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摘要幼儿园教育必须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虑,走进幼儿园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现阶段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包括幼儿对生命的认知,教师和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以及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幼儿生命教育活动的实现途径,提出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期对幼儿园开展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生命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生命教育

AbstractsThe goal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children ,whi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childrens growth in a healthy environment .It will help to lay the foundation of lifelong development for them This study is in the view of the necessity and practicality of lif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t pre-education stage .The researcher came into the kindergartens to investigate the pre-school-age childrens life cogni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he teachers and parent’s attitude by the method of interview .After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fe educ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greatly ignored in most kindergartens. The researcher offer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advice to rouse up the attention of lif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Key words: pre-education; life education

一、研究背景

生命教育是一个贯穿人一生的教育,从对生命的爱护与敬畏,到释放生命的能量,发挥生命的光彩,激活生命的智慧,需要人用一生学习努力。生命教育一词最早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明确提出。几十年来,他提出的生命教育理念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澳大利亚1979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日本于1989年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敬畏的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目标;乌克兰2001年开始开设生命科学基础科。

在我国,港台地区最早掀起生命教育的热潮。1996年前后,台湾当局鉴于

台湾校园内暴力和学生自残事件时有发生的实际状况,认为有必要在校园内实施

生命教育,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自1977年起,台湾地区民间机构同政府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计划,用以推动

生命教育的实施。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曾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当生命教育成为世界一种潮流之时。上海于20058月正式公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希望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生命教育在新世纪初受到如此关注无疑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从国内相关报道和已有研究文献来看,我国当前的生命教育仅仅停留在中小学校教育阶段,对幼儿阶段的生命教育研究少之又少。一个孩子的学前教育阶段,是建立孩子人生方向的重要阶段,对个体的生命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人生最初的知识、技能、智慧、朦胧的自我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在萌发、生长。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其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从小了解生命、学会珍爱生命。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1)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倡导者美国学者华特士认为,“生命教育是一套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标;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各个层面上逐渐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他提出,学校教育不应只是训练学生谋取职业或获取知识,还应引导他们充分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做好迎接人生挑战的准备。

生命教育的议题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侧重,但在防患未然上,主要倡导的是

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活出生命的尊严。从学者、教育界、宗教界全都投入提倡

生命教育的现象,可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背景下学者们对生命教育有不同的定义:

孙效智(2000)先生认为,生命教育的目的为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意义、

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展示个人独特的生命、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谐关系。

    黄德祥(2000)先生认为,生命教育有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并非新兴或孤立

的课题。归纳生命教育应对生命的起源、孕育、出生、成长、发展、哀弱、病痛、死亡等人生课题加以探讨,使学生有较深刻的体认,能爱惜生命、丰富人生、珍惜自己、尊重别人、爱护环境、祟尚自然。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有健全而完整的发展,过幸福美满的人生。

钱永镇(2000)先生为台湾台中晓明女中生命教育中心主任,他依其在晓明

女中推动生命教育的实务经验,主张生命教育的目的有四点: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珍惜生命。

通过分析,笔者赞同,生命教育就是在生命活动中,通过生命活动和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生命本质的探求,让受教育者感受生命的美丽、神奇与智慧,体验生命的美好,能尊重和关爱生命,形成对生活的自信和坚韧不拔的勇气,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教育。所以,生命教育是一种情感智慧式教育,它为今后有意义的人生打下终身基础。

2)幼儿生命教育

众多研究成果将学前阶段的生命教育定义为:关爱幼儿的生命,使其安全、健康地成长;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其主体地位及兴趣,采取适当方法对其进行教育,使其初步了解生命,学会珍爱、保护自己的生命,引导其尊重、珍爱大自然和其他生命体。

笔者赞同在幼儿教育的范畴中,幼儿的生命教育是指从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开始,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地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一种教育。

幼儿生命教育包括以下内容:

自我认识教育、安全与自护教育、避险逃生与危机教育、性教育、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开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初步的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让幼儿在未来生活中能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生命教育不只是教给幼儿保护身体的知识以避免伤害,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体验生命的尊严与幸福,学会欣赏、悦纳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为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幸福之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

1)国外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研究

国外学者对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关注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国外有

关幼儿对死亡认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至上世纪60年代该问题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者均认为幼儿对死亡的认知由多重次概念构成,只因研究者的定义与研究焦点不同而有所差别。

Kane将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划分为九种次概念:真实感、分离性、不可移动性、不可逆性、原因性、功能停止性、普遍性、无感觉性、外貌。

Hoffman和Strauss据其研究结果将之归为五个概念:死亡停止性、死亡必须性、死亡不可逆性、死亡原因性、死亡普遍性。

Speece与Brent分析了19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相关文献之后,提出死亡概念应包含不可逆性、无机能性以及普遍性三个次概念。

后来,研究者们运用较多的为四个次概念为:普遍性、不可逆转性、无机能性和原因性。普遍性即凡是生物必会死亡,无可幸免不可逆转性即个体死亡是永久的而无法再复活无机能性即个体死亡,其所有食、行、视、闻及感觉等生理机能皆停止运作原因性即人类致死的原因分有自然衰弱或病弱等内在自发性因素,或者暴力及非暴力的外在因素。国外学者对幼儿死亡认知的研究较早并且相对成熟。

2)国内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研究

在我国,随着生命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也开始关注学前儿童的生命教育问题。

杨莉君、康丹提出,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生命价值迷失在工具价值的遮蔽之下,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园应重视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园长应积极引导教师重视幼儿园课程的生命价值,使幼儿园课程体现生命的完整性、体验性、主创造性、丰富多样性。

李阿芳、杨晓萍提出,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的定位偏于理性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于教材和社会导向,课程实施过程凸显预设的控制性行为,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基于生命教育视野反思幼儿园课程实践,提升幼儿园教育的生命意义,这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

王云峰、冯维认为,幼儿生命教育是终身生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促进幼儿生命教育的更好实现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利用政策支持、赢得幼儿园和教师重视、鼓励家长参与、寻求社区资源。他们也提出了推行幼儿教育的具体的方法,如讲授法、欣赏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王炜提出的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具体方法包括讲故事与讨论、户外活动、阅读等。

何锋、朱清等人为了解幼儿对生命的基本认知,对幼儿进行了调查研究,在

此基础上提出:幼儿对生命的朴素认知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基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生命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一环,我们要予以重视。

李芳、朱家雄就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实施生命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家长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由此提出: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充分考虑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方法实施生命教育,采用幼儿、教师和家长能接受的方式,真正使生命教育成为对幼儿有益的教育。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日益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虽然学者们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关注生命教育不同方面,但是关怀生命、研究和试图实践生命教育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以上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本文主要是基于对众多学者理论的初步理解和思考,根据先调查现状和需要再思考实践策略这一思路,走进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对当前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丰富学前阶段生命教育的理论并为学前阶段开展生命教育提供现实依据,在对现状分析和参考教师、家长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笔者认为可行性的建议和策略,使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践。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走进幼儿园了解当前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的现状,主要包括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的现状、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及态度、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体现、幼儿园所用教材中涉及到的生命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思考,提出在学前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二)研究意义

通过对现阶段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调查,对幼儿园课程中的生命教育进行初步的探析,旨在把幼儿生命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对于花骨朵般稚嫩的幼儿,生命教育这个话题虽过于沉重,却难以回避。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孩子们十分需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从小就培养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人生观,建立生命至上、生命平等、科学的生命观,对生命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迫切的价值和意义。希望通过本研究,了解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的现状及特点,为丰富学前阶段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在学前阶段开展生命教育提供现实依据,希望使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认识到在学前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研究还试图对学前阶段开展生命教育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策略,使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践。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笔者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乌鲁木齐市妇联三八幼儿园大、中、小各班幼儿及其带班教师,医科大附属幼儿园各年龄班(包括蒙氏班)幼儿及教师,乌鲁木齐市爱尔贝早教中心儿童之家的幼儿、教师及家长。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

1)观察法

笔者在幼儿园及早教中心对现阶段所选用的教材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对平时教师教学的形式,内容以及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

2)访谈法

笔者根据访谈提纲,分别和乌鲁木齐市妇联三八幼儿园大、中、小各班的幼儿,医科大附属幼儿园各年龄班的幼儿以及乌鲁木齐市爱尔贝早教中心儿童之家的幼儿们进行了交谈,以了解幼儿对于生命的认知水平和现状,并且对这些幼儿所在班的主要代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和乌鲁木齐市妇联三八幼儿园中班的一名教师进行交流后共同利用对幼儿生命教育初探编写的教案进行试课,课后和幼儿、教师进行进一步交流。根据访谈提纲中家长生命教育认识及态度的一些问题对爱尔贝早教中心各级贝贝班和感官班和儿童之家的幼儿家长均进行了访谈。在家长等候幼儿的时间里通过充分与家长的交谈了解其认识现状和对于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态度,并得到他们的建议。

五、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的现状

    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现状、幼儿家长和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态度,是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依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家长,教师都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幼儿家长和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态度和方法正确与否都影响着幼儿是否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教材是实现活动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媒介,教材中是否涉及生命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阶段是否能够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前提为了能够了解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笔者分别来到乌鲁木齐市妇联三八幼儿园,医科大附属幼儿园,爱尔贝早教中心对其教学活动以及教材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幼儿生命认知的现状

    对幼儿生命认知现状的了解,笔者试图从幼儿对生命来源的认识、对生命本质的认知、对死亡的认知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

1幼儿对生命来源的认知

幼儿对生命来源的认知即幼儿对自己的产生,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以及所有生命体包括人类和动植物的来源的认知。通过了解幼儿对生命来源的认知,可以初步知道幼儿如何理解生命的来源,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对待自己、他人、以及动植物的生命。

在访谈中问及幼儿是从哪里来时,95%的幼儿知道自己是妈妈生的。只有个别幼儿回答“我是从老家来的”,“妈妈说过是捡来的”,问怎么知道的时,有的幼儿会回答“妈妈告诉我的”,“我自己看书知道的”。可以看出幼儿的这一认知来源主要有两个,由家长告知或者依靠自己独立获得,但是在各年级幼儿中,知道父母双方是谁生的幼儿所占的比例不高,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回答出:“奶奶告诉我的”,“我知道爸爸喊奶奶‘妈妈’,妈妈喊姥姥‘妈妈’”等。笔者认为幼儿只知道父母一方是谁生的原因有两个,幼儿的年龄和认知发展特点造成幼儿不具有“由己推人”的能力,不能由推论得出答案,或者是幼儿的姥姥或奶奶己经去世,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对于同学和小狗是谁生的,大班幼儿明显比中班和小班幼儿回答的好,大班幼儿能很快给出“他/她/它妈妈”的回答,中班幼儿经过思考也能给出类似的答案,而多数小班幼儿思索良久也不知道他的同学或小狗是谁生的。这与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与生活经验是一致的。部分小班幼儿回答“小狗狗是谁生的”这一问题很困难,因为小狗不在眼前,家里也没有养过小狗,他们不会进行思维抽象和概括进而得出结论。幼儿不了解动植物生命的来源,会有幼儿轻视宠物的生命,没有意识到小狗和自己一样是妈妈孕育出来的生命体,或者随意折断花枝,误以为动植物是玩具,可以随意夺取其生命。

 从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阶段幼儿从无法理解生命的来源到逐渐开始尝试理解身边的生命事件,而完整的生命概念有利于引导儿童从爱惜自己的生命扩展到爱惜周围生命物的生命。但受到儿童思维能力和思维特点的限制,这一认识只能是带有局限性的。学前教育承担着启蒙、养成教育的重任,学前教育阶段引入生命教育可以引导孩子从生命的起源开始,对自己以及身边的生命物的出生、成长过程拥有一个完整的意识和了解。能更好地引导幼儿个体向良好状态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开展生命教育十分有必要。

2幼儿对生命本质的认知

这一维度的问题主要考察幼儿是否能够根据生命的特征区分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的幼儿知道桌椅是没有生命的,但这些幼儿中,只有个别幼儿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多数的幼儿是靠猜测给出答案,并没有自己的理由和依据。面对桌椅是否有生命这一问题,很多幼儿将“是否会动”作为判断标准,尤其是小班幼儿,得出“桌椅没有生命”的结论,只是因为“它们不会动”,部分大中班幼儿能够给出“桌椅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没有生命”的解释。仅有大约30%的幼儿知道花、草是有生命的,认为“桌椅不会动,所以没有生命”的小班幼儿仍然把“是否会动”作为判断花、草是否有生命的理由,而部分中班和大班幼儿知道虽然花、草不会动,但它们是有生命的,“因为它们是植物,植物是有生命的”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倾向于将生命物质化,认为成具体化的某一个东西,比如把生命与血液,心跳这样具体的东西联系起来,有这些的就是活的。有的大班幼儿不但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而且能给出“植物有根,能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植物能够生长,从小长到大”、“植物会枯萎”、“植物会死”等合理解释。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得知,该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过相关的教育,这说明幼儿对生命的认知与得到的教育有关。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能够使幼儿认识生命,能够根据生命的特征(就地球上看到的生命而言):有形状、有意识、有灵性、有活力、有诞生、有新陈代谢、有死亡、有转化区分生命体与非生命体。总体看来,多数幼儿只是用“是否会动”来判断某一事物是否具有生命,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并不能够引导儿童正确认识生命,通过多样的生命现象了解生命的本质,因此,有关于生命的教育还需要让幼儿多方面了解更多的生命特征。而调查表明,幼儿是有能力掌握更多生命特征的,他们能够成功接受这方面的教育。

3幼儿对死亡的认知

死亡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谈生命必然要论及死亡,开展生命教育也不能不包括死亡教育。并且,死亡教育不仅应该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还应该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对死亡的认知就是幼儿对于生与死的理解,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理解生命。这种认知会使幼儿思考生命和死亡之间的关系,体会生命的价值所在,并且有利于引导儿童在今后的生活中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访谈中70%的幼儿认为人死之后就没有办法活过来了,对于活着和死去脑中没有形象的概念所以无法准确理解,他们也无法了解“可逆”与“不可逆”的道理,即死亡之后不能复活;小班的幼儿对死亡概念懵懵懂懂,中班的幼儿才能大致区分“睡着”与“死掉”的不同,这时的幼儿开始理解,会动的不一定是活的(比如机器人),不会动的也不一定就是死的(比如植物)。然而,另一部分幼儿认为有些办法是能够把人救活的,如“把他们送到医院让医生抢救”,“给他们吃药”,“给他们吃好吃的”,“对他们施魔法”等,说明这部分幼儿不知道死亡是不可逆转的,他们受一些童话故事、动画片等的影响,认为人死之后,是有办法把他们救活的。

通过幼儿对生命理解的描述,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对生命认知的现状。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开始在生命的样子这一问题上产生了疑惑,他们有了疑惑,那么之后就会是更多的猜测,假想,推测。然而,对此问题,成人普遍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成人有这样的畏惧、忌讳心理,所以很少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有意让孩子远离与之相关的问题,甚至不会告知孩子生命的真正规律中还有死亡的存在。死亡教育的缺失使幼儿对死意味着什么缺乏常识的了解和思考,以至于很多不幸的事件发生。有的孩子不懂得珍惜生命,遇到挫折就轻易想结束生命;有的未成年的孩子不能用理性的态度看待死亡,导致焦虑、恐惧,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排遣和治疗,这种心理会影响幼儿成年后的生活,乃至一生。可见,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极为重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就是要教育孩子“重死”。“重死”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对生命的珍视,看重“生”,也看重“死”,换言之,只有看重“死”才会看重“生”。笔者认为应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生命教育,让幼儿明白人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是不可以逆转的,人应该珍惜生命。幼儿园死亡教育应该是幼儿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长对于生命教育认知的现状

家庭是塑造幼儿个人品格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生命观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看法都会影响到幼儿的生命认知。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家长能够做到热爱、珍惜所有生命,每天充实而快乐,一半以上的家长能够接受“死亡是生命循环的自然现象”的说法,并能够坦然面对亲友的死亡。几乎所有家长都说孩子曾问过自己关于“我是从哪里来的”、“小狗死了是睡着了吗”等等很多问题,家长多数表示自己无法科学的回答孩子,只是敷衍了事,还有的孩子询问过有关死亡的问题,说明多数孩子对死亡存有好奇心,开始关心死亡问题,这是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契机,有个别家长说带孩子参加过葬礼,笔者认为这说明少部分家长已经不忌讳孩子接触死亡问题,会利用身边的机会让孩子逐渐了解死亡、对孩子解释死亡。同时也有一些家长提出“死亡”是很抽象的概念,认为学龄前的孩子很难精确地区分生与死的差别,也不太了解“生命一旦逝去,是无法像动画片里的人物一样复活”。需要在解释死亡时提出死亡是不可逆的,一旦死去就无法活过来,但家长反映,即使父母对这件事认真解释,孩子仍然一知半解。也不知道是否应该带孩子参加丧礼。

通过对家长的调查可以看出,多数家长认为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是必要的。无知并不能令孩子免于接触死亡,唯有用正确的态度教导孩子认识死亡,孩子才有能力面对生老病死,也更懂得珍视生命,家长认识到在学前教育阶段进行初步生命教育的重要,只是苦于没有科学的方法,所以家长大都表示希望在幼儿园阶段开展生命教育,希望通过正确引导和教育让幼儿了解生命、懂得尊重生命。

(三)幼儿园教师对于生命教育认知的现状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程度会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效果。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孩子应该具备面对不幸和困难时调节自己情感的策略,应该具备自我保护、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应该让孩子了解生命、关爱生命,在孩子对死亡及生命的话题感兴趣时应该抓住机会对其进行指导,并且希望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或者渗透生命教育思想。

但面对“生命教育的目的与内涵”这一问题时,多数教师回答不全面,这说明教师对生命教育还未有充分的认识,渗透相关思想和理念的幼儿园也是少数,这方面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虽然了解生命和死亡教育的教师不在多数,但是通过笔者的介绍,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生命教育很重要,希望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或者渗透生命教育思想,同时教师们提议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选用幼儿能够接受的内容和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态度处在矛盾之中,即她们对生命教育的功能是认同的,同时又对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存在质疑。对于“幼儿园现阶段是否有生命教育相关内容的活动”的问题时教师们表示现阶段还很欠缺,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涉及到自我保护、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却没有利用这一主题很好的生成出生命教育。

总的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对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生命教育持肯定、支持的态度,并且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只是苦于没有选定合适的教材,没有教学计划安排,自己的生命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尚不成熟,很难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四)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调查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会认同教材所阐述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同构;另一方面教师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以及对幼儿的了解对教材进行还原、解读。故笔者走进幼儿园分析所用的教材以了解学前教育阶段教材是否体现生命教育的内容。

乌鲁木齐市妇联三八幼儿园所用的教材是很多幼儿园选用的《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和《分级阅读》。教材按照美术、数学、健康、语言、社会五个不同领域设置主题。教材中没有生命教育专题部分,教师用书中也没有明确指导课程可以涉及到生命教育部分。通过分析教材,本文认为,主题活动的生成部分很重要,在教材所设计的主题中很多可以生成生命教育的内容。比如对于美术的内容《乘热气球去旅行》《太阳花》《春姑娘来了》等主题。数学《小蚂蚁找家》《新年礼物》《一年有四季》《甜甜的冷饮》《有几只青蛙》等主题。健康《应该怎么做》主题,都是可以设计出关爱生命的教育内容,在科学活动中引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通过与周围环境、动植物、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和探究活动,让孩子们逐渐发现和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美好。语言的主题活动如《小鹿死亡之谜》《可爱的鱼儿》中也可以生成出死亡教育,比如在第一个课时讲完小鹿怎么死了之后引发幼儿对死的好奇和初步思考,随后紧接着设计一堂可以使幼儿初步认识死亡的意义(认知),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认知),学习面对死亡的正确态度(情意)的童话书分享活动,可以选用《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或《再见,爱玛奶奶》。对于社会主题活动可以增加《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各种各样的标记》《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怎样对待陌生人》《自救-雷电的预防》《危险无处不在》等安全教育,对幼儿开展初步的生命教育。

(五)小结

通过对幼儿,家长,教师的访谈和观察可以看出,在学前教育阶段有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但在其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不足。如实施者对生命教育关注度不高,在幼儿意识中生命概念缺失。大多数幼儿对于生命的理解很模糊,家长缺少正确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引导幼儿。幼儿园没有相应的教材和教学安排,教师没有相关知识储备。这一现实与我国幼儿教育阶段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有一定的脱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要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并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事实上,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讲,无论是牙牙学语还是蹒跚学步,在其成长的每一步,都透射着他作为一个天生的学习者对生命问题的探求,如对“我是从哪里来的”、“什么是死亡等等问题产生疑问。这些又恰恰为生命教育提供了契机。幼儿生命教育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唤醒幼儿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本文认为,把握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幼儿期进行最初的生命教育既是十分必要的又是可行的,当孩子懂得生命价值和意义时,他才会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六、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幼儿生命教育是终身生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充分利用政策支持,赢得幼儿园和教师重视,鼓励家长参与,寻求社区资源,将促进幼儿生命教育的更好实现。

(一)政府部门应给予重视和支持

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开展,组织召开会议,对学前生命教育进行学术探讨。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具体实施内容、阶段和步骤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教学资源丰富,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运用不同的感官刺激向幼儿讲述有关生命的知识,包括生命的形成、繁衍过程,对生命的保护和关爱等。并规划了从幼儿至高中阶段相应的生命教育教材。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借鉴上海和港台地区及国外经验,充分认识到幼儿生命教育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而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儿童生命和民族教育兴衰成败的大事,积极制定生命教育各项政策法规,规划幼儿生命教育课程,探索中国特色幼儿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开发与幼儿生命教育有关的教材,以促进我国幼儿生命教育发展。

(二)进一步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贯彻与实施最终依赖教师来完成,幼儿园应重视生命教育的育人功能,制定生命教育课程,更重要的是培训教师,使其充分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掌握生命教育实施的原则与方法,探讨生命教育的具体教学与渗透,在教学中进一步增进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将教材中有关的内容落实到活动中并积极探讨生命教育课程的衔接问题,保证生命教育贯穿儿童的生命发展教育全程。教师要积极配合并支持生命教育政策的推行,与幼儿生命教育专家及心理学专家积极合作,共同探讨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措施,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进生命教育。实施开展各种预设主题活动,通过各种预设的主题活动贯穿实施生命教育,并注意挖掘一日活动中融生命教育于科学活动的因素,将主题活动不断的拓展、延伸、深入。具体方法:

1)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幼儿说明、解释有关主题或知识。

 

 在调查过程中建议妇联三八幼儿园教师利用对幼儿生命教育初探编写的教案利用多媒体向幼儿讲解有关生命孕育的知识,讲解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详细展示出一个胎儿成长的全过程。结合图片,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幼儿讲解:“这是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要经过9个月零10天才能生出来。”经过老师的讲解,这个园的幼儿竟然能够认真地讲出:“爸爸妈妈结婚后非常相爱,想要一个小宝宝,于是爸爸就把自己身体里名叫‘精子’的种子放在妈妈肚子里一个叫子宫的‘小房子’里,和妈妈身体里叫‘卵子’的种子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一个小生命。它在‘小房子’里慢慢成长。最后,在医生的帮助下,妈妈肚子里生出了小宝宝,这个宝宝就是我。”教师给幼儿介绍这些知识时,他们听得非常认真,而且事实证明幼儿能够听懂教师的讲解,同时我们也认为,不用担心孩子会对图片产生过分的反应,他们的心灵没有大人赋予图片的种种附加。

2)开展丰富多彩的孩子自己参与的探究活动。

幼儿都有融入大自然的向往,有参与行动的渴望。当幼儿对自然界的生物产生兴趣时,我们需要给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教室内或园中开辟“自然角进行种植、饲养。平时的日常活动时让幼儿给自然角里的小动物喂食、换水、清洁,为植物园里的植物除草、浇水、捉虫、松土、施肥等,教师鼓励幼儿细心观察,并且加以引导,让幼儿把所见所感记录下来,一同分享,可以通过体验活动来感知动植物的生命,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诞生、成长、生病、衰老、死亡等现象。在自然活动中,幼儿对活的东西,不管是动物或植物,都充满了好奇,包括它们是什么,它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的生命循环等。所以,融入大自然活动,尤其是对有生命的生物的探讨,是幼儿生命教育最好的课题。在孩子的生活中,这些生物随时可见,孩子可以通过观察、纪录,以及对问题的探索与寻求答案的过程,了解生命的过程及喜悦。例如,在种植活动中,柔弱的豆苗需要栽种者细心的照顾与呵护,在耐心的观察中,幼儿也能体会生命的无限希望与活力,同样可以进行生命教育。还可以通过参观医院,让孩子们感知了病人的痛苦,对生命的欢乐和痛苦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其同情心、爱心,从而能懂得生命、尊重生命。也可以通过模拟社会生活,学习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增强自信心,让幼儿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为今后的快乐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学着关爱娃娃、关爱病人,在玩具分享活动中,体验同伴友好相处、互换玩具的乐趣以及学着爱护同伴的玩具,在种植饲养活动中,幼儿细心照料,观察、体验着蚕豆发芽、青菜长叶、瓜果成熟、蚕宝宝结茧、宝宝长大……这些感性经验的获得,都能够唤起了幼儿心底爱的体验。

3)善用童话处理孩子情绪,运用图画书去教导幼儿正确的生命意义.

图画可以视为现实与想象世界的缩影,对幼儿各种认知概念的发展,提供观察、思考、解析、感受与判断学习的经验。透过图画书更能将生硬的生命议题及抽象的价值观,化繁为简地传递道理、发散概念。比如,直接谈论死亡话题的--《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再见了,爱玛奶奶》《活了100万次的猫》《长大做个好爷爷》《獾的礼物》《鸟儿在歌唱--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国内出版的图画书也有谈论这个话题的,比如有一套的“棒棒仔心灵之旅图画书”里的《会魔法的爸爸》。这些图书大多是以绘本形式出现,即图文并茂,用水彩强调画面的温馨而不是人们以往认为死亡的那种灰暗色调,画面处处流淌着一种对生命的热爱,配上娓娓地叙述,整体给人充满安静、贴心的感觉,冲淡了离别的悲伤,这无疑对幼儿来说,生命就像一首暖暖的诗。当然在选择作品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学作品的形式及点到为此的教学内容较能引发幼儿对死的好奇或错误迷思。其情节内容与图画所传递的死亡意涵是否能让幼儿了解是很重要的,且对幼儿死亡概念之建立深具影响,所以在选择教材时需要谨慎。利用亲子共读来陪伴孩子面对死亡,是很具体且软性的教导。多欣赏这样的作品,不仅不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负担,相反还会帮助他们形成平和的心态,甚至可以培养他们形成一种平静面对生命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勇气。如在现使用教材语言的主题活动如《小鹿死亡之谜》之后将主题活动不断的拓展、延伸、深入。

比如设计死亡教育主题——爷爷去哪里了?

(1)教学目标:引发幼儿对死亡的思考;引导幼儿理解生命的终止

(2)使用教具:《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3)教学时间:25分钟

(4)教学设计内容:

准备活动——老师先讲故事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小男孩布鲁诺的爷爷过世了,他不了解为什么爷爷躺著,别人却说爷爷已经离开我们了。小男孩不够高,看不见棺材裏的爷爷,只能看到爷爷的鞋底,所以他在猜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后来,大人抱起他,看到棺材裏的爷爷,他认为爷爷在睡觉。去参加丧礼时,他也不了解爷爷在坟墓裏的棺材内做什么。几天后,布鲁诺开始问:爷爷现在在哪儿?大人说在墓地,在天堂……他听了有点生气,因为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他不知道爷爷到底在哪里。妈妈跟他解释:爷爷的身体在墓地,他的灵魂已经上天堂。从此布鲁诺展开了一连串对“生命”探索的行动!表面上,在这一连串的过程中,布鲁诺不停的发问→得到答案→思考→疑惑→再问......

讨论与分享——

(1)听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2)你觉得布鲁诺的爷爷到底去那里了

(3)妈妈看着新出生的小婴儿说::也许爷爷又回到我们身边。你觉得妈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4)家里曾经有人去世吗?你觉得他现在在那里呢?

延伸活动——画一幅图画,希望小朋友画出来去世的人到哪里去了

通过故事,幼儿们可接触到各种对“死亡”、对“生命”的许多不同角度的看法。这对于幼儿或老师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接触和引导,一个不错的“探究死亡的开始”。准备这次活动的教师也认为这是选择这个故事的初衷,因为对幼儿的教育不应是灌输,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幼儿的思考能力是正是我们现代教育最需要培养的。

(三)在教材中设计生命教育内容

有了上级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的支持,应该积极调动专家学者的力量进行生命教育课程的研发,广泛探讨交流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编写一些典型的生命教育教学案例成册以供教师参考,开发出与幼儿生命教育有关的教材,否则幼儿生命教育的贯彻落实也是不可能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制定并逐层分解,建立高、中、低层次目标、活动目标、近期目标,形成由低到高,由概括到具体,逐级覆盖的实施方案。收集、创编优秀的资料与教材,如生命历程教育的教材,安全教育和险情求生教育的教材,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保护环境的教材等。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幼儿认识自己

说起生命的起源,很多家长都说遇到过孩子这样的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成为家长的一大难题。孩子提出这一问题说明他们对自己的“来历”很感兴趣,家长应该用正确的语言进行科学准确的解释。幼儿园应该鼓励、帮助家长向孩子讲授这一问题,比如告诉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晶,是经过妈妈艰苦的孕育生出来的”,并向孩子详细地介绍他们出生前的孕育过程。能让他们知道妈妈的不容易,把生命教育与感恩连在一起。”除了生命来源方面的认识,孩子们还应该学习全面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和五官的功能。引导孩子从生命的起源开始,对自己的出生、成长过程拥有一个完整的意识和了解。

2)和幼儿一起探索生命本质

    根据调查得知,多数幼儿主要是用“是否会动”来判断某一事物是否具有生命,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生命特征。而幼儿是有能力掌握更多生命特征的,他们能够成功接受这方面的教育。考虑到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并不是让他们掌握高深的知识,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一些比较基础的、他们能够接受的知识,可以告诉他们有生命的事物比如人和动物,他们有各种身体器官(如头、手、脚、嘴巴、眼睛、耳朵、内脏等);有独立的活动能力(如看、走路、活动、吃饭、呼吸、玩耍等);有心理活动(如哭、笑、难过、想事情、做梦等);还具有交往能力(会说话、赛跑、拥抱等)。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是由种子生长出来的,能够感知冷暖,过热或者过冷都会使它们发蔫、枯萎,植物也会有疼痛的感觉,长时间不施肥浇水它们便会枯萎,慢慢就会死掉等等。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主要是使幼儿认识生命,能够根据生命的特征区分生命体与非生命体。

3)注重对幼儿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永恒的主题,幼儿的安全是家长和教师关注最多的问题。因此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2001年9月,国家教委颁发并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对其进行一些浅显的安全、卫生、保健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幼儿对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危险的防范意识和处理危险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幼儿园安全活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

4)关爱生命的教育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爱心培养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期。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别人哭,就会拿玩具或吃的给对方,表示一种安慰,这是孩子爱心的自然流露。但是,作为天性的爱心仍然需要通过外界环境的激发才能得以维持,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的持久的、稳定的情感特质。就像有人说的:“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那就请你培养它、呵护它吧”。因此,通过爱心教育来培养幼儿的爱心就显得非常重要。培养孩子的爱心涉及到对动植物的关爱,对同伴、教师、家长的关爱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爱护几方面。告诉孩子动植物的存在美化了我们的环境,不要随便采摘花朵、乱踏草坪;爸爸妈妈和教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要关心他们,还要帮助老人和比自己小的幼儿;幼儿园和小区也是我们的家,它们的干净整洁需要我们的维护,不要乱放玩具、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

5)正确的死亡教育

 生命教育包含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死亡的本质、获取有关死亡各种知识、认识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促使人们由死观生、珍惜生命、直面死亡,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投入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由于民族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诸种原因,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在青少年中持续上升的自杀率、漠视自我与他人生命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对民众的生命质量进行深入的思考。“死亡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更要明晰死亡教育的价值,掌握其特点,并科学地开展。

正确的进行死亡教育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施。笔者认为文学作品是幼儿死亡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口与幼儿谈论死亡无论如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翻开书,由故事开始不失为一种好方式,所以文学作品是很好的一种媒介。文学题材以一种贴近现实的方式,将社会事态刻画出来,引起幼儿思考,可以说图书在标榜唯美和强调幸福美好之余,不再只是单纯提供幻想娱乐的功能,也是让幼儿认识真实世界的桥梁,它可提供机会让幼儿表达哀伤与恐惧,并提供替代性经验。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图画书里有不少种直接或者间接跟幼儿谈论老和死亡话题,这些原本沉闷的话题用图书表现出来并不古板简单。

总之,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关系到每位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生命教育仅靠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达到应有效果的,它的实施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有关学前幼儿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期待通过本文能够使学前幼儿生命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同时,由于笔者知识、能力及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只是对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了初步的思考,期待以后的学习与实践中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5.

[2] [美]格莱因,W·C.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84486.

[3] [美]华特士著,林莺译.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炜.正视幼儿生命教育[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7).

[5] 朱清,朱玉华.关注生命教育重在早期保护[J].幼儿教育,2006,(6).

[6] 李阿芳,杨晓萍.试论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基于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反思[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9).

[7] 李幼穗,孙红梅,韩映虹等.关于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8] 王云峰,冯维.论幼儿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及实现途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 (6).

[9] 李芳,朱家雄.幼儿生命教育可能存在问题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7、8).

[10] 崔迪.幼儿园死亡教育的特点及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1] 刘乃华.幼儿生命教育教程编制和实施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附录

幼儿生命认知现状访谈提纲

1.你是谁生的?(从哪里来的?)

2.你爸爸、妈妈是谁生的?

3.书桌(椅子)有生命吗?为什么?

4.花、草有生命吗?为什么?

5.汽车和小猫哪个是有生命的?为什么?玩具和小朋友哪个是有生命的?为什么?

6.xx小朋友是谁生的? 

7.花园里有很多漂亮的花,你会采摘吗? 

8.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你会怎么做?

9.如果房间里着火了,你怎么办?

10.在外面和爸爸妈妈走散了(找不到爸爸妈妈了),你怎么办?

11.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怎么办?(给他开门吗?)

12.不认识的人给你好吃的,你怎么办?(你吃吗?)

13.幼儿园的小动物死了,你会怎样?(你伤心、难过还是愉快、高兴?)

14.小朋友生病了,你会怎样?(你伤心、难过还是愉快、高兴?)

15.所有的人有一天都会死吗?(我们有一天也会死吗?) 

16.人为什么会死?(在询问死亡维度的问题时,利用5.12地震的相关问题,向死亡话题引导。)

17.地震中死了的小朋友,还能和你玩吗?

18.有办法让地震中死了的人活过来吗?

19.<<海的女儿>>里小公主最后变成泡沫你难过吗?

20.人死了还会活过来吗?生命有几次?

家长访谈提纲

1.您认为死亡是生命循环的自然现象吗?

2.您的孩子询问过有关死亡的问题吗?您是如何对他说的?

3.您曾向孩子解释过有关死亡及生命的问题吗?

4.您自己觉得很难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亡吗?

5.您认为孩子应该了解生命和死亡的相关问题吗?

6.您认为幼儿园活动中应该让孩子了解生命、关爱生命吗?

7.您自己及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珍惜所有的生命吗?

8.您的孩子经历过亲属的去世吗?参加过丧葬,并对此有所理解吗?

9.您会利用一切适当时机给孩子解释生命问题吗?

10.您认为孩子应该具备一些调节自己情感的策略吗?

11.孩子问起生命或死亡问题时,您会耐心、正确地给孩子解释吗?

12.您会不会觉得孩子还小,和孩子解释死亡问题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13.您认为孩子应该具备自我保护、安全、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吗?

14.据您了解现在幼儿园进行了生命教育吗?

15.您希望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或者渗透生命教育思想吗?

教师访谈提纲

1.您认为死亡是生命循环的自然现象吗?

2.您热爱、珍惜所有的生命吗?

3.在此之前,您听说过“生命教育”“死亡教育”这些词吗?

4.您认为孩子应该了解生命和死亡的相关问题吗?

5.孩子问起生命或死亡的问题,您会耐心、正确地给孩子解释吗?

6.您认为生命教育重要吗?

7.您认为孩子应该具备自我保护、安全、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吗?

8.幼儿园现阶段是否有生命教育相关内容的活动?

9.在教学过程中您会寻找适当时机给孩子解释死亡及生命问题吗?

10.您了解生命教育的目的与内涵吗?

11.您希望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或者渗透生命教育思想吗?

12.您是否认为孩子应该具备调节自己情感的策略?

13.您是否认为孩子还小,和孩子解释死亡问题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14.您是否希望家长也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给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的问题?

15.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中您有什么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省级园长培心得2013
转给家长看||请别对我们幼儿教师抱那么高的期待
幼儿园学费越贵孩子教得越好?原来还有8个因素在决定,家长早知
幼儿园不是小学教育“练兵场”
安吉游戏——走向世界的中国幼教理念
重视学前教育 纠正教育“保姆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