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12岁—18岁(青春期)

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从出生到成人早期各阶段的心理发展。

01




青春期早期的一些
主要特征

几乎全世界的青少年在度过了他们的孩童期以后,开始试图在心理上和他们的父母远离。这是一种天性,使得他们追求一种独立的、自身的想法,而如果与他们的父母过近的话,则会影响他们自我意象的稳定性。

所以,很多孩子在青春期早期(约12—14岁)去寄宿学校,正常发展情况下,并不会有很多的问题,他们本身就带着和父母的某种距离,已经不再害怕和父母分离了。

在这个年龄,孩子们头脑内部的“分离”实际上和我们所说的“自主性发展”有关,这种内部思维的分离,可以形成一种内在的独立性

而在心理咨询治疗室里常见到的那些在寄宿学校读书的学生来访者或病人,问题的来源往往主要是因为他们身上还维持着和他们父母共生性的链接,这种分离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惊恐的感受和扰动。

也就是说,如果青春期孩子之前的早期阶段,有一些发展性的重要问题没有成功的度过,这些问题会持续地演进到青少年时期,甚至会影响到他发展成一名健康、自主的成人。尤其是在这个年龄阶段非常必要的第二次“分离个体化”的进程中。

这就是故事的另一面,这个年龄的孩子如果和父母过于亲近的话,会失去“自己是谁”的感知,沉浸在一种非常坏的“融合”的感受中。如果这个“融合”的感受太强,会使得孩子过于焦虑,从而使用“退行”来防御。这里的“退行”既可以指向自身,也可以指向他人。他们最后希望通过这种“退行”来打破“融合“。

这个阶段的第二个特征,就是青少年极度对于自尊的敏感性

现实生活中并非鲜见的一种情况,一个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在学校表现不太好或者其它某些原因,父亲或母亲就打了他。但是被打了之后, 往往他会表现得更加糟糕。当然,这种表现得更加糟糕有很多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这个行为伤害了他的自尊的部分。

除了“自我独立性”和“自尊敏感性”,在进入到青春期以后(当然这个变化可能在青春期前期就已经开始了),你会发现孩子现实的、显著的身体特征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着性别的识别。孩子们会不断地去识别出自身性别的部分,也会去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哪些部分和自己的性别是有相关性的,你会发现青少年会逐步地进入到我们称之为“性器性化期”这样一个阶段。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我们提到的身体的变化,同时还有其他一些变化。你能够在他们的智商测验中,在他们的现实检验中,发现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发生着显著的改变,孩子们开始有能力以一种更加复杂的方式来理解自身的环境。

伴随着一些新的理解,也会有一些新的特征出现。他们会开始不断地反思自身的价值系统;不断地反思被传授的、教予的那些文化的内容;反复不断地思考:哪些东西是我喜欢的?而哪些是我不喜欢的?虽然他们在此阶段很难发生真正的重大改变,但是他们的“超我”经常是摆荡之中的。

02




青春期早期防御方式
基本特点

在青春期早期,防御机制剧烈地变化着,且通常它们是成群的变化。你会发现这么一组防御机制,可能包括5个、10 个甚至15个,以组群的形式,共同地在发生变化。

你会发现那些使用投射、否认机制的孩子会变得偏执性;那些使用外化、象征性的孩子,开始变得像患有恐怖症;那些使用情感隔离、妥协形成防御机制的孩子慢慢的变得具有某种仪式性,或者强迫思虑。你能看到,这是一种防御组群的整体性变化。

慢慢的,你会发现这些防御机制的变化与他们人格的其他功能部分之间开始共病了,比如与他们自己的性化、攻击化的欲望,或者客体恒常性功能之间有共病,也会逐步发现这些可能会共病于人格问题或人格障碍。

这使得心理咨询治疗师往往很难对一个有问题的青春期孩子做出人格障碍的诊断。一个常见的情况是,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只是有着和所谓的人格障碍相似的冲突。

甚至在这个年龄,可能会见到一些精神分裂症性疾病早期的发展症状,这种问题的出现,通常会使得父母甚至咨询治疗师感到震惊、手足无措,然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我们需要知道,对于青少年非常重要的一点,虽然有些时候他们表面看起来像是人格问题甚至人格障碍。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些看起来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相似的冲突,但实际上他们正在经历着非常重要的一个进程,这个进程就是获得一种对“自体的历史感”,是在以一种具有他自己内在的、逻辑性的、整合性的方式去理解他过去是谁,以及那些是如何链接于当下的自己的。

此外,在青春期孩子身上,虽然有些“退行”的表现看起来与某种边缘型人格障碍相似,但是你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孩子是能够健康地去使用这种“退行”的。

什么意思呢?他们通过这种“退行”实际上是在支持自己向前发展,即在“退行”的过程中去整合自己的体验,重新在内部建构一些东西。所以你会发现,他们长到成年人之后,就不再需要使用这种'退行”了。因此可以这么理解,这是一种策略性的撤退,其实是为了向前发展。

同时,正常的青少年在青春期早期阶段,在学校的表现会很好,会去正常的交朋友,他们也会和自己的父母拥有亲密的爱的关系。当然除了亲密和爱之外,他们也在试着分离自己的那些想法,在整个大的背景下,往往他们也可能会有一些“退行”。

03




青春期中期:真正独立想法的开始和行动的可能

青春期中期,大约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这样一个阶段。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许多事情都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为什么它是如此动荡?原因之一就在于,孩子们用持续增强的努力,挣扎于探索自身的自主性。这里的自主性是关于自体的意义,关于自身存在的意义,是关于“我是谁”的理解和认识——在家庭中作为家庭一份子的我是谁,在家庭之外我又是谁。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会去广泛地质疑他们父母的价值观,包括他们所身处的文化环境的价值观。他们也挣扎于什么才是适当的,什么是礼貌的,什么是习俗,如何去管理攻击性,如何去管理性的冲动,怎么做才是被接纳的,很大程度上他们在这些问题上挣扎着。

同时,青少年在这个阶段,需要去确定他们自身独特的自我身份认同的部分。当讲到身份认同的时候,其中有一个部分是我们的“超我”。

一方面青少年在这个阶段非常想变得和自己的父母不一样,另一方面他们就会去寻找那些家庭以外的其他人的角色,那些不像是自己父母的人。然后他们非常有可能在这个阶段与家庭以外的人的产生一些“理想化”的投射,比如影视、体育明星或角色人物、历史人物,一些社会角色如自己的老师等,这些人会帮助他们形成自我身份认同的“理想化“的部分。

此外,我们知道,从学龄期开始,朋友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变得非常重要。到了青春期中期,这个将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孩子对于朋友所发展出来的依恋和爱意会帮助他们“离开”家庭。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对于友谊的需求,无论男孩女孩都是非常强烈的。对女孩而言,那个强烈程度好像会更大,她们更加渴望有一个好朋友,最好的一辈子的好朋友。

在这里,有一个我们需要关注的情况是孩子的社交技能,社交技能是在潜伏期或青春期前早期就开始发展起来的。到青春期中期建立友谊需要更多的社交技能。前期的社交技能,会帮助他们在这个阶段更成功的获得友谊,而且这个成功又会进一步的去促进他们自身的交友能力。

04




由于身体特征改变
所带来的

对于青春期中期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自身身体状况改变的基本完成。这些改变,对于他们能否发展出积极的自我身体意象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边包含如下一些内容:我到底在哪,我的身体到底由哪些构成的,它们的呈现如何,别人如何看待这个呈现,到底应该如何照顾我自己的身体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孩子们如何能够更好地了解自体认同的部分。

虽然我们期待到了青春期中期,青少年们应该对自己身体形态的焦虑感有所降低,但是在他们身上,还是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元素、功能带给他们一些感受和影响。比如这个阶段常见的一个现象——进食障碍。

大概在15岁到18岁期间,你能看到长期的进食障碍现象开始展现出来,大多数进食障碍发生在女孩子身上,但是男孩子身上也不少见。

这时期青少年的进食障碍一方面与能否拥有稳定的“自体意象”有关。什么叫“自体意象”?就是我自己是怎么看自己的。另一方面背后的原因在于我是否能和我的母亲分离。

关于“进食障碍”的产生机制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当然相关于个体的特殊性,在此不做过多阐述,父母在面对孩子这个情况的应对和帮助,可以提示一点的建议是,鼓励和带动孩子更多的参与与孩子年龄相符合的各种有益的活动。如各种体育、文艺运动等等。

运动代表着一项升华性的活动。在运动中,他们只要在规则上去赢就好了,而这些也会帮助孩子们去管理他们在青春期必然要面对的那种巨大的、攻击性的情感和情绪。

谈到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性化”,他们性意识的觉醒和冲动,非常重要且艰难的问题就包括他们可能出现的高强度的自慰。

青春期的孩子自慰都会躲着自己的父母,当然这个行为本身也是适当的。父母通常会允许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把自己门锁上,让他们有一些自己的空间和隐私。对于青春期中期的男孩子,他在白天其实会意识到很多跟自慰相关的幻想,在整个阶段他几乎在每个晚上都可能会有自慰活动,且持续很长时间。当然,这种情况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对于女孩子“性化”的展现,更多的是说那种对爱的梦一般的幻想,但现实中已知的是,实际上女孩的自慰也是相当普遍和频繁。

作为父母有的时候可能想帮助孩子避免他的强迫性、自慰性的活动,尤其是现在,这么容易就能够在各种途径中受到各种色情信息的曝露和冲击。

建议可行的方法也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多安排一些适龄的、升华性的活动,同时帮助他们去发展、形成亲密的友谊,不仅仅是同性间,也包括异性间的。

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方面,帮助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们准备好进入下一个阶段,也就是成年早期。到那时能够使得我们提到的这些元素:性、爱和友谊能够完整地整合在一起,帮助他们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


05




青春期末期的身份认同和
严重心理问题的认识

我们所说的青春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指15-18岁。

当我们讲到青春期的时候,其实涉及到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所有的发展阶段。之前早期那些发展性的问题可能并没有消失,然后从早期青春期开始,新的问题就开始出现了。这些问题可能会逐步地演进,一直到青春期末期。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仍然可能在自己的身份认同,包括性化、攻击性中充满了各种冲突,同时也对自己身体外表的变化,感受着各种内在的困扰。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身份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不同之处在于什么?

在我们所说的青春期末期这个阶段,孩子们真正的开始去形成和确认一些关于自己未来身份认同的观点。这些未来既包括工作的这个部分,同时也包括他们的爱、情感生活的部分。我们希望这一切都能够整合到孩子自身的学习生活中,希望他们当下的学业能力是胜任的。

这个年龄的孩子会想:以后我想当医生吗?还是当一个商人?成为一个心理学家或者作为一个律师之类的人?在高中的时候,我们期待有一些弹性的,能够帮助他们去选择,并且进一步去决定他们到底在大学时期要选择一个什么样专业的相关知识或教育。

在这段人生的时光中,也是那些更严重的病理性心理问题出现的时间。举例来说,通常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时间,较常见的可能就是发生在这个年龄阶段。

在这段时间,因为心智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开始有能力去思考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同时去质疑这个文化中哪些部分是他们所喜爱的,哪些部分是他们不喜欢的。

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继续逐步地和家庭分离,他们依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寻求那些新人来让他们进一步地去认同。有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好的,他们可能会认同一个令人喜爱的老师。有时这种认同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他可能会认同班级里特别受欢迎的一个人,但这个人实际上是撒谎的、欺骗的甚至偷盗的人。

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孩女孩还有另外一个风险。因为体型开始变得更大、更强有力、更加美丽。他们可能会变得非常自恋,从和别人之间爱的关系中退缩回来,极度关注于是否被喜爱,且当然极度期待自己是被喜爱的。

关于“理想化自身”的这个部分,当然了,我们期待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对于自己发展任务的掌握程度是有自信的,然而我们还是期待,100个孩子中99%的孩子需要面对自己不是班级里的第一名,他们是能够适应这种状况的。

一般来说,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不做人格障碍的诊断,比如说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者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有的时候在这些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上,我们能看到这种边缘型或者自恋型人格的组织特征。这时需要小心地去看,尽量去觉察这种特点是不是过于极端,因为一旦他特别极端地展现的时候,就预示着我们需要即刻地为他提供一些帮助,不然就会在未来带来很大的问题。

比如如果我们看到了一个青少年,在这个年龄阶段过于自大、自我中心、自我关注,好像无法和别人的感受共调,这些都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考虑到在这个年龄阶段严重的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出现,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精神分裂症的这种可能性,你会发现男孩子的这个起病期通常会比女孩子早了一两年。一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想知道他们到底是如何思考的,他们是不是有一些妄想?他们是如何认为别人怎样看他们的?等等。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通常都是高度自我关注的。所以有的时候很难区分他们在这个年龄适当的自我关注,和我们所说的那种偏执性的妄想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个很难做出区分。

对于青少年的抑郁,尤其是如果再加上他们自伤自残,这样的状况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关注、警觉他自杀的风险性。我们知道自杀风险最高的两个群体,一是青少年,二是老年人。所以说,对于一个抑郁症的青少年一开始就要保持警惕。当这种风险性越来越大的时候,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士来处理。

参考阅读:

1、被忽视的儿童青少年抑郁

2、(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共病问题


06




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实际上所有的青春期少年对于家长来说,都是一个特别艰难的教养时光。因为一方面他们需要得到周围环境对于他们自尊的支持,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对于其身变化的状态得到某种确认。

同时,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现实性发展,以及“超我”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他们也需要一些澄清、阐述和指正。

你会发现青少年在这个年龄阶段,有的时候会有一些行为不良的表现,但是这些行为不良往往本身是为了和父母分离。

在这种孩子通过“行为不良”来和父母分离的情况下,有一个状况会使得情形变得越来越危险,就是有些父母会通过惩罚孩子来应对、处理他们所谓的“行为不良”。

关于惩罚的这个部分。对于青春期尤其青春期末期的青少年,我们通常不给予任何躯体的惩罚。因为任何这种惩罚都会以斗争、打斗作为结束。太多的现实个案,父亲或者家人想打这个青少年。最终青少年会“反击”。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真的是很大了,不该有某种躯体的惩罚了。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年纪小就可以用躯体惩罚,那样做永远不是好的。对于孩子来说,任何形式的躯体惩罚往往接收到的结果只是撒谎、对抗,永远是跟你想要的是背道相驰的。

父母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如果说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身上有什么让你觉得不喜欢的地方,最好和他谈一谈。实际上,父母需要与孩子进行一些真正的讨论,来帮助他们形成青少年自身的价值体系,来补充他们自己的生活的形式。这样的话,孩子的所思、所想、所行就不再是基于恐惧以及相关于内疚、羞耻、依赖等等,而是完全基于自身的认识和想法。

但是父母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和青少年孩子进行交流?这本身又是一个艰难的、因人而异的话题。

首先,因为处于青春期早期的青少年试图远离父母,他们可能对于父母包括老师在内的权威角色会有一些不尊重以及不信赖的感觉,所以如果此阶段的青少年表现出不跟你说实话,或者保持沉默,避免暴露自己过多,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常见的现象。

当我们和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谈话时,要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和保密性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去探索或者去考虑在他身上到底有哪些在告诉着我们:

他关于自己攻击性释放的渠道,比如说他在学校里的活动、运动,包括对哪些事情感兴趣以及看看他是不是在这方面对自己有所忽视;要看看他是不是有现实的、可以评估自己能力的方式;是不是有些东西是他能够享受其间的;是不是有些东西是他在各种变量中非常擅长的;是不是有一些不那么擅长的,以及他们能否把这些部分整合进自我认同中等等。
还有另外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就是基于我们之前所讲的一个理论:很多孩子在青春期实际上会发生某种“退行”。他们可能会退行到潜伏期孩童甚至更年幼孩童的状态,通过这种方式极致的表达对父母的依赖或粘着。此外,有些孩子甚至可能会卷入到肛欲期的一些特征,比如他们会极端的叛逆、违逆、不服从,以这样的方式去激惹父母。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情况下,父母应该怎样面对和处理呢?基本的原则还是要准备好和孩子去讨论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在困扰他,而不是直接去惩罚他们。

07




解疑问答

Q:抑郁、情绪异常的暴躁和争斗,好像这个年龄的孩子心理状态非常脆弱、不稳定,为什么这个阶段是如此的不稳定?

我们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已经开始与自己的家庭分离了,开始更多地和学校、自己的朋友们建立关系。在这样新的阶段、新的关系里,他们自身的身份认同、价值观、“超我”等一直是摆荡的,甚至是困惑的。

在情感耐受能力的发展方面。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他们所谓的情感耐受能力还没有充分地发展出来。包括我们所说的道德发展,实际上最终决定的阶段,要过了青春期末期,直到成年早期才能逐步形成。

基于这种尚未充分发展的情感耐受力,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如果有些情绪的话,不管是关于暴怒,还是相关于抑郁,他都倾向于去见诸行动。只有在未来发展出更好的情感耐受力之后,他们才能够表现出较好的自我控制的部分。

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们一方面需要面对性化的、攻击性的量级与一个25岁的人需要面对的,没有什么区别的。另外一方面,他们自身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则和一个17岁的孩子相比也是没什么区别。

Q:我们知道婴儿期的时候,讲到对婴儿来说,最主要的活动是饮食和睡眠。当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出现长期的进食障碍,想问问青春期的这个进食障碍和婴儿期发生问题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我们讲过婴儿期的时候,婴儿最主要的行为或任务是吃东西和睡眠。吃东西是指要么妈妈母乳喂养,或者有的时候可能是用奶瓶喂孩子。喂养不仅仅是婴儿身体成长发育需要,通过进食,最终也会形成一些依恋型的关系。在依恋型关系里他感觉到,我是被爱的,我是被照顾的。孩子慢慢地可以体验到,我是可以信赖他人的。在此基础之上,他慢慢地也发展出关于自身的身份认同的部分,就是'我是谁'。

在喂养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喂养者要和孩子之间有眼神的接触,需要让孩子通过这个眼神的接触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被接纳的。而只给他吃的,但不给关注的话,会让孩子觉得是不是我有问题。

在青春期,尤其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青春期的第二个阶段(青春期中期),在孩子们身上发生的最大的事情是身体的变化,他们开始变得极度的自我关注,开始非常关注自己到底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我的体重到底有多少,且不断地和自己的朋友进行身体上的比较。

在这样一种阶段性的情形下,如果他们过去有过羞耻的体验,有被别人羞辱过的糟糕的经历,比如被他们的父母羞辱过,他会表现出一些跟进食相关的担忧,我够不够瘦,我看起来到底怎么样等等,这些可能都是长期进食问题的一个开端。

在青少年这个年龄,提到进食障碍的时候,我们大概能举出十多种引发这个问题的背后的原因。如果要抓一些更核心的东西的话,希望大家想想这个系列文章反复告诉大家的,成长中每一个阶段都会影响后续的阶段,或者说现在的阶段都是被前面的阶段,以各种方式或形式影响着的。

因此,这个时期很大一部分进食障碍问题的孩子,通常都有关于共情、依恋、安全感这些重要方面的扰动,而这些重要功能的扰动,通常都发生或来自于他们婴儿期的那个阶段,即生命中的头两三年。

另外的原因,可能是母亲过于侵入,她一直把孩子当婴孩,都长大到7、8岁了,还把他当一个小婴孩在喂养。这个被当成婴儿喂养的孩子进入到青春期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冲突,一方面和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另外一方面是关于自身的分离。

在进食障碍的症状中,其实里面有不同的象征性的存在。对于这样的女孩子,背后可能存在着一个动力是她自发的,希望同时实现的两种无意识的愿望:

一个愿望是“拒绝母亲”,因为妈妈总想让我吃东西的,那我闭上嘴,告诉你不吃。这种女孩子的违逆、拒绝,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分离”进行的,试图建立一个自己和母亲相分离的自我意象。

另一个愿望是说我不吃,你来照顾我吧,你来控制我吧。我们知道,一旦一个孩子开始不吃东西的时候,反而会让父母有更强烈的'我一定让你吃点什么'的愿望。而这则是孩子对母亲控制的一种“反向形成”,就是孩子反而控制了母亲。然后,不难想象,当症状严重到需要把她送到医院去,收治住院,这个时候医院的工作人员,他们最优先级、最关注的当然是喂这个孩子一些什么,好像通过这样的方式,她又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别人。

简单讲,这个阶段女孩子的进食障碍,背后动力可能有两种无意识的愿望,一方面关于自己的身份认同,我是和你“分离”的,我是和你不一样的。另外一个无意识的动力和愿望就是她实际上通过这个方式来“操纵”父母,使得父母开始对她进行“侵入性”的反应,这样她就会重新回到一种“共生”的关系连接中。这两种无意识的愿望是同时存在的。

当我们看到那些障碍的病理性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身具这样一些问题的青春期孩子,他并不仅仅是有这里提到的青春期中期的冲突。在他身上,往往同时会有第一性器期留下来的一些问题,甚至有潜伏期包括青春期早期的困难。

还有和女孩进食障碍相关的一点在于,如果她过去有被性侵的历史,当进入到青春期中期的时候,就会开始有性化的一些表达。你能够看到创伤如何在女孩发展到青春期中期,身体进行性化表达时的有所展现。比如进食障碍中女孩试图通过饮食来控制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见诸行动”,它实际上活现出来的是我的身体正在被侵入,我的身体正处于危险之中,这可能都是对于过去创伤的一种表达。

尤其是那些在潜伏期被性骚扰的女孩子,成长到青春期的时候,她们对于长大会有一种极度的恐惧,有的时候就可能会通过不吃东西试图来停止身体的成长,因为她特别害怕自己的身体变成一个成熟的女性的身体。

也可能有的时候进食障碍背后的动力就在于如何去防御,或者去保护那种恐惧的感觉。为什么恐惧呢?因为一旦长到青春期,可能就真的会有那些让她感到非常害怕的性的活动。

所以,这里希望大家通过所举的例子背后的各种可能性,去看到各个阶段是如何影响症状的背后的动力。

Q:现在一个经常可见的现象,就是孩子拒绝上学而失学或退学,在高考之前也会突然出现一些这样的问题,请老师讲一下这个部分。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流行病性的现象。

个中缘由毋庸置疑因人而异。首先,尤其是在这些青少年跟自己的父母有一种共生性联结的时候,这种关于学习的困难和问题,更容易出现。

所谓“共生性联结”,其中有很多表现,比如这个孩子,可能十三四岁了,还和自己的父母睡在一张床上,就会使得他们很难去发展出属于自身的自我意象的部分。而对于高考,这意味着他们可能马上要和自己的父母分离了。也就是说当他们面对要升学考试了,要高考了,这个关于我要上大学了,要和父母分离了的想法直接把他们吓坏了。

此外,大家都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开始叛逆。叛逆的方式是什么,你想要什么我就不干什么,你想我上学我就不上。还有一点要补充的是,在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父母对于决定孩子到底有多大程度的自由可以去表达自己的攻击性,这个部分可能都存在着问题。

通常孩子不去上学的时候是有一种无意识地指向父母的愤怒。父母对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各种要求,这些要求有的是正常的,有的可能是过于限制性的,这不难理解。

一旦我们开始和这些拒绝上学的孩子做工作的时候,首先就要关注于他们对于父母隐藏的愤怒,以及因为要“惩罚”父母而带来的内疚的感觉。包括其中混杂着的一些焦虑的感受,比如不能和母亲分离。可能都是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

也许这个问题表现出来的是学习以外的环境适应或人际困难,比如在学校里同学们不喜欢我,大家都排斥我(也不排除有被霸凌、欺负的可能),老师对我太刻薄了等等。

还可能会有另外一种症候群,就是老想当第一,必须是第一,得不了第一,就会非常地憎恨自己,而选择自我放弃和逃避。

孩子失学或退学,父母没有办法迫使孩子回去,这时候,只能采取另外一种干预策略,被称为“非侵入性”的干预策略,就是在孩子愿意的情况下去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弄清楚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决定我们可能有哪些不同的干预措施。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分析145句话概要
一例青少年性别认同障碍个案的分析与心理咨询
青少年性别认知议题
爱唠叨的父母教不出好孩子
分不清是抑郁症还是自闭症,孩子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家门
心理咨询师课程笔记之八 20160320 发展心理学(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