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间仙境“桃花源”今何在?-----中国网专家博客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用清新、飘逸、恬淡的笔触,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那里衣食无忧、自由祥和,迷人的景色尤其让人神往。千百年来,人们四处寻找这处人间仙境,却从未找到过它。那么,桃花源到底在哪里呢?难道它只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乌托邦”吗?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关于人间仙境“桃花源”归属地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处,即湖南省桃源县之说,湖南省溆浦龙潭之说,以及江苏连云港宿城山之说。

一、湖南省桃源县

湖南省有个桃源县,不知这个名字是否与桃花源有关。桃源县西南15千米处,有一个依山傍水、景色怡人的山村,名叫水溪。

水溪面对滔滔不绝的沅江,背靠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有参天的古树、繁茂的修竹,再加上石阶曲径、亭台碑坊等,宛若仙境。登上这里的桃花山,迎面有一条小溪,人们叫它桃花溪。

历史上曾一致公认水溪是桃花源的原型,可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水溪只是一个小山沟,不具备“良田美池”、“往来种作”的条件。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沅江水下游另一处叫桃花源的地方。

二、湖南省溆浦龙潭

在湖南省溆浦、隆回、洞口、洪江、中方五县(市)的接壤处,有两座山峰--白马山和古佛山,将一处叫龙潭的地方从东西两面合围起来。龙潭的海拔只有300米--500米,不过其周围却有21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龙潭河口位于几座高山之间的接口处,地势十分险峻。

《桃花源诗并记》中说,晋太元中,一位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发现了桃花源。那么,龙潭当年是否属于武陵呢?周围地区的人在一千多年前是否以捕鱼为业呢?

史书记载,龙潭所在的桃源地区在汉代时属武陵郡,它在沅水下游,而沅水上游的洪江、中方、溆浦一带,那时也属于武陵郡。

沅江有一条小支流,叫锦溪。溪水清澈见底,从水尾处到龙潭有二三十里的路程。陶渊明曾说捕鱼人沿着溪水行进,不知不觉就会忘记自己走了多远,也许正是因为世外桃源与捕鱼的地方有相当距离。走到锦溪的尽头,就是夹在两座山之间的一个狭隘,似乎也印证了《桃花源记》里“水源尽处……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的描述。

龙潭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是产桃之地。不仅在南北朝时期的一本叫《图经》的地方性地理书中有记载,而且这里的古佛山和白马山的老林中依然能找到野生的桃树、落英缤纷的情景。《图经》还提到龙潭这个地方当年是土地肥沃、水系纵横之地,也符合桃花源“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说法。

陶渊明说,桃花源里的居民,当年是为了躲避秦时之乱才走进这里的。《溆浦县志》记载这里在汉以前叫义陵郡,到了汉初改为武陵郡。在汉朝建立之前,溆浦平原一带已被秦人占领。秦人与蛮夷人发生过战争,并将后者驱逐进了山林中。从《后汉书》中也可以了解到,“武陵”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当地人用“止戈为武,高平为陵”的来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既然如此,龙潭这个地方不正是最适人居住并可以隐蔽的一个好去处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所描述的人间仙境桃花源极有吻合之处。

三、江苏连云港宿城山

江苏连云港地界内有一个叫宿城的山凹,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要想进入,只有翻越虎口岭,没有其它通路。在这个天然巧成的“坞壁”堡垒中间,却有一片美丽的川原,名叫大竹园。大竹园东面的海面上,有一座峻峭的山,形如大船,故称船山。山脚转弯处,有一条路,可以通向高公岛。陶渊明在著名的《饮酒》诗里说:“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根据地方史籍记载,陶渊明所说的“ 东海隅”,就是这座位于东海一角的宿城高公岛,而这里也曾和陶渊明有过一段故事。

高公岛因东晋时期镇守在那里的东晋将领高雅之而得名。399年,农民孙恩在海上起义,他用了两年时间,攻克了广陵(今扬州),直指建康(今南京)。他曾在高公岛打败了高雅之,后来,被东晋镇军刘牢之所败。陶渊明从400年开始任镇军刘牢之的参军,在高公岛战争期间,他往来于海上,亲赴战场。这足以使人产生联想:当作为镇军参军的陶渊明看到高公岛附近这片桃林夹岸、芳草鲜美的渔村时,会不会产生觅求桃花源的心理呢?他后来断然离开宦途,寻找自己的隐居之所,是否和自己在高公岛战争时期遇见宿城山凹有关?这片神秘的地方就是他笔下的桃花源吗?

1836年,两江总督陶澍(shù)曾向道光帝讲述高公岛、宿城一带“鸡犬桑麻”的“太平景象”。道光帝问他:“此境与桃花源何异?”这位皇帝的“金口玉言”一处,即刻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海州(今连云港)人欢腾起来,便把宿城称为“乐郊”。这位陶澍大人自称是陶渊明的后裔,也是研究陶渊明的专家,也曾著有《陶靖节先生年谱考异》一书。由于得到了皇帝的默许,陶澍就在宿城法起寺旁边建起了“晋镇军参军陶靖节先生祠堂”,并在祠堂周围建造长9米多,宽6米多的西回廊和长10米多、宽8米多的东回廊。按照《武柳先生传》对陶渊明故居的记叙,他又在祠堂门前种下了五株柳树,并栽植桃花。使陶祠“倚天照海,朱霞霭宵,云台倍觉鲜明”。陶澍还为陶祠题写了“羲皇丘人”的匾额和对联:“此间亦有南山,看云归欲夕,鸟倦归还,风景何殊栗里;在昔曾游东海,忆芳草缘溪,林花夹岸,烟村别出桃源。”

陶渊明尽管在《桃花源诗并记》里描写了桃花源的样子,却没有道出它究竟在什么地方。他不会想到,后世人受他的启发,找桃花源找了一千多年。上到皇帝,下到书生,无不对世外桃源充满憧憬。那些被人们认为是桃花源的地方,都是风景怡人的宝地。也许,陶渊明想树立一个审美的标准,让人们更多地去发现大自然的神奇吧。(陈令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男子称找到《桃花源记》原型地 多特征符合(图)
男子称找到《桃花源记》原型地(图)
中国最美的七大“世外桃源”
揭秘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里?
[原创]真正桃花源在古武陵郡治所(溆浦县)思蒙花园村
桃源县里桃花山 桃花山下桃花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