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终于获得了执政地位

当地时间8日,缅甸五年一度的大选投票结束。9日,缅甸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发言人称,该党赢得了全国70%左右的选票,获得了选举的胜利。此次大选意义非凡,是缅甸25年来首次公开竞争的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最终以和平、阳光、堂堂正正的方式获得了执政地位。



权力的和平交接离不开缅甸军方和现任政府的理性、克制。军方领导人敏昂莱在大选之后表态,“如果人民选择了他们(民盟),没什么原因让我们不接受这个结果”。缅甸现任总统吴登盛表示,无论这次大选结果显示谁获胜,他都会公正地移交政权。


昂山素季的对手们,手握枪杆的军人们,为什么愿意接受大选失败?他们之前为了这场选举,又做了哪些准备?



●20多年来昂山素季领导的政治运动,证明人们早已不愿被军政府统治


1988年,为探望生病的母亲,43岁的昂山素季回到缅甸。不久之后,她投身政治,成为反对派领导人。迄今为止,她历经了几次选举,而她在选举中的不同命运,也昭示了缅甸的民主之路的艰难和不可阻挡。


上世纪90年代,军政府意识到要通过大选解决执政合法性的问题,否则将不利于长期执政,于是在1990年举行了“实验性”大选。不料昂山素季的民盟“意外”地取得绝对优势,赢得了议会四百九十五个议席中的三百九十二席。在正常情况下,她应该成为国家总理,但军政府对大选的结果不予承认,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昂山素季开始遭到软禁。这也成为缅甸政治的标志性事件。


2010年11月,军政府决定举行缅甸民主投票,缅甸迎来了“迟到20年”的民主选举。但昂山素季却无缘大选,因为同年3月颁布的缅甸新选举法设置了严格的政治参与条件——“服刑人员不得参加政党”,也就是说仍在软禁中的昂山素季无法加入新政党。最终,由军政府中多名刚刚脱下军装的“政要”们发起成立的“巩发党”获得近8成议席。



而昂山素季在选举结束后才被当局释放,重获自由。


2015年,同一座政治角斗场上,昂山素季终于赢得了议会选举。17年,3次选举,她的公开对手从军政府变成了有军政府背景的文人政府,尽管她不能参选总统,但与之前被软禁、被挡在选举门外的境遇相比,昂山素季以及她领导的民盟已经是真正有力量的反对力量。而选民不愿意生活在军政府下的心声也早已表露无遗。



●军政府意识到,大选是“软着陆”的途径


军政府一直是缅甸政坛上最强大的三股政治力量之一。从1962年开始,缅甸历经奈温、苏茂、丹瑞三届军政府统治,沦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88年和2007年先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反军政府示威,内政外交的压力使得缅甸军事当局不得不谋求转变。


国际关系史博士孙兴杰认为:“对于军人集团来说,大选提供了一种权力和平转移的途径,实现了政治改革的软着陆。不可否认,缅甸军人政府持续的时间已经非常久了,退出政治舞台,回到军营是世界的潮流,军人们也接受了这样的发展方向。”


2003年,缅甸时任总理钦纽提出了“七步走民主路线图”,称将逐步移交权力:第一步,重新召开国民大会;第二步,探索建立有章可循的民主制度;第三步,起草新宪法;第四步,全民公投通过宪法;第五步,举行公平的大选组成议会;第六步,按照新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第七步,由议会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政府及其他中央机关,建立现代、发达和民主的国家。


刚开始,没人相信军政府会认真按路线图推动改革。然而现在看来,军政府确实按路线图的原则,一步步地推动“有纪律的民主”。


2008年5月,《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在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新宪法规定,缅甸实行总统制,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2010年缅甸选出了首届民选政府,军政府逐渐移交权力。



当然,缅甸军方早已做好了万全准备,以保护既有的利益,特别是确保军方对首届民选政府的绝对控制。2008年公布的新宪法赋予军队继续在国家政治方面发挥作用的特别权力。包括议会中军方占据25%的议员名额,剩下的3/4直接选举产生,而修改宪法需要3/4多数通过;为最大的反对党民盟领袖昂山素季设置选举障碍——子女或配偶为外国人的不能参选总统,使其无法参与首次议会选举;军方强力人物脱下军装,摇身一变,成了文人政客参与民主选举。


显然,军人仍将在未来深刻地参与到缅甸的政治进程中,他们有时是在前台,有时是在幕后,有时穿着军装,有时又西装革履。“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军人才敢迈出政治开放与改革的步伐,也不会惧怕昂山素季‘出来’之后改变缅甸的权力格局。”(孙兴杰)



●民主建国代价最小最安全是各方共识


可以说,军方和现政府为移交权力已经做好了制度和心理的准备。说到底,“战争建国的成本太昂贵了,叙利亚就是个例证。民主建国成为缅甸各方的选择,无论昂山素季还是现政府都接受了这一底线和共识,否则,我们很难看到这场选举以及竞争各方的克制。”


军政府开启了“有纪律的民主”,而缅甸历史性的民主转型和政经变革是从吴登盛2011年执政开始的。


2011年1月,77岁的丹瑞指定了接班人——吴登盛。2011年3月30日,缅甸军政府宣布向民选政府移交权力,吴登盛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第一位由军人转型的文人总统。当时外界普遍认为吴登盛是丹瑞的“傀儡”。


但自出任总统以来,吴登盛推行的改革前所未有,令世人震惊。2011年8月,吴登盛亲自与昂山素季进行会谈,表达了真诚变革的愿望。吴登盛政府还提议修改选举法,取消了被判入狱者不得参加政党的“昂山素季条款”,使民盟得以重新登记为合法政党。2012年4月1日,昂山素季重归政治舞台,率领民盟在议员补选中赢得45议席中的43个,其本人也当选联邦议会人民院议员,缅甸政坛开始形成真正有力量的反对党,对执政党形成较有效的制约。2012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吴登盛坦承自己曾效力的军政府有“独裁主义”本质,并对昂山素季表示祝贺——“祝贺她受到的荣誉,认可她为民主所做的努力”。


除了主动向昂山素季示好外,吴登盛政府还释放了数以百计的政治犯,通过了允许工会合法化和允许自由集会的法律,放松对媒体和网络的管控,解除了对外国社交网站的封锁。这些改革措施,让一度封闭的缅甸向世界重新敞开了大门。


吴登盛说:“我决定出任总统,是因为我知道这个国家正处在关键时刻。”“不是因为我贪恋权力,而是我想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吴登盛“开明执政者”的形象让他赢得了不少人的尊敬。有人称他和昂山素季为“缅甸的德克勒克和曼德拉”,更有评论认为吴登盛完成了由政客向政治家的转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昂山素季为什么要提名自己的“司机”参选总统
缅甸的坠落“天使”:昂山素季!
原创|缅甸政变:印尼能够帮到老朋友吗?
昂山素季“垂帘”,缅甸难消受|缅甸|大选
吴廷觉当好缅甸国家司机任重道远
缅甸军政府称昂山素季将“很快”获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