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犯头号强国者,虽远必斩首


别紧张,地球上可不止一个头号强国。今天聊的这个不叫老美,叫大汉,牛掰在两千年前。

在那会儿,地球上有两个大帝国,一个在亚欧大陆的东边儿,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大汉帝国;

另一个在西边儿,叫做罗马帝国,在中国史书里,它被称作大秦。

很难揣测大汉的史官为什么要用前朝的国号去称呼西方势力。想来想去,只能归结为各种自信——

虽然罗马帝国也很牛,但在公元前后那几十年,它实际控制的土地大约只有50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在3000-4000万的水平;

而汉武帝时期的大汉,实控疆域已达6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少说五六千万,关键是那会儿还没罗马帝国呢。进入东汉,土地虽略有缩水,人口却仍在增长。

在以土地、人口决定国家实力的古代,大汉与大秦,就是地球上GDP分列第一、第二的两大经济体。

但是,老大和老二各自的安全形势却大不相同。大秦日子过得很舒坦,周边没有强敌;

大汉的心就要累得多,因为在它身边长期住着一个恶邻居——匈奴。

来一张西汉时期的地图,一看就明白:

匈奴,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中国史官一般称他们为“猃狁(音“显允”)”或“犬戎”。他们的老巢——单于王庭长居漠北,也就是今天蒙古国那一大片儿。

古代游牧民族的一大特性,就是生存环境过于恶劣,很难进入稳定的农耕文明,所以不得不主要靠打劫为生。南边儿富庶而文明的中原王朝,因此成了日常抢劫对象。

面对中原,匈奴的战略态势不要太好。因为蒙古高原绵延数千里,处处都能发动进击。但他们主要的进攻方向是这两个:

一是西边儿,也就是上图大红圈里的河套地区,公元前后那会儿,是中国北方优良的粮食、畜牧产地。拿下这里,就能直接威胁陇右、关中,震动长安;

一是东边儿,也就是河北山西那一块。这里也不得了,一旦打穿,中原地区便门户大开。当年汉高祖刘邦北击匈奴,在白登山被围七天七夜差点挂掉;这白登山,就在山西大同一带。

一西一东,一左一右,恰似匈奴人的两个拳头左右开弓,从先秦以至汉唐,揍得中原王朝鼻青脸肿。

在这套眼花缭乱的左勾拳、右直拳组合里,河套地区是关键所在。

刚才说了,这里是北方粮仓,也是古代中国最大的良种马培育基地。所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就是这意思。

古代打仗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粮草,二是战马,决定了军队的后勤保障和机动能力。匈奴人抡起右拳打河套,就是为了得到这两样东西,否则他们的左拳也抡不起来。

同理,中原王朝只要稳踞河套,便能守能攻——后勤补给线比从中原或江南出发,不知缩短了几千里地,一出击就能直捣匈奴老巢。

中国历史上凡是占有河套的朝代,一般都强盛得不要不要的。反之,再文明再先进也难逃被异族暴捶的局面,例如西晋、北宋。

大家知道,最早把匈奴赶出河套的人,一个叫秦始皇,一个叫蒙恬。不过大秦二世而亡,早先迁入河套地区的秦人都跑回内陆了,匈奴人荣归河套,一出拳就差点儿弄死了刘邦。

所以从高祖爸爸直到文、景二帝,好几十年的时间,大汉在匈奴面前低调得不得了,主要靠和亲维持局面,忍辱负重,苦苦煎熬。

熬啊熬,终于熬到了汉武帝的表演时间。

这时候的大汉,跟匈奴人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汉武帝出手便是两记暴击:

一次是卫青挂帅,一举收复了河套地区,在此设置了朔方郡,长期经营;

一次是霍去病领衔,一举打通了河西走廊,设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也就是上图扁红圈里那块。著名的阳关、玉门关,就在这时候拔地而起,一头拱卫关陇大地,一头冷对万里西域。

对,西域。

为什么说汉武帝是一个空前的战略家呢?这么说吧——

在他之前那么多皇帝,人人都知道河套地区的重要性,可只有刘彻同学最清醒:匈奴人的地盘大得很,还挨着遥远的西域;

河套守得再稳,只要西域在匈奴人手里,他们就能凭借强大的武力胁迫西域诸国,把这里变成一个特大反华基地,随时都能挥师东出河西走廊、侧击河套陇右重地;

如此,匈奴之患永世不能根绝。

所以,彻底解决匈奴问题的关键不在拿下河套,而在拿下西域,与河套方向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才能毕其功于一役。匈奴人要么死,要么滚,去西伯利亚、高加索或者欧洲都行,永远别想回来。

汉武帝就是这么想的。这在史书里有个说法:断匈奴右臂

在卫青大军还没出发的时候,武帝就布了一枚千古流芳的闲棋冷子:张骞。

张骞的故事就不啰嗦了。你只需要记住一点:

这个人出使西域,并不是为了去做生意,丝绸之路什么的只不过是后来的副产品。他从汉武帝那儿得到的指令只有一个——联络一个叫做大月氏(音“支”)的国家,会剿匈奴。

张骞这趟新疆-中亚十一年自助游,九死一生。虽然结盟大月氏的任务没完成,但他走遍西域,带回了满满干货:

第一,西域远不止大月氏一个国家,而是地域辽阔,小国林立,总数起码有几十个,大多是城郭之国,一城一国。在它们的西边,还有安息、身毒、大秦等大国,政商机会很多。

第二,西域各国多有归附中华上国之心,上国却在千里之外,所以他们苦匈奴久矣。只要大汉政府和军队能长期部署到那里,大伙自然知道该站哪头。

第三,要保持与西域的战略连通,就必须控制河西走廊。

汉武帝深以为然,下决心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刚才说过了——收复河套,拿下河西走廊;

第二件直到他的曾孙、汉宣帝刘询任期内才实现:公元前60年,大汉帝国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治所乌垒城,也就是今天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台县。

西域从此并入了大汉版图。这片土地的最高军政长官,叫做大汉西域都护。

公元前38年,首任西域都护郑吉退休。汉元帝派了一个叫做甘延寿的将军接任,还给他派了一个副手,叫做陈汤。

郑吉上任不久,匈奴发生内乱,一时间冒出了五个狠角色,谁都想当单于,史称“五单于争位”。

杀来杀去,最后剩下了俩,一个叫呼韩邪单于,一个叫郅支单于。呼韩邪情商很高,知道干不过哥哥郅支,便诚心归附大汉,一度被安置在了河套地区,部族史称南匈奴;

呼韩邪同学因此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后来还娶了王昭君,成了中国人民的好女婿。

郅支单于这一支,自然就是北匈奴了。他们自恃拳头粗壮,笃信抢劫有理,照旧跟大汉过不去。后来大汉主要的对手,就是这个北匈奴。

甘延寿和陈汤到任前,郅支单于公然杀了护送他儿子回匈奴的大汉使臣,事后畏罪跑到了康居国(新疆北部至哈萨克斯坦一带)躲风头;

康居国的国王智商有限,竟然跟这个强人混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好基友——你把女儿嫁给我,我把女儿嫁给你,构建起了互为丈人+女婿的新型大国关系。

没过多久,郅支单于凶相毕露,杀了自己的康居老婆,鸠占鹊巢成了康居之主。他那前丈人、现女婿反倒成了傀儡,说话根本不好使。

在西域几十个国家里,康居、乌孙、大宛都是横跨新疆、中亚的大国,可这三个大国都被郅支单于欺负得没边儿了。用不了多久,西域就全是他家的了。

这对大汉来说,显然是一个严重的危机。

不是危机,即将登场的甘延寿和陈汤,怎么有机会变成英雄。尤其是这个二把手陈汤,你得注意了。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甘延寿和陈汤到任西域都护府,接过了一个烂摊子。

郅支单于横行西域,搅得各国人人自危,按理说最该做的是先派武工队下去稳定大伙情绪,再谈讨伐的事儿。

甘延寿还在抠脑壳,陈汤先跳了出来,慷慨激昂地哔哔了一大堆,大意如下:

西域各国普遍实力弱、胆子小,所以都是墙头草,哪边儿风大往哪边儿倒。现在郅支单于稳踞康居就近威胁,投降附逆者势必越来越多,传统群众工作意义不大;

最有效的群众工作,就是出动特种部队千里奔袭,对他实施斩首行动。搞定了他,群众情绪自然稳定。况且康居国很弱鸡,没大汉强弩这种高技术武器,此战可操必胜。

什么叫大汉天威与自信?请看陈汤的话术。

要知道西域都护府常备兵力不多,长期维持在几百人的水平;就算加上附近屯田开荒的戊、己校尉所辖屯兵(约等于,战斗力有限),可用于直接作战的汉军也不过千人规模。

但是,我们是地球头号强国,装备和训练水平天下无敌,对匈奴兵可做到以一敌五,最差也是以一敌三;

何况西域都护有权调动各国兵力,号称“控弦十万”的乌孙国又很听话,有它带头,就能组织起一支数万人的多国部队,打个康居国,不在话下。

甘延寿一听两眼放光:擒贼擒王,杀鸡儆猴,尼玛有道理啊。

一把手虽然赞同斩首方案,思路却还是没打开:那咱赶紧写奏折,八百里加急报朝廷批准如何?

陈汤连连摇头:这事儿要报上去,陛下必定召集公卿大臣会商,结果肯定不准。那帮子文官,全是因循守旧的废柴,哪儿懂大战略?

甘延寿这下明白了,合着这副手胆大包天,是要他不经请示就对敌国首脑实施定点清除啊。

没办法,他是一把手,得讲政治,所以否了陈汤的意见。转眼他就生病了,这事儿就搁置了下来。

没过几天,甘延寿同学躺在病床上听见外边儿马蹄声声,军歌嘹亮。他急了,知道陈汤这厮假传圣旨,私自调动了多国部队。

他连滚带爬去阻止。但见陈汤同学全副武装,杀气腾腾:集结号都吹完了,您想动摇军心?

边说便伸手摸刀子,显然不怀好意。

甘延寿秒服。得,你说怎样便怎样,劳资豁出命陪你玩这一局,先动手,再上奏吧。

于是,以精锐汉军为核心、集结了乌孙等国四万人马的一支强大兵团出发了。甘延寿与陈汤各带一部,兵分六路,衔枚疾进,从南北两个方向直扑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康居国郅支城。

奇袭奏效了。等到匈奴人发觉,已是兵临城下。

郅支单于本来想跑,转念一想,汉军都摸到跟前儿了,就西域那些墙头草国家,谁还敢接纳他?

得,就地顽抗吧。这帮大撒旦跑了几千里地,要是能挺到他们粮草耗尽,他们自然会走。

他还想先发制人,派骑兵出城攻击。没成想汉军祭出了远程大杀器——强弩,射程可达百步之外,我能打你,你打不到我。结果无悬念,一二百精锐骑兵全送了人头。

郅支单于不信邪,把自己几十个老婆都赶上了城头,人手发把弓箭,跟手下士兵一起发动饱和攻击。

然而武器的代差,不是靠勇气就能弥补的。几轮对射下来,汉军无一损伤,城头上的匈奴人倒有大半被射成了刺猬,几十个老婆也报销得差不多了。郅支兄本人也被一箭命中了鼻子,疼得钻心。

到这份上,有死而已。他撤离城墙,转入内宫负隅顽抗。城墙外面是木城,里面是土城,土城里面才是内宫。打到半夜,汉军便攻破了木城。

这时候,郅支单于掌控下的一万多康居士兵赶来增援,从外围对汉军实施反包围,看上去很唬人;

可汉军哪儿把这帮乌合之众放在眼里,一面继续攻城,一面守住外围,那一万多康居兵打到天亮,愣是打不进来,最后一哄而散。

郅支单于自此进入了生命倒计时——汉军手持巨大盾牌列阵前进,土城顷刻土崩瓦解;随即展开火攻,烧塌了内宫外围建筑;

众官兵蜂拥而入。单于的血都跟鼻子那儿流得差不多了,没说的,卒。

郅支单于的脑袋,被陈汤手下一个叫杜勋的军官砍了下来。如何让这颗脑袋价值最大化呢?

甘延寿和陈汤联名上了一道奏折,很可能是陈汤执笔。因为据《汉书》记载,甘将军是武人出身,而陈副手从小就是作文高手;

那么这道文采斐然、千古传诵的奏折,自然不难猜出作者了。摘录几句,跟大伙一起分享一下祖先的荣光吧:

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

宜县(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让他们明白)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你看,这就叫地球头号强国: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儿,哪怕躲在第三国境内,只要侵犯了大汉帝国的利益,随时搞死你。

十一

陈汤虽然是“虽远必诛”口号的发明者,但并不是斩首行动的发明者。

陈汤之前,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西域姑师、楼兰国叛汉,附逆匈奴。为防引发连锁反应,汉武帝派曾给霍去病当过司马的赵破奴平叛;

赵破奴只带了700名骑兵,冰天雪地千里奔袭,一仗就打垮了姑师;接着乘胜南下,又是一仗生擒了楼兰国王,重组了楼兰国。

隔壁蠢蠢欲动的乌孙、大宛等国,一下就老实了。

陈汤之后,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东汉大将窦固派手下一个叫班超的文化人,带着使团出使西域,与匈奴争做群众工作。

走到鄯善国(今新疆罗布泊西南一带),班超发现国王前恭后倨,态度古怪,一下便猜到是匈奴的使团也到了。这墙头草国王,必定是看匈奴势大,想卖身投靠。

文化人班超瞬间暴露了杀手本色。他不顾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国际规则,也完全不考虑自己是外交官、此刻正在第三国境内公干,脑子里就一个字: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随后发生的惨案,你们应该都知道。

班超从此成了东汉帝国威震西域的第一人。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他就像一架挂满导弹的无人机,全天候盘旋在西域上空,哪个敢乱来上去就削,管他是什么国王、什么显贵。

班超七十岁才离开西域返回故乡。他获封定远侯,成了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十二

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未经请示,便派遣手下一个叫甘英的人出使西方,目的地是大秦,当时的第二大经济体,罗马帝国。

班超的目的至今众说纷纭,大概有两个主流说法:

首先是通商。两国其实通商已久,大汉的丝绸、大秦的珠宝器物都是彼此的最爱。然而多年来双方从未实现直接贸易,甚至连对方长啥样都不知道,对方产品拿到手全是天价,大家都很吃亏。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汉与大秦之间,隔着一个安息国。它那片国土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波斯。

横在两大国之间,垄断生意做得爽歪歪,波斯人岂能让尔等轻易照面?所以甘英去大秦,就是要寻求建立两国经贸往来,不要中间商赚差价。

其次是安全。班超已经隐约感觉到大秦实力之强,远在西域诸国之上。若能邀它助拳夹攻,便能建立起两国战略安全合作机制,彻底消灭匈奴。

只是不清楚它到底在西边多远的地方,得派人去走一遭。

十三

甘英走啊走,终于走到了传说中的西海边儿上,据说海那边的西岸,就是大秦的地界。这个西海,便是波斯湾。

甘英正在想法子过海,旁边儿的安息人,也可以叫波斯人,开始嘚啵了:这海可大了,想过去最少也得仨月,一般需要两年,所以船上得备三年口粮;

海里还有女妖,动不动就冒出来唱歌诱惑你,你要是中招,可就再也回不来了……

波斯人不想看到甘英去大秦,可以理解。可不知道为什么,甘英竟然信了他们的邪,果断放弃初心与使命,掉头回去了。

在公元一世纪末的那一天,世界上GDP排名前两位的两大经济体,在波斯湾擦肩而过,失去了相向而行、共建世界的好时机。

实在是太遗憾了。

文/糠糠壳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假传圣旨的陈汤,半生蹉跎岁月,一战成名天下知的大汉赌徒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战狼2》中的这句台词居然源自2000年前
【职场列传】英雄玩不过心机婊(男)
汉朝大将俘获罗马军团建功千里之外,他曾说:明犯强汉,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两汉四百年最大的一次骑兵远征,创造了汉族历史上最大的辉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