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人的“宠闺女文化”:个个儿都是惹不起的小姑奶奶~
在北京,“姑奶奶”这三个字儿的重量可不一般。

只要这三个字儿一出现,准保就有一个北京姑娘炸了毛。

网传东北老爷们儿“怕”媳妇儿,北京老爷们儿“怕”闺女儿。

这北京大妞儿一叉腰喊上一句“本姑奶奶”,甭管占理不占理,这气势一下就上来了。

那这气性是谁给的?她爹给的,北京千千万万个老少爷们给的,老少爷们儿的爹爹给的,老北京祖传的“宠闺女”文化给的。

话说这“姑奶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词儿,特指爷爷的姐姐或妹妹。

往大了说,全北市的女人都可以称自己一句“姑奶奶”;往小了说,那就是自家老爹的小棉袄,自家老爷们的心头肉。

降得住北京“吹天吹地吹空气”的本土老爷们的,也只有北京土特产——在座的诸位姑奶奶了。


“姑奶奶”一词打哪儿来


自从满人入关开立了大清朝,北京的汉族文化就和旗人文化开始了大融合。各种语言、风俗、习俗上,都受旗人文化影响颇深。

原先的旗人多指努尔哈赤部落的人,后来几经历史变故慢慢都变成了满人。随着满人入驻中原,很多蒙古人和汉人也逐渐归属了旗籍,于是有了后来的汉八旗和蒙八旗,算上满洲八旗,一共二十四旗。

所以汉族人,也有可能是旗人。

在旗人文化里头,管上了岁数的女人不叫奶奶叫太太,都称老太太。“奶奶”是称呼自家女主人的,什么大奶奶,少奶奶也是自打这儿来的。

《红楼梦》里的尤少奶奶

管自个儿的母亲也不像现在咱们总说的“妈妈”“老妈”,搁那会儿你叫“老妈”,自家老母准抽你一大耳帖子。

那是叫佣人的。老妈子老妈子。什么张妈李妈王妈都是称呼佣人的,后来时间一长,老北京人就爱叫嘴碎又爱瞎张罗的人为“张妈儿”。

自家女主人都称“奶奶”了,但成了亲了两个大家庭那么多个女主人,又该怎么叫呢?为了表关系,再加一个“姑”字儿,称丈夫家那边儿的女主人为“姑奶奶”。

这让北京“女权至上”的姑奶奶们,才正式露了面儿。甭管大姑奶奶还是小姑奶奶,都不是个“善茬儿”就对了。

在早先清时的习俗,统称嫁出去的姑娘为“姑奶奶”。

《大宅门》里头的老姑奶奶和白二奶奶

电视剧《大宅门》里头,白景琦去香伶家接和白家二奶奶同辈儿的老太太,也称之为“老姑奶奶”。

在老北京的“二月二”,也不光过个龙抬头,也是全城嫁出去的小媳妇儿回娘家归宁的日子。老百姓都称之为“姑奶奶节”。

“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在丈夫家里头做个可人疼的小媳妇儿,回到娘家就是家里人的心肝儿“姑奶奶”。

在清代文献里有这么一段描述:“京师有谚语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姑娘满街跑。’盖指小姑也。小姑之在家庭,虽其父母兄嫂,亦皆尊称之为‘姑奶奶’。”

所以之后广泛流传的“小姑奶奶”,就这么成为了北京妞子们被宠爱的戏称。

清末的小姑奶奶



北京女人地位高?那是自己拼出来的,也是被宠出来的


就冲着“十八岁姑娘满街跑”这句话,就能知道,清朝末年北京女性已经基本告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闭塞阶段。

那会儿的茶楼戏馆也不是少爷们的专属,各位姑奶奶们也爱带着闺中密友去听个曲儿喝个茶捧个戏子什么的。

《大宅门》里头的小姑奶奶白玉婷

穷一点人家的姑娘没钱潇洒,也能和小伙伴一起逛街逛庙会,反正不缠小脚走得也快是不是?

关于裹小脚这件事,其实是汉人在宋明时期兴起来的,来源于男性对于女性的一种畸形的审美。清朝早年间,其实皇帝下令禁止过缠足,就像是让汉族男性剃发一样,让汉人满化。

然而这种习惯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后来统治者也不了了之了。

但旗人姑娘们可受不了这罪,本身在旗人文化里女人的家庭地位就高,从小娇生惯养着,又跟着当家主母学着打理家务事儿,心里头早已经和男人位置持平了,凭什么还要来个身体束缚?

那时候男主外女主内,姑奶奶们都是雷厉风行的老太君。抛头露面谈生意,决定一个家族兴衰的伟大女性海了去了。

要是赶上战事,家里的男丁牺牲了,女人们就得挑起大梁来。

尤其是家中的长姐,要是没个兄长撑着,那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弟弟妹妹们的避风港。到现在很多老北京的家庭里,也是长姐顶事儿,那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大宅门》里头的白家长姐

《大宅门》里头白二奶奶也是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杨九红女扮男装为家族东奔西走,香秀为男人们收拾好烂摊子。

在正白旗名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一书中,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更是把家族打理的井井有条。

北京的姑奶奶们是贤内助也是精神领袖,在一众老爷们的心里头是温暖的港湾也是这辈子栽里头也认了的命根子。

旗人的姑奶奶们从小就接受名人大家的教育,古代男子要精礼、乐、射、书、数六艺,姑奶奶们也要做到巾帼不让须眉。当然,很多地方的大家闺秀也是如此。

但旗人姑奶奶在清朝是都要入宫选秀的,谁知道哪天自家的小姑奶奶就飞上树枝头了呢。

《甄嬛传》

镶蓝旗的慈禧老佛爷,不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么。慈禧太后的把持朝政,才把旗人姑奶奶们的地位推向了顶峰。

姑奶奶地位之所以高,都是靠自己拼过来的,在男人们的心里有威信,得到了尊重,男人们也乐意宠着。

时间一长,姑奶奶的地位水涨船高,闺女也就成为了北京老爷们儿的宝贝。

在北京,生男生女都一样,北京人疼闺女,不吃重男轻女那一套。

北京的各位小姑奶奶们一打小就是骑着爸爸、爷爷、哥哥的脖子长大的,家里有个小棉袄,那就是一宝贝,怎么宠着怎么来。

姑奶奶许了人家,夫家叫“姑爷”。自己家的闺女嫁出去了也不是泼出去的水,娘家人连带着姑爷一起宠。

《武林外传》里头有这么一景儿,别人问起郭芙蓉姓啥名啥,郭芙蓉咧嘴一乐:

“姓姑,名奶奶。”

《武林外传》郭芙蓉

怎么这么横?她爹郭巨侠宠的。


一方水土一方人,北京的姑奶奶们都特飒


旗人爱好自由,也没那么多讲究,除了好吃好喝好玩好乐好享受之外,似乎也没什么极致的追求。

为什么老北京人身上都透着点八旗纨绔子弟那劲儿?看来旗人文化已经深入北京这座城的根儿里头去了。

北京的姑奶奶们也是如此,爱玩爱疯爱闹,浑身透着股迷人的慵懒劲儿。凡事儿不争也不抢,是我的就是我的,抢也抢不来,走也走不了。

头号北京大妞儿王菲就是个例子,最早之前和窦唯玩摇滚,后来又有了几段感情经历。先前四十多岁还去蹦迪呢,也是够飒的。

玩到现在还是少女的模样,这估计是还没遇见能让她收心的人儿~

王菲与黑豹乐队

不过话说回来,北京姑奶奶收了心了嫁了人了那治家也是有一套,把自家老爷们“收拾”的是服服帖帖的。

姑奶奶身上有股子傲劲儿,不甘愿做男人的菟丝花,非得整出点名堂来让你心服口服,拜倒在本姑奶奶的石榴裙下才行。

您要是想降伏姑奶奶,必须拿出那种王者之气,够霸道够爷们,能衬托天天跟个老爷们似的北京姑奶奶小鸟依人依偎在您身旁。您这才彻彻底底收服了这个“小祖宗”。

虽然爸爸宠妈妈爱的,但姑奶奶们从小就家教极严,也不至于宠的无法无天,为人处事都很有规矩。

《家有儿女》夏雪

所以说北京的姑奶奶们大多数都有理有面儿能抗事儿,从不胡搅蛮缠跟你这里瞎掰扯。说的在理儿,她服您,那就成。

别看她独,但她顾全大局,凡事儿心里跟明劲儿似的,一把尺子在那里量着呢!

祖宗辈儿的姑奶奶们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到现代的小姑奶奶们身上也丝毫没丢。

做人八面玲珑,满嘴的讨巧话还一点儿不虚伪。递个话顺着杆子往上爬,嘿,她还知道出溜儿下来。那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照大张伟的那首歌《北京小妞》来说,那就是:

“北京小妞儿可人疼,但从来不臭拿劲儿

出门儿局气有面儿,在家咱得孝敬长辈儿

有时耍点儿小性子,在垦节儿上懂事儿

由内而外透着,那么一股子人情味儿

不化浓妆咱姐们儿,照样儿看着花枝招展

见天儿淘气爱闹但,谁也没说半个不待见

踩着趿拉板儿拿弯儿,你甭管胡同儿大街

北京小妞儿,当然得配北京的爷”

到这儿您就明白北京的姑奶奶们为啥如此“豪横”了吧,那是有自家老爹和老爷们儿宠着!

关晓彤童年

“行了,我的小姑奶奶,我可服了您了。”

小姑奶奶咧嘴一笑,得,点到为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的姑奶奶,绝不是一个传说!
满族人为何最害怕"姑奶奶"
三八妇女节,聊聊老北京的姑奶奶,谁都惹不起
在座的各位都是姑奶奶:北京姑娘的特殊气质打哪儿来?
胡同里的姑奶奶--定宜庄(已分节收藏)
听北京老爷们儿聊聊儿化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