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外语文--浏览帖子及回复

小学中高年段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人员资料表

二、研究方案要点

1.研究背景及价值(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理论与实践价值)

 

研究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小语界曾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进入21世纪,新课程改革开始,语文教学的改革的关键词换成“语文素养”,课堂教学的“人文感悟”、“文本对话”成为热点,而“语文训练”遭到边缘化。课堂上的文本解读,都是以学生的个性感悟为主,老师们流行的几句话是“你爱读哪句就读哪句,你喜欢哪句就说说原因。”一节课就在学生的侃侃而谈中结束。这样的课堂似乎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一节课里学生究竟应该掌握哪些语言表达方法,积累哪些好词佳句,运用哪些语言形式,似乎没有引起老师们的重视。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老师们越来越理性地认识到,继续这样下去,学生的语文水平会大打折扣。因此近年来,“训练”大有回归之势。

我们认识到语文学习不能没有训练。因为语文是一门以掌握母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自然重在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会熟练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社会交际,所以现在的课堂上,老师们开始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表达上。当然,广大教师认同语文训练的理念并不难,难的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如何理解和把握语文训练的内容和重点,并且能拿出可供操作的训练方法。“小学中高年段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研究”旨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文本,从“激励”—“积累”—“说”—“写”四个维度把语言训练更好地落实到实处。

研究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创造语言的兴趣。而激发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交流语言,在语言交流中提高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学生高效积累生动、规范的语言。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而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策略积累语言,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意义深远。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小学中高年段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研究”主要想利用阅读教学解决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能听会读却不愿意或不善于进行语言表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说”和“写”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关键期。本课题通过“说”“写”等语言实践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1)关键词之一:“小学中高年段”。

“小学中高年段”指小学三到六年级,这一学生群体开始接受螺旋上升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2)关键词之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师、生、文本”三方面对话,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概括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教学。必须指出的是它和“作文教学”同属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范畴。

3)关键词之三:“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指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说”和“写”的能力。

4)关键词之四:“训练”。

“训练”指教师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系统地指导和练习,有效地提高学生“说”和“写”能力。

5)“小学中高年段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研究”。

“小学中高年段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研究”指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师、生、文本”三方面对话,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和练习,有效地提高学生“说”和“写”能力的研究。

 

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拥有“说”和“写”的表达能力,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小学中高年段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研究”正致力于鼓励学生敢说敢写,引导学生会说会写。

2)新课标的能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34年级口语交际阶段目标有“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等能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口语交际阶段目标有“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等能力要求。在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固然正确,但一学期仅有七次口语交际课,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和练习,则更利于这些能力目标的达成。

    《语文课程标准》34年级习作阶段目标有“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等能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习作阶段目标有“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等能力要求。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书面表达意识,让阅读教学承担它理应承当的从读到写的任务,才能有效地提高写的能力、激发写的兴趣和养成写的习惯

3)建构主义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所谓的“建构”,其主体是学习者本人,方法是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或整合或添加,提高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或者合作者,这与一般人们所认为的“外部输入—— 内部生成”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以传授为主的方法正好相反。

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语言表达就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个性化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已有的知识体系。

4)语言学理论。

语言学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传统的语言学称为语文学,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现代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而且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语言学中构词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体学、词汇学、修辞学、文体学等研究成果教师好好钻研利用,都有益于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5)赏识教育理论。

“赏识教育”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的周弘用20年时间探索的结果,赏识教育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建构出自身的体系,是充满了人文思想的现代教育理念。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当学生不愿或没有积极投入到语言表达训练中来时,会激励的老师会让孩子启齿,会赏识的老师会让参与训练的孩子获得快乐。赏识是一种心态,更是一门艺术。当孩子表达不完善甚至说错时,用“自己说出一个错误答案比重复别人正确的答案好上一千倍”的话语鼓励学生时,语言表达训练也就获得了一次情感支持。

 

3.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的文献检索分析

1)教师课堂评价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发展课题。

此课题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对现行的教师课堂评价的批判和反思,如朱晓华的《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教学研究》2009年第01期),苏俊山和王林波的《语文课堂评价误区的反思》(《语文建设》2002年第11期),王彩丽的《当下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和对策》(《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7年 第08期)等;

第二类是对教师课堂评价策略与方法的探求,如刘莺的《有效的语文课堂评价策略》(《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年第12期),茅胜卫的《语文课堂评价要找到合适的支点》(《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年第03期),郑春的《语文课堂评价的具象化》(《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第04期),刘玲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五法》(《科技信息》2009年 第15期)等;

第三类是对教师课堂评价艺术的追寻,如仇海红的《语文课堂评价的诗意追寻》(《文教资料》2006年第27期),阙银杏的《让教学智慧在语文课堂评价中闪光》(《教学月刊》2007年第20期),龚素平的《把握课堂评价的艺术》(《考试周刊》2007年第01期),黄桂林的《人本化:语文课堂评价的新走向》(《江西教育》2005年第20期)等等。

2)促进学生语言积累的课题。

此课题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对学生语言积累的意义和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如朱惠敏的《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04期)的,安守文的《注重学生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考试周刊》2007年第46期),朱瑛和金爱华的《语言积累,语文教学之核心》(《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5年第04期)沈荣华的《习作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年第02期)等;

第二类是对现行的学生语言积累费时多收效微批判反思,如王凤玲和贾彦敏的《关于“语文新课标”中语言积累的思考》(《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04期),吴卫昭的《语言积累的构建思路》(《语文学刊》2005年第12期),涂开生的《语言积累切忌简单机械》(《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年第05期),顾兴国的《语言积累考查的误区及对策》(《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2007年第05期)等;

第三类是对学生高效语言积累策略和方法的探求,如马秀丽的《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各界?科技与教育》2009年第01期),冉胜的《五步提高法:扩大阅读面,加大语言积累》(《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z1期),甄晓夏的《学生的语言积累之法》(《文教资料》2006年第11期),邱萍的《再谈语言积累的训练方式》(《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第04期),韩建英的《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等等。

3)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课题。

此课题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对口语交际的研究,如刘荆龙的《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03期),贾保良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浅谈》(《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02期),邱娟飞的《我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与反思》(《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08期),尹邦容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教学的几点设想》(《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02期)等;

第二类是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相结合的研究,如刘增先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科技风》2009年第02期),刘小霞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科教文汇》2007年第12期),周小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训练方法谈》(《考试周刊》2007年第11期),穆勇的《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口语训练》(《科教文汇》2007年第09期),孙桂芝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第17期)等;

第三类是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许友东的《论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训练》(《成才之路》2008年第29期),鄂晓菊和王真山的《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创设条件》(《理论观察》2000年第01期),赵敏丽和余雨发的《开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之我见》(《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z1期),姚满意的《诱“ 情”,顺“序”,得“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策略初探》(《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03期),王银梅和张恒河的《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训练策略》(《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年第11期)等等。

4)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课题。

A.最近几年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势头迅猛,“读写结合”做得最早且有很大影响的是丁有宽老师。几十年来,他撰写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小学生记叙文读写结合学习法》、《小学生记叙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法》、《丁有宽读写结合教学教例与经验》、《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小学语文读写同步系列训练》等著作。他创立了独具一格的“读写同步、一年起步、系列训练、整体型训练教学体系”。他指出“读写结合”训练的基本途径是“从读学写,写中促读,读写结合,突出重点,多读多写”。他从“字”-“ 词句”-“段”-“篇”-“综合”五个方面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丁老师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课题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B.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多次指出:“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语文意识,说白了就是关注‘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就是将阅读旨趣由‘思想内容’转移到‘语言表达’上来的意识。”他创办“王崧舟特级教师工作室”(网址http://msgzs.zjer.cn/?sid=1),通过文本细读培养教师的语文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对“王崧舟特级教师工作室”网站上成果的关注将有益于我们的研究。

C. 其他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如于德炎的《学生习作能力的构成》(《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5年 第04期),王丽和姚远峰的《略论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两种认知机制》(《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年第12期),芦红宝的《导致学生习作能力下降的课外因素分析》(《职教通讯》2005年第10期),周泓和张庆林的《小学生习作能力测验的编制报告》(《心理学探新》2004年第04期),尹旭晶和陈丽新的《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习作能力评价初探》(《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02期)等;

第二类是对学生习作能力培养方法策略的寻求,如刘小坤和林春的《从真实入手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03期),孙冬艳的《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四要素》(《黑河教育》2001年第01期),庄芳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水平》(《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05期),李淑彬的《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实验教学与仪器》2008年第05期),李艳华、刘杰和王宪文的《论读写结合与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2年第05期),范娜娜的《关注写实,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 第04期),王铁忠和丁乳荀的《“博取”“微作”“精批”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z1期),殷慧芳的《日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年 第05期),王红云的《从思维入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第04期),赵秋平的《从积累入手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04期),高自立的《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例谈》(《教学月刊》2007年第06期),邱华国的《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年第09期)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
如何提高中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训练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专题讲座】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