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语中的心理学之十二·“拔苗助长”和“孟母三迁”



 拔苗助长

   《孟子·公孙丑》记有这样一段故事:“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视之,苗则槁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宋国有个人,嫌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一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后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揠(ya`)就是拔起的意思。后因以拔苗助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道理是很容易弄懂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还有人不但地干这种拔苗助长的傻事。凡事急于求成,违反事物发展规律,不付出艰苦辛勤的劳动,指望心想事成、一蹴而就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遭受挫折。许多人一说锻炼身体,就连续作战,搞突击运动,企盼短期出成果;有的人决心减肥,就采取饥饿疗法,恨不能一下子把体重减下去;有的人身体瘦弱,又想一天吃成个胖子;即使生了病也不肯悉心诊疗、耐心调养,而就想一朝痊愈……等等。都属于同类例子。

今年,随着人才培养受到重视,竞争的环境致使智力开发和学力竞争低龄化,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出现过热现象。望子成龙的人,出现为了培养天才儿童,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尤其众多。许多人在孩子远未达到学龄时就开始教孩子认字、数数、逼他们背诵诗词、学琴、学画、学外语。这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自然进程的智力开发,硬将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不考虑儿童接受能力、承受程度和实际效果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拔苗助长的例子。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在五、六岁以前以情绪和情感为主,此后才开始认知的发展。最初阶段是打心理基础的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急于知识教育,等于是沙滩上建房子。压力过大,或一旦遭受挫折,会使孩子们产生对学习的恐惧感和厌学情绪。抑制孩子思维的创造力和发展。许多人在其幼儿期接受过英才教育,或有过一味地受父母之命,专门意向强制接受某种教育的经历,其实他的天赋条件并不适合这项选择,而后天幻境又无优势可言,常致改弦易辙,半途而废。许多孩子被迫完成超越他们年龄的学习负担,过多耗费心力,过早地用尽自己的潜能,后来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反而跟不上别人,以致意志消沉,对学习采取逃避态度。日后对社会、对事业无大的贡献。

在实际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似乎聪明过人,鹤立鸡群。但进入小学后就发现不能很好的接受普通教育,对功课有“偏好”和“偏恶”。学习能力很不均衡。而家长的“智力开发“是指望孩子学习拔尖,继续深造。这样的孩子,有的还考不进重点中学。有个男孩,小时候天真活泼,聪明好学,兴趣广泛,酷爱绘画,父母十分重视对他的培养,每天除了完成学校功课外,还要接受许多业余训练,小学毕业考中学,成绩没有达到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事后,父母想方设法把他弄进了一所重点中学。以为这样,将来升高中、考大学才会有望,但实际情况却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孩子到了这所学校,功课不能全面发展,英语、数学特别吃力,小考不及格,以致成天愁眉苦脸,心事重重。就这样由怕做功课、怕课本、怕老师提问,发展到怕去上学。得了”学业恐怖症“而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

学业恐怖症是由紧张、焦虑引起的害怕一切与学业有关的事物(如学校、学习、教师、同学、学科、考试等)的一种心理障碍。孩子得了“学业恐怖症“,这是家长始料未及的。但他又不是绝无仅有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于19881991年,调查了全国22个城市416岁的少年儿童24000名,其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2%,其中诊断为轻度学业恐怖症的为0.1%。

心理专家及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学业恐怖症与家长“拔苗助长“的早期教育不当,以及望子成龙的期望值过高有关。前者有碍于儿童身心健全发展;后者不能根据孩子实际能力调整目标,期望值远远超过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美好善良的愿望,化成了孩子的心理重负,导致心理障碍。

对学业恐怖症重在预防,若能注意对孩子健全性格的培养,家长的期望值不应过高,应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培养目标,特别在学业碰到挫折时,不能拔苗助长,强揿着牛头饮水。对已发生学业恐怖症的孩子,不要责备他们因“畏学”而“逃学”,防止他们离家出走或自杀,并立即请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育严格说是一件终身的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早期教育、幼年教育也应该遵守循序渐进、谆谆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



                         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几乎是脍炙人口的此举,传颂的是孟母为教育孟子而三迁其居的故事。孟子幼年因住居靠近墓地,嬉游时“为墓间之事”;孟母遂迁居至街市附近,又学“为贾人街卖之事”;再迁至学宫旁,“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君子矣。”遂居之。这个故事说的是居住环境对幼儿的心理行为的影响。

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既有先天禀赋特制,更需后天的培养锻造。人从一降生时起,即开始了人性的发展。儿童时期,尚处心理发展之初,象一张白纸,可塑性大;初涉人世,对外界有极大的好奇心,行为的习得,模仿性强。心理学家认为: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常模仿周围的各种生活活动,他们过家家、学开汽车、模仿打仗等。从他们运用自己已经发展起来的想象能力,在游戏中再现生活实际。在此过程中,儿童的愿望得到表现,有利于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

人的培养,必须经受教育,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等。而这些有形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方式,人们容易感到其实际意义,如对知识教育就容易受到重视。而一些潜移默化的模仿行为,最易对个体的心理品质、道德情操和个性特征产生影响,却常不被注意。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全面教育,这在我国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倾向。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针对传统的缺陷,又把“从知识教育到行为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学发展的新趋势。我们怎能对教育传统中的有点置之不顾?行为教育者把人看作是由形体、情感、品质、意志和行为等基本部分组成的完整体系,各因素相互关联、密切配合,因而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必须教人怎样做人,怎样立足社会。

模仿总是来源于周围的环境。因此,所处的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影响极大。当然,环境的影响,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孟母就是深谙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而一再迁居的。知道迁至学宫旁,年幼孟轲在嬉戏时“揖让进退”,学着儒士那套礼仪规矩,孟母方认为是找到了良好的环境,“真可以居吾子矣”。

西方心理学家又重新重视“近邻社会”环境对儿童培育的作用。除此以外,目前普遍认为家庭环境是儿童的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儿童与家属接触时间最多,父母不能以身作则,不重视言传身教,怎能教育好子女呢?从婴幼儿阶段起,父母的教育就十分重要。4岁的幼儿,好奇心高度发展,探究意识非常突出,耳濡目染,跟着大人学样,父母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就十分重要。假如这个阶段,缺乏父母之爱和家庭温暖,受到虐待、歧视或其他精神创伤,处于破裂家庭环境之中,或过分溺爱使其“自我中心”心理过度强化等问题,都可使幼儿心理发展走向歧途,给他们的成长埋下潜在的危险。这是当今家庭教育值得注意的问题。

                    心理无忧网http://www.psy51.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青少年学习问题面面观
妈妈是教练,孩子是选手
择校季 || 孟母三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联想
怎样让孩子克服学校恐怖症
心病 孩子怕上学的元凶
儿童学校恐怖症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