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狄仁杰——好运的背后是什么

  

根据几率理论,一个随机事件有时会一连串发生来解释,事情刚好就一起发生了。

 而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好像生来就是幸运的。假如人们的命运是宇宙间一颗骰子滚动所决定的话,那么有些人就是会比另一些人幸运。

 也就是说,我们的运气看似一样,但有些人的好运就是要多一点。

 而这多一点的好运,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一段历史。

 试想,公元(747年),高考准备充足的杜甫若运气好一点,没有遇上权相李林甫,杜甫的日子还会过得这么惨兮兮的么?

 我想不会。

 倘若,公元(728年),惊恐的孟浩然若带上那么一点点好运,献给唐玄宗的是自己的成名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还会被放归襄阳么?

 傻子都知道不会。

 然而,他们的结果都不尽如意。

 他们差什么,两个字——好运。

 由此可见,好运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技能,并不是人人都有。

 而本篇的最佳男主角就拥有这项独一无二的才能。

 公元(649年-655年),给大唐留下无数名画的画家阎立本被派遣到河南做黜陟使。

 某天,他去了一趟开封。

 遇到一个刚刚过20岁生日的年轻官员,年轻官员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官职低微而对他鞠躬卑膝,相反对于他的到来反而显得很平淡。

 年轻人不卑不亢的姿态引起了他的注意。

 会后,他特意让人将年轻人留了下来,进行了一番交谈。

 一番交谈过后,他发现这位年轻人颇有谋略,性子温和,做事颇有法度。顿时对其刮目相看。

事后,他派人对年轻人做了一番调查,知道这个年轻人叫狄仁杰,出身太原狄氏,通过明经举入仕,大学刚毕业就被分配到汴州判佐。

工作做得一丝不苟,没什么披露,尽管如此,他依旧被人诬告。

通过研究他发现,这些诬告是莫须有的罪名,这个并不奇怪。

历朝历代这样的事多得去了,不差他一个。

可事情怪就怪在,明知道自己被冤枉,狄仁杰却没有反驳,甚至没有喊一声冤枉。

这个奇怪的举动,引起了他的好奇。

“我问你,你为何明知道自己是冤枉的,为何不反驳?”三天后,阎立本坐在狄仁杰办公桌的对面盯着他问。

“反驳有用么?”狄仁杰淡淡地应了声。

“你不说,怎么有人知道你是冤枉的!有些事是要靠嘴巴说的!”阎立本微微将眼眸往狄仁杰的脸上抬了抬头。

狄仁杰一笑:“我所做所为,无愧于心,说什么?”

“好一句无愧于心,就凭你这句话,我给你主持公道!”阎立本忽然站起来大声说道。

第二天,开封的官场变得热闹非凡。

堂堂河南道黜陟使亲自为一个叫狄仁杰的小官说好话,不光如此,还以人格担保了狄仁杰那些莫须有的举报事实是假的。

一时之间,许多人都在打探这个叫狄仁杰的办事员是什么来历,为何会这么快获得了上司的上司赏识。

一番打探下来,他们大失所望。

除了法律学学得很牛逼之外,这个叫狄仁杰的办事员根本就是个三无官员——无钱、无权、无背景。

更让他们感到惊讶还在后头。

大名鼎鼎的阎立本领走时,又送了一句话给狄仁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新唐书·狄仁杰传》

意思是说,你真可以说是沧海遗珠啊。

这个评价高得吓人。

众官员很难相信,这是阎立本说的话。

但事实胜于雄辩。

没过多久,众官员又被一条爆炸性的新闻给震惊了,狄仁杰被擢升为并州都督府法曹,掌鞫狱丽法,督盗贼,知赃贿没入。

疯了,疯了!

这是河南所有官员三个月后的看法。

当然也有些官员认为,这是狄仁杰的运气好,碰上了慧眼识珠的阎立本,倘若换成是自己说不定比他更好。

不否认,在运气上狄仁杰确实好那么一丢丢。

可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看,是这样的么?

当然不是,作为大唐第一画家,阎立本擅长画台阁、车马、肖像,尤其是重大题材的历史人物画和风格画。

历史的厚重不是通过几张纸,几个记录就能绘制的,需要的是经过不断的观察,揣摩去发现藏在历史表面的真实。

而这项技能,毫无疑问是阎立本独有的。

这也是为何他的历史画像《太宗真容》《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八骏图》《步辇图》,能做到形象逼真传神,被后人誉为“丹青神化”

因为画笔已经穿过了历史的表层,找到了更加真实的东西。

因这个原因,一般人根本不配让他画。但狄仁杰成为他在人群中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非画不可的人。

阎立本事后对其近侍坦言:被我凝视而毫无动容之色的人,实在从未见过,狄仁杰是第一个。

可见,运气的背后是才华,这份绝无仅有的才华吸引了阎立本。

上元二年(675年),由于工作出色,狄仁杰被选调到长安,担任大理寺丞(从六品)。

按照大唐规定,大理寺丞分管中央各部门有地方各州的司法案件的复审的工作,过手的都是大案要案。

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

这个工作看似风光,其实是个高危工作。

狄仁杰很好的胜任了这个工作,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

如此大的工作量,如此完美的结果,运气能做到这一点么?

显然不能,可见运气的背后是杰出的审讯和判案能力。

公元676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无意中砍伐了昭陵(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合葬墓)内的柏树。

气的唐高宗血压蹭蹭蹭往上飙升,当场表示要杀了权善。

是狄仁杰上奏,提出了按罪当予以免职的处分。

当时唐高宗不同意,下令诛杀权善才。

依旧是狄仁杰坚持认为,权善才罪不当死。

唐高宗勃然大怒,说:“权善才砍了我父母陵墓上的树,惊扰了二老神灵,使我落下不孝的骂名,必须将他杀死。”

当时周围的大臣们给狄仁杰拼命地打眼色,那意思很明显,没必要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得罪了皇上。


  

但他没有理会,继续对皇上说:“您也不想因为一棵树就去杀大臣,让后人把您当做昏君来看吧?”

就这样他愣是从刀口上救下了大将军权善的一条性命。

因为这件事,唐高宗任命他为侍御史。

很显然这并不是一个舒服的职位,凡是接触的人不是家里有矿,就是背后有爹的主儿。

怎么做都讨不到好处,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但狄仁杰很爽快的接了,在他看来,朝廷有朝廷的法度,法度之下,你干嘛就干嘛。

只可惜,总有几个不知趣的刺头。

当时担任左司郎中职务的王本立自恃皇帝宠信,就喜欢做这个刺头,大臣们都很畏惧他,更不敢依法惩治他。

狄仁杰没有这个顾忌,上任的第二个月就在钉钉上给皇帝上了奏表,列举了王本的种种不法行为,请求依法对王本立加以惩治。

尽管狄仁杰为此受到了不少威胁,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

过激的时候,他甚至和皇帝都杠上了,要去皇帝先将自己流放到荒凉不毛之地,用来告诫后来的忠贞之臣。

最终狄仁杰获得了胜利

皇帝特命有司依法惩治王本立。朝廷肃然。

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比如狄仁杰外放江南巡抚时,江南之地遍布淫祠(指民间自行设立、不在祀典的祠庙)。他第一时间奏知朝廷,焚毁淫祠一千七百余所,只留下四所祠庙,以供奉夏禹、太伯、季札、伍员。当时反对的人很多,骂的人也很多,严重的时候每天都有问候他的祖宗。

他依旧坚持做了。

出任豫州刺时,他运气不太好,碰上了越王李贞在豫州(治今河南汝南)起兵反抗武则天,朝廷派宰相张光辅率军讨平叛乱,可这位老兄着实有些纵容手下。

一干人等到处收取保护费不说,还喜欢吃东西不给钱,弄得百姓很苦恼,还是他毫不客气地将张光辅骂了一通,说他罪责比反贼李贞更大。

这事儿自然引起了老家伙的不满,回朝弹劾他出言不逊,侮辱宰相。

为了这事儿,他被为复州刺史。

如果说这是运气,那么运气的背后是他骨子里的刚。

这样的事他做了多少件,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但每次碰上了,他依旧会说上几句。

这样什么都不怕,一心为公的办事风格,倒也为他赢得了不少好口碑。

靠着四十几年如一日在基层积累的经验,加上良好的口碑。

在他61岁那年,他终于成为了国家的高级干部。

他很清楚的记得那年是个秋天,他接到了朝廷的诏令,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人生到了这儿似乎是走上了巅峰。

接下的日子只要小心应付,凡事不要强出头,凡事留一线,他相信一直到死他都会平安无事。

只可惜,他的骨子里没这个想法。

碰上了不平之事,该说的还是要说,该做的还是坚持做了。

这样的脾性自然热得一些人不高兴。

长寿元(692年)正月,酷吏来俊臣诬告他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

这些人的目的,他心知肚明,所以他很知趣的配合了他们演了一出戏。

按照朝廷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

他当场认罪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

来俊臣得到口供,将他收监,只待来日行刑,不再严加防备。

他偷偷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冤屈情况,塞在棉衣里,让人带回家,由自己儿子替自己说明冤屈。

这次他的运气也不错,平安的从最可怕的监狱里走了出来。

与其说这次能活着是好运气,还不如说是运气的背后是他61年的人生经验。

有时候经验比运气更好用。

因为得罪了来俊臣,他被贬到彭泽,担任县令,一当就是5年。

这5年来,他一直梦想着再一次回到朝廷的中枢。

倒不是说他想当什么宰相,而是他知道自己还有一件大事要做——光复李唐。

这不是说他见不得女人当皇帝,男人也好,女人也罢,谁对百姓好,谁有利于国家,他就支持谁。

武则天早年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材,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使得贤才辈出。奖励农桑,改革吏治,百姓都有好日子过,他当然是尽力辅佐。


  

可这些年,她老了,开始兴起“酷吏政治”,生活上更是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如果继续放任下去,这个国家就玩了。

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李家更适合做接班人。

为此,他必须重新回到大唐的权利中枢,为大唐把好最后一关。

这次好运再一次给了他希望。

一场契丹叛乱将他推到了前线,他不顾亲友的劝阻,大力保举李楷固、骆务整两位契丹降将领兵杀敌。

两人不负众望,很快就扫平契丹,在含枢殿行献俘之礼。武则天大宴群臣,席间向他举杯劝酒,道:“这都是您的功劳。”

他知道,他可以回去了。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公元697年,他再一次回到了宰相的位置上。

他知道这是老天爷给的最后机会,不可有一丝一毫的错误。

为此,他举荐了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暗中加以培养,用不了多久这些人将会成为光复大唐的最中间的力量。

其实,他也犹豫过要不要采取更温和的方式,这样对大家都好一点。

为此,他甚至不惜亲自给武则天解梦。

这天,武则天梦到自己下双陆(古代一种棋盘游戏),却始终不能赢。

梦境这玩意其实他也不懂,但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

女人到了一定年纪,坐到了一定的位置,最信的就是这个。

不然也不会有什么第六感。

所以他很知趣的说:“双陆不胜,是因为没有子了,这是天意在警示你。太子乃是天下根本,根本一动,天下就危险了。”

见武则天犹豫,他赶忙问了一个问题:“皇帝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若立侄子,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危险重重。

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好在,在这个敏感的问题上,武则天只是不高兴,并没有表示多大的不满,在自己一句:“王者四海为家,天下的事都是陛下家事。君王是元首,臣下为四肢,犹如一个整体,况且臣忝任宰相,怎能不管呢?”的辩解之下,放过了他。

经过这次谈话,他心里也明白了。

柔和的路子是行不通的,纵然他不愿意流血,但流血不可避免。

作为这场大戏的总导演,他不能不提前布置一切。

唯一可惜的是,历史没有让他亲自看着自己导演的大戏搬上大屏幕。

公元(700年)他病逝,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对此,他是有些愧疚的,可一想到大唐千千万万的百姓,他也只能叹息一声了。

5年后,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按照他生前写好的剧本,在首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大唐就此光复。

如果说这次上天再一次将好运给了他,那么他可以自豪的说,这场好运的背后是我狄仁杰71年来对大唐的忠心。

你们有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记说史| 宦海浮沉狄仁杰,武则天都礼让三分的一代宰相
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阎立本帮了狄仁杰一把
692年,宰相狄仁杰参加朝会后被武则天单...
狄仁杰历史上结局如何?
武则天一生撤职75位宰相,为啥唯独对狄仁杰如此偏爱?答案让人脸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