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学不到什么东西?


几个月前,有个不太熟的朋友找我,说:


最近想读点书。你是不是读了很多书?能不能介绍几本给我?


我说,行啊。随手列了个简单的书单给他。


昨天晚上有事找他,末了记起这个事,问了句:上次介绍的书怎么样?


他说:喔,我大致翻了下,感觉很多东西都是我知道的,就没细看。


听了这句话,我很想告诉他:


你这样读书,是很难学到东西的。



01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深度文章,感觉很多东西都似曾相识,甚至看到一个概念,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在哪本书里出现过。


但到真正用起来时,却又不知从何入手。


是因为书读得太少吗?其实不是。


很多时候,是因为你读书的方法不对。


讲一个对我触动很大的故事。


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徐复观,是民国著名学者熊十力的弟子。


1943年,徐复观初次拜见熊十力时,请教熊十力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告诉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


徐复观颇为自得地说,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不高兴了,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


过了些时候,徐复观再去看熊十力,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


熊十力问:「有点什么心得?」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他不同意的地方。 


熊十力未听完便怒声斥骂:

「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徐复观后来回忆说:这对他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出处:周为筠《在台湾》一书)


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正确的读书方式,不是去找「知道」,而应该去找「不知道」。



02


读书的本质,是获取新知。而聚焦于「知道」—— 你能得到什么新知呢?


你所读到的,都是已知的东西。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但很多人却不具备这个意识。


这两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叫做:日本煮饭爷爷村嶋孟被誉为「米饭仙人」,标榜匠人精神,是否过誉了?


看到这个标题,我的第一直觉是: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是的话,这位老爷子在煮饭上有什么过人之处?


但点开问题,靠前的回答都是什么呢?

各种揶揄:


  • 这不就是营销吗,就是想卖大米嘛;

  • 坐等什么时候出「白开水之神」;

  • 为什么没人叫我嗑瓜子仙人;

  • ……


更有甚者,表示:


煮个饭都能煮出花来,你们这些小资,能不能别这么崇洋媚外、自欺欺人?


这些态度,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类 —— 我把它们称为「封闭性心态」。


什么是封闭性心态?简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熟悉的观念,去解释新事物。


他们喜欢从「不同」的事物中寻求「相同」,把共性提取出来,自认为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并把一个新鲜的世界,改造成自己熟悉、稳定的世界。


与之相对的态度,我称为「开放性心态」。


秉承开放性心态的人,会有更强的好奇心。他们的态度,是从「相同」的事物中寻找「不同」,并且去探求「不同」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和原因。


他们乐于接受一个新世界,并且把认知和解释新世界,看作一种冒险。


封闭性心态是不是一定不好?当然不是。很多时候,它可以节省我们的认知资源,降低注意力的消耗,帮助我们把精力集中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但当我们在学习新鲜事物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开放性心态。


拿前面的「米饭仙人」来说:这是不是营销重要吗?我关心的是,这位老爷子是不是真有过人之处?有没有什么技巧,是平时能用起来的?


哪怕定性为一场营销,去思考、分析一下背后的营销技巧,也比「营销而已,有什么好谈的」好得多。


这才是学习。


无论是读书,还是学习技能;是从信息中学习,还是从经验中学习,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这样的态度:


这个知识点,有哪些地方是我不知道的?能够如何为我所用?


而不是看到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往自己熟悉的概念上面靠,告诉自己:

「这不就是xxxx吗?」


抱着这种态度,是永远无法得到任何新知的。


你只是在不断强化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



03


为什么说「开放性心态」优于「封闭性心态」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说过,神经科学认为: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是以「概念」和「联系」的方式,储存在我们大脑当中的。每一个概念就是一个点,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就是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些点和线组合起来,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网络。


封闭性心态,是每遇到一个新的概念,都将它拆解,用自己知识网络中已有的概念来解释、替代。它会不断地强化固有的知识联结,但并不会新增任何节点。


而开放性心态则相反。每遇到一个新的概念,哪怕暂时无法解释,也先将它纳入大脑,作为一个新的节点,再不断尝试将它跟固有的节点建立联系。


它会不断地增加新节点,扩大整张网络的范围。


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告诉我们: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自上而下」的。


也就是说:我们大脑中的知识网络越广,越丰富,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就越全面,越有效。


举个例子。


我大学的时候,读过彼得·德鲁克的书。那时,囫囵读完全套,只觉得「这些不都是套话吗?是个人都知道」。并没有感觉到任何新意。


但当工作了几年,了解了许多管理知识和行业积累,拓展了视野之后,重新拿起德鲁克,才发现:原来自己以前根本没有读懂。


许多看似普通的内容,都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几乎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的理解能力变强、智商提高了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我的知识网络,被极大地拓宽了。每看到一个概念,我能够「联系」起来的知识大量增加,自然,获得的收获也就更大。


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浸淫于某个行业、岗位太久,就很难接收新鲜事物了?原因就是:他们的知识网络已经被固化,很难再用「开放性心态」去理解新事物。


他们更需求的,是心智的稳定性。


他们希望这个世界是熟悉的,能够被理解。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真正善于学习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呢?他们不会拘泥于「知道」,也不会去寻求「相同」,他们乐于接受新观点,对「不同」极其敏感。


对他们来说,新鲜感,比起稳定感,是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他们不会担心「自己的认知被颠覆」,因为他们无时不刻都在修补和怀疑自己的认知。



04


说回主题。


当你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时,你脑子里想的是「很多观点跟我一样嘛」「这些东西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特别有新意的」—— 你就要注意了。


因为,你很可能在舍本逐末。


用这样的心态读书,只是在浪费时间。


你除了强化对自己的认同之外,又学到了什么东西呢?


大卫·库伯提出过一个「库伯学习圈」。他认为,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和概念,需要经过这么一个循环:


具体经验 → 反思 → 抽象性概括 → 应用于实践


只有走完一遍流程,你才能说真正学会了这个知识点。


这就叫做「内化」。


可以看到,抱持着「我知道」这种心态的人,只达到了第一步「具体经验」。


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个概念,并把它「辨认」(figure out)了出来。并没有真正去思考和理解。


但从「辨认」,到真正「理解并运用」,中间还有巨大的路程要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读书,才能保证学到东西呢?



05


1. 反思


辨认知识点,是谁都会的事情。

但辨认之后呢?


不要停留在「我知道」,而是要进一步去思考:这个知识点,跟我所理解的,有什么不同?


不妨这样问自己:


  • 它们的表述是否一样?

  • 它们的推导是否一样?

  • 它们背后的逻辑是否一样?

  • 它们应用的情景是否一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都是「贴标签」,「日常生活中,不要给人贴标签」,和「在办公室里,如果你很内向的话,不妨找到一项技能、一个垂直领域,把它作为你的定位,让别人给你贴上标签」—— 这里的两个「贴标签」,是同一个意思吗?它们矛盾吗?


如果你按照上面的问题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两者明显是不同的。


前者强调的是「不要轻率地对别人下定论」;后者强调的是「让别人快速记住你,提高存在感」。


重视概念之间的差别,多进行反思,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



2. 抽象概括


进行「反思」之后,下一步是什么呢?就是去思考:


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会有不同?

如何概括它们?

能不能用一个更高的模型统一起来?


举个例子:关于 Todo List 和 GTD 的工具,我试用过起码 20 款,每一款都用了至少一个月。


为什么要试用这么多软件呢?是每一款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吗?不是的。


原因很简单。只用一款软件,我就会被这款软件的框架限制。所以,我会不断去发掘新软件,寻找它们背后的逻辑,思考开发团队的构思,并结合自己掌握的时间管理知识,去归纳、总结,抽象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


一旦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其实用什么软件、怎么用,都已经不重要了。飞花摘叶皆可为剑,甚至用最简单的备忘录,也能满足我的需求。


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3. 应用实践


通过前面两步,得出一个抽象模型之后,下一步,就是把这个模型,应用到实践中。用它来理解你读到的信息,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只有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你才能发现:你抽象出来的模型是否严谨、全面,是否有足够的解释力。


紧接着,再在实践中,去积累经验,进行反思,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


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让它向着更高层次伸展、蔓延。


这才是真正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06


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快速」「高效」。

这并不是真的在学习,

只是在满足学习的焦虑感。

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让大脑动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行为主义的数学教学观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
我对学习的理解
第三十九课,详解麻将数字牌的含义,打了这么久真的了解吗?
简单三步掌握任何学科
有效教学讲座一之八(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