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3-6岁女孩的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是由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来的。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情结”是一种性心理障碍,对女孩的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所以,在孩子3-6岁阶段,父母要当心女孩的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的消极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情结”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也称作性心理倒错。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这样解释:“恋父情结”是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结。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把母亲置诸一边,甚至想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父女关系过度亲密并不是好现象,如果父亲在意识到女儿的过度依恋心理后,仍没能根据女儿年龄大小和认知能力的程度调整与女儿相处的方式,就会对她将来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恋父情结对女孩的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如果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与母亲的关系疏远不说,以后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乃至婚恋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样的女孩总在有意无意地寻找父亲式的恋人,但即使找到了,相处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因为恋父的女孩性格大多内向、娇气、任性,而且往往出现性的阻抗。
   此种“情结”的出现一般源于女孩在3-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关爱和适当的教育。
   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注意性别差异,出现性的好奇心。在这一时期,男孩恋爱母亲,嫉妒父亲;女孩亲近父亲,嫉妒母亲。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本能的异性爱的倾向,一般由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
  
3-6岁是性角色心理发育的关键期
   如果我们问一个3-6岁之间的孩子:“你是谁?”他(她)都会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我们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一般也不会答错。
   这说明,3岁以上的孩子都已完成了两项看来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心理发育。首先,通过自己所独有的名字,孩子已经能够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他(她)已经具有初步独立的自我。也正是在3岁以后,孩子能够初步地自己照顾自己,在生活需要方面开始摆脱对父母的完全依赖。
   其次,通过大人的灌输,孩子已经能够分辨男女并能把自己划进男或女的范围。这就是最初步的性别角色的形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地发育到这一步。可惜,非常多的父母都不知道或忽视了这是第一步,而且是进入危机之门的一步。在3-6岁期间,孩子必然会在感情上更加依恋父母中一方。这时只能有四种可能:恋父、恋母、全恋或者都不恋。 
    人们习惯上把这看作亲情问题,如果孩子不依恋自己,许多人会以为是因为自己亲得还不够,于是加倍弥补。有些人觉得无所谓,尤其那些感情较好的夫妻,常常觉得孩子亲谁都一样。其实,这是孩子在进行性别角色方面的认同。也就是说,既然孩子知道自己是男是女,也知道父是男母是女,于是男孩子就需要格外亲近具有男性心理特征的父亲,把父亲当作本性(全体男子)的典型代表,从他那里学习男性特有的性格气质和举止神态,将来才能成为一个被社会所承认的男人。同样,女孩也需要亲近女性化的母亲,以便学会如何做女人。3岁到6岁的孩子不会去崇拜高仓健或者玛丽莲,他们唯有学习父亲或母亲,将来才不会变成“娘娘腔”或“假小子”。

发现后要重视并加以引导
   女孩恋父情结的发生,只要留心,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端倪。比如有的孩子将父亲常用的东西(如雨伞、火机等)带到幼儿园,吃饭、睡觉、游戏都带着,老师一旦在她午休的时候将其拿走,她就会大哭,甚至用头撞地,有的孩子甚至会昏死过去。对于其他人的同类物品,她并不接受。这个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如若不然,待孩子年纪大了之后,恋父情结有可能变得更加强烈,难以控制。
   很多女孩的恋父情结都是幼儿时期父亲的过分溺爱和母爱的不足造成的。这样的孩子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和妈妈接触较少,在最需要母爱的滋润时,脑海中印刻的是爸爸的抚爱。再加上成长过程中,爸爸的娇宠和妈妈的严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造成了在情感上与妈妈的逐渐疏远,甚至认为是妈妈分享了爸爸本该给予她的全部关爱,渐渐地对妈妈产生了一些怨恨。
   对于女孩的恋父情结,父母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设法给予引导与克服。
   家长首先要对女孩进行性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性的补课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性的社会角色教育,让女孩明白“男女有别“。结合女孩身心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知识教育,让女孩从依恋父亲的情结中解脱出来——满足孩子渴望获得性知识的需求,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帮助女孩走向同龄、同性伙伴,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做好铺垫。
   其次是要在行为上配合。女孩的“恋父情结”主要源于其婴幼儿期父爱与母爱的不平衡,因此,父母双方要适度配合,不要单方面矫枉过正。作为父亲,应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另一方面,作为母亲,则应急起直追,行为上亲近女儿,满足女儿的诉求。
   当然,我们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教养角色的转变,是因人因事而异的。事实上,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得靠父亲和母亲共同培养起来。弗洛姆曾说过:母爱能使孩子学会爱和关心,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基础,而父爱则有利于孩子在心态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有恋父情结吗?
弗洛伊德解析恋父情结
有"大叔控"的女孩从小缺少父爱?
公司高管长期性侵养女:女大不避父将导致父女关系变质
正向的恋父/恋母情结
女儿七岁前需给足两种父爱:缺第一种易爱大叔,缺第二种易招渣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