层大家就给他一阵热烈而真诚的掌声。他的自信一点点地复苏了,最终造就了一代科学巨匠。婷婷背诵圆周率小数点一千位后,许多人都说她是天才,我也相信她的智商应该比同龄人高得多。可是,几次智商测量的结果都在100 110之间,属于正常范围。这下,婷婷觉得自己天资平平,有点灰心丧气。这时我开导婷婷,说:“女儿啊,老爸认为目前的智商测试是低水平的,它只能测出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等一般智商,根本无法测出人的创造力、悟性、想像力等高级智商。看来你的大脑太灵了,聪明到连智商测试都测不出来。”停停顿时心花怒放,又找到了天才的感觉。所以说,人的精神能量一旦爆发,天赋的火花一旦点燃,孩子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教育孩子的奥秘到底是一个字——打,还是另一个字一一行,相信家长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请记住这个字——行,!这曾是你拥有的宝藏。

 

第六章 渴望拥有,满足一种需求
 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

    爱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
    出于对女儿无尽的爱,我发现一个宝藏,找到一个方法,这一切化为婷婷生命成长的阳光雨露。婷婷的生命之树开花结果了。独木不成林,百花才是春。我用同样的方法培养了一批批周婷婷式的早慧聋童,也改变了许多健全儿童的命运。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畅游在浩瀚的教育海洋里,我无比兴奋。那一朵朵绚丽的浪花发出了夺目的光彩,就像一个个孩子露出的笑
脸,浪花虽小,但点点滴滴汇成大海。如果每个孩子都散发出生命之光,那整个世界都将充满光明。我满怀信心,继续向前游去,迎接一轮初升的太阳……寻找生命成长的规律,寻找孩子快乐童年的源泉,把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让更多的家长分享这份宝藏,是我新的目标、新的追求。
“行”这个字为什么起这么大的作用?
“行”这个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魁力?
因为这个“行”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要。所有孩子无形生命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我发现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士可杀不可辱

    一提到赏识,很多家长本能地把它理解为表扬加鼓励,实际上这完全误解了赏识教育。赏识的本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被看得起。中国有
句古话说得好:“土可杀不可辱。”对方可以消灭我的肉体,但不可消灭我的精神。古代西方骑士因为一句话不和,与别人决斗,一个下午分别约三个人,以捍卫自己的尊严,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让对方看不起。还有一句古话是:“土为知己者死。”为什么愿意为知己者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呢?很简单,三个字:看得起。

 

 孩子仿佛是为赏识而来到人世间

   成年人都需要赏识,从最高领导到一般平民都是如此。比如说,年轻的女士或小姐,穿件新衣服或新做一个发型,走在大街上,对周围的眼光都很敏感。别说当面夸奖,就是一个赏识的目光,她的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甜丝丝的。
“一成人如此,何况孩子。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种高级需求。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倩的原因。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

赏识的奥秘是让孩子觉醒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结。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他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进发出来。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
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孩子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发再高的烧,我也认了

    我解剖一下自己小时候是如何渴望赏识的。我家兄弟姊妹四个。姐姐独生女,哥哥长子,弟弟么儿。我觉得他们的称谓含金量都很高,惟独我排行老三,为次子,好像是次要的儿子,不被父母重视有时父母开玩笑说我是马路上捡来的,我还将信将疑。马路上哪位年长的妇女多看我一眼,我马上浮想联翩,她会不会是我妈妈?
    长期得不到关注,会形成“赏识饥饿”。为了得到赏识我想尽办法,但往往并不奏效,最后我使出了绝招。数九寒冬的一个夜晚,我独自来到院子里,悄悄解开棉衣,让寒风吹半小时,第二天只要一发烧,温度计超过
38C
,关注立刻来到身边。父母工作再忙,生活条件再艰苦,也会煮上一碗鸡蛋挂面,拿出几块苏打饼干,母亲坐在我的床边,摸着我的额头,问寒问暖。那个感觉,发再高的烧,我也认了。

难以忘怀的小石凳

    小时候,母亲对我们很严厉。在兄弟姊妹中,属我的脾气最倔。在外闯祸回家后,母亲难免数落几句,我常常项嘴。战斗激烈时,我就赌气
高家出走。可当一个人孤单地踯躅街头时,当太阳西沉、夜色阑珊时,刚才还强烈的自尊心,慢慢消沉下去,家庭的温暖一步步向我召唤。怎么办呢?我的思想在激烈斗争:回家,没有面子,威风扫地;不回家,孤独正。点点地爬上心头,晚上在哪里过夜?于是我找了一个折中办法,给自己台阶下。就是在家的附近转悠,这样容易被邻居发现。当邻居把我的“下落’告诉父母时,父母会赶过来将我领回家。这时,我还要表现出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回家后,仍然与母亲冷战。母子常常几天不说话。每当这时,父亲就出面。我的这个家庭比较特殊,是严母慈父式的家庭。每次,父亲总是把我带到附近一个公园里,和我并肩坐在一个小石凳上,然后拍着我的肩说:‘小三,有什么委屈和心里话就和爸爸说说吧!”每当那时,我总是硬咽难语,心里想,只要这样待我,爸爸让我认再多的错我都认了。这么多年了,那清凉的小石凳一直活在我的心里。每当我心情不好时,只要一想到小石凳,我的心就静下来了。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怎样善待一颗童心的过错,怎样打开孩子的心扉,怎样倾听孩子的心声。
 

董老师的家访

    上中学时,我所在的班是全校有名的差班,而我,是班上的地下领袖。孩子王。班主任教书水平不怎么样,批评人的技术可是一流的,同学们对他都很反感。孩子的报复心理带着一点顽皮,给老师起绰号。因为他脖子上长个瘤,于是大家都喊他“瘤老师”。当他知道“瘤老师”的真正所指时,一怒之下,冲向校长室,再也不肯带我们班了。过了一段自由自在的日子之后,来了一位姓董的男老师,瘦瘦小小的。孩子天性有一种野性,一看换了个老师,而且文弱矮小,就有点不放在心上。董老师人虽小,肚量好像还挺大。每一次学生调皮捣蛋,他都默默地忍受了。只是到了有一天,我才发现,董老师并不是在忍受,而是在等待。那天,我们全班出去劳动,结束时大家排好队。我在班里个头最高,站在最前面。一二三齐步走,我忽然想搞恶作剧,杀杀老师的威风。于是对同排的男生说:‘我们跑吧。”于是我们撒腿就跑,这一跑不要紧,全班同学都跟了上来。老师知道是我搞的鬼。边喊着我的名字边追过来。我心想凭你还能追上我?谁知还真被追上了,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做过随军记者。老师唬着脸说,周弘,等一会儿到办公室来。我还没当回事。当董老师从办公桌里拿来一个黑皮本来,我一看,傻了:上进一条一条清清楚楚记着,某月某日,我干了什么什么。整整记了几大页,整个一本黑档案。我忐忑不安地等着批评,而听到的话比批评更可怕,他说晚上找到你家家访。这下慌了。要知道,在家里我还保持着一个听话的学生形象,董老师这一去,不穿帮了吗?晚上挨到很晚,估计老师走了才敢回家,到家门口,不放心,把车棚找了个遍,没发现董老师的自行车,才稍微放心。敲门的时候心如敲鼓。
爸爸笑眯眯地探出一个头来,说:“回来啦?”我松了一口气,大概老师没来。谁知我屁股没坐稳,爸爸就跟了一句:“董老师来过了。”
我的头嗡地一声,等着大难来临。爸爸接着说:“董老师夸你呢,说你很有组织能力,很聪明,在班里组织大家干了不少好事。”天哪,夸我好?
内疚涌上心头,那一刻,我感觉被彻底征服了。后来,在我的带动下,班上纪律越来越好,大家的学习气氛也越来越浓。后来我还入了团,当上了团支书。可不久,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了校园,学业就此中断。

“翻身农奴把歌唱”

    每个孩子的无形生命都离不开赏识。60年代我有一个小学同学,留级生,性格内向自卑,上课读书的声音比蚊子哼还小。可有一天他的生命出现了奇迹!他把捡到的十元钱交给了老师。当时生活水平低下,一根雪糕才四分钱。这件事轰动了全班,学校的广播也表扬了他。那天他简直像换了个人,读书的声音居然盖过了全班同学的声育。我们形容他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谁知第二天他却出了洋相。我们发现他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老师当众宣布昨天他偷了他爸爸的十元钱。为什么明知要挨一顿毒打,也要偷老爸十元钱呢?现在分析起来,不就为过一把赏识瘾,尝尝赏识到底是什么滋味吗?

本是一条根,都是受苦人

    许多家长百思不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愿和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因为在“好”同学面前,得不到赏识。而,整”同学之间相互欣赏,找到本是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的感觉。
    有一次我家访一个全班成绩倒数第二的孩子。我问,你的知心朋友是谁?那还用说,是倒数第一名的同学。为什么不和成绩好的同学做朋友?
成绩好的同学瞧不起我们这些差的,我们之间再不相互看得起,还有谁看得起我们呢?!你们相互怎么赏识呢?孩子介绍经验说,老师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另眼相看,于是我们约定暗号,不管老师批评谁,另一个都咳嗽一
声,提醒对方不要太伤心,还有我呢,我还看得起你‘!

美国精神病专家的无奈

      美国精神病专家惊异地发现,至少有50%的病人,精神崩溃的原因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赏识。你看,平时沉默寡言的人,一旦精神崩溃,就喜欢站在街头,当众演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平时胆小如鼠的人,一旦精神失常,就胆大妄为,有的甚至站在马路中间指挥交通。在疯狂的世界里,他们可谓是找到了重要人物的感觉二过足了赏识瘾。精神病专家无奈地说:“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治愈,但怎么忍心让他们回到这个冷酷而没有人赏识的世界啊!”

赏识教育的词典里,没有缺点这个词

        一天,我接到一封沉甸甸的来信,打开一看,大白纸上写着两行字:“请周校长伸出温暖的手,救救我们可怜的母子吧!”每个字都有茶杯盖一般大,触目惊心。我赶紧看信的内容:“我为儿子的学习把工作部辞掉了,儿子不争气,我就打他。有时一天甚至打三顿,他婆婆在屋外流着泪叫我停手也没用。我恨我儿子都恨毒了,走在路上恨不得把他往汽车肚里推……”
    家长的信是用心灵和着泪水写的,我当即决定去家访。站在我面前的孩子叫伟伟,表情木然,眉头紧锁,眼神里闪烁着仇恨的光芒。一天挨三顿打,长成这样也不奇怪。他极度自卑,看到我,头都不敢拍。我家访的秘诀很简单,首先让孩子把压抑多年的苦水倒出来,心灵舒展地找好孩子的感觉,同时让家长把忧虑也讲出来。而这个孩子太特殊了,寻常的钥匙怕是打不开这把不寻常的锁。我问母亲孩子有什么优点。妈妈讲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愣住了。“他还有优点?我看全是缺点!”这样的情景我还是第一次碰到。我过去办家长培训班时,刚开始,所有的家长也是怨声载道。我说你们不要讲孩子的缺点,要讲孩子的优点。我要求每个家长写出孩子的十条优点,结果许多家长根本写不出优点,只得作弊,什么热爱劳动,大公无私,助人为乐。但不管怎样,还能编出来。在妈妈身上找不到突破口,我又转身问伟伟。“妈妈找不到你的优点,你能不能说说你的优点呢?”“优点?周伯伯,我还有优点啊?六年了,就没听到过优点这个词。可怜啊,戴了六年“四类分子”的帽子。“孩子自己也找不到优点,我怎么帮他找感觉呢?母亲还在一边添油加醋:“优点他肯定没有,但你一讲他的缺点,揭他的短处,他还不服气,总跟我顶牛,有时甚至暴跳如雷。”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优点,优点也可以分为两类,想到这,我的心一一亮,对伟伟说:“孩子啊,放心吧!你身上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在赏识教育的词典里根本没有缺点这个词!”母亲的眼睛充满了疑惑。‘我说的是不同的优点,今天的优点和明天的优点,过去的优点和将来的优点。”
母亲听得如坠云雾,更糊涂了,眼睛好像在说:这分明是讲歪理。
“你想一想,过去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孩子刚生下来,在你身上拉屎撒尿,搅得你整夜睡不着觉,你想到的是一个孝敬你的孩子在成长;孩子刚说话时含混不清,你想到的是未来清晰的口语;孩子学走路歪歪倒倒,你想到的是未来矫健的步伐。“你心里充满光明,把孩子现在的缺点都看成了未来的优点,孩子正是在这种状态下茁壮成长。而现在你却搞反了,把孩子的缺点小题大作、无限夸张,看得一片漆黑,‘你废了,你整歇了,都是这类话。”母亲听得津津有味,儿子眼睛放光了,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周伯伯,我现在的优点没有,未来的优点可多了。不过我要先对妈妈提两个要求。“你讲。“妈妈,你是天下最好的妈妈,你怎么打我,我也不会离家出走。即使把我打死,我第一个要求,就是死也要死在妈妈的怀抱里。儿子的宽容令母亲热泪盈眶。“还有一个要求,希望妈妈给我平反。有一次你打我打错了,到现在我还咽不下这口气。“怎么回事?”
‘你丢了20块钱,非要赖是我偷的,我说没偷,就一顿毒打,还被游街示众,以示羞辱。
“最后招了没有?”
“屈打成招。到现在想想还难过,没有拿就是没有拿,打得冤枉。
“儿子,是妈妈错怪你了!妈妈跟你说声对不起好吗?”妈妈真诚地向儿子道歉。仿佛一股暖流传遍伟伟的全身。无疑今天他就像过节日一样快乐。
伟伟一口气,讲了十几条未来的优点:第一条,我保证不多拿钱了。以前学校要求交十块钱,我回来就讲 11块、 12块,每次只多要一两块钱,不起眼。我多拿的(钱)你们不知道;没拿的你们反而赖我。第二条,在学校不打同学了。以前你每次打我,我一肚子气往哪儿发呀,不能将气往妈妈身上发呀。因此,到学校看见哪个同学都不顺眼,连打人的动作都和你差不多。我保证,你以后不打我,我决不打同学。第三条,我保证在家不看电视。妈妈吓了一跳,不解地问,我为你把工作都辞了,在你们学校干临时工,整天监视你,你哪有时间看电视。妈妈,我哪天不看电视,你烧饭的时候,我把门锁得紧一点,就在你开门的一瞬间,我已关上电视,门一开,你看见我正在专心心致志地看书呢!
    孩子的斗争经验多丰富啊,这都是家长逼的。

家长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本能地看到孩子的优点。孩子上学后,家长开始怀疑孩子,认为孩子不行,目光总盯在孩子的缺点上。
    家长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孩子的无形生命好比一棵果树,果树有果枝(优点),有风枝(缺点),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着不长果实的风枝上,风校就会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必将是桃李满树。
    现在的家长希望孩子进步快,老说孩子慢;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家长总是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而赏识教育观点恰恰相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税逐渐少。
    现在的孩子得到的赏识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据报道即使在美国,也是每六个批评才能换来一个表扬。家长要倒过来,跳出去想问题,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我用十几年的生命体验得出一个认识:赏识导致成
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氧气,可是我们
望子成龙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

还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有个小男孩,抱着小奖状一蹦一跳地跑回家,气喘吁吁地跟妈妈讲:“妈妈,妈妈,好消息,老师今天终于表扬我了。”可怜他多少年没受过表扬了。哪知妈妈头也不回,把耳朵一捂:“我不要听,我根本不要听,你也不撒把尿照照自己,一受表扬,就翘尾巴。”小男孩的快乐一下子烟消云散。许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翘尾巴,其实孩子夹着尾巴更可怕啊!
孩子翘尾巴是脆弱的表现,说明平时表扬太少了,心理太压抑了;一旦得到表扬,难免有些膨胀。如果表扬多了,心灵舒展了,也就不会翘尾巴了。

爸爸的表情一下不自然了

        还有一个小女孩,她爸爸总希望她考满分,每次考不到时都要挨训或挨打。有一次,她终于拿了一个满分,说:“爸爸,我终于得一百分了。”爸爸眉开眼笑,马上要带女儿去“肯德基”。临出门前,随口问是哪门功课,女儿说是‘自然”。这时她发现爸爸的表情一下变得不自然了:“走开,看到你就烦。自然,自然算什么玩意儿啊!’“肯德基”顿时化为泡影,孩子心里灰溜溜的。一假如这位父亲,稍微懂一点教育,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投其所好,扬长促短”,就会让女儿扬起自信的风帆,把其他功课也带上去。可惜家长急功近利,面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信心,失去了一次好机会。更可悲的是破坏了孩子的感觉,摧残了孩子的自信。 

你将来是扫马路倒垃圾的料

        一还有一位同学流着泪和我说,妈妈老是看不起她。有一天,她咬紧牙关说:“妈妈,你们不要老是看不起我。我有一门课在班上始终排名第一。”妈妈说:‘你还有第一名?看来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
她说:“是真的。”妈妈半信半疑地问:“哪一门?”她说:“劳动。”妈妈说:“亏你还说得出口,我看你将来肯定是扫马路倒垃圾的料。”女儿睁着一双困惑的眼睛,不知所措地看着妈妈。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可现实中有的家长用他的无知亲手“埋葬”了孩子的愿望。

 怎么短了,怎么长了,怎么又破了

         一位刚上学的孩子练习写字,妈妈为了儿子能写出一手好字,认真,地站在孩子的身边"监督”。当儿子一笔一画的地写完一个字后,妈妈眉头一皱,脱口而出:“这一横怎么长了?”儿子连忙擦掉重写。‘·怎么又短了?孩子只有再擦掉重写。“怎么又破了?”“擦了两遍能不破吗?”孩子委屈地嚷道。结果这页纸撕掉重来,最后闹得孩子哭,大人叫。刚上学的孩子,写字的笔画长一点或短一点,有那么严重吗?孩子的缺点和弱点在家长的小题大作中被无限扩大了。
作业本被擦破了,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也伤了。孩子的人生好比足球赛,家长不应做挑剔的裁判,盯着犯规不放,而应做热情的拉拉队员,“加油,加油”,为孩子鼓掌欢呼,给孩子无穷的信心和力量。目前激烈的升学竞争已使孩子焦虑不安;为人父母者有什么理由总说泄气话呢?

老同学竟把儿子称为“逆子”

   我的一个老同学来电话,让我帮他教育教育他的“逆子”。他把儿子称为“逆子”,会是怎样的一个“逆子”呢?我心想,便答应“见识见识”。见面后,那孩子不仅长得眉清目秀,而且还非常懂礼貌,怎么会是“逆子”呢?
我对老同学说:“孩子肯定不是‘逆子’,可能是你的教育方法‘逆’了。咱们改天再聊,我今天先跟你儿子谈谈。”
    我才和孩子说了几句话,孩子便泪流满面地告诉我:“我妈妈从小就把我当做炫耀的资本,因为我的成绩一直非常好,经常考双百。可好马还有失蹄时,有一次我不小。心,两门功课都只考了九十几分,结果老师批评我,同学讽刺我。“回家的路上,绝望无助的我渴望爸爸妈妈能给我力
量。就像爬山,爬到悬崖峭壁爬不动了,我多么希望爸妈推我一把。谁知他们不但不安慰我,反而遗到我一顿毒打,打得我心都碎了。我不服气,咬咬牙学习又上去了,可这一上去反而糟了,因为我妈妈得出了一个结论:教育小孩简单,一个字——打!“从此以后,他们稍不顺心就打,打来打去,把我的自信心都打没了。“上了初中,我的成绩越来越差,从第八名下降到了第十九名,而我妈妈的打法则在逐步升级,从用手打发展到用木棍打。现在要分快慢班了,爸爸妈妈又威胁我:‘如果进不了快班,你就别想读书了。“我感觉自己是在恐惧中学习,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考试的时候,我脑子里总在想:‘考不好怎么办?说吧,肯定要挨打;不说,妈妈最讨厌撒谎的孩子,打得更厉害。人生怎么这么苦?想放弃,又不甘心;想奋斗,薄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肯鼓励我!家长不会赏识,不许孩子失败反而使孩子难以逃脱失败的阴影,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小红宝编小红包

        一位名叫小红宝的女青年向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经历。小时候,因为残疾,爸爸对她非常严厉,规定每次考必须考一百分。有一次,考了九十几分,虽然仍是全班第一,还是被爸爸打得爬到桌子底下。当时,她多么想说一句话:为什么非要考一百分?话在嘴边就是说不出口。由于得不到爸爸的赏识,她就千方百计地想证明自己。一天,她们家对门的一个名叫兰兰的小女孩,编了一个五角形的小红包,非常精致漂亮,她爸爸看到后,惊喜万分,大加赞赏。小红宝突然看见了光亮,原来编个小红包就能得到爸爸的夸奖啊!于是小红宝她把几顿早饭钱省下来,买了红线,向兰
兰请教。教了第一遍,兰兰就不耐烦了。于是她只好自己钻研。第一次,编得太粗了,只好作墨水瓶的套子;第二次,又细了,只能作钢笔套。
就这样,编啊编,小红宝终于编出了一只比兰兰还漂亮的小红包。她兴高采烈,满怀希望地拿给爸爸,说:“爸爸,我也编了个小红包!”哪知她爸爸哼了一句:“人家兰兰早就编出来了,你那个有什么看头!’说完便把小红包摔到一边。一盆冷水从头浇到了脚。我发现如今很多家长根本不会对孩子“说话”,讲出来的话不是让孩子感到舒心和有力量,而是让孩子感到伤心。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家长的语言往往像一把刀子,把孩子的无形生命划得累累伤痕,处处伤疤。

妈妈,今天为啥不打我

        一位母亲告诉我,儿子的一个怪行为使她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哪天不打他,儿子就会问,妈妈,你今天怎么不打我了?好像非要我打他一顿才肯罢休。我问道:“你以前怎么打孩子?”她说:“我出手时决不手软,但打过之后就揉揉他,租地抱在怀里说:‘孩子,妈妈是多么地爱你!妈妈爱你才打你啊!’讲着讲着,直到孩子在我怀里含着眼泪睡着。我听完后忍不住大笑,然后告诉她:“孩子并不是要你打他,而是寻求你打过之后对他的赏识和重视。如果你打过之后不赏识,他肯定不要你打,不信你试试。这母亲恍然大悟。

 在奶奶、婆婆家判若两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孩子在婆婆家和奶奶家判若两人。每次在婆婆家,婆婆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么好的小孩子真是难得,小小年纪就懂礼貌,还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分一份给婆婆!可到奶奶家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进门奶奶就开始数落:“像你这么调皮的儿子真是天下难找,要多捣蛋有多捣蛋,还整天搞恶作剧。再看看孩子,帽子歪戴着,鼻涕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什么原因?
婆婆总夸他,于是,越夸越好,在婆婆家,他就是好孩子;奶奶老是训斥他,越骂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坏孩子。
不是好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不是坏孩子被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糟。

 我心里很苦,很苦,快要崩溃了

    还有一种父母,既不打孩子,也不骂孩子。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比孩子还差。当孩子面临挫折时,他们比孩子更愁眉苦脸,更绝望。这样的家长是不能成为一座大山的,他们也不能给孩子所需要的强者的感觉。
有一次,一位母亲向我咨询,她说她女儿“完了”。我吓了一跳,问怎么“完了”,她说女儿的小组长被撤了!还有一次,报告会刚结束,一位母亲拦住我,刚开口便便咽地说不出话来。等她平静后,她说女儿已上高二
了,一直很乖,很听话,学习也很刻苦,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也还可以。她和孩子的爸爸虽然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但从不为难她,考不好也不骂她,不打她。特别在最近,女儿学习更辛苦了,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平时电视也不看,也不出来玩。应该说,这样的孩子,应该是百里挑一的。可昨天晚上,女儿讲心里话,问:“妈妈,你说我学习刻不刻苦?”
我赶紧说刻苦呀。女儿一下子哭出声来:“妈妈,我真的受不了,我感
觉已经到了极限,一根弦就要绷断了,可是我还是赶不上那些好同学。妈妈,你们见我每天都认真学习,可是我心里很苦很苦,我快崩溃了!”母女俩抱头痛哭,仿佛是世界末日到了。
她接着说:周校长,今天听了你的报告,我才知道这些年我忽略了女儿的精神需求,尽管不打她、不骂她,可也不等于满足了她。现在,在我心里,我的女儿有无尽的潜能,她没完,她永远都没完!今天的报告,使我终于明白:在孩子眼里,家长应该像一座大山。
归纳一下:
— —当三岁半的女儿刚开口说话,把“水”说成“堆”时,全家人欣喜若狂。
— —当女儿用颤抖的小手画出第一幅杰作——几根蚯蚓般的线条时,全家人欢呼不已。
— —当女儿刚学会做应用题,十道题仅做对一题时,我却对着这道题惊呼:“太了不起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然会做,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啊,连碰都不敢碰呢!”
— —当女儿刚开始写作文,晚上吃饭的时间,就是一家人共同欣赏她作品的时候,每当出现了一个好句子,我们就热烈鼓掌,拍手称快,于是激发了女儿写作的兴趣。就物质生活而言,女儿并不比一般儿童富有,而就精神生活而言,女儿也许算得上是百万富翁了。我像欣赏婴儿说话一样,欣赏着女儿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在欣赏中教育,在教育中欣赏。我终于领悟到:在教育女儿的同时,女儿也教会了我很多。我正是通过女儿那颗纯洁的童心,在读一本充满真善美、充满良知的天书,它使我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找到了新的自我。家长是如何赏识孩子的呢?

孩子,你拉得太好了

    铃木找到了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最佳教育方法后,每年培养700个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神童。一下子,他在日本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千方百计地找到铃木,跟他说:你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小提琴家,而我的孩子已经练了几年了,也没有长进,你若能把他教好,我就服了你。铃木跟着那位母亲到了她家。原来孩子只有五六岁。
母亲让孩子把小提琴拿出来,演奏一段给铃木听听。小男孩一看是铃木大师来了,心中发慌。一吱吱呀呀拉了一遍,比青蛙叫好不到哪里去,还不如平常的水平。母亲拉长了脸。谁知铃木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把搂住孩子说:“天哪,依拉得太好了,太动听了,你再拉一段给我听听好吗?”
孩子激动得脸都红了,接着又拉了一段,比第一遍好一些。母亲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拉完了,铃木又是鼓掌又是表扬。到走的时候,孩子已完全沉浸在小提琴神童的感觉里。母亲送铃木走的时候,说:“铃木先生,我真的搞不懂,你怎么能在孩子面前说假话呢?明明我儿子拉得那么难听,你还夸奖他?”铃木回答道:“你要知道你孩子的心灵已经受伤了,我是在治他的心病。你有没有发现,我第一次夸奖他时,他的眼睛一亮,这说明孩子受到了震动,心灵开始转变了,一感觉找到了。”后来,铃木专门辅导这个孩子。不到两年,这个孩子就举办了独奏音乐会。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可以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以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我有一位不寻常的父录

        在一次保龄球大赛中,一位年轻的选手脱颖而出,过五关斩六将,夺得了大赛冠军。有记者询问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年轻人微微一笑,指着他的爸爸说:“这得感谢我的父亲。他是一位不寻常的父亲。每当我出手时,我想到的都是‘全中’。”
    大家把目光投向他的父亲,一位心理学家。父亲站起来,缓缓地说:
“我认为自信心是孩子的立身之本,为培养儿子的自信,从小就对他进行特殊的训练。通过看电视,让他迷上了保龄球,并让他感到保龄球是一项难度较高的体育项目。而且经常跟儿子说,说不定你能打得好。就这样,儿子渐渐对保龄球发生了兴趣。“记得我第一次带他去打保龄球,那是我一个朋友开的保龄球馆。我想,为让儿子找到打球的感觉,就要提高他的成功率,以激发他的兴趣。我请朋友把球的数量增加一倍,这样儿子的成功率便提高一倍。于是,第一次打球,就全中了,儿子旗开得胜,乐不可支。“从此他就很愿意打保龄球,因为每一次他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觉。随着儿子技术的提高,保龄球的数量逐渐减少,回到标准数量,儿子打保龄球也是百发百中。这时,儿子的自信心已经坚不可摧,没有失败的阴影干扰他。”父亲的话迎得了热烈的掌声。儿子后来成为职业保龄球选手。
认识自己,设计自己,是人生头等大事,每个人都是天才,关键在于是否能发现自己身上的潜质。这位父亲只是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对于孩子来说,从胜利走向胜利,更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

 世上最幸运的人

        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一家人相依为命。爸爸辛辛苦省地工作,养活一家子,儿子也知道生活的艰辛,一直都很懂事。有一天,儿子眉头紧锁,郁郁不乐,显得心事重重。父亲把一切看在眼里,关切地问儿子,儿子怎么也不肯说,他不想为难父母,后来才吞吞吐吐地说:“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只有我没有……”父亲沉默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又过了几天。儿子惊喜地跑回家,对父亲说:“爸爸,给我两块钱吧。我要玩转盘游戏,转盘上有自行车。”父亲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睛,没说什么,把钱递给了儿子。儿子欢天喜地地去了,不久便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我是世上最不幸运的人。”儿子忧郁地嘟呼着。父亲意识到自行车对儿子的重要性,若有所思地转身走了。第二天,父亲让儿子再去试一次运气。儿子有点迟度,但在父亲鼓励下,还是拿着钱去了。这回,大喜来临,儿子一蹦一跳地跑回家,对父亲说:我中了,我中到自行车了,我是世上最幸运的人,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了……若干年后,儿子事业有成,拥有了不薄的家产。只是那辆自行车他一直保存着。每当他受到挫折时,他都会想起自行车,想起他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儿子成年后回忆说:“每天晚上那辆自行车都在梦里出现,我使劲地蹬车,朝着明天飞奔。”而那位父亲呢,一直保守着一个秘密。父亲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边:“儿子,你知道那辆自行车是怎样中到的吗?”儿子心头一震,困惑地看着老爸。“这辆自行车是爸爸买的。我从亲戚朋友那里借钱买了那辆自行车。因为,我不想破坏你的感觉,让你觉得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为此,我辛苦了十年,才把钱还清……”父亲的白发在儿子的泪眼中模糊了。

“你真棒,你真行”

        美国有部电影,表述了一群孩子比赛爬山。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向上攀登,相继.冲过了终点线,只有一个孩子落在后面,吃力地迈着步。镜头拉近,原来孩子的腿有点残疾。孩子显出了沮丧的神情,爬,还是不爬,思想在斗争。这时候,若是同学们扶着他爬上山去,他内心感到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弱者的耻辱。若同学们都嘲笑他,他就会被抛入冷酷的世界,失去了爬山的勇气,他将永远爬不到终点。结果怎样呢?全班同学齐声地呼喊他的名字,为他欢呼:“你真棒!你真行!加油啊!孩子心头一热,擦去了额头上的汗,迈开坚定的步伐。近了,近了····终于到了终点。
全班同学拥上去,将他抬起她向天空,并高声欢呼一着。仿佛他才是凯旋的冠军。孩子得到了做强者的机会。爬山留给他最深的感受是,我受到了尊敬,我是强者。首长,请拍拍儿子的肩膀儿子当兵后,给家里写了第一封信,抒发了强烈的孤独感,特别在最后写道:周围没有一个人看得起我,我活得一点没意思,我想回家,不想继续当兵……母亲是最了解儿子的。儿子在抱怨、责骂中长大,从小身心就受到了伤害,极度自卑。部队首长是她的老朋友。
她请老朋友帮帮儿子。
怎么帮?
很容易。你去连队视察时,只要拍拍我儿子的肩膀就行了。
好的,没问题。
    一个月后,儿子写信:不得了,天大的好消息,首长到我们连队来,没有拍任何人的肩膀,惟独拍了我的肩膀一股暖流传遍了全身,自信在滋长。可不久,部队调防,换了首长,儿子刚鼓起的自信心又泄了。来信中,他画了一幅画:一个人站在悬崖边往下望,妈看了大惊失色,感觉到他已经失去了生命的勇气,于是她连忙与部队首长联系,请求首长关心自己的部下,关注一个年轻的生命。于是,首长又一次拍了儿子的肩膀。这一拍,太重要了,孩子又一次扬起了生命的风帆。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有时一个动作会改变人的一生。孩子的自信源于环境的培养,孩子的“行”源于环境的“行”。

相信你能把墙变白

         这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遇到的一件事。新学期开学,年轻的女老师来做班主任。班上有一位顽皮的学生,说他顽皮,因为他的恶作剧层出不穷,并以此为乐。同学们暗暗猜测,根据以往的经验,那个顽皮的学生肯定会给老师一个下马威。第二天,同学们来到教室里,眼前全黑:教室的墙壁被涂成了黑色。同学们面面相觑,只有那个男孩一脸的幸灾乐祸。上课铃响了,年轻的女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教室,意外的情景让她的脚步停在了门口,心头掠过一丝惊慌和紧张。该怎么办?这时她想起了毕业典礼上校长讲的一则故事:一位教师去少管所给孩子讲课。由于深感责任重大,心里有点紧张。结果刚进教室,不小心绊了一跤,眼镜掉
在地上,引起一阵哄堂大笑。这位教师很快在难堪中冷静下来,诚恳地说:“同学们,这就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堂课,一个人随时都可能摔倒,但仍然可以站起来!”教室里静得鸦雀无声,接着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生命享有平等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年轻的女教师把目光投向同学们似乎在说谁干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向那个男孩男孩一副大无畏的样子。大家都在等着老帅气急败坏地冲向校长室就像以前的那些老师。年轻的老师抹掉头发从难堪中冷静下来,登上讲台,诚恳地说:我很高兴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幽默的同学,这位同学非常聪明非常有创造力,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人想到把墙刷成黑色可是我们这位同学想到了我相信这
位同学将来肯定会大有出息。而且我也相信这位同学,既然能把墙刷成黑的,那么,他肯定也能让墙还原成白的。让我们用掌声来表示相信他。大家一起热烈鼓掌、老师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飘向那个男孩男孩的脸发红了。这么多年了,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第二天,同学们来到教室发现墙壁又变白了。素质教育不但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更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每个孩子本质上都是好孩子都应受到同等的重视和宽容.墙由黑变白在老师的宽容和同?的接纳下孩子的心由冷漠转向广感动。

听你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老师发现班肝新转来的女孩由于基础较差单元测试中考了倒数第一名。上课时她不敢接触老师的目光、喊她起来口答M题细入细气像蚊了叫。老师给过八大的观察发现这孩子有个特点已约说话声音很低,但朗诵起课文很流利、很有感情。有一大老师把孩了喊办公室对孩子悦:“老师
发现叽作朗诵课文真还一种由受你愿意每人来办公室给老师读一刻钟课文吗’孩子的脸红了,她在以前的学校也经常被老帅喊到办公室,因为她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影响本班在年级的排名。班主任很着急,经常埋怨道:我每天早出晚归对该班费尽心血就偏偏倒霉摊上这么个重生、因此她每次到老师的办公室都心惊肉跳。这次出乎她的意外她使劲地点点头。丁是老师找了篇文章给孩子读。孩子读完不老帅由衷地说:大好了,读得这么深情,你真的很有朗诵天分,要是声音再高一点点就更好了。”该干大受鼓舞蹦蹦跳跳地出去了。
   第二天,孩子又来朗诵,果然声音高了许多,老师大加赞赏。第三天老师问,明天你敢当着全班同学的向越过来大声朋诵吗?敢。女孩朗声回答。第四天女孩果然勇敢地站起来朗诵了课文声情并茂同学门都很惊讶,老师带着人家鼓等。女孩一天天活泼起来成绩有了飞跃,朋友也多了起孩子的回信人论对孩子的学习还是一牛的发展都至关至要。作为老师应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回信心

婷婷聋童学校的健全孩子

       请看发生在婷婷聋童学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比较特殊”。
上面提到的那个被打得眼泪也流不出来的孩子名叫飞飞,在和我谈话后,他就铁了心不想回河南上学了,父母哭笑不得,只好答应他这个要求。于是,他成了酸停聋童学校的特殊孩子,因为他是这里惟一的健康学生。飞飞是个典型的厌学孩子,他从“厌学”到“厌学校”,发展到后来动辄与学生“打成一片”,结果成了学校里人人讨厌的“坏孩子”。回到家里,一塌糊涂的学习更招来父亲的一顿饱打。对于已成为家常便饭的体罚,飞飞已麻木到哭也哭不出来的地步。寻常的钥匙打不开不寻常的锁。对飞飞这样的孩子,在人格上要平等对待,相信他的潜力,尊重他的生命。必须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动态来感化他。有一次,他狂风暴雨般地把桌子、凳子和柜子全移了位,尽管同室的聋童学友们也活泼有余,但还是被飞飞的调皮惊呆了。当老师赶来时,飞飞高高地站在桌子上,一副谁也不怕的表情。出乎意外的是,马老师却用柔和的声音对有些愤怒的孩子们解释说:
“飞飞发脾气肯定有他的理由,我们相信他会把东西归位的。现在我们出去玩一下,让飞飞同学冷静一下。”融进去,诱出来。面对孩子的生命,既要看到孩子的优点,也要接纳孩子的缺点,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
帮助孩子改掉缺点。当老师半个小时回来后,发现一切都复归原位了。三
天以后,飞飞旧‘病”复发,老师却表扬了他,说:“飞飞有进步,上次移动了桌、椅、书架,这次却只推倒了桌子,大家是不是该给他鼓掌呢?”同学们热烈鼓掌。
飞飞很不好意思,立即把桌子扶好了。哪怕取得一点点微小的进步,老师也由衷地赞叹。第三次发脾气,恰好在阳台上,老师又一次表扬了他。
“飞飞怕影响大家学习,而跑到阳台上发脾气,这是一大进步。”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反而逐渐少。飞飞的成长证明了赏识教育的这个观点。
在老师一次次的给面子、给台阶中,孩子渐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找回了自尊和自信。飞飞到了聋童学校后,还逐渐暴露出一个不好的习惯,喜欢翻别人的东西。第一次是溜到园长办公室将每个抽屉都清理了一遍,并拆开了所有孩子的助听器的备用电池,一下子损失了几百元。被老师叫到面前时,飞飞知道这次祸闯大了,神情惶然。老师再次出乎意料地原谅了
他,把小家伙感动得眼泪汪汪。可就在他再次忍不住拿别人钥匙时,怀着巨大失望的老师给了他一个耳光,这是老师入园以来第一次打孩子。老师后悔了,硬咽着对飞飞说:“老师不该打你,可你记住,老师只打你一个耳光,是为了以后你少挨别人几千几百个耳光。”赏识不是不可以惩罚,而是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前提是双方够朋友,没有情感交流的障碍。现在的飞飞完全变了。新千年的晚会上,他随口表演了一个唱歌节目:“我要上学校,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我喜欢背书包。”他已经走出了厌学的阴影,喜欢读书。在他本子上,有这么一段话:“今天好过昨天,明天好过今天,未来好过明天。”飞飞说这是老师教他的,他会一直记在心上。以前,飞飞对学校只有痛苦的回忆,而现在体会到了学校的快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飞飞的进步,充分体现了赏识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操作立法。承认差异,对待“特殊”’的孩子要有“特殊”的政策。允许失败,当面对生命时,孩子犯的每一次错误都应该被看做是成长的必然过程。抱怨让孩子的无形生命跪着,而赏识让孩子的人格站起来。

 黎明前写下了。学会赏识”

    赏识教育是怎么形成的呢?赏识教育应该说是在志愿者当中诞生的。
赏识教育志愿者第一人是曾任南京红花镇党委书记的李广明。当时我在红花镇做报告时,中场休息,家长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过道上站满了人。报告会结束后,李书记激动不已,说这是三十年来听到的最好的报告,这种教育思想关系到家庭的和谐、民族的振兴。只有每个细胞和谐了,国家的精神文明才能上去,当场表示愿意成为赏识教育的志愿者。杨瑞清校长是赏识教育的又一位热情的志愿者,是我俩共同确立了赏识教育的理念。杨瑞清是全国青联委员、南京古南都行知小学的校长。他是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他一直在学习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1995年他经人介绍听了我的。场报告,只听我讲了半个小时的早期教育,就非常激动。他说听我的报告就像看陶行知的书一样,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是一位非常有追求的青年。毕业分配时,本可以留城,但他却坚决要求去农村,普及乡村教育,最大的心愿是要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经过多年的努
力,终于在乡村创办了一所行知小学,圆了一个美丽的梦。有一天晚上,我和杨校长谈论教育,聊到了深夜,灯关了,仍抑制不住兴奋,还在继续探讨。从一个周婷婷的成功到一批周婷婷式的早慧聋童,从听障孩子的成长到健康孩子的转化,从孩子心灵的舒展到家长心态的回归。我们的谈话主题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恰当表达心中早已认定的教育理念,概括这一系列成功的教育实践呢?当今社会已经是学习化的社会,只有终生学习才能生存。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的理念,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面对日趋严重的道德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
了“学会关心”的理念,引起了教育界极大的关注。我们认为,当今中国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无数家长、孩子充满了抱怨、焦虑,是否应该大声疾呼“学会赏识”?讲到这里,杨校长激动得来不及开灯,摸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四个大字——“学会赏识”一缕曙光驱走了心中的黑暗,照亮了一片清澈的前程。赏识教育在那天清晨诞生了。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拉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赏识教育的图案标志是竖起的大拇指,在大拇指里面有一张生动活泼的笑脸,仿佛孩子受到赏识后发出的会心一笑。
   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像阳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花朵上。对一个渴望赏识的孩子而言,这很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转折点。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笑一笑,好吗?
   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第七章 心态回归,需要一种反思
 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

    女儿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发现一片广阔神奇的天地,拾起了欢乐的童年,找到了教育的宝藏,唤起了沉睡的潜能。赏识给我、给婷婷、给许多孩子安上了翅膀,在蓝天碧云中轻松愉快地飞翔,体验着生命的自在。成长的快乐。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许多家长知道赏识教育之后,自发地进行反思。过去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忽视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现在他们终于明白,只有走进孩子心灵,才能走出教育误区,发誓从现在起要满足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赏识孩子。

 孩子果然像变了个人似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南京一所小学做完报告,一位母亲跑到台前,握着我的手泣不成声,哭了十几分钟。待她平静后,我和她有一段对话。“我对儿子肯定是尽心了。为了他,我把工作辞了;为了他,我什么都不要;为了他,我跪在地上求他好好读书,可还是没有用。”“你可能没有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你对儿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不知咋的,我只要看见儿子那副窝囊样,总忍不住对儿子咦叨:儿子啊,我看你是废掉了肝’“异常激烈的升学竞争,已使孩子精疲力竭,焦虑不安。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又有什么必要总对他们讲泄气话呢?”
“那我该怎么说呢?”
“孩子有什么优点?”
“没有,他能有什么优点。”
“那,孩子有什么爱好?”
“爱好倒有,但都是不务正业。”
“怎么个不务正业?”
“晚上让他学习,他不是头痛就是肚子痛,只好让他睡觉。他这是找借口,实际上是躲在房间里看兵器、航天、航海的书。”
“你儿子才上五年级,就看航天航海的书,这不得了,说不准他是个天才。回去你对他这样说:简直不可思议,你这么小就看这种书,这些知识妈妈都不懂,你能不能每天给妈妈讲十分钟呢,让妈妈也长长这方面的知
识。”
“你坚持听他讲半个月,孩子的自信。b就会慢慢成长起来,到时你再讲,这么难学的知识你都懂,妈妈就不信,你的学习上不去。”
一家长一个月后激动地跟我说,孩子果然像变了个人似的。

考好了,妈妈够朋友,分担你的忧伤

    还有一位家长,连听了我的三场报告,我问她为什么,她说第一次就尝到了甜头。晚上一回家就对女儿说,女儿啊,快点吃饭,妈妈想跟你谈谈心。女儿一愣,多少年没谈心了,她已经习惯了母亲的训斥。刚开始谈话很困难,女儿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母亲,母亲笑得都不自然,皮笑肉不笑。母亲拉着女儿的手,坚持着讲啊讲。当讲到,我今天听了周校长的报告,深感以前你考得不好打你骂你是不对的。从今以后,你考得好,妈妈会分担你的欢乐;考不好,妈妈够朋友,分担你的忧愁。女儿听到这儿,竟伏在妈妈的肩头嚎陶大哭。“妈妈,多少年了,你终于讲了一句暖我心的话。这几年来,我没有好好吃过一顿晚饭,你们平时没时间骂我,一到吃晚饭时,全家人聚在一起,就成了批斗会,批得我眼泪直往碗里流。想移到旁边吃饭,你们又不允许。这下可好了,妈妈终于理解我了。”第二天刚好是期末考试。女儿在进考场之前,母亲没有像以前那样施加压力,而是握着她的手,亲切地说:“以前是妈妈错了,今天你始终记住妈妈的一句话:考不好,妈妈够朋友。”考试的结果出乎意外,女儿的成绩从未进入前十名,这次拿了个全班第一,全家人感到震惊了,不由得问她是什么原因。女儿说:“这次考试的感觉踉以前不一样,以前考试时,我心里发慌,手心冒汗,有时紧张得把笔都咬断了,脑子里总想着考试考不好怎么办。所以,每到考试我就恐惧,经常把数字看错。妈妈,这次考试,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你的这段话:考不好,妈妈够朋友,分担你的忧愁。妈妈,这次我不是淌着汗水,而是流着泪水考完的。”
如果说在生活上,是家长惯坏了孩子,那么在学习上,恰恰是孩子惯坏了家长.一位年轻的母亲听了我一场报告后,连夜给六岁的女儿写了一封6000字的长信。她怕影响别人的休息,在厕所里写到天明,写完了,才觉得一块石头落了地。孩子非常聪明,没出生时妈妈就进行胎教,生下来时
果然与众不同,眼睛闪闪发光,幼儿时小嘴特别能讲,一岁多教她识字,也是一教就会。这下好了,“老太婆心态”出现了,第一天教三四个字;第二天教五六个,第三天就变成了七八个。最可怕的是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也不管孩子高兴不高兴。终于一天孩子哇地哭出声来,再也不肯认字了。那时,孩子已认识了一千多字。家长不知道孩子心里怎么想。家长要面子,孩子不快乐。
    过了两年,家乡掀起了学小提琴热。孩子求妈妈说想学小提琴,她对女儿讲:“学小提琴比识字难得多,这个普你能吃得消吗?”孩子坚定地说能,还和妈妈拉了勾。买了小提琴,请了老师。一教,老师发现这孩子特别有灵性,当做重点对象培养起来。这下可糟了,重点便意味着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作业越来越多。于是孩子开始感到小提琴不再那么可爱了。眼看着又要前功尽弃。这位母亲困惑不已,彻夜难眠,不知如何解决女儿的问题。就在这时,中央电视台播了一些小提琴神童在北京的
表演,结束后,记者采访这些孩子怎么拉得这么好,孩子们说是爸爸妈妈教的,又问爸爸妈妈教你们的时候有没有打过你们,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打过。这位母亲顿时开窍了,看来还是棍棒下面出才子,不打不成材啊!
回想第一次打孩子时,孩子没有哭,睁着惊恐的双眼望着妈妈,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妈妈。当时,妈妈感到心里在流血,但为了孩子以后拉小提琴能够成名成家,于是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有一次女儿哭着对她说:“妈妈,我再也不拉小提琴,打死我也不拉了。”她当时想,今天如果不把孩子镇住,这孩子以后就完了。于是就拼命地打。到最后,孩子哭着睡着了,在睡梦中又突然哭起来。当天晚上孩子发烧了,她抱着女儿流着眼泪,悔恨内疚淹没了她。孩子醒了,母女两个抱头痛哭。她向女儿发誓:、从今天开始,妈妈再也不打你,哪怕你不拉小提琴也不打你了。
她觉得自己不是个称职的母亲。她一直在苦苦地追寻答案,听了这场报告后,才解了这个心结。忏悔信的最后一段,她这样写道:“这场报告终于使妈妈明白,当今中国的独生子女教育,如果说在生活上是家长惯坏了孩子的话,那么在学习上,恰恰是孩子惯坏了父母。孩子对家长不断增加。不断加码的要求尽力满足,使当代父母变得越来越贪婪。”贪婪像一个黑洞,孩子在没有尽头的隧道中行进,包袱越来越重,心情越来越沉,走到后来,自信也被吞没了。孩子不是在为自己学习,而是在为家长。

 我打女儿一耳光的反思

    我这一生中,只打过女儿一次。我想那是第一次,也尽最后一次。至今回味起来,都深感内疚。那晚,女儿在学习时想吃瓜子,我没同意。她小嘴一啄,不高兴了。让她默写生字时,她故意磨洋工,半天没写两个字,眼看过几天就要期中考试了,我心急火燎,不知哪儿来的一股无名火,伸手狠狠地给了女儿一耳光。女儿脸上顿时显出五道指印,女儿双手捂着小脸,泪流满面,用惊恐的眼神望着我这个“最慈祥”的爸爸……
内疚、悔恨、心疼一起涌上心头,心里翻江倒海不知什么滋味。我深知,这一巴掌不是打在女儿的脸上,而是疼在她的心上,她肯定在为“最好的爸爸”不爱她而伤心。
怎么办?这时向她讲道理,她肯定听不进去;不讲吧,看女儿的心在流血,又于心不忍……犹豫之际,脑海里突然闪出“够朋友”三个字,有办法啦!我一笔一画地写道:“婷婷,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这样生气吗?正是因为爸爸太喜爱你了。”这时停停的眼睛转向了纸条。“为了你,爸爸可以毫不犹豫地献出一切,难道你不相信吗?”女儿停止了哭泣。
“婷婷在爸爸的心目中,是最好最好的孩子,爸爸从心里欣赏你,佩服你,懂吗?全家人把你从一个聋哑儿童培养到今天,来之不易啊!刚才眼看着你浪费时间,爸爸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你耳聋,时间就更宝贵,浪费时们就是浪费你的生命!爸爸能不痛心吗?”女儿懂事地点了点头。
“爸爸刚才气糊涂了,打了你。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好心痛,好后悔,婷婷,爸爸的好女儿,你能原谅爸爸吗?”女儿也拿起笔和我对起话来:“好爸爸,我原谅你。”我又写道:“谢谢你,好女儿。爸爸保证今后再也不打你了。你脸上疼不疼?”我摸了摸女儿的脸。‘刚才很疼,现在不太疼了。爸爸打的地方变成什么颜色了?”
“有点红,还有几道红印子。”
“让我照镜子看看,好吗?”
我把镜子递给女儿。女儿看后写道:“爸爸,请你不要告诉妈妈、爷爷、奶奶,要不然他们会难过的。”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我张开温暖的双臂,把女儿搂在怀里……
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力,因为心智不成熟,情感不完善,孩子凭毅力克服不了一些不成熟的行为。这时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在人格上平等地对待孩子,用真诚换取真诚,用宽容换取宽容。

 教育家傅雷对儿子的忏悔

    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傅雷在学术上的造诣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家教方法也被无数中国家庭仿效。可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却深受悔恨的折磨。60年代,他在给已经留学苏联的傅聪的信中写道:“儿子,昨晚一上床,我又把你的童年重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你的童年怎么跟我那么相似?”
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他的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我也知道,从小受些挫折对你的将来多少有些帮助。然而,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自问人生对朋友无愧,惟独对你和你母亲感到有愧良心,这是我近年来
的心病。这些天它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脑海里徘徊。可怜我过了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伴随着你痛苦的童年,度过的是我不懂做父亲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何打击也摧毁不了你!’我们现在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这种“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你想过没有,你有傅雷那样的学识和严谨的学风吗?你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教的品质吗?光学傅
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傅雷接着写道:“孩子,尽管我能够埋葬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我的内疚和悔恨。孩子啊,孩子,我要怎样拥这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和热爱?!”傅聪收到父亲的信后,立即回信表示已经原谅了父亲的过失,于是傅雷又激动地在第二封信中写道:“我感到难以置信的高兴,儿子终于和我成了朋友,天下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我为我的JL子感到骄傲和自自豪!委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略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等于没有孩子,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他却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收到无数封做父母的写来的反思忏悔的信,每次都被父母们深切的忏悔而感动,让我再一次相信中国的父母内心里对孩子深切的爱。遗憾的是,不会爱孩子,造成了许多家庭亲子之间的隔阂,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家长反思吗?

一位美国父亲的忏悔

孩子:
在你睡着的时候,我要和你说一些话。我刚才悄悄地走进你的房间。几分钟前,我在书房看报纸时,一阵懊悔的浪潮淹没了我,使我喘不过气来。带着愧疚的心,我来到你的身旁。我想到的事太多了。孩子,我对你太粗暴了。在你穿衣服上学的时候我责骂你,因为你洗脸时只在脸上抹了一把;你没有擦干净你的鞋子时我又对你大发脾气;你把东西不小心掉在地上时我又对你大声怒吼。吃早饭的时候,我又找到了你的错处:你把东西泼在地上,你吃东西狼吞虎咽,你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你在面包上涂的奶油太厚……在你上学我去赶汽车上班时,你深情地向我高呼:“爸爸再见!”我却受着眉头对你嚷道:“怎么又驼背了,把胸挺起来。”晚上,一切又重新开始。我在下班路上看到你跪在地上玩弹子,袜子破了好几个洞,禁不住又大发雷霆:“袜子是花钱买的,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心疼……”并在你朋在面前押着你回家,使你当众受辱。孩子,你还记得吗?晚饭后,我在书房看报,你怯怯她走了过来,眼睛里带着委屈的目光。我对你的打扰极不讨饭。你在房门口犹豫看,我终于忍不住地吼了起来:
“你又来干什么?”这时你没有说话,却突然跑了过来,抱着我的颈子吻
我,眼里含满了泪,筒直不敢相信我公。此粗暴也萎缩不了你对父亲的爱。接着,你用你的小手臂又紧抱了我一下,她走开了,脚步轻轻地走开了。孩子,你知道吗?你刚离开书房,报纸就从我手中滑落到地上,一阵强烈的内疚和恐惧涌上心头。习惯真是害我不浅。吹毛求疵和训斥的习惯几乎成了我父爱的象征。孩子,爸爸不是不爱你,而是对你的期望值太高。我是用成人的尺度衡量你,而且拿很多成年人也难以做到的标准来要求你。细想起来,多么可笑。而你本性中却有那么多的真善美,你小小的心犹如照亮群山的晨暧——你跑进来吻我的自发性冲动显示了这一”一切。今晚,一切都显得不重要了。孩子,我在黑暗中来到你床边,跪在这儿,。心里充满着愧疚。这也许是个没有多大效用的赎罪。等你醒来后告诉你这一切,你也不会明白,但是从明天起,我要做一个真正爸爸——做你最要好的朋友,你受苦难的时候我也受苦难,你欢笑的时候我也欢笑。我定会把不耐烦的话忍住。我会像在一个典礼中不停地庄严地说:“你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小孩子,我以前,总是把你当做大人来看,但是孩子,我现在看增能一「同你,蜷缩着熟睡在小床上,仍然是一名婴,你在你母亲的怀里头靠在她的肩上,仿佛只是昨天的事。我以前对你要求得太多了,太多了。再也不愿训斥、指责和抱怨你的父亲这封信,曾让多少国家的父母动容。我把它再一次放在这里,让中国的父母再仔细地看一遍,用心去看,然后在午夜,来到你孩子的床边,凝视着孩子熟睡的小脸,望着望着,也许你能悟出许多许多……

 晓晓妈妈的信

晓晓:
妈妈最最亲爱的好女儿,当妈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悔恨的泪水止不住已顺顿流下。上午,当我坐在清江影都听周弘校长的赏识教育报告时,就已经以泪洗面,喉头咦咽。妈妈深深地感觉到:一切都是妈妈的错,是妈的好胜虚荣、为了个人的面子、自尊使你受到了深深的。心灵的伤害。请女儿耐心读完这封信,这是妈妈发自肺腑向你的道歉。
晓晓,由于妈妈的不小心,使你成了早产儿,在怀你满八个月时,你就来到了人间。当妈在床上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生你的时候,妈妈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由于妈的失误,使你过早降临人世,做妈的感到十二万分的对不起,所以在生你时,妈妈宁愿承受人世间最大的痛苦,也要使你免遭生理上的再次伤害。由于妈妈的全力以赴,加之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你出生时得了个满分,没有窒息,没有产伤,虽然身长只 35厘米,却是一个早产的健康孩子!妈妈感到莫大的安慰,所以给你取名“晓晚”,“晓”是“小”的谐音,意在虽“小”却充满希望,充满生机,前途一片灿烂光明。随着你一天天长大,教育就成了问题。妈妈上班后,就你托给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村妇女照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但我忽视了对你的早期教育。当你在三岁时,有一次,我和你爸教你写阿拉伯字母,当你写到8时,你写了两个圆圈叠起来,然后又写了一个“一”连起来,你遭到
了妈妈的严厉训斥。晚上,屋外一片漆黑,不远处的坟场忽隐忽现地闪着
蓝光,狗叫声、青蛙声令人毛骨像然,而我们却狠。。地将作推出门外,错误地认为只有让你在这恐惧的环境中受到速罚,你才能反省,才能知道认真地学习。‘约五分钟后,在你极度恐惧的大声哭喊、哀求声中,我们打开了门,问你想好了没有?你哭着说:“爸,妈,我想好了。”我们同声吼道:“快说!为什么?”你怯生生地说道:“因为你们没有早期教育。”天啊!当时你只有三虚岁,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错误,这确确实实是我们的错!而我们非但不认错,却依然向你吼道:“现在教你也不迟卜’使你幼小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深的伤害。妈妈是一个非常严谨、追求完美的人。由于妈妈的好胜、虚荣、期望值太高,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你,甚至用连成人都难以做到的标准要求你,使原本非常优秀、敏感、细腻、好胜的你,受到了比一般孩子更加深重的伤害,使你从三虚岁起就受到我没完没了的说教,从早上醒来,直到深夜睡去。当你救我打扰得不耐烦时,当你烦躁时、吼叫时,当你痛苦地抓耳挠腮时,当你咬自己的胳膊时,直到前几天你痛哭流涕对我讲出你憋在心里的话时,妈妈震惊了。
你讲到你想死,你想跳楼,想跳河、撞汽车……使我们成为淮阴的头号新闻人物。你哭道:“妈妈,你只有让我死,我才能解脱,我死了你们只
有痛苦一时,我活着你们将痛苦一辈子,不要把我死的事告诉爷爷、奶奶,他们会难过的,他们年龄大了,受不起打击。”
听着你的哭诉,妈妈的心都碎了,难道妈妈做得还不够吗?从饮食起居,从穿衣到送你去上学,整理房间,甚至连上课的课程表妈妈都给你抄好,压在玻璃板下。你从小到大,饮食搭配合理,衣着得体,甚至连发型都给你设计了,为什么你还不满足,不感到幸福、愉快,而感到异常痛苦,甚至想到了死?听了周弘校长的报告,才使妈妈大彻大悟,妈妈彻彻底底地错了,妈妈对不起你,给你造成了这么严重的伤害,是妈妈使你感到生活无望、不快,妈妈太追求完美,虚荣心极强,对人太苛求,容不得半点马虎,期望值太高,为了个人面子与别人攀比,使你登天笼罩在这样的家庭气氛里,既深深地伤害了我最爱的女儿,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晓晓,妈妈的好女儿.妈妈深知,仅靠这一封信,是不能医治好女儿长达十余年的心灵重创的。但妈妈请女儿相信,从今天起,妈妈再不会是从前的妈妈。妈妈深知,女儿前进的路上充满坎坷,请女儿坚信,不管今后女儿的道路有多么艰险,妈妈会始终挽着你的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朝前走!妈妈的。心里也照周弘校长所说的要做:“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则又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他自豪。”何况我的女儿是如此地优秀呢!晓晚,无论你今后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你要坚信,你有一个非常疼爱、愿为你献出一切的妈妈,再次请女儿原谅妈妈无意的伤害。

妈 妈     
1999年11月1
 

看完这封信后,我潸然泪下,我想起泰戈尔的一首诗:
人的需要很少/需要寻找,也需要找到所寻/
大人的需要很少/人生后的安宁/
人的需要很少/只要家里有一个人——等我
孩子所寻找的是家长的一份信任、尊重和理解,孩子所等待的是家长的一份赏识。

儿子,爸爸太爱你了,也太不会爱你了

    女儿出世前,我是教育的门外汉。随着女儿的成长,我跨进了教育门槛,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前进的动力,人性得到了升华,我改变了女儿,女儿也改变了我孩子的赏识。赏识教育就这样一点一滴、一步一步地发展
壮大起来。在全国各地做了一千多场讲座和报告,使我终于明白,不是家长不开窍,而是家长不知道,他们曾经拥有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一旦知道,他们都会以刻骨铭心的爱捡回这个遗失的宝藏。家访越来越多。每一次看着孩子丢掉自卑的包袱,眼里放出自信的光芒,我都感到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许多家长都奇怪,周校长,你来之前,我看孩子怎么看都不顺
眼,为什么你走后就怎么看都顺眼了呢?我说,不是孩子变了,而是家长的心态回归了。家长学校也办过好多期。最后一刻亲子抱头痛哭的场面,令七尺男儿也忍不住落泪。家长终于意识到,中国父母太爱孩子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由此酿成了多少家庭悲剧!
有位家长说得很精彩:
“七年来,我每个月都去看狱中的儿子,我看他时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儿子,爸爸太爱你了,也太不会爱你了。”
许多家长写信给我说:“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的孩子,救了我们全家,你是天下孩子的福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我家教故事征文(家长篇)
儿子带给的荣耀
穷养儿,富养女——原来是指这样养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第一部分)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笑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