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灵成长后,与父母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网络上有的是各种各样关于原生家庭的观点。有一波声音说:我们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指向了原生家庭;也有一波声音说:你的痛苦是因为总抓着父母对自己的伤害不放,应该放下,跟父母沟通和解;还有一波声音说:需要和解的是你的内在父母;近期新一波声音说:对不起从来就没有好的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欠你什么,欠抽你 /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 别把你的不幸推给原生家庭...... 


我也曾经在《纠结在原生家庭中,永远无法真正成长》一文中发声:


原生家庭是探索自己内在世界的入口,不是出口。我们通过审视原生家庭看清楚自己的匮乏、创伤与固化模式等,进而踏上心灵成长的旅程。


我们需要看见并承认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深刻影响,需要在意识上觉醒——“我要与父母在精神上彻底分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把用来控诉父母的能量集中用来做内在的成长。


放下原生家庭的概念,站到高处,就会看到一种更深的存在。你会发现痛苦是通往智慧与蜕变的通道。在那个通道中,有些核心的东西永远都不变。心灵成长就是要去学习核心的东西,然后在自己身上不断地经验。不要总是我的原生家庭,我的内在小孩...... 这些是局限的。


可不可以跳出来?


然而,跳出来之后呢?父母们的意识层次可能还没有进化或提升到能够理解心灵层长的那些“道理”。那我们又该如何平衡与父母关系中的付出与给予,进而营造健康的关系?


平衡与维护跟父母的关系,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但我觉得还是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努力。以下是来自我个人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分享给大家参考:


第一,不再求认同。


这个问题要从小时候说起。小孩子都渴求着自己被父母无条件地爱着,需要父母关注与认可,进而确定自己的价值。倘若得不到这一切,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够好。然而,我们现在都已经长大,不是小孩子了,不再需要通过父母给予认同而“存活”。


必须承认:我们也好,父母也罢,大家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是各自不同的成年人,拥有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啊。正是这种差异才让世界如此美好,我们每个人也正是依靠着认识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生活、不同的行为来丰富和成长自己。我们与父母的不同,并不能影响我们相亲相爱。如果把彼此认同作为相爱的证据,那就是变质了的爱,是控制。


你是否能对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认同呢?不认同的时候就没有友情了吗?同样的道理,我们不可能完全认同父母,父母也不可能完全认同我们。然而这并不会影响到关系的本质。对差异的包容,正是心灵成长的一部分功课呀。


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都还没有觉醒开悟,还是有许许多多的需求要被满足。可以选择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和舒适区啊,让满足需求的任务被分散在更多不同的人、事、物上。这样便降低了对父母的不合理/超负荷期待,并不是非父母不可。


第二,让他们放心。


既80/90之后的新一代人是非常幸运的。我们接触到的信息、观点越来越多元化。我们眼中看到的世界有更多的选择。


但是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往往看到的只有一两条路,自然会滋生出很多对儿女的担心和焦虑。当我们心灵成长后,自己的意识层次逐渐提升,就能够看到这种差异,自然能够理解父母那个意识层次的爱。


到目前为止,中国都还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或者说被儒家文化影响深重的地方。对父母的敬畏、孝道这些话题,有时确实是绕不过去的。所以,我们能够做的,不是试图改变父母,逼迫他们去学习、去提升层次,而是接纳他们的层次。让自己好好地生活,让他们放心。


无论父母的焦虑和唠叨是不是烦到你,至少他们的初心和你自己的成长初心是一致的,都是想让你自己变得更好,做好自己。那么有客观的收入,能够照顾好自己,无须父母操心,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亲密关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你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父母想要看到的...... 真的成长了,父母自然放心 。


第三,守住边界。


成年人之间正确地相处方式: 理解、尊重、平等沟通、守住边界、经济独立、拥有独立的人格、为自己的决定负全责。我们与父母都是成年人,我想相处方式也应该以此为基础。


可以听取父母的意见,就像可以听取朋友的意见一样;允许父母发表观点,就像允许朋友发表观点一样。但,一切都做自己的决定。事后结果好与不好,责任都要自己承担,坚决不对父母说“都怪你们当初......”。说了这种话,或者哪怕在脑袋里这样想,都会退步变为依赖父母的关系。


“关系”的定义,是为了让人际边界得以清晰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就意味着不论什么关系都需要边界。大多数人际关系的问题,包括与父母的关系,都来源于边界的模糊。有了清晰的边界,才知道进退的分寸和位置,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行为准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可以反而带来安全感。在与父母相处的时候,要了解自己的极限,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付出。


我们总是喜欢将爱和关系两个概念混淆。爱可以是无条件的,但是关系都是有条件的。我们可以无条件地爱父母,因为爱是你一个人的事。而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一段健康的关系中,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条件,也要认清对方的条件,这样可以认识到各自的边界,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关系。


第四,跳出儿女的角色。


前阵子在《吐槽大会》听到李诞说:“之所以没有把我爸的微信拉黑,跟他是我的父亲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是真的只是单纯的觉得,这大哥人确实不错。”


这就是把父母还原为人的表现。父母不是一类奇怪的、特别的叫做“父母”的生物。他们跟我们一样是人,在关系中,更多地跳出儿女的角色,把父母当人看,把自己当人看,而不是过分背负着角色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你读书—【陪伴孩子终身成长】04所有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好书推荐)六本书帮你彻底走出原生家庭的引力
原生家庭与夫妻关系
很多夫妻问题,都源自“原生情结”
鸡汤还是砒霜?这才是真正的心灵成长
心灵聚会回顾篇|疗愈亲密关系・如何与父母和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