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

于晓冰 水寒说语文

(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


前一段时间,为了纪念第三十二个教师节的到来。发了两篇读《论语》体悟为师之道的文章。这一次是这个系列的第三篇,谈“因材施教”,第一篇主要谈“有教无类”和“传道为先”,第二篇主要谈“学高为师”和“身正为范”。

因材施教这个成语我们每位老师都非常熟悉,很多家长和学生也都知道,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和孔子有关,甚至认为就像“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样,子也曰过“因材施教”这样的话。这就是天大的误会了。

事实上,孔子从没有说过因材施教这样的话,只不过是在他的教育过程中特别体现了因材施教这一点罢了。

在传道为先的教育理念指导之下,孔子特别强调孝道对一个人的品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比如,他谈论为学的进阶之道时,就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弟子子贡提问“何如思可谓之士矣”,怎么样才可以称作一个合格的读书人,夫子给出的第一条标准就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受到老师思想的影响,很多弟子都曾经问过夫子什么是“孝”这样的问题。

比如下面这两则对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和子夏问的是同一个问题,但是,夫子多给出的答案却不同,对子游申说只是以能养作为孝的标准,缺乏诚敬之心,那和养马养狗并无区别。对子夏则强调不要以为帮助父母做事,有好吃的好喝的提供给父母,就是孝了,孝还要有一个能否做到和颜悦色的问题。

宋代的朱熹注释《论语》中的这两则时,引用了程颐的话说:“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句话揭示了不同的人问同一个问题,夫子所给出的答案却不相同的原因,对子游强调敬,是因为子游虽然能养做得不错,但敬做得不够,对子夏强调和颜悦色,是因为子夏这个人虽然正直但是面色却比较冰冷,不够温润。夫子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才能的高下和各自的不足,来教诲他们。

这才是“因材施教”的真正出处,原来是孔子的教育实践,宋儒对此做出了高度的概括。

其实在《论语》中因材施教这一类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下面这个例子最为经典。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问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听到一个道理或者掌握一个技能,是不是立刻就开始行动实践,得到的答案却不同。子路得到的答案是你爸爸你哥哥都还在呢,应该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去做,怎么能自己想着说干就干呢。而冉有得到的答案极具肯定和鼓励的意味,如果你想清楚,想明白了,那就应该立刻行动起来。

当然,这两个人的问题不可能是同时在场,先后发问。一定是子路先问,冉有不在场,过一段时间,冉有遇到相同的困惑,又对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子路也一定不在场,要不然子路就会“率尔而对”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诸”。不过,很巧,这两个人在问这个问题时,都有另一个同学在场,那就是公西华,公西华发现老师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心中不免疑惑,于是,他想问问老师这是为什么。老师的回答是因为冉有这个人个性比较谦退,遇到事情往往畏缩不前,所以,就鼓励他立刻去做,而子路则比较鲁莽率直,所以,要求他先向父兄请教之后再行动。夫子正是因为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深入把握,才能够做出这样的因材施教的行动。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有人说这是儒家四相。我个人倒觉得没有必要这样总结,只是评论了这四位同学个性罢了,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不过,能够准确把握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点,真是需要老师下很大功夫才行。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闵子骞站在孔子身旁,恭敬而正直的样子;子路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孔子高兴起来了。(不过,又道:)“像仲由吧,怕得不到好死。”

多么美好的师生同乐图,但孔子最后一句话忽然改变了画风,“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咒人才说不得好死,但显然夫子不是在诅咒子路,他对他的这几个得意门生实在太了解了,他太爱惜子路,也太担心子路了,很不幸,子路后来在卫国内乱时,卫国国君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卫出公姬辄,“君子死,冠不免。”系好帽缨的过程中被人砍成肉酱。夫子一语成谶。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学校,因为班级教学制,一个老师要同时教七八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也因为学科教学,一天学生上七八节不同的课,某一学科的老师能接触到学生的时间也非常有限,还因为教育评价机制比较单一,以分数论英雄,这些都是阻碍因材施教的客观因素。

困难固然不少,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作为教师,我们还是应该在“因材施教”这方面做一点事情。我以为,要做到因材施教,主要应该有这样几方面的意识。

首先:要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终身学习者负责的意识。

我这样说,不是要给老师们增加负担,觉得要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任,哪怕学生离开了学校,一旦学生出了什么问题,都要追溯到老师的教育责任,这样就压力太大了。我的意思是,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如果这种意识占据了上风,那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会更关注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而不是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永不满足的追求,更直白来说,对分数有极端的渴望,永不满足,越高越好。并把这种渴望和永不满足感不断传递给学生,传递给家长。这样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对刷题有疯狂的迷恋,因为要想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刷题,强化熟练度是终南捷径,但殊不知,这样的刷题,短期固然可以取得想要的高分,但长期来看,却是对人求知欲望的最大伤害。兴趣是推动人不断探索的最大驱动力,而兴趣来自哪里,一定是对未知的渴望,而不是对已知的机械重复。夫子能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是因为他对生命意义的不断探索。

数年前,我在初三当班主任,带英语实验班,教过一个学生,小学有一段时间随在国外工作的父母去读书,母语学习关键期有一些缺失,所以,语文学习比较吃力,经常是其他同学比较容易完成的诸如诗词背诵默写等,他都会比较费劲,常常会写错别字。我了解他的情况,也就不太过于因为出错而惩罚他,也不会因为他语文成绩常常拉班级的后腿给他太大的压力。反而安慰他慢慢来,努力就好,因为我知道他已经很认真地去做了。中考,在预料之中,他没有考上本校高中,选择去了另外一所高中的国际班,语文成绩依然不甚理想,但却发挥了他的理科和英语学习的优势。高考之后,他妈妈给我打电话过来,语气里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儿子被美国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学录取了。接着她就特别感谢我在他儿子读初中时,没有因为他儿子语文不好,就歧视他,就讥讽他,反而给了他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这件小事,带给我很多的反思,我们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渴望,有我们最为通常的,甚至是被当成真理的理由。那就是分数是敲门砖,如果没有这个敲门砖,就上不了大学,上不了大学就做不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就忘记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则西谚。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明白,敲门砖一定不止这一块,一定有很多块,门也一定不止这一扇门,一定有很多扇门。所以,我们还是手下留情一些,不要过度死揪,要保护而不是伤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他们将来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一条道路,这就是最好的因材施教了。

其次:要明白基本的多元智能理论,承认人的才能是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也是多元化的。

在这方面,夫子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比如,我们看《论语》中的这一则: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当季康子问孔子的几个学生能否治理政事时,孔子不是简单的回答能与不能,而是很准确地评价了几个学生的长处,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治理政事对他们有什么难度呢?治国理政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的,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那一个社会的需求更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或者说有可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璀璨夺目的金刚石固然很好,但黑不溜秋的石墨也不可替代。物尽其用为好。同样,也要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行。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不仅仅应该内化为我们教师头脑中的意识,更应该外化为我们教师的实际行动。

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有很多学生用他们的成长经历时时让我警醒,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而不能仅仅用分数或者说学习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在我教师生涯的初期,教小学五、六年级,班里有一个胖乎乎的男孩,特别调皮捣蛋,学习上很不用心。常常给老师带来很多的麻烦,年轻冲动的我,曾经下决心要在他们小学毕业那天,狠狠揍他一顿,接着我也就辞职考研去了。但碰巧,毕业那天,那个男孩因为淘气摔断了胳膊,我这个胖揍他一顿的计划也就没有实施。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每一个他们人生的关键节点,都会有班级的聚会,而聚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就是这个当年特别淘气,什么班干部都不是的男孩,每次的聚会都办得很成功,不只是吃吃喝喝,还很有意义,引发同学的很多思考,为他们的人生加油助力。高中毕业,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选择出国留学,我和他聊天,问他为什么不选择出国,他说他知道自己不是做学问的那块料,所以,也不想出去给家里浪费钱,选择一个国内的很普通的大学读就是了。只是为有一个大学的经历,扩展一些人生的阅历。再后来,同学都大学毕业,考研的考研,工作的工作,前一段时间同学聚会又一次见到他,他正准备和朋友一起创业,做与养老相关的一些事情。问他为什么想起来做这样的事情,他说起姥姥和他同住,这让他看到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很多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解决,既要关爱自己家里的老人,也要想一想如何帮助其他的老人。这样的朴实话语很让我感动。

这个孩子的成长经历,让我不断反思自己,该如何对待教育生涯中遇到的每一个学生。真的不能一刀切,只看眼前,只看学习,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这种优点和长处,要随着人生的成长,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会更加耀眼夺目。

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论述因材施教这方面有非常生动形象的话语:“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再次:虽然教育过程中要以传道为先,但却不可以把道德品行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

我们一起来看《论语》中的这一则: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规范。在《论语》中也有相当多关于什么是“仁”的阐释,但他绝不轻易用“仁”称许一个人。所以,当孟武伯问起他的几个学生,子路、冉求、公西华这几个人是否够得上“仁”的标准时,孔子的回答都是“不知也”,但他也同时指出了每个人所具有的优点,可以出色的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子路善于带兵打仗,所以,如果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叫他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冉求擅长政事治理,所以,有上千户人口私邑,可以让他去当县长,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去让他当总管。公西华则擅长与人打交道,让他穿着礼服,立于朝廷之中,接待外宾,办理外交事务完全没问题。

孔子用最为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虽然要以传道为先,但不可以把道德品行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我们在道德教化中,可以往高线上去教,但是,不能以高线要求每一个人,只要不突破底线就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高线,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底线。

最后:如果没有确切的把握,宁可少做,迟做,而不要多做,要留有余地。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当子贡问老师他的两个同学,子张与子夏哪一个更为优秀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子张有一些过分,而子夏则有一些赶不上。子贡很自然地觉得这样说来,子张应该更好一些,但没有想到,老师的回答却是“过犹不及”,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在教育过程中,我觉得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要中庸一点,平淡一点,不要太过。就像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说的“平淡无奇的教育”一样,如果我们没有确切的把握,宁可少做,迟做,也不要多做,要留有余地。学生是一个小火苗,一粒种子,我们只要不熄灭它,扼杀它,它就可能等到燃烧成熊熊大火,生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而如果太急功近利,总想着很短的时间内就看到效果,那长期来看,很有可能是摧毁了成长的可能,摧毁了希望,一切都玩完。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寒说语文。每次会有更为新鲜的文章提供给诸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一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解读
《论语-侍坐章》教学札记
何人一生,不是虚度?
教育杂议:孔子的“因材施教”【林培琼 | 文学看台2216】
沂水春风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