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改从不排斥升学率2

课改从不排斥升学率

www.jyb.cn 2010年05月05日   来源:中国教师报

 

  刘良华:撇开模式,我觉得发生在昌乐二中的课程改革表现出这样三个特色:

  一是推动学生自学。教学唯一合法的定义是学生的自学,或者说,是教师对学生自学的辅导。自学由预习启动。复习是古代和近代教学论的传统,而预习是现代教学论概念的关键词。从复习到预习,这是整个教学论的转变。与复习相关的教学要求是,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与之相关的问题是学生一定会做小动作,会开小差,甚至会厌学。

  自学也会有困难。推动学生自学遇到两个困难,一是担心学生看不懂课本,二是担心学生能否学到完整的知识。昌乐二中设计了导学案和训练案,分别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自学。

  二是推动完整生活。学生只是一个相对的身份,完整的生活才是每个儿童的真实存在。完整的生活隐含了完整的人性。基本的人性包括求知欲、占有欲和爱欲,转换到学校的场域中,它们分别关涉学习与探究、自我管理与自食其力、艺术体验与艺术创造。学生自学解决的只是求知的问题。

  昌乐二中在自学之外推行班级自治、学生社团、大单元社会实践活动、65公里拉练、“生存·生活”实践周、学生进城下乡活动、青岛看海、中华文化寻根游等活动,分别从自我管理与自食其力、艺术体验与艺术创造等方面贴近人性的需求,落实“教育即生活”的理念。

  三是推动海量阅读。阅读是与智者的对话,它收获的是精神的独立和生命的高度。“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一个人的阅读看似孤独,却是在书中的狂欢。一群人在一起聚会,看似是狂欢,其实越聚越孤独。

  刘良华:从根本上来说,学校只是一群要求知的人聚在一起,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早在中世纪,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读书、讨论,后来就形成了最初的大学。昌乐二中把阅读看作一件大事,丰富学校藏书量,规定学生读书量,举行读书会、报告会、演讲赛、辩论赛和话剧表演等。这是找到了教育的“根部”。

  赵丰平:我们是播种梦想的人,孩子是高效课堂的创造者、参与者,老师在大框架下创造,学生也在开放的环境下创造。

  要除去土地中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种上庄稼;要想让学生不干坏事,让老师不颓废,你就要让他们做有意义的事。通过开放课堂,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我们用社会的组织形式,让孩子们自己组织学习,创建梦想,发展能力,同时也在促进老师的发展。我们也希望在学校、班级中建立家庭亲情关系,打造教师的爱心、责任心。在这样的亲情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模式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是要坚守学生的立场

  李炳亭:每天都有人走进昌乐二中的课堂学习,关注高效课堂的模式,但许多学校往往又无法成功复制。

  赵丰平:模式不是唯一的,它是导向,是引领,是为课堂高效、为学生成长、为教师发展服务的。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课题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模式。我们营造一片森林,但也让每一棵小树自由成长。唯模式不行,一切应以学生的学习为导向,为学生服务。

  我觉得中学要想课改成功,首先要打造好的学校文化,寻求整体的价值认同,要给老师一个明晰的概念,开工没有回头箭,必须改下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评价结构体系,要制定好的开放课堂的奖励机制——如果要让水流向该流的地方,就为它修条河,所以要让评价机制和绩效挂钩。另外,校长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下去,同时让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刘良华:昌乐二中的课程改革是否由一定的“模式”启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坚守了学生的立场,并找到了“自学”和“生活”、“阅读”三个关键词。

  昌乐二中提供了一个范例:素质教育完全可以实现

  李炳亭:普通高中今后向何处去,改革的路在何方,昌乐二中成功的“县中”经验的确给了我们不少启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觉得昌乐二中课改的成功,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并告诉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完全可以实现。当前的社会在转型,教育也在转型,这个阶段就要有成功的范例,为办学者带来信心,指明方向,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刘良华:昌乐二中的课程改革不只是一个当下的、民间的经验,而且是中国过去课程改革智慧的聚拢和对中国未来课程改革方向的一个预示。

  潘永庆:我想昌乐二中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是否应该用更高更宽的视野来定位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普通高中除了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新生外,就再没有其他培养目标吗?即使升学率很高的学校,其升入名牌和重点大学的学生也只能占其中的一部分,相当多的学生要进入职业学院学习一技之长或直接走向社会。

  因此,为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幸福负责,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基础扎实、个性鲜明的合格公民,为社会需求培养多样化的有用人才就必然成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而不单单就是升学率这一唯一目标。

  另外,课程是学校的主要产品,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普通高中除按国家课程标准落实课程计划外,要把学校课程建设作为必须办好的事情去做,这其中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改造,即探索和遵循学科课程教学规律,从学生需求出发,广泛挖掘课程资源,进行必要的重组、取舍、整合和设计等加工制作,更包括从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出发开发多样化的供学生充分选修的校本课程。

  赵丰平:目前一些学校还固守传统的课堂,不敢或者不愿改革,就是理念上的不愿改或者改不动,学校的条件和文化还未达标,校长还没下决心。我想,几所走在前面的课改学校正是用榜样的力量现身说法: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正确了,就能走出课改的新路。

  现在我觉得特别幸福,老师们说,你看校长哪来那么多精力,天天那么累。课改初期是靠责任,现在我感觉已经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价值引领,把自己的学校做得越来越好,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改从不排斥升学率 - 中国教师报(http://www.chinateacher.com...
中小学网校究竟该靠什么生存
国外文理分科概况
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就是加强中职生综合竞争力
宁波诺丁汉大学实现“高质量就业”现象解读
昌乐二中的“活教育”---修炼人品,锻造人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