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老中医名医名方(63)

【文末有福利】

张继泽 温阳健胃汤

【方药】 潞党参15g,炒白术10g,白芍10g,炒枳壳10g,高良姜5g,陈皮6g,法半夏10g,桂枝3g,木香5g,炙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 温运脾阳,健胃和中。
【案例】 高某,女,46岁,金陵石化职工。1990年10月5日在南京八一医院胃镜检查,诊为食管炎,轻度萎缩性胃炎(胃窦及胃角),伴灶性肠化生、急性活动。即来求治,主诉胃脘隐痛,胃胀嗳气,大便或干或烂,足轻度浮肿,睡眠差,脉细,舌苔薄白。辨证为中虚气滞,采用温中和胃法。方用温阳健胃汤加减,持续服药150剂,症情显著好转,改服胃炎灵冲剂(本院自制温阳健胃成药)。1991年4月2日仍去八一医院复查胃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原萎缩和灶性肠化生已消失,体重增加2.5kg。


【按语】 温阳健胃汤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专为中虚气滞型胃脘痛而设。张继泽认为,中气即中焦脾胃之气,中虚即脾胃气虚。若中气不足,脾胃功能衰减,纳运失常,生化乏源,气机不得舒展畅达而变成气滞,形成中虚气滞证。本方甘温补中,中气得益,湿化气行,升降复常,以达温运脾阳、健胃和中之目的。方中潞党参、炒白术益气补中;桂枝温经通阳;白芍缓急止痛(但白芍用量要倍于桂枝量,取其温阳而不伤阴);高良姜温中祛寒;木香行气止痛;陈皮、法半夏理气化痰降逆;炒枳壳破气宽中;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运脾阳、健胃和中之效。


步玉如 疏肝和胃方

【方药】 台党参10g,白术10g,茯苓皮30g,甘草10g,陈皮10g,焦神曲12g,炒内金6g,荷梗3g,黄连6g,吴茱萸8g,百合30g,乌药15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冬瓜皮3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健脾和胃,疏肝理气。
【案例】 李某,女,66岁,1985年10月8日初诊。主诉:患胃病40余年,胃脘疼痛,发无定时,烧心、泛酸颇甚,每遇食酸味、甜食则加剧,嗳气频作,纳物极少,平素性情烦急,大便1~2d一行,时可成形。3个月前在日坛肿瘤医院查胃镜示萎缩性胃炎,曾服药多种未见效验。诊断:六脉弦细,舌苔薄白。辨证:属木土不和,气滞作痛。治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前方药进20剂,烧心、泛酸近平,偶有发作亦属轻微;脘痛亦缓,纳物增多,仍有嗳气,口佐以养阴清热,处以:太子参20g,白术10g,茯苓皮30g,甘草8g,陈皮10g,焦神曲12g,炒内金8g,荷梗3g,黄连8g,吴茱萸6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冬瓜皮30g,枳壳8g,炒山栀10g,石斛30g,麦门冬10g,花粉12g,连服10余剂,泛酸、烧心止,胃疼除,嗳气缓,纳物较前增多,但未复正常,嘱其上方药间断服用以防复发。
【按语】 治疗此症,步玉如喜用朱丹溪的左金丸,但强调根据不同情况调整二药用量,不必拘泥于6∶1的比例。现代研究表明,吞酸一症与胃酸高低无直接关系,亦即胃酸低者可有吞酸,胃酸高者亦可无吞酸。因此步玉如又强调治病求本,不可见酸制酸。此例患者,即属萎缩性胃炎而见吞酸者(一般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显著降低),故在治疗上以异功散,强脾胃助运化,左金丸、百合汤、旋覆花、代赭石调理气机,通降胃气,治得其本,不制酸而酸自止矣。

何宏邦 丹泽汤 
【方药】 丹参25g,泽兰15g,黄芪25g,当归15g,陈皮10g,阿胶5g(后烊化兑入),白芍25g,甘草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益气养血,化淤止痛。
【案例】 李某,女,28岁,1982年11月21日初诊。患者胃脘痛18年,近1个月来加剧,痛如针刺,拒按,且有压迫感,进食痛则更剧,大便时有褐色,望之形体瘦弱,短气无力,面色少华。舌质暗红、两侧有豆大淤斑,脉沉涩。胃镜检查见胃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此为病久伤络,耗伤气血,胃黏膜失于气血之濡养,致胃黏膜萎缩,血淤疼痛。经服丹泽汤加味2个月,胃镜及病理学复查,胃黏膜萎缩消失,诸痛已解。继服归脾汤加阿胶10余剂以善其后而获痊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脘痛初起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则入血分,久病胃络受伤而致血淤作痛,所谓“久痛入络”。方中丹参为活血化淤之要药;泽兰活血祛淤作用较为温和,且具有通络止痛之力,与丹参合用,可增强祛淤止痛的作用;黄芪益气,当归补血,佐以阿胶增强补血止血作用;白芍之用在于通顺血脉,敛阴养血;陈皮行气健胃,散积化滞,以解脾胃气滞所致的胃脘胀痛;甘草和中缓急,与白芍同用,取甘酸化阴之意,可缓解痉挛性脘腹疼痛,并收调和诸药之功。诸药合用,活血化淤,通络止痛,并将益气养血、止血、补血寓于其 中。

王乐善 八珍益胃汤

【方药】 党参15g,焦白术15g,茯苓20g,甘草15g,当归15
g,川芎15g,熟地黄20g,白芍15g,黄芪50g,薏苡仁20g。
【用法】 水煎服,早晚各1次。
【功效】 补气养血,生肌益胃。
【案例】 郭某,男,63岁,1990年10月27日初诊。患者胃脘及两胁胀痛,牵拽后背疼痛,午后加重,已3年。诊断:重度萎缩性胃炎、重度肠化生伴局限性黏膜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治以补气养血、生肌益胃,经服上方30剂,症状完全消失,胃肠检查已无异常。
【按语】 王乐善治疗慢性胃部疾患,着重以补气血为主,使胃中气血充足则一切慢性疾患均可消失,特别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疗效显著。这类胃部慢性疾患,久病多虚,虚则补之乃正治原则。八珍益胃汤是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共同组成,有补气养血、扶正固本之功。再加黄芪与薏苡仁,黄芪为补气扶正、托疮生肌的主药,薏苡仁能消炎止痛、排脓生肌,是治肠痈的要药。二者也是疡科治疗疮疡在溃疡期由于气血两虚,溃疡久不愈合之症的必用之品,有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之妙用。故本方对胃部慢性疾患取效甚捷。

王子俊 黄连枳术半夏汤

【方药】 黄连6g,枳实10g,白术10g,党参15g,半夏10g,黄芩10g,干姜6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辛开苦降,益气和胃降逆。
【案例】 窦某,男,55岁。患胃脘痛病年余,发则脘腹胀痛、呃逆、纳食减少,形体消瘦。经某医院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月余,无明显疗效,饮食全废,家属要求中药治疗。某医以胃阴虚证处理,方以麦门冬汤加味,服药2周亦无效。且现水湿泛滥之态,面目浮肿,形神大失,脘腹胀痛无有休时,大便不畅,小便短涩。诊为肝郁气滞、脾虚湿阻而用化湿和中之法,进平胃散加味。服5剂浮肿消失,略有食欲,但胃脘痛依然。舌质暗红、苔黄厚,有湿滞化热之热。改用黄连枳术半夏汤加减:黄连9g,枳实15g,黄芩10g,干姜3g,党参15g,白术10g,木香10g,麦芽15g,神曲15g。服药12剂后,食欲渐增,胃脘痛愈,以后用上方出入加减治疗2个月,并作气功锻炼,竟获康复。随访2年,胃脘痛未再复发。复查胃镜:无异常病变。
【按语】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因情志失调,或因饮食失节,或因外感热邪伤津耗液,导致胃阴亏乏而发病。症见上腹部不适,时发疼痛,伴胸骨后灼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后期见厌食、消瘦乏力、贫血等症。本方取半夏泻心汤与张洁右枳术丸之义加减而成,有辛开通痞、苦降泄热、益气降逆作用。本病多见中满、纳呆,故去甘腻之甘草、大枣。脾胃之患以补兼开泄、上下通利为宜,慢性萎缩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疼痛,病程迁延,虚实夹杂,与本法正合,故取效甚佳。加减:痛剧加木香,脘胀加厚朴,痞满食少加焦三仙,大便燥结加大黄(炒),恶心加藿香、竹茹。

蒋文照 脘痛舒

【方药】 川楝子9g,炒延胡索9g,炒枳壳6g,炒白术9g,炒白芍9
g,炒香附9g,广木香6g,郁金9g,蒲公英12g,炙甘草6g。
【用法】 每日1剂,清水煎,上下午各服1次。
【功效】 行气活血,和胃止痛。
【案例】 许某,女,46岁,1991年4月1日初诊。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纤维胃镜检查提示为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近感刺痛灼热,心情急躁,口干发苦,食少便结。舌质红紫、边有淤斑、苔少而干,脉弦细。治宜养阴化淤,理气止痛。处以北沙参12g,麦门冬6g,炒白芍9g,郁金9g,川楝子9g,炒延胡索12g,丹参15g,佛手6g,蒲公英12g,全瓜蒌12g,八月札9g,鸡内金9g,香橼6g,炙甘草6g。上方服7剂后,脘部刺痛稍减,诸症缓轻。继宗原法,调治2个月,脘痛告平。
【按语】 脘痛舒是蒋文照合金铃子散、枳术丸及芍药甘草汤成一方而为基础。其中金铃子散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功偏泄热;枳术丸健脾和胃,行气导滞,功重温补;两方寒温并用,补泻兼施,正合脾胃之生理特性,使其升降出入有序,气血得以畅行,是为主药。胃喜润恶燥,辅以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更佐以炒香附、广木香疏肝理气止痛,郁金、蒲公英解郁行血清热。共奏行气活血、和胃止痛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痛胃下垂,脱肛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
1.胃病的中医辩证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32.段英廉干姜知母合剂 胃痛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处方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