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汤 锅巴就能调脾胃虚、体力差、瘦弱,胜过吃补药

本文导读 

会吃的人少生病

米饭作为五谷之一,可以养人,这就不用说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米饭做得好,能同时具有养人、燥湿、滋润的功能,俱补脾胃阴阳。

锅巴:专为健脾而生

先说源于底层的锅巴。不太焦的锅巴,是健脾的好东西。

万事万物均可分阴阳,脾土自然也可分为阴土与阳土。

脾属脏,所以为阴土;胃属腑,所以为阳土。

阴土,就是潮湿低洼的土。土要化生万物,就要干湿适中,所以阴土的特性是喜燥恶湿。

换成医学表达就是,脾与阴土特性一致,对湿特别敏感,也特别畏怕。又因为湿性类水,为阴邪,所以湿就容易伤脾阳

既然这样,那么,脾喜燥,同时也喜温。

为什么喜温?因为土才能生万物。换句话来说,脾也是得暖才能运化食物、化生水谷精微。

而锅巴的特性是什么?

1.锅巴性温

锅巴,其第一个特性就是温。

倒推个二十年,在没有电饭锅之前,我们多用瓦锅煮饭,饭堂则多用铁锅

这两种锅,都容易焖出有锅巴的饭。尽管不是每餐都有锅巴,但是几餐之中会有一次饭是带锅巴的。

这时我们吃的米饭,其实是温性的,这种饭是暖脾的。而现在少了锅巴的饭,最多是平性。

既然脾喜欢温,现在吃的没锅巴的饭,等于令脾少了一个温暖来源。日积月累下,我们的脾,就多半不是暖土了。这样,生化之力自然就减弱了。

2.锅巴性燥

其次,锅巴是燥的。脾的特性是喜燥而恶湿,所以,它与脾之性最为相投。

湿气去,则脾就健运。

3.锅巴气味焦香

再有,锅巴微带焦香味。

在五味之中,腥喜归肺,臊喜归肝,焦喜归心,香喜归脾,腐喜归肾。

锅巴的微焦味可助心阳。心阳就像太阳,阳光普照,可暖脾土,正应了益火可补土的意象。

香味入脾,应是生活常识之一,我们一闻到真正的饭菜香,食欲就自然而生。

从中药的角度看,芳香可以化湿。

这样归纳下来,具温、香、燥特点的锅巴,就有健脾燥湿、消食化滞和收敛止泻之效,这不就是专为脾而设的吗?

说明一下,这里说的锅巴,是煮饭时自然焖出来的微焦色黄而带香味的锅巴。而不是焦黑带苦,或者饭烧糊了的锅巴,这些锅巴不要吃

现在还有制成零食的锅巴,有些失之自然,似乎也过于干燥,不属上品。而带油性的锅巴零食就更不好了。

米汤:体虚瘦弱者的补身佳品

再说说源于米饭上层,可滋润人的米汤。

米汤就是用上等米做干饭或熬稀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一层米油。如果是大锅中熬出的,且达到一定粘稠程度的,效果就更好。

米汤中有稻米中约2/3的营养物质以及90%的人体必需营养元素,是体虚者的补身佳品

在中医看来,它是味甘、性平、质润之品,功能益气、养阴、润燥。清代名医王士雄曾言:「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收奇迹。」

如果说,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喜锅巴;那么,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就喜米汤。

如果锅巴配上米汤,一燥一润,刚好完成了脾胃燥湿相济的功能搭配。假如锅巴吃多了,也可调和可能造成的上火。

经常喝米汤对孩子的健康和发育有益,既营养,助消化,亦利于对脂肪的吸收。用米汤给婴儿作为辅助饮料,是比较有益的。

《本草纲目拾遗》说:「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

这里,还可看出米汤的另一个好处。一般的滋阴药,如熟地、生地,多滋腻而助湿,米汤却滋润、厚肠胃而不助湿。

所以,如果觉得人参贵,又害怕通常的滋阴药滋腻的人,喝米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缺少奶水吃的婴儿,奶粉加米汤,营养更丰富。

民间就常说它「比豆浆,代母乳,赛参汤」。

这里说明一下:上好的米汤最好用还留存胚与糊粉层的留胚米(一般指留胚率在80%以上的大米)来熬制,营养保健作用才会强。

若用精制大米去熬制,再经过淘洗,营养价值就会降低。

图片来自网络

食物每日都要吃,所以拥有药物无法取代的位置,更应该引起养生爱好者的重视。

孙思邈《千金翼方》里说得明白:「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然后命药。」

《黄帝内经》说:「药以祛之,食以随之」,提倡药治要与食治结合起来,也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原则。

可以说,如果能做到「寓医于食」,中医才真算是没有白学。

科普中成药,

扫除养生者的吃药误区

缘起于科普常见/常用中成药、减少服药误区的意愿,我与答摩制作了这门《潘毅·用中成药应对家庭常见病》网络课。

什么是中成药呢?

中成药是历代医书里的有效方、经典方、经常用到的方,经过医家的验证,成为今天药厂在生产、药店在售卖的中药方成品。

因此,中成药可以说是2千年中医药的部分精华。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使用方便。因为是成品,所以购买、服用都很方便,拿来就用,免去煎煮的麻烦。

第二,效果可靠。经得住时间和市场大数据的检验。

第三,家庭常用。不仅用来调理常见病症,也用来改善体质偏差和亚健康,家人用得上。

中成药种类繁多,我根据40年的临床、教学经验,精选其中较为核心、家庭常用的80种,构成《潘毅·用中成药应对家庭常见病》这门课。

这门课的教学,主要的目标有这样几个:

1.对自己和家人的体质、易得病症心中有数,知道谁最常用哪个中成药,学会备药、买药;

2.对药店琳琅满目的中成药能看明白,真正读懂药品说明书、医生建议书,免受误导;

3.边学中成药,边打通中医基础理论、辨病辨证(四诊)、中药方剂,增长中医功力。

也就是说,它既是一个常见病症用药的查询手册,也是一个浓缩版的中医速成课。

本课还配有专属训练营,进行助教陪伴式学习、老师定期直播答疑,发放预习提示、脑图总结等学习资料,并有多次考试测验,遇到问题随时提问保证大家的学习效果

《本草崇原》上说:

万物各有自然之性,凡病自有当然之理。即物以穷其性,即病以求其理,豁然贯通,则天地所生之万物,人生所患之百病,皆曰一致矣。

可以说,这就是中药可以作用于人体、治愈身心疾病的原理。衷心希望这门课能帮助大家健康少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煲靓饭乾坤大-可养、可燥,可润
这种食物健脾养胃比药还神,但90%的人不会用
想养好脾胃,该看看农民怎么种地
炒米锅巴烤馒头片祛湿养脾胃 (转载)
黄帝内经学习纲要61(0509-0511).pdf
春天养生重在养肝护脾,怎么做?老中医送你4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