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邱橓: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景志祥

严格意义上来说,刑部左侍郎邱橓并不算一个坏人,相反史书对他的评价颇高:强直好搏击。——《明史》

这是一个很好的评价,在史书哪块地方,能留下只言片语都是才华过人的能人,但熟读万历十年,以及万历二十年这段史书,无论史书将他写得多么的好,邱橓的所作所为总不能引起后人从内心深处上的喜欢。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我们当然不能说邱橓是没有眼缘,达不到让人一见倾心的地地步,这终究只是一个浅薄的看法而已,说到底后人难以从心底里接受他,主要原因还是在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奉命查抄张居正家的这件事上。

邱橓一生最大的成就,只有两件。

其一是弹劾了首辅严嵩,根据史料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六月,一股有53人组成的倭寇从我们浙江省上虞县登陆了,53人在偌大的浙江实在不够看,但结果却出乎世人的意料之外,这53人愣是靠着过人的硬实力横行苏州一带、浙江一带、安徽一带,劫掠二十余县,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甚至胆大到进犯当时的大明陪都南京城。

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偏偏发生了,作为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不想着如何守住南京城,将这波胡作非为的倭寇给扼杀在摇篮之中,而是在第一时间想到了闭城不出,任由这股倭寇烧杀抢掠了三天,事后,时任户科右给事中的邱橓站了出来,面对这种情况,他选择了弹劾张时彻,张时彻被罢免了官职。

这只是邱橓的一次小试身手,真正让他开始展露名声首辅严嵩。作为一个户科给事中,他有上奏的权利,面对首辅严嵩和他党羽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等事实,他曾上奏嘉靖皇帝:权臣不宜独任,朝纲不宜久弛。他的上奏不光揭露严嵩的种种不法行为,还颇有建设性的给一直不理会朝政的嘉靖皇帝提出了六大弊端,这六大弊端分别是“谄卑、奢靡、请托、躁竟、干谒、贿赂”,措词十分急切,此举赢得了皇帝好感,也为他赢得了清官之名。

作为清官,邱橓是合格的,不贪,能够做到恪守本心,他曾在其书案旁悬挂亲笔手书的座右铭一帧以自勉自警,其辞曰:补天浴日保社稷,尽心勠力求民安。”但这并不表示他没有缺点,相比他的恪守本心这个优点,他独特的缺点,反而更人记忆犹新,这个缺点在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张居正抄家一案上发挥到了极致,然而,后人没有留意到的,这个独特的缺点,其实在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就已经暴露。

当时,邱橓因为上奏疏批评严嵩,赢得了清官的美名,朝廷派他到地方去检查,恰逢时任湖广巡抚的方廉私下给邱橓赠送五金“以示友好”,作为他巡视这段时间的生活费。

五金多么,自然不多,按照明朝的购买力,大概值八石左右的粮食,这并不是方廉的独创,而是当时朝廷官员到地方上巡查所形成的普遍做法,算是同行之间的人情往来,这点银子搁在朱元璋时代都不会有人说什么,更不用说在嘉靖一朝了,但事情到了邱橓这里发生了点意外,邱橓非但拒收这五金银子,还因为这五金银子将“方廉行贿”之事上报了嘉靖皇帝。

收到这份奏疏的嘉靖皇帝并没有将这件事当一件大事来看,在他看来,五金银子实在构不成“行贿”的罪名,如果自己因为这五金银子将一个地方官员给罢免了,那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所以嘉靖没有任何表示。

见皇帝没有任何的表示,邱橓却坐不住了,他一再上疏要求罢免方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慷慨陈词,弄得最后嘉靖皇帝下不来台。和其他皇帝相比,嘉靖皇帝要聪明得多,他大概是一早就看出了身为言官这种清流,往往是不近人情的,他们常常嘴里说一道背后做一套,但事情一旦被他们划入了道德范围之内,纵是丢掉性命,他们也是不懂得变通的。

知道这一点的嘉靖,一方面罢免了方廉,另一方面也实在厌倦了邱橓这种不近人情的个性,因此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将邱橓送回了老家,邱橓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带着几箱子书,便回到了老家。

据说,回家的邱橓,便一直赋闲在家,最后弄得连税都交不起,各种税款一直拖欠着。

如此看,这点他和另一个清官海瑞有些相同的地方。

当时也有人将他和另一个清官海瑞并称南海(海瑞)北邱(邱橓)只不过大人与海瑞还是有些不同的,仔细去比较两个人,你会发现海瑞也反对官场的人情里来的过往,并且还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我们可以说海瑞的个性是执拗的,但并表示他不通情理,事实上,人情往来上海瑞是透明的,只不过这个在他内心深处占据的位置并不大,理想和抱负反而更能充实海瑞。

这也是海瑞与邱橓最大的不同,我们不能一味的说,邱橓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只是他的抱负和理想在名声这个前提下,终究是显得小气了些。

这一点,在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张居正这个案子上就彻底展现了出来。

张居正与邱橓之间的矛盾并不复杂,大概的情况是万历继承大统后,张居正做了首辅,一心想复出的邱橓借同僚之笔向张居正举荐了自己,关于张居正为何不用邱橓,明代朱国祯所撰的笔记《涌幢小品》记载:邱橓)方在告时,有荐之江陵者。江陵曰:'此君怪行,非经德也。终不肯起。意思是邱橓性格奇葩,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

准确的说,张居正的眼光是独到的,作为一个首辅,作为一个要改革的人,自然知道真正对大局有用,但品行未必一定符合孔孟之道的人,这点从他用戚继光、李成梁、潘季驯,申时行、张四维、谭纶就可以看得出,上面的这些人才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且在各自的领域或多或少作出了成绩,但品行上未必是最出色的,张居正似乎比谁都更明白,这个朝廷需要什么,什么人放在什么位置上,发挥什么的才能,至于那些道德一流,却不知变通,做事仅凭道德文章的人,能拒绝就拒绝。

这个事情同样也发生在海瑞身上,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前首辅高拱倒台后,张居正顺利成了大明首辅,一直闲居在家的海瑞给张居正写过了一封信,在信里,海瑞委婉的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效力的愿望,但张居正拒绝了。

他给海瑞回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三尺之法不行于吴久矣。公骤而矫以绳墨,宜其不堪也。讹言沸腾,听者惶惑。仆谬声钧轴,得参与庙堂之末议,而不能为朝廷奖奉法之臣,摧浮淫之议,有深愧焉。”——《张太岳集·答应天巡抚海刚峰》这封信里,张居正以委婉的语句的表达了自己拒绝的意思,自己只是不小心占了国家要职,只是有份儿在廷上说两句,不能替朝廷给您发金牌,赶走那些苍蝇似的议论,深感愧疚挖!张居正认为海瑞可以做道德的标杆,却不适合出来做事,所以拒绝援之以手,使海瑞赋闲在家前后达15年之久,一直要到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张居正去世三年后,海瑞才被重新起用为南京右金都御史,此时的他已经七十二岁了。

同样是被张居正拒绝过的人,但与之相对的却是既然不同的画面,海瑞刚直,甚至有些偏执,但他并非无理取闹不思进取之人,他敢骂嘉靖,并不是为了博得那一点正直之名,而是他从心里认为嘉靖做错了,当最终的结果呈现出来,是对是错,海瑞都有自己的判断。

这个标准放在张居正身上也一样,当张居正的改革在他死后,成了众多官员弹劾攻击的对象,这些人里,有御史羊可立、御史丁此吕、废辽王次妃王氏以及早年的王锡爵、邹元标,而恰恰没有海瑞,我们可以说,这是海瑞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但我们不应该忘记了,在张居正遭受攻击的时候,海瑞依旧认为张居正功不可没,并且给出了最精准的评价: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之所以不厌其烦的说明这段事实,目的自然不是在诉说张居正的冤屈,而是以历史的角度来看尘封多年的那段历史,通过海瑞再回过头来看看邱橓,同样是清官,为何邱橓对张居正的家人如此大费周章,如此的不近人情,以至于张家人惨遭非人待遇时,邱橓依旧不为所动呢?

与清官海瑞相比,邱橓的格局到底输在哪儿呢?

下面这个事情或许能给出答案。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万历对张居正的清算为邱橓提供了新的机遇。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八月,赋闲在家的邱橓被万历起用为通政司右通政。(正四品,受理内外章疏和臣民密封中诉之件)

仅仅过了两个月,万历又升邱橓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次年,再次升为刑部右侍郎,至此,邱橓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件大事,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查抄张居正的家。

借已废辽王的案子查抄张居正府,是万历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这标志着在继追夺张居正各种诰命荣誉之后,对自己老师最后的清算,而对张居正带着浓浓恨意的邱橓顺理成章成为了这次查抄的主导者。

出发前,邱橓的老乡,于慎行知晓邱橓和张居正的那点恩怨,也知道万历这次任命邱橓的用意,不忍心张居正的家人遭此惨祸,特意给邱橓写了一份信,信里说: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劝他不要欺负张家孤儿寡母,但邱橓却置若罔闻。

于慎行自然不知道,等这一刻,邱橓已经足足等了十几年,如今身份既换,而机会送到门前,自然不会就此轻易放过,所以他近乎冷血地执行了万历的意思。

为了防止张家人将财产转移,邱大人在出发前,先派人通知了荆州的地方官员,将张家人员一一记录在册,一个也不能遗漏了。

有了这个命令,荆州官员自然不敢怠慢,他们将张居正的家人赶到旧宅里,将门封住,禁止出入。等到张诚、邱橓一行人赶来打开大门进行抄家时,里面老弱病残已经是饿死了十几口人了,死人骸骨也被饿狗食尽,堪称惨烈。

按照邱大人的意思,这次抄家的数额应该很大,但现实却并不如意,综合来看张居正遗留的下来的结果只有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这个数字虽也过得去,但与邱大人内心深处的目标相差太远,于是邱橓决定,对张居正的几个儿子们用刑。

此时正值酷暑,邱橓把张居正的儿子放在烈日下暴晒,然后命人严刑拷打,张居正的第三个儿子忍受不住拷打,诬陷称有大约30万两银转移到了曾省吾、王篆、傅作舟等家。

大儿子张敬修(原礼部主事)实在熬不过,上吊身亡,临死时写绝命书一封,记录了这次抄家的惨状,抄录如下:……邱侍郎、任抚按、活阎王!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奉天命而来,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可也,何忍陷人如此酷烈!三尺童子亦皆知而怜之,今不得已,以死明心。呜呼,炯矣黄炉之火,黯如黑水之津,朝露溘然,生平已矣,宁不悲哉!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张凤盘,今张家事已完结矣,愿他辅佐圣明天子于亿万年也!——《张敬修绝命书》
而在张家其他人身上,邱橓也没有半分的怜悯
其妇女自赵太夫人(张居正老母,年逾八十)而下,始出宅门时,监搜者至揣及亵衣脐腹以下,如金人靖康间搜宫掖事——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张敬修用他的自杀为张家的惨状,赢得了一次缓和的机会。

张敬修自杀的消息传至朝廷,朝堂一片哗然,老臣潘季驯上书劝谏万历:张居正的母亲年过八十,早晚会去世,请求下诏以特别的恩惠宽恕她。又认为治张居正的罪太急迫了,宣称张居正的家属死于此案的已达数十人。

首辅申时行也上疏万历求情,万历大概也觉得自己这次动静弄得太大了,特赐空房一间,给赵太夫人(张居正的母亲)容身。然而,事情并不没有就此完结。

在邱橓第一轮抄家结束后,邱橓认为张家绝对不止这点钱财,肯定是一早就听到了风声,将财产转移到其他的地方,于是对张家进行了第二次的追赃。

这次,作为张居正曾经的追随者,王篆、曾省吾、傅作舟等人都遭到了牵连,在邱橓冷酷无情的抄家方式下,最终又多抄出了二十万多万两白银,这个结果终于获得了万历的赞同。

至此,邱橓才带着一脸得意返回了朝廷,张家抄家一事才算是彻底落下了帷幕。

鉴于邱橓这次出色的表现,万历迁邱橓为南京吏部尚书,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十二月,去世,获赠太子太保,谥号简肃。就结局而言,邱橓是不错的,但身为朝廷命官,却因个人的一点私人恩怨,对张居正的家人采用近乎绝情的方式逼迫,无论怎么看,格局上终究是差了点意思。

参考书目:《明史·邱橓》《明史·于慎行传》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朱东润:《张居正大传》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孟森:《明史讲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瑞并不无能,反而是堪比张居正的名臣|文史宴
风雨张居正14弃用海瑞之谜
明朝第一清官的悲情人生
当代散文‖【海瑞,一张清官的名片】◆杜秀香
海瑞“大明第一古怪清官”
明史风云第三章第四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