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逆反心理初探

一、几个案例,“似乎就在身边”

案例1:过年的时候,小外甥和他的妈妈发生了冲突,原因只是为了一只苹果,妈妈认为天太冷不要吃了,而小外甥却偏向虎山行,吵着闹着一定要吃,最后母子俩不欢而散,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案例2:有一位六年级女生,高××,原本是一位活泼开朗、好动的学生,近一段时间来,老师发现她话少了,笑容少了,常一个人发呆,上课开小差,叫她回答问题,常是不知所云。老师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事?她否认了。过了了几天,没有什么起色,且在交上的400字左右的文章中,错别字竟达到15% 。老师在批语中指出:“错别字太多。”本子收上来后,老师打开一看,没想到她竟在傅批语“错别字太多”的后面加了一个破折号“是吗?”还打了个很大的问号。

 

案例3:一学生突然背着书包从教室冲出来,任课老师则拿着课本在后面边喊边追。到达传达室,该生被传达室拦住,问其原因,他说:“老师叫我作业重做一遍,我觉得自己做得还好的,凭什么再叫我做一遍?!”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这几则案例都是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结果。

 

二、 逆反心理探究

有一部分孩子对于父母老师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它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是一种不正常的、抗拒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是指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当然,逆反心理不是一种异常现象,它是普遍存在的,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它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蘼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当然,看事情必须认识到它的两面性。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儿童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应。

1.逆反心理包含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

逆反心理包含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眼界开拓、能进取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

2.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品质的形成

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不满意的时候,敢于发作,能使不愉快的心情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不至于长期滞留于心中得不到释放。他们不会有畏缩、压抑的心理,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这样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三、小学生逆反心理的特征

一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小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教育,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因为小学生认知上的缺乏及心理的不完善,他们往往对老师的教育方式产生疑问,“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四、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逆反心理属于社会心理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用“多维视野”对逆反心理的成因做全面分析。

1、主观因素

1)过分强调自身倔强的个性。小学及中学的学生,往往对社会存在有许多的疑问,从天文至地理,从父母的言传身教及教师的敦敦教导。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好奇心强烈,探究欲望旺盛他们总喜欢报以怀疑的态度,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他们对事物往往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任何事情都希望探个究竟,对于家长和教师明令禁止的事情更是如此。

2)自主意识的萌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希望独立自主,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他们会挣脱师长的管制,竭力自行其是。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小孩,他们的自主意识还不十分成熟,看问题容易产生片面性、表面性。而且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总停留在原地,学生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学生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3)偏激、片面地看问题。有些小学生看问题易偏激,固执己见。他们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

2、客观因素

1)教育过程简单、生硬。如今中国的教育方式还不完善,许多教师教育学生时不注意方法,持简单、生硬甚至粗暴态度,伤害了学生自尊心。还有的教师采取“硬性灌输的填鸭式”,“限制束缚的管束式”教学等等方法,这种照本宣科、满堂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必然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脚步。

2)家教不当,外部压力过大。如今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人头地,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往往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做他们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这与孩子自身的实际水平不相适应,与孩子的发展潜能不相一致。因此,随着期望值的不断攀升,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当孩子发现不管自己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便会采取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办法,对抗父母日趋升高的期望值。

五、如何正确处理小学生的逆反心理

由于逆反心理是客体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所造成的,所以从根本上说要清除和矫正逆反心理,就要从解决客体环境和主体需要之间的矛盾入手。

1)教师追求自身的完善

教师要养成一种完整的人格、一种心胸宽广、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气质,一种求实致远、朴实高雅的品位,一种“贵贱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能移”的品格,学生在这样人格的濡化下,才能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A.关爱、了解学生

关怀、尊重与赏识。具有敌对倾向的青少年,虽然外表看来满不在乎,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不安。当学生觉得老师值得亲近、信赖时,就会把老师的教育认为是出于好意的劝导而愿意接受。所以,教师、家长和其他成年人的关怀、体贴,必将有助于他们敌对情绪的缓和以及对立双方心理上的沟通。

    B. 尊重学生人格和保护学生自尊心

    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学生更是如此,一旦他们有了进步,就应该立即表扬。否则,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强化,就会丧失信心。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进步得更快。

     C.教师应学会“宽容”

教师的宽容能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上进心。多几分宽容,就会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平时,和他们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给他们一点温暖和体贴。宽容中有信任和等待,有时比惩罚还起作用。教师“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产生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 

2)发挥班级的作用。

班主任要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有助于学生逆反心理的消除,因为在积极向上的班集体里有健康的舆论,同学间团结友爱自尊自重,所以在处在这良好的环境里,就会大大有利于学逆反心理的转化。开展班级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习如何遵守规范和规则,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学生在班级中有参加集体生活、获得友情、受到重视等心理需要,因而会重视集体对个人的要求、评价和信任。老师可利用学生这种心理需要,发挥集体对每个成员的教育、评价和激励作用,形成积极的心理氛围,可以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

3)家长和学校共同教育。

教师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教育光靠学校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才能解决,而多数家长又缺乏教育的常识和方法,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对有问题的家长,班主任要毫不客气地给家长指出来,指出他们将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并向学生家长介绍一些教育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成功的教育经验,使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进行,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创设良好的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三个案例看小学生的逆反心理
【心理学论文】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与心理特征分析(共2373字)
小学生逆反心理分析
心理安全教育
关注三年级现象(14) 中年级孩子开始遇到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