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人要组建家庭?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但是我想颠倒一下回答的顺序,我想先谈谈为什么人要组建家庭。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我想首先简单的归纳一下我所见过得关于为什么要组建家庭的理由。粗略的说可以分为四大类:
       1、组建家庭不是很正常嘛?(因为惯例) 我记得前几年央视有个采访,一个老人希望立法认定35岁以后不结婚的都是不孝。在我们的生活常识中,谈恋爱、结婚、生孩子、过日子好像已经是非常正统的一条流水线。“大家都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结婚是什么?不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吗?”“不结婚干嘛?”家庭婚姻存在的意义好像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做的惯例,也有很多人因为这个惯例进而组建了家庭。 不得不说,这个观点很有他的道理。可以想象当你从20岁走向30岁的时候,从前聚会聊天侃地的男男女女们都开始清一色的变成了晒娃狂魔,或者秀恩爱达人时,你一定会在内心默默地念叨着,是不是我也应该组建个家庭什么的。社会惯例是一种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盲从,但是又强有力的约束着我们的规则。但是如果你真的只是因为这个而组建家庭的话,那么很遗憾,你可能很难真的在家庭中体会到幸福的感觉。因为这是弊害选择而不是趋利选择,也就是说你对家庭的期待基本是没有或者局限于和别人一样上。我想这样的家庭是很难真的让人很享受的。
       2、希望能和她生活在一起(因为爱情) 爱情是推动家庭组建的正常活动,我相信大部分人组建家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个。我爱她,我想念她。因此想在我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有她,我希望把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与她一起分享,我希望我们生活未来的每一个精彩画面都是我们两个人一起观看。在这种理由推动下,从爱情走入婚姻,组建家庭是一个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每个人都能向往的事情。
      由爱情推动的家庭组建可以说相当于三岁能识千字的神通,有着很好地天赋。但是如果你组建家庭的理由仅仅是爱情的话,那么这个神通是长成曹植还是吕秀才就很不好说了。因为现实生活可不是电视童话,倒数第二个镜头是婚礼幸福的画面,然后直接就跳到了60年以后相濡以沫温馨陪伴一生的结局。爱情是婚姻、家庭的地基,但绝不能替代婚姻和家庭组建、发展的墙壁和支柱。别急,关于这个支柱和墙壁,我会在后面慢慢道来。
        3、现在不结婚以后会不会后悔啊(避免后悔) 我想对于“大龄未婚青年”下面的这些表述应该是非常不陌生的,“爱情这个东西就是一个传说中的东西,你看大家年龄都大了,赶紧差不多就结婚了吧”。“你现在不结婚,以后等你年纪再大一些就根本找不到对象啦。”年龄、身体条件、父母状况,种种因素总会让人在不经意间想起,哎是不是我差不多也该组建个家庭了。这种组建家庭的理由和第一种略有类似,也是一种弊害性的理由。事实上,人们不仅在婚姻中有这样的想法,在其他方面人们偶尔也会如此,比如说为了防止以后不后悔,现在要加倍努力工作等。 这种想法确实符合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大局观意识,但如果过分依赖这种避免后悔的理由来组建家庭,甚至构成生活的话,会让生活、家庭变成一种机械性的任务,很容易让人丧失在其中的兴趣。
       4、一个人生活下去很辛苦啊(避免孤独) 每次在acfun上看到关于如何和女朋友相处的话题帖子时,总有一群网友保持队型的回复到“首先你要先有个女朋友啊,混蛋”虽然是调侃性质的谈话,但是确实能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心酸。“每天一个人好孤独啊,我希望我的世界被人看到,我希望我的生活不再如此的寂寞。”因为这种寂寞的感受,很多人都迫不及待的相组成家庭。就如同范晓萱早期的一首歌中所唱“好想谈恋爱,不管那个人是谁。” 孤独确实是人最难以忍受的情感,短时间的孤独会让人感到异常难受,而长时间的孤独会逐渐的影响人的自我功能。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避免孤独的而选择组成家庭的话,很难想象这个家庭真的变得让人舒适,因为不孤独只是幸福的一小部分。
       我并不是在批判上面的四种组建家庭的原因,事实上他们都很重要,只不过只有他们的话,对于构建一个稳定的家庭并不足够。每个人都源自一个有局限性的家庭,因此我们在成长中势必会有一些我们有局限性的部分。每个人都是被父母从孩子的状态教育成青年的,因此我们都有一些关于成人、独立个体的迷茫。这些局限性的部分、和关于继续成长的迷茫部分。正是组建家庭最重要的原因,让我们能继续发展成为更好的人。
       对于孩子的世界来说,游戏和快乐就是一切,对于少年的世界来说,努力和爱情就是一切,对于成年人的世界呢?努力的构建家庭、通过家庭了解、发展、丰富自己则是这个阶段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难在他没有唯一的答案,却需要你不断地更多的努力。这就好比你要一下子从单机游戏变成了一个不断需要你花费精力跟着版本走的网络游戏一样,你将不再单纯的以胜利为目标,你要考虑如何组队,装备分配,攻略探索,职业规划,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家庭则恰恰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资源。
       这也就涉及到了第一个问题,家庭对人的功能是什么?家庭对于个体最大的功能在于能为人提供一个继续发展的平台和支持。家庭让我们更有动力和方向的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成长,真正的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个体。如果你真的愿意用心去经营家庭,用心去体会家庭、面对家庭带来的困难,你会发现,组建家庭会带给你下面几种新的成长和体验:
       1、学会作为能够照顾别人的完整人 在小的时候,父母是照顾我们生活成长的人。随着成长,我们要逐渐的学会照顾自己,洗衣服、做饭、收拾房间等等。这些是我们学着从一个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转变成完整个体的必然过程,然而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完整个体意味着你不仅仅能将将好的照顾好你自己,还要做到你能够真的有余力的照顾好你自己。这不仅仅是生活技能方面的要求,还就涉及到我们是否真的能在内心成长成一个能够从心里面完整的不需要别人过分照顾,且能有多余的爱释放到周围人身上的完整人。完整人指的不是虽然内心委屈,但是外在总是表现的对周围人很照顾的牺牲者,也不是内心总是感到很空虚,外在也总是需要别人照顾的饥饿者。而是一个真正内心充盈,可以给与自己足够的爱,且有余力给予他人的完整人。这一点可以从家庭中如何摆正位置,学会如何既展现真实的自我,又不过分依赖伴侣而照顾好自己的内心。学会如何发自真心的对伴侣,对孩子的需求有真实的理解,进而慢慢得到发展和成长。
       2、学会做能够掌控自己生活的独立人 小的时候,大多数的决定都市社会和家长替我们完成的。在青年期间,我们可以通过特立独行、大胆尝试来尝试构建自己的生活和世界。但是这一点还需要继续通过家庭的平台进行成长。我们要开始学会真的为自己的生活,制定下规划,我希望我的生活要沿着什么样的情况发展,我希望我的家庭要沿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你需要真正的通过应对家庭生活中的烦恼,来逐渐的找到这个感觉。也许是每个月都催命而来的信用卡账单,也许是需要跑来跑去的准生证手续,这些真实存在的,曾经被父母所遮挡的困难,要开始真正的回到你的手上,让你去面对,让你去掌控。这是一件非常苦难的事情,但是真的也是一个能让你成为独立人的过程。
       3、学会做心理上稳定、温暖的成熟个体 你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是喜欢随意的和亲近的人发邪火?还是喜欢自己憋着?坦白说这两种状态都不是一个成熟个体应该有的心理状态,因为他们一个是没有自主承接情绪能力的孩子,而另一个则是忽略自己内心情感的屏蔽者。由于我们来自于不同的原生家庭,关于心理成长,每个人都属于自己的盲点与遗憾。也许你总是觉得没有安全感,也许你总是不能确定自己不会被人抛弃,也许你总是无法让自己享受不需要辛苦努力的自在感,也许你总是无法摆脱对未来的不确定焦虑。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家庭中重新体验和成长的。我们需要通过总结调整和爱人的互动,重新理解自己内心真切的情感需要和我们过去习得的实现他们的方法,尝试去寻找关于这些需求更好,更自在的实现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可以让你在情感上感到自己的存在,在情感上找到自己,并体验被他人理解的感觉。同时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用心理解他人,学会做更温暖,更稳定的自己。
       4、学会做信念上自由、方法上灵活的自己 你想成为谁?生活的什么最让你开心?你希望自己在未来以什么为自己的骄傲?这些问题对于青年人来说是在熟悉不过的了。很多人认为解决这些的答案就是工作,只要有了成绩有了好的title,就能找到自己,做自由的自己。说实话我见过很多希望更自由而更努力,结果变得更不自由的例子。自由并不是工作的附属品,而是真正需要在我们内心被发掘出来的。这点需要我们在家庭中重新通过和爱人的互动,和生活的追求去发掘。去尝试找到自由的自己,这种自由指的不是现实中的无法无天,而是一种在信念上自由,在实现方法上灵活的状态。我们要学会成为既不是别人的影子,也不是别人的掌控者,只是我们自己。
      家庭的根本功能是继续发展,我想或许这一点也应该是家庭为什么会存在的基本原因。 很多人认为家庭的功能在于稳定和维持,我认为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一沉不变的稳定并不是最正确的,事物都是变化的,人也是变化,对于家庭来更是如此。从结婚、到有孩子、再到孩子长大、再到孩子离开、再到面临退休,家庭的状况是不断地变化的,因此家庭成员也是需要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家庭是一个滋养人的地方,家庭滋养着家庭中的人,被滋养的人反过来用获得的力量让家庭变得更好。这才能让家庭不断的强大发展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的“微革命”(一)
所谓兴趣|婵琴
为何四十岁时最易产生婚外情
你好,不安
为什么不建议和太内向、太宅的人做朋友?心理学家:性格缺陷明显
心理学:永远不要穿别人的旧衣服,原因主要有三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