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养生及应注意事项

老年法规定,满80周龄国家发放津贴,80岁为高龄。

衰老,即身体自我恢复能力的衰退,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资料表明人体衰老的大体进程为:

1、大脑和神经系统:40岁以后神经细胞每天1万个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2、头发:60岁以后毛囊变少,头发变稀。

3、肌肉:过四十岁人们的肌肉开始以每年0.5%至2%的速度减少。

4、骨骼:35开始衰老,80岁时身高会降低3-5厘米。

5、心脏: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能力降低。

6、牙齿:因唾液减少,牙龈会逐渐萎缩。

7、眼睛:近距离观察事物会非常费劲,适应不同强度光的能力降低。

8、肾脏:过滤率从50岁开始降低,夜间憋尿功能差,75岁的过滤率是30岁时的一半。

9、听力:60岁以上的人有半数因为老化导致听力受损,听高频度声音吃力,人多嘈杂地方交流困难。

10、肠道:有益细菌55岁开始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胃、肝、胰线及小肠的消化液减少,流动降低,发生便秘的机率增加。

11、舌头和鼻子:60岁以后,味觉和嗅觉逐渐衰退。

12、膀胱:65岁以后可能对排尿失去控制。

13、重要免疫器官30岁以后逐渐萎缩。

以上各种变化都会在我们生活中体现出来,本来正常的 生活行为可能变得困难,不适、病痛等经常危胁我们的生活。

睡眠困难了。入睡难,易醒,不能还有恶梦,睡眠质量又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和情绪。

饮食要求更苛刻,容易发生腹胀、腹泻、胃痛、打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精力下降,易疲劳,稍一劳累即感乏力。

动作缓慢,反应迟钝,行走不稳、易 跌倒,并且易遗忘误事。

骨质丢失易骨折。

如受凉感冒、咳嗽很可能连绵不断成大麻烦;跌倒、扭伤、腰背痛长期不愈成大祸害;风寒潮湿、老年病痛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体质急剧下降。

养生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坚持下去。80岁以上老人与60岁左右人群相比较,他们的身体状况是明显不同的,60岁以上每十年会有显著变化,80岁以上每五年会有显著变化,90岁以上每年均有变化,因此对养生的要求也是有区别的。

健康不等于长寿。健康说明身体状况好,而长寿说明身体的持久性和延续性,是两个不同概念。健康的人不一定长寿,反之长寿者也不一定很健康。便健康与长寿在多数情况下又是正相关。我们既要健康又要长寿,爱护自己身体,重视高龄养生,让自己身体按照自然规律慢慢老去,快乐生活,健康长寿。

简单的、平静的、安祥的生活和轻松愉快的心情是长寿的基础。高龄老人对自己适应了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作息时间要坚持下去。简单、平静、安祥的生活有利于健康长寿。

质量好的睡眠对健康、长寿非常重要。而睡眠不好问题在高龄老人中普遍存在,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对老人构成危害。

饮食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很复杂。人与人差别很大,各有各的适应性。根据高龄老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但又需要营养的特点,以个人适度掌握为妥。

生命在于运动,但高龄老人侧重于静养。少年、青壮年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而高龄老人脏器各部功能已明显下降,过度运动会加快代谢、加速人的损耗,不利于健康长寿,甚至伤害健康。高龄老人仍可以保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打拳、游泳等。静坐、静卧、静养,让身上各部位进入安静状态,减少消耗、养精蓄锐,保护精、气、神。

用药的问题很麻烦。高龄老人大多会病痛、离不开吃药,大家知道“是药三分毒”,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老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同时吃多种药,互相影响,作用交叉。用药过多,时间过长,有利也有弊怎么办?特别要注意对肝肾的损伤,一般原则为:预防为主,一但出现不适首先分析引发原因并解决它;其次,尽量用非药物如按摩、针灸、理疗等;最后确实必要,则该就医就医,该吃药吃药,但都要慎重、适量,并注意选医择药。

气候变化,温度对人的健康和寿命关系密切。高龄老人自身抵抗力差,体温自控调节功能降低,冬季严寒、夏季酷暑以及风、雨、湿、寒对老人危害尤为严重,不少老人在元月最寒冷季节离去就是证明,所以要及时注意增减衣服。

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遗传基因对健康长寿的重要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威胁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的诸因素:

(1)心梗、猝死,是老年人头号杀手,保护心脏太重要了。

(2)脑梗、中风,血管、血液和血液循环的状况,要密切关注。

(3)老年痴呆症及帕金森症。

(4)消化系统功能降低,肠、胃蠕动缓慢,消化障碍,特别是便秘,对高龄老人带来很大痛苦,直接影响健康。

(5)抵抗力减弱、呼吸道感染增加,感冒、咳嗽发展为肺炎,严重影响老人健康。

(6)由于疏忽,各种意外突然事故会对老人造成严重伤害。

(7)情绪变化,大喜大悲,都可以对高龄老人发生不良后果。如对同龄人逝去消极悲观、对亲友变故的巨大冲击。

高龄养生的理想境界:

(1)大多数时间里身心健康或比较健康,能适度参与社会生活和家务。

(2)愉快地过好每一天,还要有一定的生活质量。

(3)病、痛不适比较少,时间短、程度轻,没有发生严重或致命病、痛、伤、残。

(4)随时间推移,自然慢慢老去,享受天命,幸福安然离去。

总之,可以概括为活得好、寿命长、病痛少、走得快。生长、壮大、衰老、离去完成了一个循环。

衰老应该是自然、平稳、缓慢向下的过程。能实现理想境界即善终是福,而且是大福。

我们探讨高龄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预防意外突然向下的病变。期望自然、平稳、缓慢向下的老终,享受天年。这是理想的境界,也是高龄老人向往的目标。晚霞也可以是美丽的。

服老是一种明智之举。高龄老人的体力和脑力从整体看,处在逐渐衰老呈向下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必须清醒认识它,了解尊重规律,顺应规律,推动高龄养生才是我们能做的事。

高龄老人多数患有老年病、多发病、慢性病,有的同时有多种病痛,时好时坏。高龄养生就是人们不断与各种疼痛作斗争的过程。各人情况不同程度差异。老人要建立与病共舞,带病养生的观点,一定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对某些体症不够重视,过分劳累、情绪紧张、意外伤害、跌倒等引起高龄老人伤残甚至猝死的事故时有发生,对老人的健康长寿构成很大威胁。不要盲目过分自信,更不能逞能好强,要小心谨慎,珍惜生命,善待自己的身体。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平均寿命正在迅速提高,目前平均寿命已达75周龄,说明已经有比较多的人群将进入高龄。

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房改、医疗、养老退休制度的健全,绝大部分老人退休后能过着平静的生活。而医保制度完善和医疗技术进步对治疗疾病、减少痛苦、延长寿命起重要作用,对高龄养生者十分有利。

青春可以延长,衰老不可抗拒。如果老天恩赐,高龄注意养生,日复一日享受生活,年复一年度过时光。一旦细胞分裂到点,新陈代谢渐止,老人会有极度疲乏、筋疲力尽,极需安静、休息的感觉。人的一切意愿都来自本身内在的需要。倘若能顺应自然,享受天命,较少痛苦,安然离去,也算是圆满地划上了句号,回归自然。

减少消耗。高龄老人大都体力、精力、脑力衰退,并仍在继续衰退之中,疲劳后恢复过程缓慢。因此为了尽量保持身体的精、气、神,避免过度消耗,是高龄老人应重视的问题。做到“少事、少思、负担轻”,坚持“还未感到累就休息”适度静坐、静卧、静养有益。

气血流通。“一个大衰老过程决定于他的动脉”。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保持血脉循环、经络通畅是老人养生关键。通过有规律生活,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及经络疏通等方法,舒筋活血、通脉化瘀,预防衰退。

饮食调理。“上了年纪的人饮食比运动更重要”,饮食是人体供给营养、维持运转的源泉。年龄大了,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更需要补充营养,饮食调理应成为高龄老人日常养生的重要内容。

防治老年病。预防控制严重危害老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自己病症制订预防、维护、医疗方案并执行。同时患有多种病症时,分清主次治疗并考虑相互影响。

预防意外。跌倒是老年人致病、致残最主要意外事故之一,预防老人跌倒要十分重视,当今交通事故骤增,老人外出安全要记牢。遗忘是老人普遍现象,由遗忘引发火灾、水患、燃气及丢钱忘物屡见不鲜,老人特别要注意情绪稳定,不能大起大落。

老人应自尊、自重、自信,尽量自力更生。但毕究年龄大了,有时力不从心,家庭或亲人的关照至关重要。有时必不可少的,应该有所准备。

天者合一,适者有寿。老人必须能和周围生活环境相协调,同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相处,保持体内各系统、脏器之间平衡。只有适应环境、感恩社会、珍惜生命,重视季节养生,我们才能平稳、愉快地生活,向健康、长寿迈进。

在生活能自理的情况下,选择家庭养老、共同养老,一起养生的方式。互帮互助,共同依存,这是影响全局的根本,一定要做好。

避免过度消耗。尽量避免出现“疲劳”和“乏力”,坚持“还未感到累就休息”,“少事少思负担轻”。努力保持平静、安祥、轻松生活环境和愉快的心情。

做好膳食平衡,在饮食调理方面下功夫。确保易消化能吸收,保证身体营养供给,又不给脾肠增加过重负担。

为使身体各脏器得到充分修复,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要重视睡眠的质量和充分休息,并坚持适度运动。

心脑血管病变仍是薄弱环节,要重视预防和急救。

关注体症变化,正视自己的短板。如老年性睡眠障碍,肠胃功能偏弱,心律不齐,时有便秘等。

每一至二年体检,项目根据需要增减,要有针对性。

预防意外伤亡、交通事故。

保持情绪稳定。对周围发生的人与事要淡定,对突发冲击能挺住。运用科技、社会力量为老年养生给力。

一生要闯五大疾病关。

疾病是健康的“绊脚石”,但人们又无法绕开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焰生用“打游戏闯关”来比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波折不断的人生路上,肠胃疾病、肿瘤、心脏病等疾病如同一个个“隐形炸弹”,一不留神,它们就会为你的健康设关落锁。特邀多科专家,共同总结一生高发的“疾病关卡”,并给出“闯关”建议。

30-50岁:肠胃疾病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的发病率高达80%,且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空军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简一平说,现在三四十岁的上班族中胃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以胃病(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最为常见。饮食不规律,爱吃熏烤、高盐、辛辣食物,又嗜爱烟酒,这些不良习惯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肠胃疾病,也增加了癌变几率。因些,这一年龄段的人应该尤其保护肠胃。除了饮食规律,坚持“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外,还应少吃或不吃腌菜、烟熏和油煎食物,杜绝霉变食物,戒烟限酒,多吃新鲜蔬菜,和吃新鲜蔬果和粗粮、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另外,要适量运动,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不振、消瘦,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应及早就医。

40-60岁,骨骼关。研究证明,人体骨骼最强健的时期在20-40岁。一旦过了40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形成速度,骨量开始下降,骨质逐渐变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齐强告诉记者:实际上,骨关节从30岁开始就退化,关节间隙越来越狭窄,甚至逐渐消失,退行性关节炎是此阶段最多见的膝关节疼痛的原因。齐强提醒,现代人应重视运动,多走路或游泳,以避免过度运动对脊柱和关节的磨损,平时还要多晒太阳。另外,建议年过40岁的人要定期检测骨密度,以便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50-70岁,肿痛关。50岁是癌症向人体“发难”的集中年龄段。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痛外科主任医师孙凌宇解释,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暴露于致癌环境中的时间相应增多,大气污染、职业等致癌因素逐渐露出“狰狞”的面目。而过了50岁后,人体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原本能被免疫系统控制的癌基因或突变细胞,也会逐渐衰变。有的癌症可能早在多年前就潜伏下来,到了40-50岁以后才发病。因此,防癌至少要提早20年。也就是说,过了35岁就应每年做1次防癌体检,尤其是有肿痛家族史的人。具体来说,烟龄超10年的人,应每年进行1次螺旋CT检查;萎缩性胃炎等胃病的人,应每年做1次胃镜;结肠癌家族史的人,建议查大便隐血和做肠镜;35岁以上的男性筛查前列腺癌,女性则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

50-80岁,心脏病和脑卒中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教授李焰生告诉记者,很多人的心脑等重要器官长年高负荷运转,加上各种不良嗜好,平时又不注意保养,血管在50岁左右已经逐渐硬化,血管壁上布满斑块。这时再给身体加码,心脑血管极易发生急性堵塞,突发脑卒中、心肌枉死等急症。要焰生建议,饮食上的预防最重要。首先,应少吃或不吃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其次,改变久坐的坏习惯,增加运动,快走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提高心肺功能都有帮助,每天走40分钟到1个小时;再次,不管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定期体检,关注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还要提醒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戒烟都不算晚。除此以外,50岁左右的人一旦感觉到胸闷、气短、前胸痛,或体力突然下降、极度乏力,千万不要扛着,一定要提高警惕,去医院检查,以免错过救治时机。

70-90岁,痴呆关。李陷生告诉记者,多项研究发现,65岁以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七八十岁是比较集中的发病阶段。李焰生表示,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酗酒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引发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因素。虽然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年龄、性别或遗传背景,但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不仅能预防心脏病、脑卒中,还能预防或减轻老年性痴呆带来的危害。另外,大脑越用越活。老年人一定要多做智力练习,保持终生学习和运动,多跟人聊天,上上老年大学,跟别人打打牌,多看书写字等。需要提醒的是,老年痴呆很难发现,子女得多加留心,如果发现父母经提醒后还会忘记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或看电视剧老忘掉前面的剧情等,就应及时到神经科就诊。

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导致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会诱发痴呆。美国芝加哥拉什阿尔茨海默病中心的科学家发现,抑郁患者罹患痴呆的风险更高。因此大脑也需要“排毒”,绝不能忽视对情绪的管理,因为长期的压力,会使脑部释放出自由基及压力激素等有害脑细胞的物质。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遇事多和家人、朋友交流。研究发现,每天大笑1次具有抗击心理衰老的功效。哪怕回想大笑场面,也能使压力激素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分别降低39%和70%。

睡得要好,锻炼不能少。每天的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11点至早上7点,所以,不要熬夜,最好晚上9点后就关闭电子设备,以免影响睡眠。

充足的运动量是另一大“法宝”,坚持每天进行30-4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改善大脑血流量,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代谢功能。慢跑、快走等都是十分有益的,一般以微出汗且“每分钟心跳数=170-年龄”为最佳。

吃得要合理,体重不超标。首先要保证三餐规律,早餐一定要吃,饮食在丰富的基础上,多摄入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制品、各种肉类以及禽蛋类;还在多吃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其中富含的维生素B12和叶酸,对大脑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核桃中含有有益大脑的脂肪酸,可以为脑神经补充营养,防止病衰老。另外,黑巧克力也有补脑作用。日本一项研究还发现,每天喝2-3杯绿茶,罹患认知障碍症的几率可减少一半左右。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的人,脑子自然就转得快。切忌不要暴饮暴食,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将身体质量指数控制在18.5-24.9之内为佳。

戒烟少喝酒,先要保护血管。吸烟和酗酒都对大脑有极大的损伤。

勤读书看报,来点“脑部运动”。老年也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可极大地保护认知功能。所以,多看书看报,上上网,每天努力记住一些新近发生的事情或学习到的新知识。让大脑始终都处于运动和学习的状态中。另外,还可以打打牌,玩玩字迷游戏,这些活动不仅需要良好的认知能力,更需要调动大脑中多个功能协同完成,这就让大脑能长期处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中,多听听音乐,常开怀大笑。听音乐也是改善脑力,预防痴呆的有效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5岁以上老人应注意事项
老人健康须知
75岁以上老人应注意事项 一生要闯五大疾病关
高龄养生的初步探讨
【长寿指南】高龄养生的初步探讨
老年人长寿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