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瓒、沈周、王翚、何绍基——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专题

作品欣赏 




展期

长期展出

地点

国家博物馆 南12展厅

票务

免费对公众展出

新增展品




倪瓒《水竹居图轴》

元至正三年(1343),纸本设色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倪瓒《水竹居图轴》(局部)

倪瓒(1301—1374),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幻霞子,别号荆蛮民、幻霞生等,无锡人。擅山水、竹石,且水墨居多,少设色。山水初师董源,后法荆浩、关仝。自创“折带皴”,在画史上别具一格。与黄公望、王蒙、吴镇称为“元四家”。

此图绘于倪瓒三十六岁时,为目前所见具倪瓒年款最早的作品,是倪氏根据友人所述景州城东有水竹之胜景而绘制的江南秋色。全图取“平远”之法,结构紧凑,寓变化于平整之中,主次得当,节奏分明。图中以“披麻皴”表现山石结构,有较多五代董源、巨然笔墨,并以青绿敷染,为倪瓒早期山水面貌。是图有元代良琦、明代文徵明及董其昌、清代乾隆帝等人题跋,收录于清宫《石渠宝笈》,流传有绪。




沈周 桃花书屋图轴

明成化六年(1470),纸本水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沈周 桃花书屋图轴(局部)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石田翁,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擅山水,少承家法,四十岁之前师王蒙,中年后以黄公望为宗,晚年则醉心吴镇,兼参夏圭笔意。早年多小帧,晚年为大幅,有“细沈”与“粗沈”之分,为吴门画派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此画为沈周四十三岁时所作。全图兼采“平远”、“高远”、“深远”之法,山石、溪水、树木、茅舍错落,精密有致,系典型的文人绘画。图中山石皴擦细腻,“披麻皴”及远山“矾头”,宗五代董源、巨然之法,且有黄公望笔意,整图笔风细密,为典型的“细沈”风格。




王翚 古木晴川图轴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纸本设色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王翚《古木晴川图轴》(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王翚(1632—1717),字石谷、臞樵,号乌目山人、耕烟散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自幼嗜画,秉承家学,深受董其昌“师古”理论影响。20岁结识王鑑、王时敏后,摹古技法日益精进;中岁融汇南北宗,集古之大成,又能师法自然,自称“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择以唐人气韵”;晚年尽脱前人窠臼,笔墨自如。王翚画风宗学者甚多,形成“虞山派”。

此轴为王翚晚年作品,全图青绿重色而兼工带写,层次丰富。山体坡石既有披麻皴造成的松软,也有小斧劈皴所表现出的陡峭坚实质感,虽干笔皴擦居多,但施以薄淡之色,滋润明快。涌动的水流,及烟云笼罩的古木,更显气势不凡。虽称“仿荆浩笔意”,但已化古为新。




行书节录《过庭录》四屏

清 何绍基,纸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释文晁以道往访东坡,适有从官来,坡揖令坐书院中,于笈内见小册,写云:“武宗元中岳画壁,有类韩昌黎《南海神庙碑》,呵呵。”晁再三绎之,不得其解。再往叩之,坡曰:“此戏言耳,然亦有深意。武宗元,真庙时比部郎也,中岳庙工成,命图羽仪于壁,其间罗列森布,贵贱行止,各当其分也。

子辛二兄属,何绍基。

钤印何绍基印(朱文方印)、子贞(白文方印)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一作蝯叟,湖南道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至四川学政,罢官后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苏州、扬州诸书院。其书法成就颇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楷书兼取晋代传统,笔意含蕴。行书多用回锋裹毫,所谓“藏头护尾”。

此四屏行书节录南宋范公偁《过庭录》中关于苏轼记载。何绍基书写多运腕逆涩取势,用笔藏锋萦回,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其书法面貌的特殊形态。在一些字的转折中、点曳上的异态与其“回腕高悬”的特殊执运笔法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备受争议董其昌:生活无忧为何还要卖假画?
仿倪瓒笔意册
明 沈周《秋江闲钓图》高清(南京博物馆藏)
倪瓒《虞山林壑图》-倪瓒描绘江南风景的水墨山水画赏析
董其昌山水画欣赏(下)
刘松岩临仿历代传世山水名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