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场直击数据解读,看看特奖大神们的科研语录
2016年11月10日下午两点,2016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在中央主楼后厅举行。15位特奖候选人做了精彩的答辩展示后,现场投票产生以下前十名特奖候选人。

现场投票结果前十名

        张晓声      精密仪器系
        刘一锋      热能工程系
        许弘智      社会科学学院
        李阳垟      数学科学系
        陈立杰      交叉信息学院 
              自动化系
        张祎蕊      机械工程系
        刘哲铭      新闻与传播学院
        元      电子工程系
        李逸良      航天航空学院

现场直击

    精密仪器系   张晓声 

个人简介:
精密仪器系精32班。“星火计划”九期学员,入选“闯世界”计划、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学业成绩三年均排名全系第一,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立项并负责本科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北创、国创项目各一项,在SCI期刊发表论文两篇,获软件著作权授权一项。曾获清华大学挑战杯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在学业上,张晓声三年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一,门门95+。在学术上,他研究光学领域飞秒激光高精度测距,并简化稳频系统。成果仅用了23天,便得以在《Optics Letters》学术期刊上发表

热能工程系 刘一锋 
八度阳光 实业兴邦

个人简介:
热能工程系热动 33 班。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获得多项相关专利。休学一年进行创新创业,研发出的柔性晶硅太阳能材料达到国内领先的22.09%转化效率,研究成果投入生产应用,产品得到联合国人居署、国际生态安全组织的认可。

大二,他休学一年,专心投入到公司的创业中。他说:这是出于对公司和投资人的责任。”作为学霸的他“排斥为了考试而学习知识的方式”。在创业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很多经验,总结出解决时间管理、团队管理方面的两个方法:一是建立健全制度,二是引入有经验的合伙人。

   社会科学学院 许弘智
关注底层,心系民生

个人简介:
社会科学学院社科 31班。“星火计划”九期学员,入选“闯世界”计划、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热爱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立项和参与了“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阶层流动比较研究”、“互联网+约租车的合法化之路”等课题和实践项目,获得第33届校级“挑战杯”特等奖和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特等奖,2016年清华公共案例大赛一等奖等。

“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95后”,他看到故乡的变化:庞大的务工人员大潮流下了大量的留守的孩子与老人。许弘智认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变迁的缩影。看到这样的现状,他说:“我想要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去研究社会”。做过非常多的调查,他印象最深的是“留守儿童调查”。震惊地发现他们的理想有许多是搬砖头。他称这一现象为“底层黑洞”,这极大的限制了他们向上发展的可能。

我极力客观,但绝不冷漠”。

数学科学系 李阳垟

个人简介:
数学科学系32班。选修了超过100学分的数学专业课,三年学业成绩总排名年级第一。课余时间组织了多个数学讨论班,参与《荷思》数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在今年的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上,夺得了个人应用与计算数学方向金奖以及最高荣誉个人全能金奖。

数学系系主任的推荐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他永远坐在我的左手边,是我最好的学生。希望他在探索世界奥秘的路上不断前行。”

从一本叫做《什么是数学》的书开始,李阳垟走上了他的数学探索之路。进入清华之后,他大一选修高年级课程,大二选修研究生课程,并在丘成桐数学大赛上获得了“个人全能金奖”。

   交叉信息学院 陈立杰

个人简介:
交叉信息学院计科30班。大三学年学分绩年级第1,专业核心课学分绩达98.3。曾获IOI全球第1名的成绩,在AAMAS、COLT和ISAAC上发表论文。多次在ACM-ICPC竞赛中获得区域赛冠军和中国区总决赛冠军,2014年代表清华参加世界总决赛并获得第11名。

顶着高中时获得的世界计算机竞赛金奖光环,陈立杰进入了清华,顿时感受到压力山大。

大一的时候,他常常一边在紫操漫步,一边思考:“我是谁?我要做什么?“

大二时,他选修了《博弈论》,以“图灵计算机的运用”为题完成的课程论文成为了他的学术初探。这是他的心中涌出了一个明确的念头—— “我是陈立杰!我要成为一位理论计算机科学科学家!”

大三时的MIT访学,面对导师的学生思考了两年没有结果的open problem,他在两周苦思无果之后,看到天空中飞过的白鸽,突然灵光一现,“我为什么不用新的方法来思考呢?”这么想着又回到了房间里。一周之后,得出了结果。“我的导师非常兴奋,发了博文祝贺了我。”

生命科学学院 王立元

个人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生 32 班。入选“闯世界”计划。大学三年平均学分绩94分。大二加入生命科学学院钟毅课题组开展神经科学研究。多领域科研成果共计一次学术会议报告,三篇学术论文。阿尔茨海默病方向的研究获得清华大学第三十四届挑战杯特等奖。担任“学堂计划”生命科学实验班班长。

王立元的推荐人刘栋老师回忆起选拔他进入生命学院学堂班的场景,自豪地说:“在十个人里,我一眼就把他相中了!”

王立元对于科研的热情不仅感染到了老师,也从他一步步的探索足迹中流露出来:从清华挑战杯特等奖到海外名校研修的充实经历,从阿兹海默症到计算机网络铺展的神经科学之路,他对于科学的真诚和踏实结出累累硕果,更令研修学校MIT的指导老师“不愿放过他”,“请你一定要继续在这个课题上发挥你的才能!”

汽车工程系 郭锐

个人简介:
汽车工程系汽33班。入选“闯世界”计划、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曾参与无人微缩智能车的设计;研究锂离子电池过放电,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论文。大三暑期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完成了锂离子电池热管理与性能衰退研修任务;目前担任“本科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课题负责人,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研究。

老师在推荐的时候感叹说:“汽车系首次有本科生取得这样的论文成果。”

“在北京买车,一号难求。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买一个新能源汽车啊?”

郭锐的研究方向是“动力电池引发的安全问题,他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一个安全、清洁的新能源未来。他还在国际电池安全年会主办方邀请进行过口头报告。他还有着敏锐的科研嗅觉:课题组实验的主题是电池意外内短路的触发机理。在问答环节中,老师问到“三星电池为什么会爆炸?”,他的回答非常精彩,其中提到了“为了扩容把膜做得非常薄”。

自动化系 乔畅

个人简介:
自动化系自33班。入选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清华-希捷未来智能机器人兴趣团队成员。传承和发扬清华自动化人“战斗、奉献、自省”的精神,在专业学习、社会工作、文体特长、科技创新上全面发展,先后获得清华大学一二·九奖学金、未来学者奖学金等。现担任自动化系学生会主席、校团委组织部骨干培训组组长等职。

从原来空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一腔热情,到之后因为对于跳绳的专注和热爱,乔畅的坚定令他一步步走向双摇冠军,成立清华第一支花绳队,现任跳绳协会会长。

乔畅的一大特点便是“马杯大满贯”和学习科研这样身心素质的”双肩挑“。他学习优秀,善于交流,学生会主席的工作更是给他提供了淋漓发挥组织能力的舞台。在提问环节中,关于自动化系被认为是工科的“万年老二”、甚至国外也没有相对应的系别设置的这一问题,乔畅的思考凸显了他对于科研的深度把握。

“我一直在寻找,摸索着发现自动化系的核心是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

 机械工程系 张祎蕊

个人简介:
机械工程系33班。两次入选“闯世界”计划。加州伯克利、斯坦福大学本科生访问学者,发表四篇SCI及国际会议论文,一次国际会议口头报告,独立完成三篇共计58页16000词的英文学术报告。斯坦福教授评价说:“祎蕊一个暑假的研究成果超过了我们很多研究生一年的成果。”

摩擦学专家温诗铸教授的讲座,让张祎蕊回想自己幼时“要做一名科学家”的愿望,唤起了她对科研的热情,她决定在摩擦学领域中做出自己的尝试。

然而,科研的道路不一帆风顺。有一次,她花了两个月调配好的设备仍然无法实现功能,但她没有放弃。直到一天凌晨,她首次实现摩擦发光定量调控,走出了开创性的一步。走出超净间,晨曦初露的清华园是她见过最美的风景。

“科研路漫漫,纵使惊涛骇浪,我的一叶小舟也不会迷失方向,在对岸,我的梦想已将灯塔点亮”

材料学院 张泽文 

个人简介:
材料学院材31班。“星火计划”九期成员,入选“闯世界”计划、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清华大学未来石墨烯应用兴趣团队成员。出于对能源材化的兴趣,进行了材料与化工的跨院系科研,以“双亲”协同界面设计解决锂硫电池体系实际问题,并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学术论文。曾作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学术推进计划”负责人,担任 “未来石墨烯应用”团队副队长。

“拼命做好每一件事。”

这也许是清华人的传统,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后,在百团大战的热闹结束后,他却感觉心中很空,对这样的生活感到疲惫和迷茫,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这是否是我想要的?”

在一次会议结束后,我们和老师在校园里散步,提起了小时候喜欢的动画片。我的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了这样一个场景:阿童木被敌人抽走了胸口电池的能量,掉落在一个未知的地方。我突然意识到,我从小时候开始就意识到了能源的重要性,也许冥冥之中注定了什么。从此之后,便下定决心,投入能源材料化学的研究。
 
“如果可以,我绝对愿意。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哲铭  

个人简介: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法3班国防生。连续三年学院排名第1名,获北京市三好学生、校优秀共产党员。从每周的早操到防化学院的军政训练,再到海军航海实习、西点军校交流项目, 不断提升自身军政素质,培养领导力和海外视野。历任新法3团支书、党支书、校会部长。

作为一名国防定向生,刘哲铭用“学者、记者、战士”这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三年成绩名列年级第一,他用事实印证了推荐人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胡钰说的:“新闻学院要培养主流,培养高手。”

在课内,科研思维的建立得益于第一次论文“对中国的第一捧自来水进行探源”,这次论文也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而在课外,作为一名记者,在第一财经日报实习南南合作学院采访的经历,也让他深深地意识到“讲好中国的故事”的重要性。

马上将赴西点军校进行交换的他,将会运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探索现代军事传播体系的建设,并为此贡献自己一生的努力。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未来在国防。”


人文学院 侯崛

个人简介:
人文学院英33班。“星火计划”九期成员,两次入选“闯世界”计划。热爱语言,立志从事跨文化研究。除英语外,学习掌握日语、法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曾赴牛津大学、耶鲁、芝大等校交流,汉译英学术著作十余万字。投身国际交流,迄今足迹遍布世界41个国家和地区,将学术和跨文化实践紧密结合。

“怀人文理想 与世界对话”,侯崛以这样的关键词,展开了他的答辩。作为一名英语实验班的学生,他在大二的时候通过了日语N2等级考试,并运用日语帮助当年暑期星火班赴日本调研解决了联系当地企业的问题。同时,他还学习了法语和希伯来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校园,侯崛还是一位背包客,足迹遍布41个国家与地区,在行走中不断探索不同文化异同,将学术研究与跨文化实践相结合。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次经历是:大二的时候通过校内选拔,作为学生代表参与了当年的巴黎谈判。
 
”我认为大学的结局应该是开放式的,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电子工程系 张元 
情系两岸,筑梦科研

个人简介:
电子工程系无32班,来自台湾。连续3年获得校级奖学金;科研方面已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EI国际会议论文2篇。为促进两岸理解与交流,加入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并担任台生联络人,曾与中央统战部等单位就解决台生求学、就业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他是第一个荣获第一名的台湾学生,推荐人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尉志武介绍道。

2013年,张元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清华,三年来总成绩第一,还多次获得港澳台最高级别奖学金。他是最优秀的港澳台学生。张元的研究方向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 终端直通通信技术。他还是系宣传部副部长和街舞社成员。他致力于促进两岸交流,在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担当联络人,并多次组织和参与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


环境学院 高一凡  
越努力,越幸福

个人简介:
环境学院环 33 班。“星火计划”九期成员,入选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获得20万科研经费支持。获清华大学挑战杯二等奖,曾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口头报告。任环境学院学生会主席,曾组织环境学院获得大小马杯总冠军,多次参加实践、志愿、文体活动。

高一凡在答辩现场,用两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了他对于“幸福”的看法。出生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高一凡,从小便和“环境”结下不解之缘,因此他的一大幸福便是在环境学科上的不断探索和精进。此外,他也在社工岗位上从为同学、院系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奉献的幸福。如同推荐人黄霞老师的寄语“乐于奉献,全面发展”,高一凡在发言末尾关于幸福的总结也很温暖“希望因自己的努力,为给他人带来幸福而感到更大满足”。

航天航空学院 李逸良
 做时代前列的奋进者

个人简介:
航天航空学院力3班。“星火计划”九期成员,清华大学未来石墨烯应用兴趣团队成员。在学堂班保持总平均成绩 93 分的同时积极参与科创训练:在期刊《Thin- Walled Structures》和《力学与实践》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参加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获个人赛全国特等奖。任班长两年带领班级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

三年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被钱班破格录取;三年来,
3年班长,6次课代表,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
推动理论力学免修申请,得以在免修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加入了清华大学微纳米研究中心。今年,他申请赴加州理工两个半月的海外研修,让他在研究领域深入探索。

“我认为,作为站在特奖答辩讲台上的我们的成绩并不是神绩,而是每一个清华人多做一点点就能够实现的清华梦。”

15位特奖候选人大数据

特奖最终结果以info通知为准
敬请期待!

“闯世界”计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曲靖女生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她还说....
薛其坤与星火计划学员线上开展Spark Day学术沙龙活动
戳!2017年清华本科生特奖答辩会精彩现场 你要的清华学霸都在这
快讯 | 2017年清华本科生特奖得主出炉(附答辩精彩语录)
北京大学:“拔尖”十年再启程
获清华特奖又上“最强大脑”!这位90后学神去一线抗疫的理由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