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易离世究竟意味着什么?一般人不会明白的

  一

黄易的生活,实在是每一个文艺青年梦寐以求的终极享受。

他跟金庸和梁羽生不同,他远离尘俗。从1989年开始,就辞职住在香港大屿山,从家走到码头都要40分钟。

但他并不是刻意隐居,也并非厌倦红尘,他只是寻找一个足够安静的地方,好让他能专心写书,用武侠玄幻的故事,呈现他对宇宙人生的见解。

黄易的自控力很强,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写书,中午休息一会,再继续。他没有汗牛充栋的参考书,一张中国地图就是他最常见的资料,所有的故事、情节、对白和布局,全部如滔滔江水一般在他的脑子里涌现出来。一部《大唐双龙传》,就是在五年中这样一点一点写出来的。

不写作的时候,他遛狗、画画、听音乐。在山海之间、星辰之下,打他最喜欢的游戏。

他住的屋子,连瓷砖都不怎么铺。他向朋友建议去他那里买房,说不仅房价便宜而且环境好,很多房子都是明清延续至今的,非常适合作家居住、写作和生活。

但住在那里的作家,似乎也只有他一个。

黄易本来叫黄祖强,后来迷上玄学和易经,既然“日月为易”,索性以此为名。

他的父亲是海员,常年在外,母亲带着四个孩子住在娘家。外公喜欢看武侠小说,他也跟着看,从金庸到古龙到司马翎,无所不读。后来他回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司马翎,因为他的“杂学”丰富,从奇门遁甲、佛学道家、阴阳五行、勘舆命理,到阵法图册、土木建筑、医学药理、神秘术数,几乎都有涉猎。

黄易的母亲对他迷恋武侠很不满意,认为他在浪费时间。

但少时的黄易,理想是成为一名画家。他考入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专攻中国山水画。毕业之后当过一年中学教师,后来进入香港艺术馆任职,这一做就是十年,最终做到助理馆长的高级职位。平时偶尔利用闲余时间写点小说,满足自己的文字欲。

对自己的绘画前途彻底死心之后,他准备转向写作。当时《武侠世界》杂志在征稿,他就写了第一部武侠小说《破碎虚空》去投稿。作品虽然刊登了,但稿费低得甚至不够吃一顿好一点的大餐。

出版社的人对他说:“武侠小说你写得过金庸吗?写得过古龙吗?还是写科幻吧。”黄易每天下班后开始写作,一个星期的时间,交出了第一部科幻小说《月魔》。

之后他的科幻小说大受欢迎,但他始终不相信武侠小说的时代已经随着金庸封笔和古龙逝世而终结。出版社不同意出版他的武侠小说,他就在1991年自己创立了出版社,让太太打理“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第一本书《覆雨翻云》就要决定生死的界限:究竟能不能以武侠小说为生?

在香港那个商业社会里,再好的作品如果不被市场接受,也无法存活下去。黄易成功了,他的武侠小说大受欢迎。

之后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一部又一部把黄易推上了当世武侠小说家的顶峰。

黄易的作品,跟金庸古龙大不相同。

金庸像一个传统士大夫,用传统的文学创作手法来写武林故事;古龙像一个命运多舛的天才浪子,对人性的刻画隐藏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下;而黄易最好那几部作品,几乎都只有一个中心主题:求道。

《破碎虚空》虽然是处女作,但对武学和天道探讨的直接程度,已经超过金庸古龙的任何一部作品。武学是什么?修行是什么?人生的终极追求是什么?这些宏大主题,他一起手就显示出大家风范,足以作为日后成就的预示。

如果说金古的笔墨主要还是着重在人世,那黄易则将眼光注视于人世之上的天道。《覆雨翻云》将阴阳学说和明初时代动荡融合在一起;《寻秦记》借项少龙穿越回战国的奇遇,抒发黄易对天命的认知;《大唐双龙传》藉由隋末乱世中的两个小混混,来探索天道无常、武道极致与生命真貌。

这四部作品,也是他个人最满意的。虽然很多人被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吸引,但他自己对电视剧都很失望,他认为除了基本构架之外,完全失去了小说的精髓。

因为《寻秦记》和《覆雨翻云》里的情色描写,黄易一直受人诟病,也难被道德洁癖者归为文学大师的行列。他自己曾坦言,那不过是某一年龄阶段的真实心态。就算将情欲的界线再推得远一点,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他喜欢去写的东西。

实际上在《寻秦记》之后,黄易的作品就几乎再也没有出现情色描写。这一点可以参照黄霑:会讲黄色笑话的人多了去了,但并不见他们写出《沧海一声笑》这样的作品来。会写小黄文的人也很多,但能写《大唐双龙传》这样的巨著的,几乎可说绝无仅有。

黄易跟黄霑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基本是同一时代的人,受的是相同的教育。对中文的热爱和迷恋,很容易在他们的笔下显现出来。看看黄易笔下女主角的名字就知道,古文对他的影响有多明显:秦梦瑶、虚夜月、师妃喧、琴清、纪惜惜、石青璇、纪嫣然……

而《破碎虚空》里一代宗师令东来的遗书,更可见出黄易的古典修养。这是在大陆作家中极难一见的基本功:

“余十岁学剑,十五岁学易,三十岁大成,进窥天人之道。天地宇宙间,遂再无一可与抗手之辈。转而周游天下,南至天竺众国,西至波斯欧陆,北至俄罗斯,遍访天下贤人,竟无人可足与吾论道之辈。废然而返,始知天道实难假他人而成,乃自困于此十绝关内。经九年潜修,大彻大悟,解开最后一着死结,至能飘然而去。留字以纪。令东来立。”

如今看来,倒似是黄易本人的自述。

黄易的大多数故事都尽量避开宋、明、清三代,回到隋唐、南北朝甚至战国那样更久远的时代,这一点跟金庸截然相反。黄易大力降低儒家思想对江湖的影响,而代之以更久远、更深邃、更神秘的道家思想。

据黄易自述,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这可能是天生的。他吹洞箫、弹古琴,很早就开始看易经和术数书,对石涛的山水更是感动得不行。至于风水、手相,佛学、阴阳、五行、勘舆、命理,中医,他更把这些东西看作古代的科学。

黄易曾经拜过一个西方星相学的老师,西方星相学是从两千多年前开始的。但到后来,他“觉得中国的阴阳八字比它更精要。”

在居于山海之间的三十年里,黄易尽情驰骋于优美深博的中国传统文化里,纵横于术数丹学、仙道之说、经脉理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宗教哲理,任由想象力作天马行空的构想和深思,然后把它们变成一部部的小说。

这些小说是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因为从老外的思维和接受力出发,很难跟他们讲清楚:什么是气?什么是道?什么又是子午流注阴阳相克?

如今黄易离世,公众只知道他是穿越小说穿越剧的鼻祖,又或是武侠小说的又一高峰,但他们意识不到的是:黄易可说是中国文化在当今最重要的传承人之一。

他在小说里那些关于天道的探寻、关于阴阳术数的细究,无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在这一点上,他走得比金庸更远。中国数千年流传至今的文化精髓,远不止二十四史、子曰诗云,它们如今藏在更多为人忽视、轻蔑和嘲笑的那些东西里。

黄易曾经说过: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气运。例如春秋战国时代,我最喜欢的时代,所有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都在那时出现。风水、道术其实都是在讲气运,当有伟大的人出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但现在不是这个时候。”

那个精深博大、细微幽远的中国文化,那个无比辉煌灿烂如今却蒙上尘埃的中国文化,那个你终生难以在学校课堂上习得的中国文化,那个云雾缭绕、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的中国文化,一直在黄易的文字里时现端倪。通过那些似乎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说,你可以窥见一座被偏见掩盖的宏伟殿堂的一角。

黄易很难被大多数人视为文学大师,但他曾经用文字打造了一把通向中国文化之门的钥匙,如今钥匙尚存、大匠已逝。

当然也有人会嗤笑说这也值得大惊小怪?死了个写武侠小说的罢了,有什么大不了。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随他人说短长。真正知道的人,自然明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研究金庸的人“顺笔带过”的黄易先生死后留下了什么?
《覆雨翻云》太荤,《大唐双龙传》太素,黄易的咸湿度收放自如
我读武侠之黄易
他的笔名概括了他小说的两大特点,留下皇皇巨著,让人缅怀不已
他的远去,是香港没落的标志
盘点昔日武侠名家名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