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亡于崇祯个人能力严重不足又极端地自以为是

崇祯帝十七年的所作所为表明:他根本不具备君王所应具备的能力。如果他没有实权,或者他像天启帝一样不理朝政,由能干的权臣处理国事,结果很可能好得多。可是偏偏崇祯帝是一位手握实权的君主,而且偏偏他又是异常的勤政,几乎是乾纲独断,事必亲躬,由于他的错误作为几乎始终起到的是将明朝推向深渊的作用,因此他越勤奋,越有为,明朝反而灭亡得越快。



旧史对崇祯帝的失败非常的痛惜,也非常的难堪。因为按照儒家(特别是理学)标准,崇祯帝是非常理想的一位君主,完全不同于隋炀帝,陈后主等人,这样的君主怎么也把好端端的江山给葬送了呢?旧文人找来找去,总算给崇祯帝找得一条“猜忌自用”的过失68,然后就兜头盖脸的把明亡的几乎所有罪责扣在魏忠贤,天启帝,万历帝,乃至嘉靖帝的头上。其实,嘉靖,万历二帝之过在于荒淫不理朝政,他们在振作的时候,见识比崇祯帝高明得多,嘉靖朝的权臣徐阶,万历朝的权臣张居正,都是非常聪明能干的治世能臣,皇帝对他们真正地倚重和用而不疑,嘉靖帝,万历帝也远没有昏聩糊涂到像崇祯帝那样奸忠不辨,不断地冤杀忠臣能臣的地步。天启帝虽然完全不理朝(他醉心木工,是一位能工巧匠),对待大臣却远没有崇祯帝那样苛暴嗜杀,况且,他是真心实意把国事托付给魏忠贤处理。魏忠贤虽然是旧史所说的大奸贼,却非常能干,如果是他来应付崇祯帝所面对的局面,以魏某的狡诈和应变能力,决不会像崇祯帝那样不知进退,把完全可活的棋局走成死棋。

铁的历史事实是,明朝没有亡于这三个皇帝之手,而且直到天启帝死的时候,也没有出现明朝必亡的局面。实际上,那时的明朝虽然因腐败和天灾而虚弱,但敌人更弱:农民造反刚刚开始,力量弱小;那时辽东也遭了天灾,努尔哈赤被击毙,新主皇太极又被袁崇焕击败。内外的敌人都远没有倾覆明朝的实力。

正是崇祯帝的一再错误和不知进退,多次浪费了能够扭转局势,为明朝赢得再生的好机会,使自身的实力急剧的削弱,同时导致了敌人的势力迅速的膨胀,最终形成的合力颠覆了明朝。

有人认为,崇祯帝的失败是因为年轻,缺乏政治经验。实际上,崇祯帝即位时已有十七岁,即位即能亲政,其为君的年龄条件比起六岁即位的顺治帝,八岁即位的康熙帝要好多了,可是,他的座位比起这两位君主又怎么样呢?顺治帝十三岁亲政,他面临复杂困难的政治局面:肃清内部敌对势力;协调满洲贵族间的矛盾利益;笼络士人和镇压汉人的激烈反抗;建立和巩固占领区的统治;恢复经济;进攻依然控制着南方七省的南明及农民军势力;还要应付身后的不忠诚的蒙古贵族的叛乱。康熙帝十六岁亲政,面临的局面也很严峻:身后是强大的沙俄,准格尔的入侵危机;内部是三藩反叛的巨大危机。。。这些,都不比崇祯帝面临的局面好多少。

这些,都是持“经验不足”论者无法自圆其说的。更明显的是,崇祯帝在位长达十七年之久,从十七岁当皇帝当到三十四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经验也在增长,但他的为君之道表现出来的不是更加理智,更加老练,反而是更加昏聩,更加轻率,这,决不是“经验不足”论能解释得了的。

可见,造成崇祯帝失败的,主要是个人能力的严重不足,而又极端地自以为是,而不是甚么“年轻,缺乏经验”。

其实,“猜忌自用”一语本身也在说明朝亡于崇祯帝之过。“猜忌自用”是多疑和固执的贬义词,多疑“疑”得不好便成了“猜忌”,“固执”得的不对便成了“自用”,要是“疑”得好,“固执”得对,就成了褒义的“谨慎坚定”了,人够聪明,才能够疑得正确,进而才能够“固执”得对。猜忌自用等于是在说崇祯帝又蠢又倔。

崇祯帝责任感很强,危机意识清楚,因此,他绝对不是个智障,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他的智商距一国之君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本来,能力不行并不是人的过错,崇祯帝的过错则在于,自己能力不行,也不找助手弥补自己行事的弱点,偏偏自以为是,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决不放手让其他人为自己分忧解难。这些非能力的因素,本来是可以纠正的。

如果崇祯帝像他哥一样得病早死,换一个另外性格的皇帝上来,很可能大明朝还有救(如与满清议和即可),可他又偏偏身体很强健,精力旺盛,经常通宵达旦地办公,在位时间是他哥天启帝的两倍多,最后还是自杀身死。

可以说,崇祯帝是一位错误的皇帝:他这样一位平庸低能的管理者,偏偏牢牢掌握着权力,偏偏非常自以为是(自用而不用人,不容人),偏偏又非常勤政(勤奋的犯错误),偏偏身体又非常健康(在位时间长)。这一切,造就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奇特的现象:即崇祯帝以其充沛的精力,长时间的作着毁灭明朝的努力,直至其断送明朝为止。


呜呼!要毁灭明朝,有哪一种势力要比明朝皇帝自己要来得更高效和容易呢!?清朝的开国第一功臣,其实不是吴三桂,而是大明朝崇祯皇帝。这是令人难以置信而又千真万确的事实!

冥冥之中难道真有天意吗?

这个诡异得令中国旧史学家痛惜,尴尬,困惑的崇祯帝,就像是上帝专门派来毁灭明朝的用人。

真的好像符合那句:

“明非亡于清,乃亡于天!”(李定国语)

实际上,满清没有实力消灭明朝,其能入主中原,完全是时机的偶然因素,就连清统治者都承认,一统汉人江山是一个意外。努尔哈赤的最高目标是恢复昔年大金国的版图;皇太极的目标更实际些,只要明朝承认其在关外的统治;要不是洪承畴的极力怂恿,多尔衮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就是在占据明朝大半壁江山之后,满族统治者对长久占天下依然信心不足,顺治帝就告诫统治集团:实在不行,从哪里来,回哪里去。雍正帝在其《大义觉迷录》中干脆直言:能入主中原是因为“得其时”

的确,历史不能改写。但历史真不能假设吗?如果历史不能假设,历史学将丧失探索思辨的空间,历史将丧失现实意义,蜕缩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狭窄学科,“以史为鉴”将成为一句空话。“历史不能假设”论实际上是否定人文科学上的独立思考探索的一个重大谬论,具有深远的危害性和流毒性。

上文已竟说了,崇祯帝是明朝灭亡的主要责任人,但是如果把明朝的灭亡全部归结于崇祯帝的弱点和错误,而不去查看崇祯帝背后及其身处的历史环境存在的深重的负面因素,则是不全面和肤浅的。事实上,这些因素极大地诱发了崇祯帝的错误,并强化了其弱点。

首先,反理性的舆论环境,给崇祯帝作出正确的选择造成了困难。

而这种反理性的舆论环境,是历史形成的。明朝之前的宋朝,接连受到北方强悍异族政权的严重威胁,为了生存,被迫多次采取向北方外族政权低姿态求和的策略。求和的屈辱屈辱极大地刺伤了汉民族的民族自尊心。但是,汉民族的主流知识群体并没能从宋朝的丧权辱国上正确地吸取教训。他们没有看到,或者没有重视,自废武功的军事体制,才是使宋朝(特别是北宋)在外族面前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相反,他们却全盘否定宋朝的议和做法-这一在不利形势下的明智做法,而将将宋朝的屈辱全部归罪于统治者的软弱。

到了明朝,由于朱熹理学的盛行,这种愤老愤青式的反理性历史观发展到极端,依理学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类标准,一切妥协都是“失节”的奇耻大辱,与敌人议和当然成了十恶不赦的汉奸卖国贼行为。在这种反理性的舆论氛围下,提出与满清(后金)议和,难免被扣上“昏君”,“奸臣”,甚至“汉奸”,“国贼”,“秦桧第二”的臭帽子,确实要承受相当大的舆论压力(明廷不像清廷那样绝无言论自由,言官有很大的言论空间)。

崇祯帝的一些重大的错误决策,就是抗不住这样的压力所致。1639年,清军又一次大规模入塞,明朝损失惨重,这时候管内的农民军势力日益坐大,明朝又没有了袁崇焕,孙承宗,根本无力防备清军入关,崇祯帝也意识到了这个无奈的现实,他暗中同意杨嗣昌的议和主张,但仅因卢象升的当廷一句“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就闷闷不乐辨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所谓的议和只不过是外廷的议论罢了76。崇祯帝不敢再提议和的事,显然是害怕舆论损害他的君主形象。

1644年正月,李自成统帅大军由西安向北京进军,所向披靡,这时候崇祯帝有充裕的时间“南巡”,他也没有蠢到这时候还看不出“南巡”是他的一条好出路,已经动了心,但是他却暗示大学士陈演等人奏请“南巡”,显然是害怕落得个“偏安”之君的坏名声(结果没有弄成,因为他一贯的虚荣苛暴,陈演等人怕当替罪羊,就是不“奏请”)77。直至李自成兵围北京,破城在即的关头,崇祯帝已经无路可走,无论是从维护明朝出发,还是从从求生的本能出发,他当然愿意接受李自成提出的议和条件,但还是因为不愿担当“偏安之君”的名声,又想要大臣魏德藻承担责任,结果把事情彻底弄黄了。

可见,崇祯帝在意当时的舆论大到了抛弃理性的地步。另一方面也反映,明末时这种儒家理学反理性的舆论环境是非常的强大,连皇帝的“明君”判断,也要依它的标准而出。
但是,这种不利舆论环境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当时的一些深明事理,虚荣心没那么重的人,如袁崇焕,杨嗣昌,陈新甲等人,就能不顾这种舆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崇祯帝大错三:虚荣逞强,进退失据,自寻短见

由于无法在短期内扑灭农民军,明朝被顿时深陷两面作战的困境。古今中外的战例都表明:两面受敌是一种凶多吉少的险境。明朝要生存下去,不摆脱两面作战的困境几乎是不行的。如何摆脱两面作战?以当时的军力对比,要想消灭满清(后金),消除辽东战事,无异于痴人说梦,一下扑灭农民造反又做不到,所以,唯一之策就是谈和。

那么,?向明朝开战之初,并没有信心与明朝长年对抗,更遑论夺取大明江山,只是想在辽东占一些便宜,吓吓明朝,让其承认自己的后金小国,这表现在,在大败明军,一度攻取了抚顺之后,并没有乘胜攻击,而是对明朝说:'…若以我为合理,可纳金帛,以图息事'34。特别是在崇祯帝继位之初,努尔哈赤新死,继位的皇太极权力不甚稳固,又在年前的攻打宁锦的战役中遭到挫败35,无法入关施行掳掠,而八旗制度是奴隶制,生产力低,又因为与明断交,貂皮人参等特产失去了市场,因此军需给养一时间困难重重,同样面对严峻的形势,皇太极自知人口与兵力有限,经不起长期的消耗战,因此切合实际地数次向明提出议和请求,并且,皇太极对于缔结和平具有极大诚意:

《天聪实录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祯皇帝信:“满洲国汗谨奏大明国皇帝:小国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图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边官作践太甚,小国恼恨,又不得上达……今欲将恼恨备悉上闻,又恐以为小国不解旧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详陈也。小国下情,皇上若欲垂听,差一好人来,俾小国尽为申奏。若谓业已讲和,何必又提恼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夫小国之人,和好告成时,得些财物,打猎放鹰,便是快乐处。谨奏。36”由此谦卑的语气,可见皇太极求和的诚意。

另一件事更表现了皇太极和谈诚意:崇祯元年,袁崇焕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上任之初,就“擅自”主动地向皇太极提出和谈,以便争取备战的时间,皇太极对此反应十分积极。袁崇焕提出的和谈先决条件是:皇太极只能作“汗”,不得称帝。皇太极居然应允,并且要崇祯帝赐一颗印给他,正式承认他的汗位37。

皇太极以崇祯帝为正统,一幅臣属国国主的姿态。可见直到崇祯初年,后金政权还完全没有取明朝而代之的野心。

在对明的优势形势下,皇太极提出的条件并不苛刻,大致上仅要求明朝承认满清国及其现占土地(主要为现辽宁省东部和中部),勘明两国边界,和平共处,互通贸易38。皇太极向明求和的原因在于:后金(清)国的人口,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远逊于明朝,没有足够的实力一举消灭明朝(在当时条件下也很难看得到农民造反将会从内部催跨明朝),对明发动掠夺性战争又并非可以常年稳操胜劵,从长远看代价和命运都难卜。生产力低,不足以自给,靠掠夺获取的收入又不稳定,因此为了自身了良好的生存发展,后金清国是急需同明朝停战以互通贸易的。

在当时形势下,议和对明朝是非常有利的:若议和成功,明朝可以腾出边关精锐部队,集中全力扑灭造反农民势力;可以有充裕的时间编练精锐边防军,屯田增强保障,新建,巩固,完善边关的堡垒,军事要塞,全力生产,配置大批量的西洋大炮和火器,使军队向近代化转变;可以减轻'辽饷'的负担,缓和国内矛盾;可以减免蛮族入关烧杀抢掠,有助于经济和社会安定……

一旦与满清(后金)长久停战,明朝所面临的不利局势不仅完全可能出现转机,而且可以效法宋朝,坐等满清-这个游猎蛮族政权衰落之机,'兴师问罪',收复辽东失地。

可是,面对大好的议和机会,崇祯帝却作出了毫无全局观念的愚蠢举动:对皇太极的来信几乎一概不答,主要由地方官员和对方通信,即使有所答,也是言辞倨傲,激怒了皇太极38。而且,对于议和之事,一概不予理会。反倒是袁崇焕擅自和皇太极谈判,并利用停战时机,大大加固了锦州和宁远的城防39,这,后来竟荒唐地成为袁崇焕通敌的罪证之一……与农民军能够谈和,则是母用置疑的。由于中国深厚的王朝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农民很难不是皇权主义者,其多般认为:皇帝是好的,只是受了蒙蔽,需要清除的是奸臣。造反的目的很实在,就是要称王封侯,如果能够封妻荫子,他们很少会继续走那条夺皇帝帝位江山的险恶之途的,他们自己也没这份底气。
问题又是这个崇祯帝,在农民军势穷时,彻底招抚无方;在农民军势盛时,又死硬不与之和解。崇祯十一年,张献忠部在杨嗣昌,王家祯指挥的围剿下,面临绝境,被迫在谷城投降,同期,罗汝才部也在房县投降40。但是,崇祯帝接下来的所为表明,他完全没有全局观念:第一,他没有表现出对张献忠等人投降的非真诚性的警惕和防范。当时张献忠等人在明军的重围之中,已成瓮中之鳖,明摆着投降是出于不得已,这时候若坚决解除其武装,张献忠等人要想活命,只能束手就范。对浅显的形势缺乏判断力,坐失彻底解决问题的良机,此反映出崇祯帝能力的严重缺陷;

第二,他没能抓住农民军投降的时机,提出并强力督促有关人员施行一套有效安置投降农民军的方案。


在当时情况下,将他们打散编入别的明军,或使其出关与满清作战,以断绝他们重新为盗的机会,都是好办法。在此关键时刻,崇祯帝却听任当时的五省军务总理熊文灿,愚蠢地让张献忠,罗汝才部就地屯田,反而让其积蓄了更大力量,获取了降而复叛的大好条件。张献忠虽然没有投降的诚心,却也毫无要夺崇祯帝帝位,江山的表现,只要崇祯承认其既得利益与地盘,他是没有抱负兴兵继续”犯上”的。这表现在,1644年,张献忠最得势的时候,也只是杀进四川,然后关起门当他那'大西国'皇帝,直至清兵前来夺他的地盘时,他才着忙起来。李自成莫不如此,他虽然没有真投降过,但在他势力最强盛的时期,仍然向崇祯帝提出和谈,并没有以夺取大明江山为目标。可见其和谈的真心实意。

这很可能是因为:由于上千年的儒家影响,当时的农民造反领袖(特别是李自成)也是皇权主义者,认为皇帝是好的,国家之所以败坏是因为皇帝身边的奸臣,而且,李自成等人对担当'乱臣贼子'的名声有所顾忌。

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李自成表现出了强烈的和谈意向:在完全有实力的情况下,他宁愿崇祯帝承认他的合法地位,也不愿夺取崇祯帝的皇位。

因此,即使在镇压农民起义满盘皆输,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兵围北京的最后关头,崇祯帝仍然有机会享受优惠的和谈条件,为自己和大明王朝换来一条生路(他的运气其实是不错的)。1644年老历三月十七日,北京城守军已经纷纷投降,此时李自成派太监杜勋向崇祯帝提出了和谈的条件41,条件如下:明朝封李自成为王,赐银100万两,承认陕西和山西为其封国;李自成则负责平定国内其他起义军,并为明朝抗击满清,保卫辽东。



应该说,这些条件是非常宽大和优厚的,因为当时,崇祯帝不仅已经没有任何同李自成讨价还价的实力,其身家性命都在李自成掌握之下。

李自成在易如反掌的情况下,既不逼崇祯帝退位,也不模仿曹操,变其为傀儡,'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一百万两银子的经济要求,也完全在崇祯帝的支付能力之内。

虽然,对陕西和山西的封地要求会损害崇祯帝的统治权威和税收,但这与一旦和解带来全局利益相比,实在是微小的代价。

很明显,一旦崇祯帝接受条件,局势将会迅速地向着对明朝有利的方向转折。以李自成的精明强干和其新兴势力的朝气来看,他完全有能力取代明朝贪官污吏治理好陕西山西两省,从农民军在清军入关以后的表现来看,李自成部远比明朝官兵更具民族气节和血性,若能达成和解,李自成肯定愿意调派农民军和物资全力支持崇祯帝的抗清事业,减轻明廷孤身抗战的负担:辽西重镇的兵力得到增强,清军若从西线偷越长城犯境,则会遭遇'人民战争',满清'入主中原'因是会困难重重,前景暗淡。

由于在落难时曾遭遇张献忠暗杀,李自成对对张绝不会有什么好感,因此,如果能够得到崇祯帝的授王封地,李自成肯定会调转头来对付张献忠势力,夺取张献忠占据的富庶的'天府之国',大大增强自己的实力,顺便报仇;从表现来看,张献忠是一个只有匪盗能力,没有建国能力的下三烂的造反者,其谋略,品行,所部的组织,作风和战斗力,比起李自成都等而下之;张,李二人曾经共患难多年;最了解张献忠的,莫过于李自成,因此,对于李自成的围剿,老张肯定不会有蒙骗明军那般容易了,李自成又有着代表官方的心理优势,还有官军的配合……总之,李自成对付张献忠,最可能的结果是:李自成攻取四川,张献忠势力或灭或逃,其道大衰,明廷又除去一心头大患…接下来的局势就难料了,或李自成势力日渐坐坐大,其后人仍有可能废除明朝皇帝;或明朝逐渐中兴,撤李自成后人的藩……不管怎么说,和解将使局势向着明朝延续,向着华夏国家独立发展,向着不利于落后野蛮民族满洲的征服的方向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更多揭秘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麦田怪圈 ——(mtgq123)。



死了一群鱼 就一定是水有问题了  俞可平提出渐进民主


毛文革迫害知识分子的由来 曾经被傅斯年打耳光


金灿荣 谈中美走向 中国经济熄火源于全国范围的软抵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穷水尽之际,为什么崇祯不和李自成还有满清和谈?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王朝亡国之前最后一场有组织有规模的松锦大会战!
庄妃劝降【转】
清」洪承畴:大清首位汉人宰相,皇太极费尽心力将其劝降,却晚年凄凉
王成海||一言难尽吴三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