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30教育行动框架解读:2030教育总原则和总目标
摘要

2015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通过并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这一行动框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调下,各成员国和合作伙伴积极参与,经过高度的协商制定完成的。

  2015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通过并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这一行动框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调下,各成员国和合作伙伴积极参与,经过高度的协商制定完成的。

  行动框架针对《达喀尔行动纲领》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未能如期实现,以及新的教育机会和挑战层出不穷等现实背景,以实现教育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公平、全纳、高质量的教育,使人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为目标,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全球教育发展的七大目标和行动举措。行动框架的内涵和精神,对于制定和落实我国第十三个五年教育战略发展规划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文作者之一王默追踪了行动框架的制定过程并亲身参与了部分协商工作,洞悉报告出台的背景、要点和内涵。国内学者徐莉教授带着她的学生程换弟与王默一起,对行动框架的深刻背景、核心内容、目标体系进行了“第一时间”“原汁原味”又“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的译解工作,以期忠实地向中国读者传递报告的内涵。本刊隆重推出此文,希望能够为中国读者学习和把握教育2030要义提供支持,助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一、背景介绍

  自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以来,全球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201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显示,全球只有三分之一国家实现了2000-2015全民教育计划全部目标,只有一半国家实现了2000-2015全民教育计划主要目的——普及初等教育(尚栩,2015)。这些教育目标在最后期限——2015年底前不能实现,需要继续采取行动。同时,世界也需要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新的教育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个更加进取、关乎世界未来十五年教育发展的新的教育议程“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教育2030确立,同时它也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发展目标的一部分(目标4)。

  教育2030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协调下,经过成员国的广泛磋商,在全民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的全球教育议程。2015年5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难民署、儿童基金会、妇女署以及世界银行六家机构协办的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在韩国仁川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包括政府部长、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专家学者、私营企业代表及青年在内的全球教育团体参加了大会。论坛充分讨论了为实施教育2030提供指导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并通过了《仁川宣言》。《仁川宣言》确立了教育团体对实现教育2030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承诺,承认教育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核心要素达成了一致。2015年11月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第38次教科文组织大会期间,教育2030行动框架被正式发布。

  教育2030行动框架概述了如何在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上将仁川会议制定的承诺转化为实践,动员所有国家和合作伙伴响应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实施协调、筹措资金及监测教育2030的方法,以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同时,该行动框架还提出了指示性策略,指导各国根据不同的实际、能力、发展水平、政策及优先发展的考虑,制定符合本土情况的计划和战略。

  行动框架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教育2030的愿景、基本原理和原则。第二部分描述了总体目标、战略方法、具体目标和测量指标。第三部分探讨了实施方式。

  本文重点解读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第二部分所阐释的目标体系,包括总体目标、七个有关教育内容的具体目标和三个有关实施方式的具体目标;概括总结每个具体目标的现状和它们对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意义,同时解析了每个目标的指示性策略。这些具体目标和策略充分体现了要在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技术培训等层面实现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都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

  二、教育2030:总原则和总目标

  (一)总原则

  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是一项可行使的权利。为了实现这一权利,国家必须确保普及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和学习,不让一个人掉队。教育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友谊与和平为目标。

  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国家是这一职责的承担者。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民间团体、教师和教育者、私营部门、社区、家庭、青年和儿童在实现优质教育权利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国家在设置和管理标准及规范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性别平等与全民教育权利密不可分。实现性别平等需要以基于权利的方式确保女孩和男孩、女性和男性不仅获得和完成教育周期,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平等的授权。

  (二)总目标

  教育2030的总体目标为:“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

  “全纳”体现了教育的可获得性和包容性。教育2030旨在使所有人的受教育权得到保障,确保所有儿童和青少年获得接受教育的权利,享有至少12年免费、由政府资助的中小学教育(其中九年是义务的);确保所有青年和成年人获得功能性识字和计算能力的学习机会;提供至少一年免费和义务的学前教育。

  “公平”体现在准入、参与、保留、完成和学习结果方面消除所有形式的排斥、边缘化、不公正的差异性、脆弱性和不平等问题。为确保教育公平,各国应该设计和实施能响应学习者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公共政策,并应对多种形式的歧视,适应不同的情况,包括一些阻碍受教育权实现的紧急情况。促进性别平等是教育2030的另一关键特征,它特别关注性别歧视以及弱势群体问题,确保不让一个人掉队。只有每个人的教育需求都得到满足时,教育目标才可以认为是得到实现的。

  确保“优质教育”是教育权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确保教育能在所有水平和不同环境里导向相关、平等和有效的学习成果。优质的教育使得学习者具有基本的识字和计算能力,成为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和获得高层次技能的基础。这需要开发相关的教学、学习方法和内容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所有学习者应由合格的、经过训练的、获得合理薪资和有积极性的教师进行授课;教师要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获得适当的信息通讯技术的支持,还要建立安全、健康、响应性别需要、全纳和资源充分的学习支持环境。

  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从出生开始,贯穿一生。因此,教育2030行动框架以终生学习理念为引导。为了对正规的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辅助,应该通过提供资源充足、机制健全的非正规学习途径,鼓励非正式学习,包括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提供广泛和灵活的终身学习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仁川宣言》|2030年教育: 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
今天的孩子和青年就是将来的决策者
从原则指导到能力导向——UNESCO与OECD面向2030年的教育蓝图比较
专访 | 《教育2030行动框架》起草委员会主席丹克特·维德勒:迈向教育2030之全球合作与中国参与
【国际观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框架
▲[经典]《仁川宣言》|2030年教育: 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