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发表时间:2007-8-28 8:11:19访问次数:662
寒亭一中 傅相生
一、 研究新课程标准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语文不如数理化之清晰、具体、好量化,因而语文教学往往陷入了一种不可知论的状态,有人还美其名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作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下两点工作非做不可:1、研究新旧大纲(课标)之异同。2、研究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异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正如法律法规,它使教师有了准绳,有了依据。例如,看一看92年大纲与2000年大纲,就会发现它们有一定不同又有较大的衔接关系:92年大纲对语文的要求强调工具性,人文性提得不是很明显;而2000年大纲则工具性、人文性相提并论。因此,要学习、了解新的课程标准,做明白人。新课标不是简单的某个知识点发生了变化,而是由知识为本的课程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课程。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新课标对整个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过去语文课不关注人的生命,不关注人的心灵、情感,也不关注人的精神生长,只关注知识点。针对这种情况,新课标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这是其对旧大纲而言最根本的变化。语文既是一种表达教育的工具,又是人精神生长的一门课程。语言对促进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责任重大。新课标中关于课程怎样组织、让学生学什么,怎样选择、组织、实施教学内容,怎样评价等,一切都是照此而来的。另一方面新课标中关于阅读和表达的培养目标,要比老大纲清晰的多。对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过去的语文教学对阅读关注的是了解文学常识、作家常识,但对文学作品介绍很少;过去也教学生怎样读书,但不是通过读书来教,而是通过讲解应该怎样读书来教,导致了学生不读书,也不爱读书;过去的语文教学把课文都肢解了,教师讲来讲去的是时代背景、段落大意。词语教学也是,让学生背词语解释,却不重视词语的积累和应用。新课标强调读书,强调有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体会,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提高。新的时代对语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收集处理信息、快速浏览查找资料、网上阅读的能力新的价值观在新课标中体现的要求,以及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新的学习方式等。比如综合性学习、项目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使新课标对语文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的思考和表达,不断地接近语文的本质规律。
怎样才能更好地贯彻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呢?我们认为人文精神教育不是通过列出知识点讲解来达到目的的。有的东西可以走到前台,是显形的,但大量的东西要放到后台,是隐性的。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长期接触阅读优秀作品,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东西,是在这样的熏陶感染、迁移默化中实现的,语文的人文性就要通过这个来体现。我们选择文本时也要注意,选择的文本要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不等于说这种影响都要说出来、讲出来,而是要通过情感通道去打动学生,使他们学习课文后灵魂受到一种洗礼。我们以往对感情这个通道,对潜移默化、对熏陶感染重视不够,没有使学生通过阅读,走进文本、贴近文本、融入文本。假如语文教育对社会生活漠不关心,那么到最后天下就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孔乙己,绝对的工具性,一种是小伙计,没有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教育就是要让孔乙己变成人格健全的人,把 小伙计培养成充满爱心的人,做到这两点人文精神就落实了。
那么,在强调语文素养的情况下双基还要不要呢?新课程是从知识本位到人本位,课程性质是从工具性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课程目标就是从双基到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没有说不要双基,而是将双基根据时代的需要重组了,所以说语文素养涵概双基又大于双基。新课标对知识能力的表述方式也与过去不同,它根据生活而不是知识点来组织专题,知识与能力已经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了,对知识观问题也有了新认识。同是人文学科,语文跟哲学、历史又有不同,它强调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关键性问题还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果只有工具性,那么知识点、能力点就够了。如果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知识点、能力点这些核心概念,就不能表现对语文性质的认识所带来的课程目标的新要求。语文素养就是相对双基提出来的新的课程标准,它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相对于双基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而言更全面了。同时语文素养还有以下优点: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对双基的重组构,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它是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双基以知识为本,知识点是死的,而语文素养是极端个性化的,新课程要求有自己的体验,两个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同一门课程,达到的目标可能是有差异的,既是共同的又是个性化的,比如共同学习《红楼梦》,学生的理解可能不同。所以,我们认为语文素养的概念比双基好。
语文教学从传统模式向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教师要如何转换角色或转变教学方法呢?教师应考虑环境、技术、资源,首先要考虑环境,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看环境,一般说知识、学生、学习共同体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那么教师就要分析,学习某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背景会对要学的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一种干扰和抗拒,比如教《水浒》的文本,学生头脑中的形象就会干扰文本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考虑教学环境,考虑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对学习《水浒》的干扰,使其产生正效应。这件事我们的教师不习惯做。还有要运用新的方法,特别是网络影响下的新的技术来促进教学,应该多思考。还有开发学习资源,比如围绕我们学习的文本,应该向学生提供什么资源,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爱好的发展,促进他对周围文化生活的关注和参与。我觉得有三个载体要关注,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有一个载体,学生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是关注环境、技术、资源,连接教师与学生的载体是问题、项目、活动。问题学习是对未知事情的组织学习,对未知事情的探索;项目学习是对已知事情的探索。我们可以设计一种问题的情景,激起一种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认识、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来学习,有这种态度,任何文本都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学习。让学生做项目也很重要,比如学习一篇小说,可以让学生写一个人物的小传、见解或说明,这些项目都是很好的。也可以宽泛一点,问题、项目、活动交叉,比如口语交际训练,完全可以多搞一些活动。过去我们总认为学生读课本、写命题作文才是学语文,其实语文教育的空间是很大的,值得我们去思考。
初中、高中各有侧重又互相衔接,我们必须十分清楚。初中语文编排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语文素养。而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则不同:它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认认真真地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文编排突出了综合性。这些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作为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师,除了按常规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突出哪些重点呢?
1、狠抓书写、加强阅读。
写字和阅读对增强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也是提高中考、高考成绩的重要手段。字写不好,在中考和高考中就会失分,这是非智力因素失分,如果我们语文老师不关注这个问题,就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留下遗患,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学生不会阅读或者阅读量小也会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受影响,很难提高语文水平。写字美观最好,最低要求清楚,不影响别人的识读;中等要求速度,在单位时间内书写完一定的字数。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为了加强阅读,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背诵篇目小学不少于150篇,以绝句(四句)为主,课外阅读量为100万至150万字;初中课外阅读不少于1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至3部,背诵篇数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关于阅读,学者闫引堂教授在《管窥教育的内在目的》一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阐述:鲁迅在20年代为北大校庆设计校徽时,只将汉字“人”略加雕饰使之呈现立体的模型,便公之于众,一直沿用至今。这种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带有时代的烙印,但却昭示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人只有在精神上不断充实自己,形成独立的人格,才能成为脱离生物学意义,充满人文色彩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语文教师应该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的完善自身的需求,增强不断追求崇高与挑战生命的力量,最终让他们成为生机勃勃的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学工作在这里犯了一个大错误:语文老师整天领着学生做题、求分数、排名次,在这些机械的重复之后,失掉了自我,也使得语文课索然寡味。一篇不错的散文,学生读了感到韵味无穷,这也就够了,如果非得为他们设计上几个练习题,套上几个标准答案,不按答案答就得零分,就挨批,那谁还敢去读这篇文章?语文的魅力在这里也会荡然无存!
教学,首先得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内心的需求才是前进的真正动力。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是需要激发和培养的,试想:一堂语文课,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台下听得迷迷糊糊,甚至盼着快点下课去外面看一看美丽的风景,那这节课的效果会怎样呢?难怪有人说“大讲特讲不如不讲”,老师少讲或不讲,让学生多读读书“给他们以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整天价去重复那些讲过千百遍的空洞的道理,就像好心的老外婆那样唠叨”,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让他们健康成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靠阅读来实现的。“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学生只有乐意参加这种“锻炼”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朱自清先生就十分重视阅读,他认为“读的用处最大,国文教学应特别注意它。”语文教师很有必要以阅读为突破口,点燃学生的求知之火。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说多读的重要。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每一位教师都应探究的问题。在“读”的方面不少老师还是下了一定功夫的。浙江慈溪中学王晋铭老师总结了一些基本做法:一是严格训练,培养习惯;二是以“读”为主,突出“主体”;三是多方引导,激发情趣。他认为学生应该“养成边读边记的习惯”,“养成独立朗读及默读快读好习惯”。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溶化,进入文章角色更要靠读。所以王老师一般把教每篇课文所用的时间的五分之二用于“读”。他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已把“读书”当作一种“乐事”。王老师可以说是真正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脉搏。
不要害怕学生读书,不要随便干涉学生的读书自由,不要谈读报纸、杂志而色变。语文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读书环境,创造读书的条件。千万不能让“书声朗朗”变成一个只具有空壳的形容词。张志公先生在三十多年前曾不无忧虑地指出:“从前,走过私塾、蒙馆的附近,总会听到孩子们呜里哇啦读书的声音,现在,那种声音不大听得见了。”张先生当年的忧虑依然是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严酷现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扇窗口,它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信息输入、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因此,朗读作为“读”的一部分也决不能被忽略,相反应把新课标关于朗读训练的要求落到实处,尽快从考什么教什么,急功近利的“应试教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读书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语文课上要压缩过多、过深的讲解,简化教学过程,克服形式主义,保正有足够的读书时间。适当鼓励学生熟读、背诵那些百读不厌,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诗文,可以收到常读常新、陶冶情操的效果。
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单靠读几篇课文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好读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推荐思想内容健康、适合他们阅读的好读物给他们阅读,并提出具体要求,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只要老师坚持以上做法,就会改变学生那种厌上语文课,厌读书的心理。
一个人用什么“以内养外”,“补血养颜”?答案只有一个:读书。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确立了“阅读社会”的概念,倡导全体社会人人读书。“读书人口”在这个国家人口总量中的比例,将成为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文老师应担负起教会学生读书的任务,应点燃学生的求知之火,决不可熄灭学生的求知之火,应关注学生的人生之路,不仅仅看学生的现在,更应看学生的将来,要教会学生如何吸收人类社会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激发他们创造的火花,使他们从已知走向未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形成完美的人格。
二、熟悉教材,处理好衔接,明确教法、学法。
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这就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即学习过程。有人曾说,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小学教学重在“扶”,初中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学重在“全放”。由此可见,这个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
现在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种种迹象表明,部分学生在升入高中后感到不适应。初中和高中教材存在着衔接不自然的情况,个别使用新课程改革教材的初中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出现了无法跟班学习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基础内容,初中阶段竟没有学或学的不扎实!有的老师反映,初、高中教材上教学内容不衔接,部分内容初中没有强化或一笔带过,高中却陡然要求很高。不得已,高中老师只好挤时间补上这一部分内容,这无疑变相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跟当前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因此我们希望的是初、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梯度性,尽量避免内容上的机械重复。从而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厌学心理,也就是说要解决初中、高中等在教材、教法衔接上的“软”的问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那样的话,初中厌高中,高中厌大学的恶性循环现象,也就不存在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就是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正如新大纲所说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意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境之间的联系。”在这一点上,新大纲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研究把握教材,注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里我结合着谈谈我们最关注、最头痛的作文问题。
学生不乐意写作文,是因为绝大部分学生阅读面狭窄,整天被困于数理化的题海之中,无暇光顾优秀作文及文学作品。所以写起文章来总是重复一些陈谷子烂芝麻,毫无新鲜感,且思维的层次停滞于幼稚阶段,对一些现象、观点不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文章语言干巴,内容空洞是情理中事,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以人为本,把阅读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走作文的正道——广泛阅读,增强语感,丰富文化底蕴,积累素材,建立知识储备的仓库,同时认识客观世界,感悟生活,引作文之活水。阅读的材料,一是《语文读本》。阅读《语文读本》可实行点读法:延伸性的文章在学习课文之后马上读,趁热打铁,与课文中的知识挂钩,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知识性的文章要求学生写出阅读提纲,归纳出知识要点,默记数遍即可;鉴赏性的文章要求学生自由快速阅读,根据老师指出的鉴赏要点,学生自己去领悟。二是时文选读。为了让学生吸收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可以从各种报纸杂志上精选一些文章,编发《时文选读》,学生大都对《时文选读》兴效果效果会很好。三是坚持每节语文课前记3句名言,背1首古代诗词。只有多读多吟,才能获得写作必备的起码的文字功底。四是利用寒暑假,落实每个学生至少读两部长篇小说的任务。只有读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书,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书,写起文章来才能信手拈来且用词恰当,语句流畅,内容充实,析理深刻。
应该注意教师作文指导要到位。教语文辛苦,认认真真地教好作文更辛苦。在作文教学方面不少教师存在指导不到位,带有随意性,写作的序列性不强,次数过少的现象。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浓,文体意识不强,写来写去总是那个样,甚至有写作能力倒退的现象出现。所以需要加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悉心指导,精心设题,反复训练,形成技能。作文教学必须按照写作的序列,按照教材每个写作专题的安排,专项过关。一是要拓展每个专题相关的写作知识,多提供一些写作范例。二是指导要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三是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课外自由写作,可长可短,教师适当进行抽查。四是进行快速作文,引进竞争意识。
另外有的教师作文批改粗略,评语笼统空泛,千篇一律;作文讲评简单,指导不得要领,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课内作文坚持适量面批,抓典型,赏优改劣;导方法,学生互批,共同提高。课外作文坚持勤检查,多批少改,传优促懒。面批时,领着学生把文句读下去,碰上错别字要学生自己纠正;读到错句,要进行点拨;思维混乱表达不清,就帮助分析。至于文字思路和段落过渡上的毛病,经这么一读,基本上都暴露无遗了。等读完全文,立刻与学生讨论立意、构思和选材的问题,提些建设性的意见。作文讲评时,一般选优、差作文各两篇,印出来发给学生。好的进行赏析揣摩借鉴,再对照自己的作文,找出差距。差的找出毛病,进行修改,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毛病,引以为戒。学生互批互改时,老师先要针对当次作文的文体特点和具体的写作要求,提出修改方法和操作细则。学生通读文章后可逐条对照;写评语要具体,要有针对性,拿不准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同时听取原作者的意见。这样一来,在互批互改当中,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修改能力就会得到共同提高。课外作文属于兴趣作文,内容不限,题材不限,体裁不限,长短不限。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三、 研究学生是做好衔接,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告诉我们:必须研究各年级段学生,各类学生的特点。它包括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年龄等各方面的特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给做好衔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正视这一点,考虑这些环节的衔接,才能有的放矢,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软着陆。做细心人,热心人,建立必要的学生学习档案,成长档案,切实保障衔接的成功。作为语文教师,了解学生各个阶段学习语文水平,是必要的,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衔接也是必要的。教师应及时计划,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多与学生探讨,做好衔接工作。
四、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
语文与生活同在。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宽语文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出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交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故事会、朗诵会、课本剧等形式都可以引进课堂教学,这些要求是带有方向性的变革。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大胆地实践
五、教学方式连贯一致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讲究师生民主平等、重视科学探究的指导,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较多。可是有的高中老师则更多采用 “满堂灌”“满堂问”教学方式,这和时代要求背道而驰。因此,高中教师应该继续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积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高中教师应该通过与初中教师的沟通,总结成功经验,避免走向歧途。比如,浙江师范大学李海林教授,十分尖锐地指出了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泛语文”现象。大语文变成了“泛语文”,将语文悬置、架空,对语文课程的破坏很大,不知不觉将语文掏空了。二是“反文本”现象严重。离开文本,或者粗粗地看一下文本就将其扔在一边,“创造”一个与文本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东西。三是教师“不作为”。语文教师从语文教学中全线退回,出现了三种现象:教师不设计(组织者的职责忘记了,无目标、无预设);教师不活动(提出问题后,学生讨论,教师只是递话筒,最后说“下课”);教师没立场(过去是什么问题都有一个答案,现在是什么答案都是对的了)。四是“无效讨论”。讨论式出现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六不三假一无”:不给思考时间(大得要命的问题三分钟讨论),不给背景,不给方法,不交锋、不辩驳、不分析;假答案,假统一(都好),假结果;无实际效果。五是“去知识化”。一些课改专家反复强调“淡化语文知识”,知识进入语文课基本上以知识短文、练习的形式出现。六是无中心拓展。几乎只要课文写到了的内容都可以拓展,以为生活是无边界的,语文也就是无边界的,阅读就是无边界的,教学也是无边界的。七是滥用多媒体,不问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于使用多媒体,甚至在教学条件不具备的农村中学,也要求教师上多媒体课。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教学时同样需引起警惕,少走弯路。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初、高中教师教学中必须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必须研究教材,讲究教法,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等的层次性和连贯性,促使各个环节的衔接联系,突出阅读、写作两个重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抓好学生的书写规范。我想,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区的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的人生价值也一定会得到体现。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践课标、夯牢双基、追求有效
从“四基”“四能”到“三会” ——一条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线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 优选10篇
从“知识核心时代”到“核心素养时代”
  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谈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