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理课程简报-第1期
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
地理课程简报 第1期
编委:林培英(组长) 李家清 朱雪梅 邵俊峰 朱海燕
严乃超 曹彦彦 龙泉 徐伟 李宗录 金梓乔
编辑:张孟侠 单超 宋丽芳 张雪 翟少洋
团队视角
作业点评
地区通讯
简报荟萃
重庆、青海两地区研修快递    研修的第一天,重庆、青海的老师们已经熟悉了远程研修这种学习方式。截止到7月28日21点,绝大部分学员都提交了作业。
虽然重庆的天气极其炎热,但不少班级的学习氛围就像这天气一样,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伴随着重庆的高温酷暑的侵袭,丝毫没有影响重庆北碚地理班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大家都认认真真地观看视频,并在课后安排了热烈的讨论,学员们提出很多有深度、有针对性的问题。渝黔江地理班马超老师提前几天就开始学习,学习时间已近65小时。
巫山地理班辅导教师刘立凡以身作则,为制作班级简报,特意学习了很多网络知识。为提交第一份班级简报,他反复修改、咨询技术人员。刘老师谦虚地说:“不分年龄,达者为先!”最后,用刘老师的话作为今天研修的结束语——让新课程的清风,吹散夏日暑假的烦忧,让我们与地理新课程一起进步和成长!
四川地区研修快递
远程研修第一天,川蜀地区的学员们,在学习了第一专题“如何认识高中地理新课程”学习中有许多收获,同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克服了酷暑,克服了久坐,但是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是出色的。截止到7月28日21:07,四川省一共37个班共提交作业914份,文章185份,发帖391份,提出的问题与意见一共582份。
在作业方面,许多学员都纷纷提出了自己关注的新课程的变化,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理解这样的一种变化。内江地理一班的陈元立老师结合实际提出了新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员们更多关注新课标在学生主体地位的变化,明确了提升学生能力的这一大变化;同时学员们能够根据所学自己编写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中充分的运用了“行为动词”,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简报方面,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员们都向成功迈进了一步。资阳地理一班发表了4份简报,数量可观。阿坝州地理一班的简报,内容丰富,版块多样,很好地总结了学员们一天学习中的收获与体会,提出了交流后的问题,表达了遇到的困难。这对于今后更好地学习、沟通会有更大更好的帮助。绵阳地理二班的简报虽然内容不多,但是以鼓励性的话语为主,大大鼓舞了学员,让学员更有信心和热情去学习地理新课程。
在文章方面,攀枝花地理一班的李平老师所撰写的——听冯丹老师《谈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观的变革》课的收获;眉山地理一班的杨金凤老师所写的《现在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我所见》,都有出色的一面。
一天过去了,大家都有所得,有所悟,这也是新课程培训的一个目的。新课程是新的,还有待学员们积极响应,热情讨论,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这样新课程也会更好地与大家同甘苦共进步。
甘肃地区研修快递
研修从28日才正式开始,老师们认真的研修给这个炎热的夏天注入了新的活力。
虽然网络平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大家都凭借着满腔热情,不断在论坛上发帖,发文章,并认真提交作业。可能是由于研修才刚刚开始,老师们对新课程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转载了一些别人的文章。希望随着研修的展开,老师们能多写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并多发文章或在论坛发帖与大家交流。
偶然看到临夏地理一班许大龙老师的《重温学生时代》让我感概万千,故在此摘抄部分与大家分享。
“今天,我们的人生角色又发生了一次变化,由老师转变成为了一名学生,我们的班名是《临夏州地理一班》,全班共有58人。在我的记忆里,这个班与学生时代的我所在的班级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唯一有点区别的是目前这个班是由不同年龄结构的人构成的,有意气奋发、指点江山的青年人,也有力拦狂澜、精明睿智的中年人。这样的人们相聚在一起,定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在这短短的12天时间里让《临夏州地理一班》在高中新课改培训的浪潮中洒下晶莹的光芒。”
简单的角色转变,却意义无穷,让我们共同珍惜这短暂的“学生”经历,再认真体会一次那种研习的快乐!
贵州、西藏两地区研修快递
今天是研修的第一天,贵州、西藏两省区学员研修积极性高涨,虽然很多地区遇到了网络不通畅的情况,但是大家还是自始至终守候在电脑旁,看视频、回答作业、发帖子,很多老师不辞辛苦,通过QQ等方式向专家进行求助。
作业方面,许多学员结合自身经历谈了对新课程的理解,还有的学员尝试编写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当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编写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朱雪梅专家将在简报的“团队视角”部分中予以提示。贵阳城区地理1班辅导员秦老师将学生的优秀作业编入简报,将二者有机结合的同时,也是对学员的一种鼓励。
简报方面,六盘水钟山区地理2班为大家带了个好头。7月27日下午,辅导员刘老师就发布了班级简报,对学员进行鼓舞,提高了为期10天班集体的凝聚力。同时,简报明确提出学习的任务和要求,使学员做到心中有数。建议其他辅导教师也能在开课之初让学员明确相关事项。7月28日,六盘水县1班的创刊号,内容丰富翔实,形式整洁大方。该班辅导员老师说,因网络问题,导致下午作业上传量小,简报没做完,晚上要加班做出来。这个班的老师在辅导员的组织下,积极性非常高。贵阳城区地理2班的班主任杨老师对今天的作业和视频收看情况做了归纳和总结。
西藏地区的学员们也积极提交作业。同时,西藏地理1班的阿律老师,通过答疑的途径,提出了自己在教材使用和高考与新课程方面的困惑。如果您有什么困惑,可以通过QQ或答疑等方式与我们联系。         TOP
1、观看本专题后,您最关注新课程的哪些变化?
(1)渝大足地理班明晓慧
观看本专题后,我最关注新课程的变化在于教材体系上出现了一纲多本的现象,这是以往高中课程不可能有的现象。针对地理学科而言,我们有了三个版本不同的教材,而我所在的重庆市大足县用的是中图版。教材版本的改变使得教材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很大改变,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曹彦彦老师点评:
明老师关注教材一纲多本的情况,我想就明老师的话题谈谈我看到的一些误区,与大家交流。
误区一:只关注不同版本的差异,不关注不同版本的共性。
一方面,教师努力寻找不同版本的差异性。教师说,我这个版本没有的内容,别的版本有怎么办?于是,教师把不同版本教材都找来,把每个版本的内容都讲到,唯恐落下某个版本的某个案例。结果教师、学生都精疲力尽,却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出题人努力寻找不同版本的共性。我和考试出题人交流,他说,我出题时努力回避某一个版本所特有的内容,唯恐对使用不同版本的教师和学生造成不公平,因此,我尽力找每个版本都有的内容来出题。
因此,建议老师们更多关注不同版本之间的共性。
误区二:只关注教材,不关注课程标准。
教师们日常教学常常用教材,教材内容丰富,因此教师对教材的研讨较多。但是,教师们对课程标准的研究较少。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考试的基本依据。只看教材,不看课标,如同奋力行船,却不看航标。
误区三:照本宣科,不关注对教材的再创作。
有的地理教师就教材讲教材,关注教材的文字表述,不善于用问题和活动对教材进行再创作。歌唱家不仅会识谱,更美妙的是他能对乐谱进行再创作。
(2)渝忠县地理班 李玲
学习了专题一,我最关注的是地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体验,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地理作为一门奠定基础的学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课改之后的教材,与以前的老教材相比,内容的设计上有很大的不同。课标和教材密切联系了“人地关系”,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出地理知识学习的有用性。例如,我们用的湘教版的教材中,文字减少了,更多的是阅读和图片,特别是活动很多,体现出了新课标的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让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中,通过阅读、图片和活动,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例子,通过探究,而得出结论。
例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讲解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小组进行,每种自然灾害分配到各个小组,让他们收集资料,再用自已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亲身的体会来讲解自然灾害有什么危害,最后,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体现出了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老师最后做相应的补充,这样让学生来讲,不但加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相应的能力。
地理课改对老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所以要不断地完善自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曹彦彦老师点评:
我推荐李老师的作业最重要的理由是:李老师能够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讨论。李老师既注重自身的教学体验,也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关于李老师讨论的课例,还应有一点教学设计技巧,即“用问题牵引学习”。在学生研究自然灾害之前、之中、之后,教师如果能够预设一些具有挑战力的问题,学生的讨论会更集中,更深入,如“台风有好处吗?”“寒潮对人类的有利因素是什么?”等等。如果缺少了有挑战性的问题的牵引,讨论容易陷于空泛。
我想,这位老师在具体操作时也是这样做的吧?愿与李老师结合更多生动课例进行教学切磋!
(3)渝长寿地理班王春芝
过去教材注重课本知识,我最关注的是新课程注重密切联系实际,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有很多问题需要用地理知识去理解和解决。面对环境压力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整合科学意识和人为精神,把资源环境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新教材一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概念、原理力求从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出发,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运用典型的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地表形态的变化的时候,用典型的地学景观图片来说明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如冰雪山峰、陡崖、沙滩、沙丘等,这都既是地表形态变化的有力佐证,又是欣赏自然美景的天然素材,从中可以领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奇异力量,培养地学审美意识和技能。又如在讲述地球上的大气是,无论是讨论热力环流、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还是讨论高低气压系统、全球气候变化,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进行的。如在讲述锋面的形成及运动时,用《水浒传》第63回《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中对于华北地区的深秋时节一场纷飞大雪飘落前后的景象描写,反映生活体验和生动的文笔,从中可以体会对锋面天气现象的直观感悟和理性分析。
朱海燕老师点评:
王老师您好!非常赞同您的观点。社会发展对地理教学提出新的挑战,这正是新课程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看到您举的教学实例,很受启发,生活中处处是地理,随手拈来说开去,这就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啊!非常期望与您更深入地交流。
(4)西藏地理一班 尼玛潘多
我作为一名来自西藏的普通藏族地理教师,连续两次参加了西西藏地理高考评卷任务。通过在汉族班中的地理教学实践以及两次在高考评卷中接触的汉族及藏族学生的答卷情况,结合学习、理解本专题认为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的要求相比,对于新课程目标中的“过程”目标的理解相对深刻,就“过程”此敏感词汇,我的理解是学生学习中对探究能力的“自觉”培养。就教学实践及本区实际情况而言未雨绸缪,我认为须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备课及处理教材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借助各种媒介,为学生提供新鲜的、贴近生活且适用的教学材料,以补充完善教学内容(或用通俗易懂的小问题或用直观的材料),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针对本区学生基础及学习积极性差可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并适时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或根据难易度或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求提供各种服务),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其次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尤其是生生之间的,能够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分析及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结合教材并回归教材对问题结论进行简单的文字总结或归纳为图表。最终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自觉培养。
林培英老师点评:
尼玛潘多老师:您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感受谈对“过程”目标的看法,对应该关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和分析,看出是认真思考了。“过程目标”确实和能力培养有关系,让学生体验重要的地理知识产生过程和地理学习过程,如探究学习,对培养学生有重要的意义。您总结出来的三点,通过调整教材、补充基础知识和促进学习合作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确实值得我们关注。希望您在新课程实验中继续关注“过程目标”的实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邵俊峰老师点评:
尼玛潘多老师您好,看得出来您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您谈到如何完成“过程”这一目标,非常有见地,我非常同意。特别是您谈到的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这是新课程课堂的一种境界。其实,高考中的综合题就是一个个能体现学生探究过程的案例。
(5)贵州黔南地理一班 王花
新课程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在其他省份早已经开始,贵州省今年才开始,这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可以充分有效的学习和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
在今天的培训中,我通过仔细的看视频和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到新课程的部分内容。通过观看视频和自己的思考,我把新课程的变化总结为几个"新"。
一、教学主体的新
以往的教学主体实质上是老师,基本上是满堂灌。老师几乎控制了整个课堂,他既是组织者也是实施者,还是教学成果的主导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而新课程教学,则是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由学生来主导学习,由学生来检测学习的成果。老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的作用。这样,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成果还给了学生。
二、教学过程的新
新课程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改革,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这样的改革,真正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结果的新
传统的教学,是注重学生最后的考试分数,分数决定一切。但是新课程教学在考核中,则是把能力和成绩的结合。在考察中,学生实行学分制,能不能毕业,还要看平时的表现。平时的表现又与学生的动手能力挂钩。因此,通过教学考核的改革,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能力。
以上三点是我对新课程改革的初步了解,随着培训的进行,我的了解也会更加深入。
李家清老师点评:
王老师你好!你通过学习新课程,对其新特点所进行的梳理和概括很有启发性,也有推广价值。“教学主体的新”其教学意义十分重大,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重在创设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条件、情景、路径和方法,这实际上就是改革的重点;“教学过程的新”在于学生真正转变学习方式、参与学习过程、增加学习体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教学结果的新”在于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用鼓励的、发展的、表现的方式看待学生的成长,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对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再学习提供动力保障。
(6)四川内江二班 门永胜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高中地理新课程由必修与选修组成,整个地理科目又有七个模块构成,涉及的面很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模块,真正体现了的主体性。
2. 教学内容上,新课程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即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因此新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删除了大量难、旧的内容。
3. 教学方法上,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的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点具体体现在教材的编排上,新教材一反老教材死板的大段大段理论文字式的描述。教材减少了文字描述,而是设计了很多的思考和活动,这些活动要求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或动手完成,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而老教材把活动安排在每一节的后面,完全成为了一种形式摆设。
4. 新教材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弱化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强调实用性,强调学生地理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李家清老师点评:
门老师:你好!通过你的作业,可以看出你是一位态度非常认真的教师。你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与老教材的比较之中所提出了的观点很有启发性;对教材中所隐含的教学思想的认识也很有价值。新课程除了教材的发展变化外,在课程理念、课程评价方式等都较原有课程有很多创新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学习、探索、践行。
(7)贵州黔东南地理一班 杨秀珍
我最关注的是教材的变化。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学到有用的东西,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思路应该创设情境到提出问题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之一,所以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新教材的编写就尤为重要。利用假期,我把学校里新教材(人教版)三个必修模块看了一遍,通过本次对专题一的学习,通过和旧教材相比,我觉得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时内容上的变化,内容的组合更合理,加强相关知识的联系;案例的选取更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很多原理和有用的东西不是把最终的结论向学生展示,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研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论点,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李宗录老师点评:
杨老师您好。您能利用假期的时间,把人教版的三个必修模块都看一遍,并从中感受到新教材的变化,非常值得尊敬,看得出您有很深的教学素养,而且也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老师。新课程改革的种种变化,最后都要通过教材体现出来,通过对新旧教材的比较,新课改的种种变化就能体会出来。您的“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思路应该创设情境到提出问题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观点我非常赞同,这就是目前大家都比较认同的新课改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相信您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8)贵州黔东南地理一班 陈秀琴
我最关注的是新课程的实用价值,因为我们农村中学能考上大学的不到一半,多数学生直接进入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因此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必须为他们的实际生活提供帮助,也就是要具有实用价值,这样我们的地理教学才更有意义。
李宗录老师点评:
陈老师,很赞同您所说的观点。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据不能只停留在高考上!地理学是为了培养具备地理素养的合格的“人”,高考只是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所担负的特殊职能。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教出来的学生就会有很大的差别。一个高考中地理得高分的学生就一定具有很高的地理素养吗?这个答案也是未知的。有那么多的高三学生高考结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书撕了、烧了、扔了!这都反映了教育价值的扭曲。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让学生具有地理素养,而不仅仅为了高考,这才是我们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所应坚守的阵地,这才是我们地理教师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9)贵州黔东南地理一班 刘军
学习专题一后,我觉得我最关注的问题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化。由于新课程理念及内容的变化要求新课程教学必须在新的教学方法下进行,探究学习和案列教学就成了新课程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新课改的实质不在于教学方式手段的创新,而在于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性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学活动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完成,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来获取新的知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学方法已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变得灵活多样,且教学的关键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这也给我们身处一线教学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一定要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的同时,又要让课堂教学井然有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继续教育和学习,提升自身的修养。
李宗录老师点评:
教学方式的变化确实是新课改的主要变化。新课改的理念、目标等,最终都要在教学中去落实。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讲授法,再到后来的启发式,再到现在倡导的探究式,这种转变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问题”的关注度,讲授式中没有“问题引领”、或者很少有“问题引领”;到启发式中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有了“问题引领”的意识,但大多都是老师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大多是以封闭性问题为主;现在倡导的探究式教学,则是把“问题引领”前置,让学生先面对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展开学习。希望你能在教学中紧抓“问题”,探索出自己的教学模式。
(10)贵州六盘水盘县地理一班 何海燕
新课程改革为今后的高中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教、学标准和方法,同时对从事教学的老师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的变化要求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也应变化。我最关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以下几点变化: 第一,教材内容选择的变化:1、必修内容增加区域可持续发展,删除初中地理课程所教学的内容,以避免重复教学;2、内容选择立足于生活实际,以现实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为主。这一变化使得新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减弱。这将增加教学的和学习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去学习和领悟新教材内容结构。即如果没有学生的认真学习,很难完成教学目标。第二,新课程目标的变化。新课程目标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学习者的表述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思考、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新课程理念及内容的变化要求新课程教学必须在新的教学方法下进行,探究学习和案列教学是新课程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新课改的实质不在于教学方式手段的创新,而在于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性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学活动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完成,老师的“引”和 学生的“学”有机的 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来获取新的知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学方法已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变得灵活多样,且教学的关键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徐伟老师点评:
何老师对新课程有了自己较深入的理解。在新课程的内容选择上,瞄准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瞄准地理科学发展的前沿,瞄准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在课程目标上,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并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关键性目标;在学习方式上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
(11)四川成都1班 黄小荣
我是走上地理教育岗位刚满两年的年轻教师,非常幸运的参与到这次为期十天的地理新课程国家培训。自己对于培训是满怀期待,希望借助各位专家和同仁的指导,找到更顺利的进入新课程的钥匙。我首先要思考并要探寻到答案的问题就是:新旧课程(成都市新旧课程都是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之间究竟有何变化。
通过仔细学习专家们所做的专题讲座《如何认识高中地理新课程》,我最关注的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变化有如下几点:
一 、必修和选修课的设置:高中地理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又分为三部分:必修一(自然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和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选修课有七门课,包括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总的来说有十本书。我是没有走完旧教材高一到高三的老师,如何才能将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和高考结合好呢?这是我的新问题。
二、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正如专家介绍的,课程总目标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置,以及与此相连的对能力培养目标的处理。要打破学生对于地理就是标准的文科,只需要死记硬背的错误认知,需要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结合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学习和应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达成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正如专家介绍的,在高中地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有一条就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所以倡导探究学习和案例教学。要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局面,老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设计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和案例教学无疑是两盏明灯指引教师开创新课程教学的新篇章。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我在仔细学习专家们的讲座,深入思考之后,对于新课程最专注的变化。
龙泉老师点评:
可以看出黄老师学习的过程是细心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位新教师,可能在教学实践经验方面要少一些,但同时你所受的传统束缚可能也少一些。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相信你在实践中会有新的感悟和我们一起分享。
2、尝试选择一个内容标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1)贵州省贵阳城区地理1班  万志超
人教版地理教科书第一章第二节的课程标准是: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为此我设计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太阳辐射的含义,并从光、热、能源、动力等方面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总结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并阐述赤道和亚寒带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建立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
金梓乔老师点评:
这一教学目标设计较好地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从形式上看,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表述方面采用可操作的行为动词,并且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从内容上看,这一组教学目标设计层层深入。首先是对地理概念的落实;其次是在地理概念的基础上,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这一核心内容进行落实;最后,在把握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内化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在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时,教师对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限定了四个方面,这种细化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写法也可以是综合起来的。例如,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的前面写明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实现,这样就可以把“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起来表述。再如,通过阅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是过程,但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应属知识范畴,如果是综合起来写就比较合理了。我的观点供您参考。TOP
重庆巫山地理班班级简报(第1期)
http://elearning.teacher.com.cn/upload/pro_542/tools/briefing/6242/ff8080812a185d14012a1900868d0089/dongtai.htm
重庆武隆地理班班级简报(第一期)
杨运芳(辅导教师) 发布时间: 2010-07-28 17:03:49
2010 远程研修课程班重庆武隆地理班开班了,在这里,我们将学习专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感受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抒发我们的感想;在这里,我们可以同广大的一线教师尽情交流。
酷热的夏天,愿课程班能让我们感受到凉爽!
http://elearning.teacher.com.cn/cms/detail/briefDetail.action?project=542&toolsId=12&pageType=class&blockId=2022&toolsContentId=31994
重庆北碚地理班班级简报第1期。
李兴科(辅导教师) 发布时间: 2010-07-28 18:21:32
2010年7月28日,重庆北碚地理班组织观看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的启动仪式,以及专题一《如何认识高中地理新课程》远程培训视频,并参与激烈的讨论和完成相关的作业?。
伴随着重庆的高温酷暑的侵袭,这丝毫没有影响老师的学习热情,大家都认认真真的观看视频。本次视频学习的是“专题一 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主要涉及问题有 1、如何认识高中地理课程的定位和主线;2、高中地理新课程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3、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怎样产生的;4、怎样理解和使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等等。
课后学员们对新课程的新在什么地方进行了讨论,并按时完成了自己的作业。主要观点有新课程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是通过活动,由老师引导使学生自主生成的。同时对于新课程的变化学员们认识到教材的变化,对学生的评价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等等方面。
同时,学员们提出了这几个问题,也希望得到同行和专家们的解读。地理新课标的解读内容与高考联系怎么看?案例研究能落到实处吗?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效果如何考核?新课程评价的量化由谁决定?等等。
这一次作业水平比较高的有:我最关注新课程的变化是: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是通过活动,由老师引导使学生自主生成的。由于学生是通过自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来获得知识与能力。再现了知识的发现过程,因此对于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非常有利。就旧大纲课程来讲,其主要通过叙述的方式,首先给出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展现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再通过举例论证观点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已经发展很完善的知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的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讲,旧大纲课程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但是,在长期的学习中,如果一直被动的得到前人的结论,然后再想办法试图论证其正确性,必然导致其思维的局限性,一点点的丧失对自然、社会、文化规律的探究动力,失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果这样,教育也就失去了真正的目的:授之以渔。因此,新课程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这一变化很是有效。另外,新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可以很好的提起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的内在动机问题就变得简单许多。而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有效性得到来保证。在活动中,我们的学生饱受诟病的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总而言之,我觉得新课程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这一做法,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来自生活,并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通过再现前人发现地理客观规律的思维过程来达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总体来说,第一天是比较辛苦的,但我们认为收获还是很丰富的。这种培训与专家近距离接触,可以接受不少的新观点,新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一些教学片段的设计,效果不错。
http://elearning.teacher.com.cn/cms/detail/briefDetail.action?project=542&toolsId=12&pageType=class&blockId=2022&toolsContentId=33734
阿坝州地理一班“国培 ”简报(第一期)
叶志福(辅导教师) 发布时间: 2010-07-28 19:13:18
高中地理新课改阿坝州地理一班“国培 ”简报(第一期)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雪域高原的老师们血液在沸腾!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孜孜不倦地体验着、感悟着,不断发出对自身专业命运的叩问,对已有教学经验、个人教育信念的澄清、质疑,对教育应然的追寻;不断地对民族地区教育生存状态给予积极的应答。“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民族地区的地理教师们该采用什么科学方法来探究民族教育教学本质和规律呢?该采用什么样的模式现实民族地区教育的跨越?
雪域高原上的老师们,从不甘于固守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贫瘠,不愿加盖“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这一庸俗陈腐的烙印,唯有以虚心的态度、顽强的奋争,在理论中探索,期望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国培开班仪式!
热点聚焦 今天上午9:30全体学员(17人包括班主任及辅导教师)以校为单位参加了国培计划—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启动仪式,各位学员认真聆听了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贵州余庆中学的各位领导、专家、教师代表的讲话。
作业精选 ??因网络问题,本班有8位教师未能及时上交作业。上交作业质量较高,许多作业中对民族地区实施新课改有些担忧。
蒋子军:总体在这些变化中我最关注的是课程内容与课程的评价方式的变化!新课程与旧教学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删减了一些比较繁、难、偏、旧的内容,但也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去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与教学中的重点?还有新课程中教学的方式与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内容不是完全能以测试的方式就能对学生进行评价!虽然新课程的评价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倒低是怎么评价还不太清楚,这样在课堂教学上对教学内容上该怎样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有着特殊意义,但在民族地区信息技术的硬件软件都还不健全,如何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教学任务?这些问题都是我在培训时重点关注的。
伍加旭: 本人最关注对本土地理的理解与运用,将会贯穿我的地理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我将会更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了解黑水的地理事物。而我们在考试的过程中,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评价老师,今后的考试究竟是什么养的形式?
培训问题:1、在今天的培训中,网络不畅经常掉线
2、下午网站不能正常登陆,学员不能及时上传作业。
http://elearning.teacher.com.cn/cms/detail/briefDetail.action?project=542&toolsId=12&pageType=class&blockId=2022&toolsContentId=35304
甘肃庆阳地理培训中心班级简报(第1期)
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教师远程培训
甘肃庆阳地理班简报第1期
主编:罗金虎(班主任)? 秦铎(辅导教师)
班主任寄语?各位辅导老师、班主任和全体学员,你们辛苦了。虽夏日炎炎,酷暑高温,你们仍克服种种困难坐在电脑前,戴着耳机,敲着键盘,点击鼠标,时而聆听专家讲座,时而小组参与答疑、交流,写着文章,发布贴子。在全国继教网上我惊喜的看到了你们的成果,在此我向各位表示衷心祝贺和感谢。
班级口号:
勤上网,勤交流,勤反思,勤动笔。
……
http://elearning.teacher.com.cn/cms/detail/briefDetail.action?project=542&toolsId=12&toolsContentId=34874&pageType=class&blockId=2022
贵州省六盘水盘县地理一班班级简报(第1期)
http://elearning.teacher.com.cn/cms/detail/briefDetail.action?project=542&toolsId=12&toolsContentId=11314&pageType=classroom&blockId=4022
TOP
关 于 作 业
林培英
今天是研修的第一天,五个省区的5000多名地理教师克服各种困难登录网站观看录像、撰写文章、完成作业、发表评论。省区各级辅导教师开始批改作业、国家级团队开始点评作业并上网回答大家的问题。
我们都是教师,都知道作业在学习中的作用。研修中的作业是老师们加深对新课程的认识、表达自己对所看视频课程看法的途径。好的作业能够针对题目和学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能够联系实际,用具体的事例分析要讨论的问题。能够提出质疑和不同观点的作业更值得鼓励。今天简报中刊登的作业都是学员自己思考写出的文章,它们虽然没有华丽的文笔,但认真写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相信这些作业的作者会通过完成作业有所收获。
因为是几千名教师共同在网上远程学习,各班辅导员发挥的作用就十分重要。我们看到那些认真负责的辅导员,带动了班里学员积极的学习,例如四川阿坝州地理一班,辅导员叶志福老师为每篇作业都写下很长的评语,有的评语要好几百字,且能联系实际,言之有物。这个班的作业也基本上是由学员独立完成的。
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作业是直接拷贝别人的文章。有些老师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我们在论坛和问题栏目中看到大家提出了很多真实、尖锐的问题,也表达了很多自己的观点,大家还是有很多话要说的,这些问题和观点也可以在作业中提出。
如何认识高中地理新课程?
作者简介:
邵俊峰,199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2005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硕士学位,常熟市中学高级教师,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7年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地理团队的核心成员,2008年和2009年教育部高中地理新课程新实验区远程培训指导团队的成员。邵老师是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是常熟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先后被命名为常熟市中学地理学科带头人,常熟市学术带头人,是苏州市地理学科基地中心组成员之一。
如何认识高中地理新课程?这里面有很多的关注点,我根据我的理解把它们简化一下,绘成以下示意图,供大家参考。图中,新课程标准处于绝对核心地位,它决定了其他几个要素。这里涉及几个问题。一是如何编写新教材。教材编写者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目前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四个版本,内容安排尽管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也主要依据这一要求对对教材进行审定。其次,教材编写同时体现了新的评价要求,如过程性评价。二是新课程课堂如何评价。很明显,评价的最重要依据就是教学中学生掌握课标的程度,对课标目标的达成程度。三是新课程地理课堂如何教。教师教学的最重要依据就是新课标,教学时关注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如内容要求,限定词的把握等等。但同时,教师必须借助教材这个载体进行,新课程教学既要反对“教材绝对论”,也要反对“教材虚无论”。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也要考虑新的评价的要求,根据新的评价要求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简议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朱雪梅,中学高级教师,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后任教于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00年起任学校地理教研组组长,带领全组老师分别争创了扬州市、江苏省巾帼示范岗称号。2004年调入扬州市教育局任地理教研员,曾获得扬州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称号,2010年被评为教授级教师,是2007年秋季高中地理新课程远程研修工作团队的核心成员,扬州组的负责人,2009年教育部高中地理新课程新实验区远程培训指导团队的成员。
“三维目标”已成为教学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词,其提出毫无疑问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但是,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与应用却存在误区,其中最显著的是将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混为一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中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课程标准在此部分从三个维度分别阐述了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这说明高中地理课程从宏观上可以分出三个维度的目标,但是它又强调在实施过程中是“整体”,也就是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是难以将三个维度的目标人为加以分开的。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三个维度目标各自所承载的功能。“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载体,任何学习过程都需要依托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没有知识内容的学习肯定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的,只能是空谈,因此,“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看作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目标。严格来说,“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不符合逻辑的一种说法,它只能说明学习过程中所需要运用的思维方法与辅助手段,而不应成为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终极目标,与“知识与技能目标”相比,它是一种隐性的目标,诸如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地理学习习惯、地理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全球意识等都属于这一范畴。由于传统教育片面地以提高学生成绩为追求,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所以,本次课程改革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到了非常突出的地位,成为新课程的亮点之一。
其次,我们有必要对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含义进行厘清。课程目标是宏观的概念,是指修完整个高中地理学习进程所需要达到的目标;而教学目标是微观的具体的课堂实施目标,它需要明确规定每一节课所应达到的目标。许许许多多的教学目标累积起来,最终才能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说明地理课程目标,但具体到每一课时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却难以将三个维度的目标分开阐述。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如何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在此有以下两点说明:
一,教学目标应该是三维目标相互融合的整体。知识与技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认知过程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决定认知的水平与发展方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否积极,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如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更容易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只有渗透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过程中,才具有生命力。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标准性、具体性及可操作性,注意行为动词的使用。如“运用”、“说出”、“说明”、“归纳”、“分析”、“阅读”、 “掌握”、“理解”等,要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条件下做”。 需要指出的是,每一节课都有其所承担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但却不可能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详细分解到高中地理的100多个课时中,不必为了说明三维目标而强调三维形式。
案例:《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设计一: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2)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
(3)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
(4)褶皱、断层与地貌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运用课本插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提高运用读图观察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能够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自己动手绘制褶皱、断层、向斜、背斜等地质构造简图,培养准确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2)通过对地质构造意义的学习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提高科学素养。
简析:三维目标阐述过于冗长,三个部分有重复叙述的现象。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过高,很难在这一部分知识学习中完成。
设计二:
1. 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对教材中涉及的矿物及岩石名称要求作一般性了解。
2. 阅读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3. 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4. 了解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5. 举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6. 以某种常见地表形态为例,分析其形成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的形成与演化。
7.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地质、地貌的野外观察。
简析:此设计利用不同的动词表述具体目标,实际上将相关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求比较明确。
谈新课程以学会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变化
作者简介:
严乃超,
中学高级老师,现为太仓市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的教科员,太仓市兼职地理教研员,200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组织的高中地理新课程远程研修集中指导团队的成员,2008年和2009年教育部高中地理新课程新实验区远程培训指导团队的成员。
严老师是江苏省地理学会会员、苏州市地理学会会员、苏州市天文学会会员、太仓市科学技术协会会员;2000年被太仓市教委确认为考核优秀,并获市人事局嘉奖;1998~2002年度被评为苏州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苏州市教育学会优秀会员。
新课程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核心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而最终落实这些变化的是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有江苏的洋思模式、广东的生本模式和山东的杜郎口模式,这些模式的成功都是建立在课堂结构的深刻变化基础上的,有效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单向性,实现从先教后练→先学后教,从师本→生本等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总体而言,以上模式中的课堂教学结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课堂的主体结构变化:课堂上教师的讲→学生的交流与展示;
上述课堂教学模式无一例外地打破了传统课堂以老师讲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及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展示,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全面多方位展示学习能力的舞台。
二、课堂的时间结构变化:单元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的展示交流→检测反馈(分层达标);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以单元教学内容来安排一节课的时间结构,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讲什么,怎么突破难点都围绕单元教学内容事先作好安排。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单元内容都被设计在学案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层解决,自己能学会的独立自学,个人学习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通过小组合作,乃至全班讨论的形式分层完成。整个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的展示交流→检测反馈(分层达标)为一个周期的新的时间分配方式,一些内容简单的单元,这一时间结构可安排在一节课中完成,而一些需要多个课时完成的重点难点章节,可根据需要打破传统的每节课完成一部分单元内容的教学安排,将这一流程变为自主学习课、展示交流课和检测反馈课分别放在3课时或更多课时中完成。
三、课堂的作业结构变化:课后巩固作业→课前预习作业;
新课程丰富的自主学习形式与传统的课后作业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分配上容易产生矛盾,上述课堂教学模式在处理这一矛盾时,都采取了限制课后作业,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还给学生,用于课前的自主学习与课后探究学习。而将巩固训练,质量检测与反馈,都放在课堂上当堂完成,虽然巩固训练的量减少了,但却增加了练习的真实性(学生独立完成)与完成质量,同时学生为了能够在课堂展示时表现出色,在有了足够时间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作业结构的改变使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学习指导与学案设计变得更为重要,要求老师设计的学案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实用性、启发性、思考性或探索性、时代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价值、悬念、探索求知欲等学习内驱,从而真正充分利用好课余自主学习的时间。
四、课堂的空间结构变化:一面讲台→固定座位→小组座位→多面展示;
传统课堂以老师讲为主,讲台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舞台。学会学习的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了让学生拥有更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其课堂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与自我展示的变化,一般都采用了小组学习的座位安排,同时为学生创造十分便利的展示与交流条件,如杜郎口中学将教室三面都悬挂黑板,每个小组都有自我展示的黑板区域,而广东生本教学则充分利用实物投影,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品随时可通过实物投影向全班展示。
五、课堂的组织结构变化:师-生的单向传递→师-生-生多向互动交流;
传统课堂教学以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知识流动是单向的。学会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结构则是师-生-生多向立体的互动交流,其中还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互动与对话,使教学各主体都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成为一个思维碰撞,灵动生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生态系统。
……
这些课堂结构的变化朝向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热爱学习的方向发展,但这些变化也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些学校摸索出来的一些有效的创新举措,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探索适合本校的做法。但不管怎样,传统课堂都需要朝着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方向改变,而这些改变也有赖于学校对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做出相应的变化,如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表中主要关注老师的教的片面指标,设计反应学生学习情况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从而使课堂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
TO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锐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推荐人:胡阳新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推荐人:胡阳新
地理有效课堂: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有哪些重点与难点?
关于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探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