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家教策略 『教育资源』 火柴天堂社区 火柴天堂论坛官方网站 - 众人拾...

 

渔夫 2007-04-15 14:14

主编 黄海建 校对 马丽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组编
前  言   
当今社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体人生观、教育观、家庭观等观念的转变,使小学生面临着更多更重的心理负荷,若不能及时的疏导与调节,就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对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及社会、家庭带来不良的后果。   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根据对我市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调查和进行集体或个别心理辅导时,发现一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来源于家庭的不良教育,帮助他们克服、矫治这些心理障碍,必须依赖于家庭教育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广大家长目前深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材料。因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家教策略》,就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论述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为家长提供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议,以期能提高小学生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使青少年得以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中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和我区研究、总结出可供参考的成果还不很多,我们选辑、编写这本《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家教策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读物,尚缺乏经验,书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在使用过程中批评指正。

目    录

 

 <<<学习心理篇>>>       如何使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孩子害怕去学校怎么办

  孩子不愿做作业,怎么办

  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

  怎样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孩子贪玩,怎样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前学后忘怎么办

  孩子觉得自己笨,记忆力差,怎么办

  如何才使孩子有丰富想象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一)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二)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孩子的动作比别人慢怎么办

  孩子做作业总不专心怎么办

  孩子贪玩,做作业不自觉怎么办

  爱护孩子的好问心

  孩子从不肯问怎么办

  如何帮助孩子选择学习方法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学习时间的安排

  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

  教孩子正确对待考试

  教孩子正确对待分数

  孩子成绩下降后……

  怎样帮助孩子发展特长


 <<<情绪篇>>>       教会孩子克服紧张情绪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烦恼

  让孩子学会控制愤怒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孩子缺乏自信心怎么办

  如何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面对挫折与失败时
  坚强的毅力怎样培养

  多愁善感的孩子怎样坚强

  孩子总胆小怕事怎么办

  假如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

  使孩子宣泄怒气的方法

  怎样呵护单亲孩子

  教孩子正确对待表扬


<<<个性篇>>>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过重怎么办(一)

  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过重怎么办(二)

  教孩子克服胆怯

  教孩子学会战胜怯弱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羞

  孩子总怕羞,怎样克服

  帮助孩子摆脱自卑心理
  让自卑的孩子自信起来

  “依赖心理”的纠治

  帮助孩子克服猜疑的心理

  孩子性格孤僻怎样纠正

  孩子性格孤僻怎么办

  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

  孩子做事偏激怎么办

  怎样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孩子自私怎克服

 <<<品行篇>>>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怎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言行

  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基本策略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不良行为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怎样批评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后,怎样惩罚

  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

  孩子说谎怎样纠正

  低龄孩子说谎怎样纠正

  怎样对待孩子的说谎

  如何教育爱撒谎的孩子
  孩子偏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太任性怎么办

  孩子爱无理取闹怎么办

  孩子爱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迷恋电视怎么办

  孩子迷恋游戏机该怎么办

  如何让孩子改正讲粗口话的毛病

  假如孩子偷偷吸烟……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

  孩子不爱劳动怎么办

  怎样引导孩子正确支配零花钱

  孩子生活习惯差,怎么办

 

<<<家教心得篇>>>       谈谈培养孩子的一些体会

  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一)

  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二)

  谈谈惩罚的策略与技巧

  孩子顶了我的嘴……

  批评孩子要适当

  当孩子面对挫折与失败时

  孩子性格孤僻怎么办

  引领孩子走出自卑的泥潭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

  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怎样使孩子的小学生活有一个好的开始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

  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浅谈怎样纠正孩子的任性、依赖心理

  怎样让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如何矫治孩子怯懦和孤僻的不良性格


渔夫 2007-04-15 14:14
学习心理篇


--------------------------------------------------------------------------------

如何使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曾月瑛


--------------------------------------------------------------------------------


  唯唯准备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前几天,总是喜气洋洋的,可是上学刚二天,她就哭着不肯上学了,说学校里不好玩,一写字手就痛,父母怎么哄也不听,就是不肯迈进校门一步。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较大的跨度,适应起来比较困难,家长应该提前做一些适应性的正确引导,让孩子对新的学习生活有一些初步认识。

  ●利用孩子平时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孩子平时喜欢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在给孩子解答时,可以对孩子说:“你问的这些问题,妈妈也不完全懂,等你上学了,老师会告诉你的,因为老师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你想问什么,老师就告诉你什么。”“到学校上学,你会学到很多知识。”这样做,孩子对上学就会产生兴趣,“上学”在她的脑海中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提前带孩子到新学校参观、熟悉环境。开学前,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参观,让孩子认识上学的路线,以及学校位置,然后告诉她学校的一些设施和活动场所,学生在教室上课的情况与课外活动的种种乐趣,逐步培养孩子对学校产生好感,熟悉环境。

  ●给孩子准备学习用具,并教会使用方法。父母为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具有铅笔、橡皮胶、钻刀、作业本、尺子……。教会如何使用钻刀,以及笔断以后如何处理,还有作业本封面的填写、格子的作用等,教育孩子要爱护学校的课桌椅、门窗,不得乱写乱刻。

  ●培养学习习惯。孩子在幼儿园以玩为主、以学为辅,到了小学就不同了,变成了以学为主。刚上小学孩子对学习充满了渴望,对老师发给她的各种书本感到新奇,对课堂上的学习兴味盎然。家长抓住孩子的这种新鲜感、好奇心,强化孩子的求知欲,尽量在家中把孩子的学习搞得丰富多彩,给孩子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要求先做作业再去玩,并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作业,并制定一个时间表,培养时间观念。完成作业后,也让孩子自由活动,做她喜欢的事情。

  ●培养学习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贪玩并不奇怪,对这一点,父母不要惊慌,要动脑筋把玩与学习兴趣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为她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或活动,在游戏与活动中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引发兴趣,比如孩子不肯读书,可以找几个小朋友到家里和孩子一起读。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吃饭时可以从餐具入手,认识餐具名称,上公园玩时,教孩子认各种植物,花草以及各种类型的建筑物……,让孩子学得轻松有趣。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刚进入小学,孩子与同学相处不习惯,有些性格内向的更加不愿与同学交往,对学校生活就产生恐惧感,这时候,父母应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会,游戏,到同学家去玩,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人与人交往,逐渐适应校园生活。

渔夫 2007-04-15 14:14
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叶 宁


--------------------------------------------------------------------------------


  小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既是人生中最富梦色彩的时代,又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黄金驿站。如何使孩子的小学生活有一个好的开始,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应该引起每个家长的重视的。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角色的变化,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

  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孩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幼儿园时期,孩子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孩子能否从幼儿园时期的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前,应该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小学了;在学校里将会学到许多的知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让孩子意识到,小学跟幼儿园是不一样的,逐渐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

  ●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孩子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学校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有的孩子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与惶恐,特别是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时更不知如何是好。作为家长在孩子刚入学的这一时期,就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常关心询问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及时解决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有些事情在大人眼里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他一生的一道坎,不能草率了事。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较为胆小的学生,他们适应新的环境的能力本来就不强,如果没有家长的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是很难去面对新环境的。这将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也将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埋下诸多不良因素。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求知欲,来源于儿童内心的积极要求。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就是使孩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心理要求。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去启发诱导。比如给孩子讲名人伟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孩子思想感情上受到陶冶。或者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可以多角度来着眼。比如说语文科的学习,帮助孩子明确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培养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为学好各门功课打下基础。只有让孩子真正知道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他们才能努力学好它。其它功课也是同样的道理。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可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己去养成的。孩子的天性是“玩”,“对于他们来说是比学习更具吸引力的”。因此,孩子会常常出现为了玩而不做作业,或边玩边做作业的现象。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和孩子好好谈谈心,善意地指出孩子这些不良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这样有多么不好。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订出几条要求。这样还不行,家长还必须花较长的时间做一个尽职的督促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孩子适应了新的环境,明确了学习目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小学生活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渔夫 2007-04-15 14:15
孩子害怕去学校怎么办?

李莉莉


--------------------------------------------------------------------------------


  小宝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每天到了上学的时间他总是躺在被窝里不愿起来上学,或者干脆谎称身体不适来逃避上学。

  造成这种对学校消极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可能是现实中的学校与孩子的想象有差距而引起的。其次,与家人的分离而产生的焦虑可能是引起儿童对学校消极态度的另一个原因。第三,入学后不能立刻适应学校生活,在学习活动中遭受挫折,过多体验失败感,这样使孩子往往不愿去学校。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怕去学校的心理呢?

  ●指导孩子正确认识学校。孩子如果对学校有错误的认识,必然发展为害怕去学校。以各种方式如:带孩子参观学校、认识老师等,告诉孩子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老师可以教给我们很多的知识,可以结识很多朋友等等,潜移默化地转变孩子对学校的偏见。

  ●当孩子害怕去学校时,不要打骂、恐吓、体罚。应该细心询问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解开孩子心中的“结”。

  ●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初入学儿童对学习的态度是各种各样的,易受学校外表形象的吸引。为了使孩子对学习有严肃认真的负责态度,可采取积极的方法有系统地进行教育工作,用生动的事例鼓励孩子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家庭布置些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讲科学家们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故事等,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使孩子在耳闻目睹中纠正学习态度。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孩子如果成绩不好,害怕家长的责骂,自然对学习失去自信心,导致害怕去学校。假如家长和教师互相配合,使孩子重新拾回失去的自信心,孩子的成绩肯定能上去。因此,当孩子有了一点的进步,也要抓住时机表扬了,或者有意设计一些估计孩子可以完成的任务交给他独立完成,使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自信心。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参加集体活动可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孩子们的友谊,加强他们的交流。在小伙伴的影响和帮助下,使害怕去学校的孩子愿意加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减少孩子对家庭的依赖。有些孩子在家里过份的依赖父母,什么事都是父母代劳,在学校因与家人分离而无人依赖产生害怕去学校的心理。对此,有必要用多种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如试着让孩子自己准备学习用具,在家里和学校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等。

  ●对孩子进行耐心的说理教育,使孩子认识到上学不是“苦差事”,去学校可以学到很多有趣而且有用的知识,并教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可以轻松地学习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分数,增强孩子受挫折的承受能力。

渔夫 2007-04-15 14:15
孩子不愿做作业,怎么办?

赖卓源


--------------------------------------------------------------------------------


  “每天晚上,小勇总说他要做作业,但是接下来却一拖再拖,迟迟不动手,直到睡觉时间,他还是没有把作业完成,尽管我为他准备好纸笔,陪着他却总是枉费力气。尽管我想尽千方百计,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开始还好些,没坚持几天又故态复萌,现在他成绩更差了,似乎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有能力比现在做得更好的。”

  如果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做?

  ●父母要冷静处理,正面教育。不要因为孩子常常不做作业就过分指责,责罚他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也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寓教于乐。孩子因为爱玩,节假日家长可以陪孩子去玩个够,游戏、爬山、打球、下棋等等。在玩的过程中,找机会跟他讲些古今中外名人用功读书的故事,要孩子向名人学习,学好知识本领才能做好自己喜欢的事。这时候还可以告诉孩子,父母节假日可以去玩,但上班时间不能玩;好孩子课余时间可以玩,但上课时间不能玩。在玩得高兴时,孩子比较容易听进道理。这样寓教于乐,使孩子明白学习和做作业的意义。父母再想办法加强督促检查,让孩子课堂上专心听讲。有能力的家长课后可以陪同孩子复习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并指导他认真完成作业。

  ●想办法激发孩子做作业的兴趣。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你惩罚他,不如他完成作业时你奖励他的效果好。当一份作业看起来过多的时候,就把它分成若干份,按份设奖。每当孩子成功完成一部分,你就给他一个奖励。比如,与孩子约定如果他完成作业的三分之一,将可以有一样他喜欢的小东西,或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如果完成了作业的一半,可以允许他多看半个小时的电视,或得到一个冰淇淋,这样一来激励他不断地努力学习。如果他可以按时完成全部作业交给老师的话,则可以有更多的奖励。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列出一个他愿意争取的奖励清单,但不是什么昂贵的、特别大的奖励,可以是一些食物奖励,如可以吃些小零食,或者是给小玩具,又或是和父母一起玩棋等。这样你就能保证经常提供奖励。如果孩子能完成作业就鼓励他,本身也是在清楚地告诉孩子你要求他怎么做。然而象孩子有小小进步父母要给予奖励一样,他做不到时,小小的惩罚,也是必要的。父母要不断地坚持对孩子的成绩进行多表扬、少批评。当孩子能按时完成了比较难的作业时,父母要明确地表扬说:“你都做对了,真了不起。”当他不用你唠叨,自觉完成了作业时,应加以表扬:“今天真认真呀!”这样一表扬,第二天孩子将会更积极地做作业。

  ●培养信心。家长应正视孩子的能力,对学习的要求要循序渐进,当孩子成绩下降时,不要一味责罚,应适当加强辅导,并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孩子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这样一来信心渐渐有了,做作业就变得主动了。

  当然,孩子不愿意做作业还有其他原因。有的孩子因为受了老师的批评,因此不满而不做作业。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情况,那么家长最好去找孩子的老师谈谈,应如实对老师说:“孩子对老师的批评非常在意。”希望老师谅解孩子,并寻找机会,给予鼓励。只要老师多鼓励少批评,孩子会逐渐对做作业感兴趣的。

  有的孩子智力差些,基础差跟不上其他同学,完成作业也很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联系孩子的老师,请老师较为明确地指点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或者请老师布置难度略小一些的作业,或许对孩子有帮助。难度小的作业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较快地完成作业,并及时表扬他,可以激励他努力学习,这样信心渐渐有了,成绩有提高,那么他也不会再害怕做作业了。

  有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在书桌上学习的习惯,做作业不能精神集中,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样家长就应在家庭里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为孩子找一个专门做作业的地方,在孩子做作业时,必须拿走玩具、食物,把客厅音乐、电视音量调小,让孩子在安静的地方做作业。另外要准备有文具盒,装上橡皮擦、小刀、纸张等,以免孩子因为找这些工具而影响作业。

  成绩差和不爱做作业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孩子因为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吃力,稍有难度的作业便不愿做,当天所学知识没有巩固,导致成绩差,学习跟不上其他同学,就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更懒做作业,如此产生恶性循环。于是家长应尽力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的上进心,从而主动完成作业。

渔夫 2007-04-15 14:15
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

杨晓穆


--------------------------------------------------------------------------------


  “谈起我的小孩,那可真叫人心急。都三年级了,做什么都懒洋洋的,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要么不写,要么写得一蹋糊涂,考起试来总比别家的小孩差。说也说多了,骂也骂过了,我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许多家长谈起自己的小孩都有类似看法,这些小孩在家长眼里是不愿好好学习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不愿好好学习的学生。对于这些孩子,有没有一块吸引他们学习的磁铁呢?

  ●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能给自己的父母带来喜悦。如果孩子认识到他好好学习并得到好成绩能换取爸妈心情的安慰,他就愿意用好好学习的方式给父母亲带来欢乐。所以,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管他多微小,父母都应为之表现出自豪、欣慰的情绪,使孩子感到他的努力是值得的,应该更加努力的。

  ●让孩子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一些心急的家长一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总是拿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对比,甚至猛烈批评,孩子受到打击,毫无脑力劳动后的快乐感和自豪感,严重时还会使孩子产生没有出路的想法,于是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发生。

  ●唤起孩子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家长们可以把游戏和有目的脑力劳动结合起来,这项工作在孩子刚刚开始识字或算术时就可以进行了。今天和孩子做游戏,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几个字;明天为了使孩子学会两数相加又跟他做个游戏,并时常鼓励他从书上寻找答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知识产生兴趣,就不会认为脑力劳动是一件烦人的、累人的、枯燥无味的事情,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来了。

  ●正确看待孩子们的学业成绩的评定。目前,还有很多家长把学科成绩的评分与学生的素质、道德、品质等同起来。他们谈起某某孩子成绩差,就会认为他在其它方面也不如人,是个差生。家长应懂得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孩子,不能简单地下这样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更不能简单地认为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合格”。家长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同样的能力。一个孩子能很轻松地拿到成绩为A的评定,而另外一个孩子能得到C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就。所以,不要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死,点滴的进步家长都应承认,并给予鼓励。

渔夫 2007-04-15 14:15
怎样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覃晓青


--------------------------------------------------------------------------------


  伟伟天资聪颖,接受能力快,打球、跳绳、跑步样样在行,并且为班级争得不少荣誉。可就是贪玩、不爱学习,对学习没兴趣,学习成绩很差,上课经常打不起精神,作业也常常拖拉不做。下课铃一响,他一溜烟就跑得无影无踪了。说起玩来,他头头是道。老师多次与他谈心,结果还是左耳进、右耳出,一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如果你的孩子象伟伟一样无心学习,对学习缺乏兴趣,该怎么办呢?如何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兴趣,有所好成绩呢?

  ●使孩子获得成功感。兴趣总是和成功连在一起的。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他尝到成功的滋味。

  1、家长要耐心引导,具体帮助,使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如孩子的数学好但语文差,做功课时,安排他先做数学,然后才做语文。如果程序相反,一开始就碰到了困难,后面的就没心机了,不但语文做不好,连数学也难取得进步。指导孩子做作业时,先让他做一些简单的题目,肯定他的微小进步,表扬他某一方面的成功,使其增加信心,然后再让他做些较难的。一旦学习方法改进了,成绩有所提高,原来减弱了的兴趣又会增强起来。

  2、合理安排孩子做功课的时间。刚开始时,时间不易过长,中间一定要有几分钟休息,让他活动活动一下,放松头脑和心情。

  3、做功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依靠父母的帮助解决困难。应让他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有困难的时候,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鼓励他独立思考,不要养成孩子依赖性。

  ●不要急于求成。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不能强迫孩子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会变得焦虑、不耐烦,使他感到学习是件“苦差事”,潜意识中产生反抗的情绪,因此变得善忘,一下子就会把刚学过的全部遗忘。若家长再加以责骂、鞭打,“火上加油”,就会大大打击孩子的学习情绪,乃至对整个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其后果不堪设想。轻者会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重者会发生出走、轻生等事件。做父母的责任,应敏感地发现孩子的兴趣,从孩子本身的爱好出发,并按照孩子自身学习兴趣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地加以培养。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成绩不好时,想方设法给以鼓励、引导,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便可使孩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要与别人攀比。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成绩有所提高时,要善于表扬,不能吝啬赞美语,更不能与别人攀比,否则孩子会产生反抗心理、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自觉地放弃进取。

  ●要善于捕捉一切时机,不断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从多方面、多渠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成更有情趣、更丰富多彩的过程。如有意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带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旅游,引起他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兴趣,让他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热爱,渴望获得知识。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如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阅读课外书等,帮助孩子掌握和积累知识。

  ●为孩子布置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使他不受干扰,安心做功课。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喜欢看书,不断学习,经常带孩子看看书展、逛逛书店,不时买几本自己喜爱的书或为孩子买几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这样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渔夫 2007-04-15 14:15
孩子贪玩,怎样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梁 夏


--------------------------------------------------------------------------------


  对孩子来说,玩就是生活。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他们为了适应将来的劳动和工作的一种准备。因此,孩子贪玩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如何才能让孩子对待学习就像对待玩游戏那样投入呢?在这个问题上,家长所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家长要弄清“玩”的真正含义。孩子一生下来,就表现出一种不知满足的好奇心,而玩就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在玩中,孩子们要摸、要闻、要尝、要看、要听、要唱、要跳,促进了身体的各级生理发育;在玩中,伙伴们一起要说话,要进行思想交流,逐渐学会了人际关系交往;在玩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兴趣盎然,领受了喜悦,获得了满足。孩子们需要快乐,喜欢玩,这中间包含着孩子们对未来的追求,包含着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因而家长绝不能以扼杀孩子玩的兴趣来作为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前提。

  ●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寓学于玩有助于把基本强制的学习过程和孩子在玩中体验到的自由选择的那种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说玩的经过和感受,或者要求和注意事项,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孩子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物,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等等。

  ●要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被问得张口结舌,有的则会不耐烦,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应该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如果自己不懂的,引导孩子从书本中寻找答案,或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理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如果孩子没有问题,家长还要主动给孩子讲,不要认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在他们似懂非懂的时候,也能了解许多知识。

  ●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曾有一位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毛笔字,原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当家长看到孩子把字写成了大黑疙瘩时,就忍不住说:“蠢极了!写的是什么呀?”家长这样的态度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第一个权威的评价者,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可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 ,经常毫不负责任地、轻而易举地催毁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孩子做得不好或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鼓励他们不要放弃,继续努力。当孩子做得很好或成功时,应及时表扬,并帮助他们设立下一个奋斗目标,不断进取。

  ●对待因学习困难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要有耐心。有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会做作业,测试成绩不理想,往往会受到家长的鄙视、训斥,甚至打骂。这样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孩子感到目标渺茫,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越发对学习不感兴趣。家长应当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要注重多和孩子交流,耐心地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然后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多问多思等。最后还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些学习的榜样,多读因勤学苦练而取得成功的故事,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由厌学转化为爱学。

  总之,学习兴趣是乐于接近、寻求和获得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倾向或需要,孩子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渔夫 2007-04-15 14:15
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陈海英


--------------------------------------------------------------------------------


  小强上小学一年级了,有个坏毛病,总改不掉:在抄写拼音、生字时,常把b写成p或d;把“红”写成“江”,把“已”写成“己”;写数学就更惨了,把5看成2,把6看成9……。

  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学生观察力的强弱对学习的好坏有直接影响。如在语文拼音、识字教学中,有些拼音、生字的字形、写法只有细微差别,观察力较强的孩子一眼就看出来,而观察力较差的孩子就常把它们认错或写错。

  那么,家长应怎样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利用家庭环境诱发孩子的观察力。

  孩子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对家里一切(亲人、物品、家具)比较熟悉。家长可有意识创设各种有利于孩子观察的情境与机会。如电视放不出图像,让孩子亲自看看,插头是否插好?碟带是否放入?比如天气转冷了,家里人穿衣有什么变化?客人来了,家里人各自采用怎样的行动招待客人?过节了,家里摆设有什么变化?等等。让孩子不断得到观察的锻炼。

  ●利用自然环境培养孩子观察力。

  大自然是培养儿童观察力的好课堂。孩子如果家居城市,家长应带孩子到公园、广场、动物园、植物园去散步、游玩、欣赏;或带孩子去参观自然博物馆、花木虫鸟展览会等。每隔一段时间,带孩子去旅游或在假期让孩子到农村的亲友家小住,让孩子尽情观察在城市看不到的大自然美丽风光。

  如果孩子家居郊区、农村,家长可放手让孩子去观察,去动手,并有目的的加以引导。

  ●利用孩子好奇心,提高观察力。

  孩子的天性是对周围世界好奇。对于孩子好奇心、求知欲,家长要积极保护和利用。当孩子问“是什么?”、“为什么?”,除了一些不能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家长都不必急于将答案告诉他,而应引导他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如早上送孩子上学,遇到大雾天,孩子会问:“为什么昨天路旁的树木花草、行人车辆看得清楚,今天却看不见?”家长不应急着把答案告诉他,而是反问到:“对呀,你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孩子观察后说:“今天有一层东西挡住了眼睛,这层东西是什么?”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那叫雾。”接着还可反问:“天上什么时候有雾?雾后天气会有什么变化?”经常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和思考,那么孩子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会自己留意去观察、去找答案。

  ●利用孩子多种器官活动,增强观察力效果。

  在观察中,家长最好让孩子的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尝尝、做做、写写,亲自实际操作,以增强观察效果。比如听一听,水流声和鸟叫声有什么不同?摸一摸,真花和塑料花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尝一尝,水和酒的味道有何不同?做一做,种些花草树木、养些小动物,家长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幼牙怎样破土?花蕾怎样结果?虫儿怎样吃?鸟儿怎样飞?……最后写写观察日记:植物栽培日记、动物成长日记、天气变化日记、气温变化日记等等。年龄小的孩子,不能用文字写观察日记,可采用笔录、音录、画画、填图等多种形式。笔录就是孩子口述观察的经过、结果,家长用笔记下来;音录就是用录音磁带录下孩子口述;画画就是让孩子自己把观察过程用图画形式记录下来;填图就是家长帮助孩子制表格,孩子自己用“”或“”(或其它符号)记下观察现象。

  ●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

  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和有系统的观察能力,家长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

  1、一个物体的观察方法。

  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让孩子根据观察对象的外部特点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以及一一对应的观察。

  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家长应引导孩子从远处、近处、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进行观察。比如带孩子参观本市某一建筑物,先带孩子从远处的正面、侧面、背面看建筑物的全貌;再带孩子走到建筑物的正面、侧面、背面看建筑物的全貌;最后领孩子走进建筑物里面,看看建筑物内部结构怎样?陈设如何?

  2、两种物体的比较观察。

  家长为了使孩子能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可以让孩子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或现象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不同点和相同点。比如比较爸爸和妈妈、爸爸和爷爷、鹅和鸭、小草和韭草、雨前和雨后、日出和日落、阴天和晴天……

渔夫 2007-04-15 14:16
前学后忘怎么办

卢联军


--------------------------------------------------------------------------------


  记性差,是孩子学习的大敌。有的孩子,学了z、c、s,忘了b、p、m;学了乘除法,忘了加减法。反正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学了复杂的,忘了简单的。前学后忘,知识“串连”不起来,成绩步步下降,学习的热情也就索然了。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让所学的有用知识牢牢地扎根在头脑中呢?

  ●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学过的知识忘了,家长就责怪孩子“笨”。一来二去,孩子也就觉得自己“笨”了,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性就象久不磨刀生了锈。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可储存的信息量超过全世界所有图书馆藏书所容纳的信息量。即使大脑记忆力存在一些先天性不足,仍然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要树立培养孩子良好记忆的自信心。日本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高涨,心情舒畅,对所学的知识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记忆特点。儿童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但是,究竟快到什么程度,又是一人一个样。要了解自己孩子的记忆特点,可以做个小小的试验:让他记住十个没有意义联系的生字,如果一天后,他只记住了六个,二天后,他只记住了四个,三天后,他只记住了二个,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反复及时的复习,让这些生字,反反复复地刺激大脑神经,形成一个稳定的联系。

  ●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

  (1)“兴趣记忆法。”歌德说:“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要孩子记住一些比较难记的生字、公式、概念,有时可以想点办法,变化一下形式,赋予某种别的意义,引起记忆兴趣。如:把声母编成押韵的儿歌让学生记忆。“小伞把儿ttt,马蹄声脆ddd。”

  (2)“巧记法。”这是按照意思找出规律的记忆方法。比如认字,可以先认一个“巴”字,再加上“疒”、“米”、“木”、“扌”等合成“疤”、“把”、“杷”。一下子就可以记住很多字。

  (3)“浓缩法”,就是抓住能使记忆恢复的关键词语,只要一看到这些词语,其它内容便可以清晰地呈现。

  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强烈记忆法,即重视记忆时对大脑皮层的首次刺激。又如:讨论记忆法,与人进行讨论、争论,促进注意加以集中记忆。再如:对比记忆法,把意义不同的内容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特点,促进记忆。

渔夫 2007-04-15 14:16
孩子觉得自己笨,记忆力差,怎么办?

吴家容


--------------------------------------------------------------------------------


  “其他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得了,我读了好多遍,却记不了。”“老师前两天讲的计算题,我现在都忘了,是不是我真的很笨?”

  当你的孩子怀疑自己的脑子,认为自己记忆力不如别人时,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心理障碍。明确的告诉孩子,科学家做过实验,研究表明:除少数例外,一般人的记忆力是不相上下的,因此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不要感叹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使孩子树立起自己的记忆水平是可以提高的信心。

  ●帮助孩子找出记忆水平低下的原因。引导孩子认真分析一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是有不得法的地方,是不是没有采用正确的学习和记忆的方法。使之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想要记住的东西,就非记住不可。要善于恰当的适时的给自己提出记忆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记忆的意识和计划性,否则,放任自流,能记多少算多少,结果往往是什么也记不住。

  ●教给孩子一些实用的增强记忆的方法。

  1、系统记忆法

  系统记忆法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以增强记忆的方法。

  大家知道,人的大脑就如同一座图书馆,书籍进入图书馆以后,经过归类编目,才能井然有序地摆上书架,才能有条不紊的随意取出。大脑也是这样的,大脑的记忆就是信息输入、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图书的购入、归类、保管和外借十分相似,如果谁忽视了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他就无法有系统地进行记忆,所以获得的知识也就杂乱无章的。

  那么,怎样进行系统记忆呢?

  ①循序渐进地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有严密的体系,都是一座大厦,它需要牢固的地基,也需要每一层的完善。地基不稳,大厦就难以建得高;低层不大,高层就无法向外扩展,空中楼阁是建造不出来的。所以,学习和记忆一定要有步骤的探索,分阶段的进行。

  ②深入细致地理解。要使自己的知识达到系统化,必须深刻理解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凡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尽管背得滚瓜烂熟,但过了一段时间,也会逐渐淡忘,因为未能将这些知识纳入知识体系。

  ③一点一滴的积累。虽然科学知识有自己的系统性,但不可能总是有计划有系统地接受知识。况且,无意识还给我们提供大量的零散的信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出了点滴积累的巨大意义。

  系统记忆法好比图书目录学,系统记忆就是有计划地向大脑“图书馆”中藏书,如果要想随时“借阅”这些书籍,就不能胡乱堆放。

  2、图示记忆法

  图示记忆法就是通过图形的记忆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新到一个城市总要先买一张交通图;到旅游点游玩时先看导游图;学习历史,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也总有一些示意图做辅助工具……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图形有利于记忆。

  心理实验证明:物体的视觉形象比词的视觉形象容易记,而且能保持长久一些。日常经验也告诉我们: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好记。利用图表、图示等材料,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来,既可以便于理解,又利于记忆。

  运用图示法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创造”各种图表。因为创造的过程就是记忆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过程。

  3、卡片记忆法

  卡片是人人熟悉的学习工具,这里不想详细谈卡片制作、抄写等方面的问题,而是从如何使用它来增进记忆的角度讲一讲。

  这种方法可以来学习外语单词,背诵名词概念,记忆历史年代,地理数据和数学公式等。

  先制作规格划一的卡片,纸的质量最好好一点,图为卡片要经常翻动使用,薄纸很不适宜。要求卡片两面都是白的。

  然后在卡片上写好需要记忆的材料。注意:一定要一正一反写。例如:

  外语单词:正面——Attention

       反面——注意

  历史年代:正面——淝水之战

       反面——383年

  数学公式:正面——圆柱体积

       反面——V=S底h

  当然,还可以写上各种各样您需要记忆的片段知识。写的时候最好用两种颜色,比如正面用红色,背面用兰色或黑色,以便于区别。

  做好卡片后,先进行集中记忆,外语单词一次可进行50个,各种名词概念一次可进行10~20个,年代数据一次可进行20~30个。基本上记住后,可把卡片像洗扑克牌似的混放在一起,然后从上面的一张背起,看正面则背反面,看反面则背正面。不过,记名词的放在另一边。最后,把背不出的重新“洗牌”,再次记忆,直到全部“消灭”为止。

  这样隔一两天在记一次,及时得习,效果会更好。

  这种卡片记忆法的优点有两条:

  (1)因为卡片都是单张的,可以随意组合,没有顺序,这就避免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同时,常摆常记,给人新鲜感。

  (2)能提高记忆兴趣。越认卡片剩下的越少,自己熟悉的越多,就会兴趣盎然。

渔夫 2007-04-15 14:16
如何才使孩子有丰富想象力

冯文宁


--------------------------------------------------------------------------------


  “我孩子学完课文后,让他讲文中的人物形象、景色描写,总是讲得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想象力,真令人担心。”

  想象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对学习有很大作用,使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帮助孩子培养有丰富想象力,有利于促进他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教孩子学会摹仿。一个人想象力的培养,摹仿是第一步,其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想象”。在摹仿过程中,注意提醒孩子多思考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点,逐渐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并经常与其他有联系的事物进行对比,这个过程就是想象过程。

  ●丰富孩子知识经验。知识和经验是想象的基础,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多,他想象的内容、深度越强。所以,作为家长,要经常带孩子走出家门,以旅游、远足、社会实践等方式,到大自然、社会中感受生活,丰富感性认识;或者多鼓励孩子购书、看书,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

  ●指导孩子进行观察、记录。认识事物首先得靠观察,才可以此基础展开想象。指导孩子进行观察,一要要求细致、全面,二要坚持不懈,三要边观察、边思考,四要勤记录,观察时准备一个本子或一些纸,观察时想到什么就及时记下。

  ●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多种爱好。“闭门造车”成效不大,只有让孩子多动眼、动手、动脑,想象的机会多了,才培养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特别是创造活动,如绘画、模型制作、插花、讨论会、辩论会等,扩大他的知识面,培养多种爱好,完善个性发展,又开阔他的思路,使想象也有多样的领域,多方面的角度。

渔夫 2007-04-15 14:16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一)

杨华良


--------------------------------------------------------------------------------


  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是儿童的一个共同心理现象,年龄越小注意力就越不集中。这是因为儿童的脑神经发育系统尚不完善,大脑的抑制功能还不强的缘故。心理学研究中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无预定目标也无须经意志努力而实现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服从于活动目的任务的注意。有意注意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实现的,脑力消耗大,易疲劳。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5-7岁的儿童有意注意可集中15分钟左右,7-10岁注意力可集中20分钟左右,10-12岁可集中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可集中半个小时左右。

  根据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家长应该从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利用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物和环境培养注意力。

  实验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事物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孩子。家长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鲜的环境中去玩,如到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或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另外,孩子非常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给孩子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儿童有节制地看动画片等,对培养儿童的注意力也是有益的。

  ●培养孩子对事物广泛而持久的兴趣。

  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小孩也是如此。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就越容易形成。培养儿童的兴趣,可采取诱导的方式。如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可以利用小孩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小孩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引发孩子的识字兴趣,然后用卡片、积木教孩子拼、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帮助孩子理解活动目的,培养有意注意力。

  孩子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理解越深刻,他完成任务的意识也就越强烈,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带着目的去自觉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如问孩子“妈妈的衣服到哪去了”。或者是让孩子画张画送给爷爷奶奶做生日礼物。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儿童学会有意注意,逐步养成围绕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逐步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要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力,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计划进行。家长可以从帮助孩子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要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如不要边吃饭边玩;看书、绘画时要保持正确姿势、不乱动、不乱摸。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某项专门训练,如练琴、书法、绘画来培养自制力。训练时最好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因为这样可以形成心理活动定向,即每当孩子在习惯了时间和地点坐下时,精神便条件反射似地集中起来。

  ●注意引导儿童进行观察,提高注意力。

  要提高注意力,必须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力越强,注意力越高,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必须首先培养儿童观察的兴趣,家长应为儿童寻找使之好奇的事物进行观察训练,引导其细心观察,并掌握观察方法。如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观察事物。在观察过程中,向孩子提出问题,引导他思考,使他逐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如观察图形里隐藏的东西;找出两幅画的相同点、不同点等等。

渔夫 2007-04-15 14:16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二)

翁竣峰


--------------------------------------------------------------------------------


  “不久前老师在家访时反映说:我的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是‘走神’就是搞小动作。当我就此问题与孩子谈心时,孩子为难地说:‘其实我也想专心听课,每次上课时总在心里对自己说,要集中精神,可是总是控制不了情绪,有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有时头脑又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头占据……。’这种情况如果经常出现,一定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效果。我该怎样帮助他?”

  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自身身体素质的原因,有时是受到了外界的干扰。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作为家长不妨试着采用以下的方法来进行培养他们的注意。

  ●注意用脑卫生。这要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孩子的营养调配。同时帮助孩子合理安排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每天有9-10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晚上看电视不要太晚,中午进行一定的休息。这样才能使大脑有充沛的精力保证对学习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的有效进行。

  ●教会孩子进行课堂上的自我调控。如:小声或在心里把老师讲的内容重复一遍;或者准备一本小本子,把老师讲的重要的话记下来,使注意力不至于太过分散。

  ●教会孩子做些放松性的训练。教你的孩子学会在课间或在家里,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向身体的各部分传递休息的信息。如: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接着,再到腿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再从右脚到躯干。然后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头部、脸部。当孩子经过多次练习,掌握这种方法时,就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使疲劳的大脑得到休息,提高阶段的注意力。

  ●通过讲故事等形式为孩子树立榜样,再教孩子做一些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提高他的注意力。如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表内,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渔夫 2007-04-15 14:16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温建蓉


--------------------------------------------------------------------------------


  黄××,男,十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上课思想总是开小差,东张西望,或者惹前后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十分钟的作业可以写上一个多小时,总是边写边玩,给他讲道理,也不见效,怎么办?

  黄××有明显的多动行为,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如经过测试属多动症,就要进行药物或特别的心理治疗。如属一般多动行为,那么,怎样帮助这些孩子?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心、体谅这样的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言行上不要过激。

  ●找出孩子较有兴趣或易成就之事物以引起他的注意,并实施加强,以强化注意力。

  ●学会给孩子“戴高帽”,即表扬、鼓励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评价孩子,努力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当孩子在某一时刻在专心学习的时候,就要立刻给以表扬,给他贴上“爱学习,非常专心”的标签,这样当他面临学习任务时,他自然就会以他自身标签的形态——爱学习、非常专心来表现自己。

  ●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父母要注意在家庭环境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如买些花生让孩子剥成花生米,让孩子把米粒里的沙子检出来,拆毛线时,让孩子帮绕线团等等,都是训练孩子专注力的好办法。

  ●学会暗示的方法。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有个性,敏感的如果大声训斥他,有可能伤了他的自尊心,这时可用暗示方法,如可以边讲话边故意走到他的身旁,或用手碰碰桌面等。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琮仁曾经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戏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段话充分说明游戏在教育儿童过程中的作用,儿童一向对游戏最感兴趣,也玩得最致志,所以说游戏也能训练孩子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

  ●学会同孩子一道学习。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可进行,如与孩子一起背书、默写生字,比赛看谁先背出来或默下来,互猜谜语,做IQ题等等,创造平等和谐的环境,促使孩子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经常讲故事。经常给孩子讲有关专心致志学习的故事,如陈毅小时候由于学习很专心,以至于拿墨水来当饼吃,“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讲故事不仅使孩子专心注意受到激励,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言行。

  ●注意饮食、睡眠。平时控制一下孩子的饮食,少吃糖、罐头饮料、方便面等,不食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适量吃些苹果、梨子、葡萄等,多吃深绿色的蔬菜、海鲜、大豆、瘦肉、南瓜、花生等。注意睡眠适中,一般7岁儿童平均每日需要11小时,10岁儿童每日需要10个小时,到了12岁就可以与成人差不多的每日睡9-10个小时,这些都有助于大脑对注意的调控能力。

  ●做些醒脑体操。如轻轻拍自己的后脑勺;用手捂耳朵,一按一放短促地、低强度地震动耳膜;把嘴张大再合上;或扭脖子,前后左右旋转,低头仰头,左右倾等等。

  ●在嘈杂的环境中,练习阅读,可用铅笔或用手指,指着书上内容,一行一行往下读。

  ●练习静坐。腿放平,身子坐正,眼睛盯住前方的某一中点,头脑想象前方有一个物体或思考某一问题。如此反复训练。

渔夫 2007-04-15 14:17
孩子的动作比别人慢怎么办?

李艳娜


--------------------------------------------------------------------------------


  东东今年7岁了,正在上小学一年级,身体各方面的发育与同龄儿童无异。可是,开学不久,老师就发现东东无论做什么事,动作总是比别人慢。写字课上,同学们早就写完了,他还在东一笔西一笔地描,写一个字玩一下笔,催一催才又写一个字。测试时,一张卷子大多数同学仅用半节课就写完了,而他却花了两节课试卷上仍有几处空白,而且卷面乱涂乱画,答题错漏百出。此外,老师还发现东东不爱出声,也不喜欢跟其他同学交往,就爱坐在座位上自得其乐地玩笔盒,而且自己的东西从来不主动收拾好、丢三落四的,同学在背后笑他是傻子,可是经过智力测试,他的智力却是正常的。

  当您的孩子出现象东东这种情况时,您该怎么办呢?以下几点建议您不妨试一试。

  ●让孩子多跟同龄的小朋友接触。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对的都是大人,孩子没有玩伴,而大人只顾做自己的事情,没有时间跟孩子交流,孩子只好独自看电视或玩电脑打发时间。久而久之,极易养成孩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因此,家长应多创造让孩子与同伴一起玩的机会,如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串门,带孩子到游乐场玩等,孩子在玩耍中不仅找到了乐趣,而且还学会合作,这对于培养孩子开朗、乐观、团结、协作、上进的性格非常有益。

  ●培养孩子专心做每一件事的习惯。孩子的动作慢多半与不专心有关。象东东那样写一个字玩一下的行为就是极典型的不专心的表现。要改掉这一坏习惯,必须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如吃饭时就只能吃饭、不能边吃边玩。在日常生活中,每做一件事,家长要要求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孩子提前完成就给予鼓励,如不能完成就让孩子再做一遍,使孩子知道做事要专心要有时间性。这样做多了,孩子就会出现条件反射,从而树立起他的时间观念,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多夸奖鼓励少打骂讽剌。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动作太慢,心里着急,动不动就打就骂,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孩子因害怕打骂而快起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殊不知,这样做也许暂时有效,但极易使孩子做事缺乏信心而产生逆反心理,形成愈打骂,孩子逆反心理愈强,愈难管教的恶性循环。因此奉劝家长要有耐心,平时细心观察孩子的行动,一旦发现他做得快的时候就及时地给予鼓励,激起他的自信心,并让他重新快速地做一遍,体会成功的喜悦,强化他的自信心。一旦孩子有了自信心,他就会慢慢远离慢动作。

  ●创造竞争机会,培养孩子快就能致胜的意识。家长多与孩子观看体育竞赛并尽可能多与孩子进行竞技比赛,如赛跑、赛车、赛拾物等,开始时应选择他最感兴趣的事做,让他初尝胜利的喜悦,激发他的竞争意识。接着再进行其他的赛事,等到他动作熟练了,再让他与同伴比赛,这样一来可以树立他的自信心,二来也可以训练他的速度。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动作慢的孩子多因不懂收拾东西、东放西放,当需要用时才东翻翻西找找,时间就在翻找中消磨掉了,动作当然就比别人慢。因此,在家时就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切不可溺爱孩子而包办代替,使孩子懂得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从哪拿就放回哪去,井井有条才不乱。只要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他的自立能力也就增强了,这样,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不会慢到哪里去。

渔夫 2007-04-15 14:17
孩子做作业总不专心怎么办?

李月兰


--------------------------------------------------------------------------------


  “小洋摊开作业本正在写作业,可还没写到三分之一,屁股就坐不住了,一会儿去喝水、上厕所,一会儿又咬着苹果边吃边写,不久又问奶奶大概几点可以去楼上找小明玩……”如果你也是这类孩子的家长,你该怎么办呢?

  ●查原因

  有的孩子做作业不专心,与上学之初家长没有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有关。孩子刚入学,回家做作业时,家长又怕孩子饿,又怕孩子渴,一会儿给东西吃,一会儿给水喝,一会儿又同孩子说几句话,日久天长,孩子就养成做作业时吃零食、说话,摆弄小玩具的坏习惯,或边听广播边看电视节目的习惯。有这类原因的家长就要克服这种过份地关心孩子的错误教养方式。

  有些家长则认为学校减负后,课外时间增多了,于是就让孩子上这班,上那班,把孩子累得精疲力尽,为了多玩一会,家庭作业总是一拖再拖,到快要睡觉时不得不赶写作业,这时浑身困倦,头昏脑胀,哪有心思专心思考,认真计算,于是作业就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因此这类家长就得确实减负。

  ●摆道理

  对确实贪玩,作业拖拉,不专心写作业,应付了事的孩子可用平等的语气跟他商量摆道理。你可以建议他说:“一个人一天中要做的事情,比较重要的只有20%,但如果我们先做完这20%重要的事情,在心理上就会感觉已经轻松了80%,再去做别的事时,就觉得有更多的自由时间,玩得更痛快,明天不妨试一试。”切记不可以用责备或训斥的语气跟孩子讲道理。

  ●教方法

  对于做作业不专心的孩子,家长除要运用具体事列说明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外,还要告诉他们做作业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意到,才能把作业做好,否则既拖延了时间,又会把作业做得丢三落四,乱七八糟。

  ●适当陪伴

  孩子学习早期,孩子学习的坚持性和注意的集中程度总是有限的,成人在旁边的陪伴无疑是一种支持。但陪伴时家长只需要关心他学习的过程,而对学习的具体情况不必太在意,可在旁边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为孩子提供榜样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绝不可大声吵嚷或听广播,看电视,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故事激励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家长给孩子讲些名人伟人专心致志学习和工作的生动故事如:居里夫人、爱迪生、华罗庚等,激励孩子向他们学习。

  ●灵活安排作业时间

  做作业的时间,家长不要过于刻板。比如广播或电视有孩子十分想听或看的,也非常有益的节目,就不妨把做作业的时间暂时变动一下,让孩子把这个节目听完或看完再做作业。因为这时如果硬不让孩子看电视或听广播,他虽在那里写作业,心里老是惦记着节目,作业必然就做不好。但是这样做的时候,家长也要使孩子明白,做作业和听广播、看电视要有轻重主次之分,要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切不可一味对孩子通融和迁就。

  ●订立契约

  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与他商量后提出一些要求,如果他能做到某种要求,就奖给一种奖励物,那是一种“代币”,是用硬纸做成的小圆片,上面写有“1、2、5、8、10”等分值,达到哪种要求就奖给相应的分值,用分值可以换他喜欢的食品或活动等。比如契约可这样写:每天做作业时不离开位置得3分,不吃零食得2分,不玩东西得8分,不说话得1分,能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得5分,作业等级是A得5分,字迹端正清楚得3分。当得到一定的奖励分可获取相应的奖励。如:得11分奖给爱吃的食物,得30分可买一本喜欢的书,100分可买一个玩具,1000分可和妈妈去外地旅游……当然若不喜欢这些奖励经商量后可作更改。制订并把契约贴在墙上以后,每天严格检查,做记录,对孩子做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当孩子按契约做了,就一定要履行契约,满足契约上规定的条件,不能反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不专心做作业的现象就会逐渐减少。

  订立契约对有些比较调皮的孩子尤其管用,即使对那些懂事、听话的孩子,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平等,守约观念的好方法,请家长不妨一试。

渔夫 2007-04-15 14:17
孩子贪玩,做作业不自觉怎么办?

刘 莉


--------------------------------------------------------------------------------


  “我的孩子并不笨,接受东西很快,但从小贪玩,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回家后不做,光知道玩,看完动画片,又一直玩到晚上九点多钟,最后才勉强把作业做完,想让他多看点书或复习什么的,都没时间,真是让人头疼。我打过他,骂过他,可就是不管用,该怎么办呢?”

  ●帮助孩子制定制度

  孩子贪玩而忘乎所以,主要是约束力不够,制度的制定正是纠正的最佳方式。比如制度可这么定:放学后马上做作业,不做完作业或不做完任一科作业不准看电视,也不准出去玩。

  制度定出来后,要照着做,家长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抓好督促检查,不要一阵风,时冷时热、时管时不管,那样制度就不起作用了。

  2、开始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可一步一步来。只要孩子能做到先做完一部分作业再看电视或看电视和玩的时间比以往减短了就算进步了,逐渐再提高要求。

  3、做好总结。最好一星期进行一次总结,如果孩子表现得好,星期天可以让他看动画片、或带他去公园玩玩,也可以给孩子买点他喜欢的学习用品,作为一种奖励。

  ●不断给孩子正面强化和刺激

  1、要逐步引导孩子克服不良习惯,向好的习惯发展。家长可讲一些古人或现代科学家们勤奋好学的故事,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同时,如果用孩子身边的同伴作为激励,则更有说服力。

  2、要注意言传身教。家长自身也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是从家长那里模仿来的,生活习惯如此,学习习惯也是如此,家长的言传身教一定不能忽视。

  ●家长要有正确的育儿态度

  教育孩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家长千万不能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心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切忌打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惩罚不可能带来孩子行为的根本变化,惩罚针对的是结果而不是孩子的行为过程,只能带来暂时的、表面的变化而引起较大的副作用,因而惩罚的教育方式是被动的、消极的。家长应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积极方面,及时、真诚地予以赞扬,尝试着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就会改变他不良的思想行为习惯。

渔夫 2007-04-15 14:17
爱护孩子的好问心

赵娟文


--------------------------------------------------------------------------------


  “为什么鸟会飞?”“为什么鱼会游?”“为什么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孩子就会提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可贵的求知欲的萌芽,思维火花的迸发。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如何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做到爱护孩子的好问心呢?

  ●认真对待,不要拒绝

  孩子有可能会问一些我们认为非常幼稚可笑的问题,如:“种下谷粒到秋天就收到不少稻谷,如果我把小鱼种下去,会收到很多小鱼吗?”对于这种问题,我们不能回答:“胡说。鱼是不能种的!”或“你烦不烦,这种可笑的问题你也问?”这种斥责、嫌烦、拒绝的态度,都会使孩子感到失望。

  我们可以这样说:“哟,这个问题真有趣……”然后再把原因和结果一一道来。亲切地、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有了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孩子好问,是说明他在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应当认真对待,给予支持,不要拒绝,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提问的积极性。

  ●探寻动机,艺术作答

  孩子有时候提出的问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此,家长也要弄清楚孩子的动机,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意义去回答。比如,孩子问:“为什么总不下雨?”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探寻到孩子说这句话的动机——她想玩伞,就应说:“是啊,快下雨吧!这样,我们家的小朋友才能撑起那把漂亮的新雨伞。”如此的回答才是孩子所需要的。对于一些不便于回答,或不好回答的提问,则想办法解开。可以说:“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但现在时间不多,我们先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吧!”这样,就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但又不使孩子失望。

  ●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大作报告。因为,有些问题的解释并不是孩子都理解的,况且,孩子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长篇大论,对于他们并不合适。如果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就直接回答,如果是一些复杂问题,可以翻书寻找到正确答案后再回答,或巧妙地启发,留给孩子思考的余地。如鲁迅先生的儿子海婴问鲁迅:“爸爸,你是谁养出来的?”鲁迅先生和蔼地回答:“是我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海婴又问:“你的爸爸妈妈是谁养出来的?”“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一直到从前,最早最早的时候,人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单细胞来的。”“没有单细胞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海婴问个不休。鲁迅先生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为了不让儿子失望,他亲切地告诉海婴:“等你长大读了书,知识丰富了,就会明白了。”做父母的应像鲁迅先生那样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耐心地回答孩子。

  ●引导探索,共同解答

  由于孩子对周围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提出的问题都是五花八门的。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地启发孩子自己去作判决,那么,就能增强孩子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如:“潜水艇为什么能潜水航行,又能浮出水面航行?”这个问题,如果只是对孩子进行理论性的讲解,他们可能理解得不透彻。这时,家长就可以找一些物品来做实验,并告诉他,这是根据鱼鳔能让鱼沉浮的原理来制造的,根据动物的一些特性来制造物品的还有很多。这样就能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提出更多的问题。如果家长因知识有限,不能准确地回答,那也不能因爱面子而胡编乱吹,因为如果孩子接受了家长的错误的知识,以后就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应该说:“让我们一起翻查资料,共同解决吧!”这样,孩子就会认识到家长重视他提出的问题,乐于帮他解决问题,进而乐意提出问题。

渔夫 2007-04-15 14:17
孩子从来不肯问怎么办?

李华瑛


--------------------------------------------------------------------------------


  “我的孩子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哪怕很重要的,他也从不肯问别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甚至包括家里人。对此,我说过孩子很多次,但作用不大。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如果你的孩子也这样,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

  ●设法经常锻炼孩子的胆量。比如直接让孩子买点小件物品,家里油盐酱醋没了,可分派孩子去买,不要老怕他弄错而什么都不让他干;再是鼓励孩子自己去串门或做客。双休日、寒暑假要让孩子到亲戚家、同学家多走走,不要老让孩子呆在家里看电视;另外,还要多带孩子外出旅游或参观。总之,要积极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多接触人。实践多了,胆子就大了,也就敢于问别人了。

  ●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家长平时要尽可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提问要认真对待,不要轻易阻止。孩子年幼,有时可能问得很荒唐、很冒失,或者不够得体,对此,家长既不能训斥,更不能讥讽、嘲笑。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能回答的要尽量给以满足;一时不能回答的,可启发孩子去问别人,或者去查找资料。另外,家长还要经常和孩子用平等的态度一道玩耍,一道学习,一道讨论问题。有时也可以特意出几个问题让家庭成员一起来讨论和争辩。孩子在家中养成了敢于提问的习惯,到了学校或社会,自然就会主动地提问了。

  ●教给孩子提问的方法。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提问的技巧,使孩子会问、善问。

  一是要教孩子想好了再问,在自己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提问。不能一想到就问,问后自己觉得没意思,或者说不清楚问题,让别人听不懂;

  二是要注意问题的角度,尽可能从细小的地方开始问,让人家容易回答,不要提一些大而无当、笼笼统统的问题,比如:老师,怎么复习?记叙文怎么写?等等。只有问题提得小,人家才乐意回答,答起来也才有针对性;

  三是要把握时间,选择他人比较空闲的时候去问;如果人家正忙着,有些人就可能随便应付一下,或推说不知道;

  四是要教孩子讲礼貌。求问于别人,是一桩要别人费心费力的事,不管人家年龄如何,都要先热情的称呼,问过之后还要表示感谢。

渔夫 2007-04-15 14:21
如何帮助孩子选择学习方法

 


--------------------------------------------------------------------------------


  对于外向型性格的孩子,在学习方法中要注意:

  ●好学深思。外向型性格的孩子性格爽朗、倔强,考试不怯场,对事物能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遇到问题敢于向别人请教,这些都是对学习十分有利的性格特点。不过,由于这类孩子自信自己“领会得快”,所以对待问题往往不求甚解,即便请教别人也不认真倾听对方的回答,往往别人话还没说完,他就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其实也未见得真正“明白”。所以,要要求这样的孩子养成好学深思的习惯,防止遇到问题“浅尝辄止”或“绕道走”的不良倾向。

  ●加强计划。外向型性格的孩子学习往往缺乏计划性,无论干什么 ,大多从兴趣和感情出发,所以即使制订了学习计划也难以切实执行。因此,这样的孩子应要求他自己制订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所规定的进度去做。

  ●有错必究。外向型性格的孩子一般不在乎分数的高低和评语的好坏,对试卷和作业中的错误也不想认真改正。应该帮助孩子养成有错必纠的习惯,把错误认真改正过来,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为此,有必要让孩子作错答笔记,即把答错的题和不会作的题都清楚地记在笔记本里并经常翻看。

  ●求得帮助。外向型性格的孩子独自一人温课时效率往往不高,因此,最好能找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同学一起温习功课,以便取人性格之长,补己性格之短,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对于内向型性格的孩子,在学习中要注意:

  ●打消自卑。性格内向的同学往往比较自卑,有了自卑感就容易造成心神不安、焦虑烦燥,从而影响学习效率。要使孩子打消学习中的自卑感,教育孩子一要能正确评价自己,即不仅要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二要正确地表现自己,多做一些力所能及和把握较大的事情,哪怕这些事情很小,也不要放弃争取成功的机会,可在自己所擅长的学科上狠下功夫,争取取得好成绩,以增强学习的信心。三是正确地补偿自己,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

  ●心胸豁达。性格内向的孩子心胸往往比较狭隘,当学习未达到预期目的,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易引起情绪波动,教育孩子不要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即使得了坏分数也不要悲观,以免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独自学习。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不愿参加集体学习,效率往往也不高,故温课时最好能找个安静场所,独自进行学习。但应提高孩子的自控力,防止独自坐在桌子前想入非非,而白白浪费了学习时间。

渔夫 2007-04-15 14:21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学习时间的安排

 


--------------------------------------------------------------------------------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是说,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当然也概莫能外。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怎样合理地制订学习计划呢?

  ●制订可行的计划。学习计划要求不宜过高,因为要求过高不仅难以执行,而且容易引起心里没数和自卑感。有的孩子虽然订了学习计划但没有执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计划订得过于理想;二是本人缺乏执行的毅力;三是周围条件不允许。当然,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可以依靠他本人的努力和身边人们的协助而加以解决。

  ●考虑全部生活的平衡。制订学习计划不能只考虑学习而不顾其他。其实,学习只是一天生活中的一个方面,其他活动对学习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既要使学习在一天中占首位,又要使学习同其他活动协调起来。换言之,在一天的作息时间表里既要有吃饭、睡眠、上课、课外活动的时间,也要有休息、娱乐的闲暇时间,还要留出同同学、朋友、家人聊天、听广播、看电视等时间。总之,一天的活动要多样化,各种活动都应该适时且协调地进行。有规律而充实的生活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条件。

  ●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计划不应绝对不变,根据实际情况和执行计划中的体会应允许有些变动。例如,某天孩子因参加运动会觉得身体非常疲倦,那就应该及时改变计划早早休息。如果单纯为了执行计划,你硬要孩子一边打盹儿一边坚持在规定的时间里学习,或是不解完十道题目就不睡觉,那就无异于削足适履了。

  学习计划既要有灵活性,又必须以基本不变为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倘若把什么情况都看成是例外,随便变更计划,就难以养成好习惯。所以,在一开始制订计划时就要考虑留有余地,计划一旦订好之后,就尽可能不要变动。坚持这一原则十分重要。

  ●有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根据孩子自己学习的目标、以往的学习情况、学科进度、喜恶学科等情况来决定。

  A.计划要适合孩子个人的能力和特点,不要从个人的喜恶出发,更不要照抄别人的计划,必须考虑自己孩子的体力、智力、学力、性格、志趣等是否与实现学习目的和采用的方法相适应。此外,还要注意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近邻关系等条件。

  B.要把一天中的全部活动都纳入到计划中来。要使学习在一天的生活中占有适当位置并与其他活动协调起来。

  C.要根据时期的不同来制订不同的计划。一般可分为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和一周作息时间表等三种。在制订作息时间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自学时间集中使用不如分散使用效果好,尤其是前后内容联贯性不强的功课。

  b.为了能长时间持续学习下去,要注意中途休息五六分钟左右。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做体操之类。

  c.预习和复习的时间要分开进行。复习时间尽可能在当天课后进行,预习则尽可能在课前进行。无论预习或复习,都是距离讲课的时间越近越好。

  d.要充分利用上课时的空闲时间和自学时间,特别是整理笔记要尽可能在课后较近的时间里进行,“趁热打铁”。

  e.娱乐时间的安排要适当,使精神能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应适当考虑运动、娱乐、社交等活动。

  f.变化学习科目的时间不应定得过死,要根据学习的进度来决定。

  g.所学科目的时间分配顺利,要考虑内容近似的科目尽可能不要连续学,以免互相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渔夫 2007-04-15 14:21
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黄 静


--------------------------------------------------------------------------------


  小军聪明活泼,在学校中表现良好,上课回答问题积极。可一回到家,小军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把书包一丢,先打开电视,晚上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甚至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妈妈要他回书房去学,他就不耐烦地大叫大嚷,或者赌气不理睬父母。老师常反映他的家庭作业潦潦草草,十分马虎,错误多。

  如果您的孩子像小军一样,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您该怎么办?

  ●与孩子一同寻找学习的乐趣,给予恰当的奖励,孩子爱看电视,不喜欢学习,是因为他觉得学习远不如看电视有趣,家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孩子一道发现学习中的乐趣。例如您可以让孩子当老师,您作学生,让孩子觉得要好好地“教你”不可。或者可以与孩子来个比赛,做个红花台,谁优胜就印红花。如果孩子朗读不好,可以请其他的孩子来到家中与孩子一块儿读;如果孩子写字不好,可以找来别人的作业本,让他当医生,治一治有病的字,再帮着改过来,您还可以抓住孩子偶尔一次认真地学习用讲故事或买一本好书来奖励他,让孩子觉得学习中有无究的乐趣,认真学习还会得到奖励。

  ●制订学习计划,严格执行。制订学习计划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计划上注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可以列短期计划,也可以列长期计划。学习计划最好在家长的建议下让孩子自己制订,家长监督执行。例如小军比较爱看电视,制订计划时可以跳过动画片时间,这样可以使孩子容易接受一些。长此以往,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孩子做事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与老师密切联系,耐心说服教育,家长应多与老师交流,询问孩子在校表现。如果孩子在校表现良好,可以用他在学校的表现要求他在家里也应如此表现;如果孩子在校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要与老师一块儿教育孩子,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帮助孩子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自觉约束自己不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养成后要不断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如果孩子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放手让孩子自觉学习,但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丢弃好习惯。

渔夫 2007-04-15 14:22
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

莫 彬


--------------------------------------------------------------------------------


  读六年级的小盛有一颗上进心,他上课听讲,希望自己学习好,但成绩却总是不理想。原来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虽然上课听讲,但课后很少学习,放学回家贪玩,看电视过量,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不算多的家庭作业也总是临睡才匆匆忙忙写,遇到不懂的就留到第二天上学后抄同学的,或者干脆不做,因而影响了进步。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原因,而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形成方式主要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如果您的孩子也像小盛一样,该怎么办呢?

  ●给孩子制订学习规范。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实际帮助制订具体的家庭学习规范,如设计一个时间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复习、预习功课、完成作业等,要求不完成学习任务就先不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规律,逐步养成习惯。

  ●严格执行规范要求。规范制定后就不要轻易改变,关键是落实。父母要勤讲,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要尽量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使孩子愿意遵守规范,乐于执行有关要求。

  ●多关心、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父母每天应抽出一定时间询问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应该在家里完成的学习任务,热情帮助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孩子感受到你时刻在关心他的学习。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如给孩子独立的房间,或给孩子支配固定的书桌椅、时间等用于学习,不要占用孩子的书桌堆放杂物或玩乐。也不要随便要求孩子在固定学习的时间做家务或其它事等等。

  ●以身作则,给孩子作榜样。模仿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孩子来说,能否引起模仿,取决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表现。因此孩子学习时,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应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如读书、看报等,能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共同学习则更好。大人不应该一方面要求孩子专心学习,另一方面自己又在起劲地玩扑克、看电视、猜拳行令等。这样既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给孩子的过失留有借口:你都没做好凭什么严格要求我。使习惯培养为空话。

  ●耐心训练指导。由于小学生自制力差,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违反行为规范,因此碰到孩子不按要求去做时千万不能急躁、放弃或放任自流,更不能讽刺或打骂孩子;要坚持正面引导,多表扬、少批评,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善于客观评估。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并肯定孩子的进步,对做得不够的,也应实事求是地指出努力的方向和方法,使孩子学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强化正确行为,修正不正确行为,从而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渔夫 2007-04-15 14:22
教孩子正确对待考试

廖冰梅


--------------------------------------------------------------------------------


  期末语文测试刚开始不久,只见小刚的额头上满是汗珠,脸色苍白,频频举手要求上厕所。测试完毕,小刚的作文只完成了一半,他哭了。

  小刚在考场上发生的这种现象,我们把它称之为怯场。在心理学上,把因临场情绪波动而造成回忆,思考的心理障碍称为怯场。造成怯场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心理方面来看有:心理压力过大,缺乏自信,心理疲劳过度,心理适应能力差等;从生理方面来看有:身体素质差,考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另外还有考试情境方面的原因。那么,做为一个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怯场现象,正确对待考试呢?

  ●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考试观。让孩子知道,考试只是对学习情况的检验,了解自己在所考查内容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教育孩子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心情放轻松,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实事求是的期望,正视现实,轻松上阵。

  ●对孩子的考试应尽量注重过程,避免纠缠结果。家长对孩子从过程去要求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你要考100分。”“发挥你的最好水平,超水平发挥更棒。”前者关心的是结果,后者关心的是过程。每次考试,孩子们对能否得100分无法知道,但孩子们发挥最好水平都是可以做得到的;前者给孩子压力,后者使孩子减少心理负担。前者强调结果,可能助长孩子投机取巧以获高分;后者注意过程,注重能力,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精神,使孩子轻松学习和考试。

  ●指导孩子做好考前复习,增强自信心。“考试的意义在于复习。”要把握好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有效地进行考前复习。帮助孩子制定好一个短期复习计划,组织利用好系统复习材料,有重点又要全面,注意强化训练。切忌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帮助孩子正确估计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以自信,稳定的心理来复习,就可以更有效地掌握充足的知识和提高考试能力,考试时就能正常(或超常)发挥水平,获得好成绩。

  ●考试前保证身体健康,注意饮食卫生。临考前给大脑补充营养非常重要,而且身体需要大量的热量,要多吃清淡、鲜美可口、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还要要求孩子注意考试休息,“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复习考试身体能量消耗大,让孩子尽量保持平时的生活作习习惯,身体精神充分放松,适当减轻学习负担。每天做适量的运动,但运动量不宜过大,可以散步、慢跑、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不仅在复习中可提高质量,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而且在考场上,清醒灵活的大脑也有利于高水平的发挥。

  ●教会孩子一些考试怯场的克服方法。如:精神放松法、自我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否定之否定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避免孩子考试时过分的紧张和疲劳,帮助自己维持良好的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孩子自我能动作用,学会对自己的怯场心境作出调整。

sc-cdwf 2007-04-15 14:22
我用得上

渔夫 2007-04-15 14:22
教孩子正确对待分数

陆喜媚


--------------------------------------------------------------------------------


  期末考试各科成绩渐渐公布了,小丽迫不及待地跑到办公室向老师打听分数。看到自己那一科成绩好时欣喜若狂,看到差的则懊悔不已。

  如果你的孩子也象小丽一样视考分为命根,该如何教孩子正确对待分数?让她从考分的困惑中解放出来?

  ●考前给孩子制定考分目标。目标的制定应与孩子一起讨论决定,家长不应强行要求;目标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作深入了解,分析后切合实际地制定。目标过高,孩子经过努力达不到目标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反而会影响以后的正常学习;目标过低则起不到激励的作用。目标应以口头形式表达,不要写书面协议。当然,也可以不定考分目标,平常注意对孩子说些鼓励的话就行。

  ●考试分数好,要及时给以表扬,还可适当地物质奖励,如买一本书、一个笔盒、一个书包或奖励一次郊游等。家长讲话要算数,承诺要兑现。但切记:①不要大奖;②不要几十元以上的现金奖;③不要不符合实际的奖,如书包还新又买一个。奖励过后还得讲明这次考试为什么分数好,往后如何继续发扬。考得不好的,不要惩罚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要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利进步。

  ●考分有出现意外的时候。考得出乎意外的好当然要表扬,但要教育孩子不能得意忘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考得意外的差的,可以这样安慰孩子:只要自己努力了,无论成绩如何,我们都不怪你,下次小心点就是了;不要泄气,失败乃成功之母。

  ●考试结束未公布分数之前,要给孩子强烈的目标心理适当缓冲一下,也就是说原定目标可降低一点放宽一点。如原定目标为前三名的,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别紧张,得进前十名就行了。

  分数公布后,当考试分数不理想时,家长只能给孩子降低压力,千万不要反过来加大压力。很多孩子为什么发火、赌气、不理睬父母,甚至做出不理智危险的行为?往往就因为此时家长不是降压了,而是加压了。

  ●考试分数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要经常告诉孩子,取得好分数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尽管进不了前三名,甚至达不到前十名,但你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你同样可以成为最优秀的学生,还是父母的好孩子。

渔夫 2007-04-15 14:22
孩子成绩下降后……

颜映丽


--------------------------------------------------------------------------------


  小冬今年上五年级,原来数学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90多分,可是这学期好几次测验,都是50、60分。他整个人都变了,像只斗败的公鸡似的……。

  如果你的孩子像小冬一样成绩不理想时,该怎么办?

  ●稳定情绪,激发自信心

  孩子成绩下降,如果家长采取训斥或棍棒式教育,极易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进而丧失自信心。孩子稚嫩的心长期受打击还会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

  家长首先必须走出以单纯的分数来衡量孩子学业优劣的误区。重要的让孩子认识到:分数是孤零零的数字,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的高低。教导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的成绩差,就认为自己笨,因此消沉下去。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要紧,只要不断找原因,总结经验,再加把劲,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家长鼓励性的话语比讽刺、挖苦更有实效。它可以帮助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勇敢地面对现实,不灰心、不气馁,跌倒了再爬起来,振作精神,奋发向上。

  ●客观分析,对症下药

  家长要引导孩子分析一下成绩下降的原因,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学习心理障碍,在学习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提出可行的改正措施,使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对自己有了正确认识后,自信心就大大增强了。孩子不会再为一两次偏低的分数而扼杀了对成功的渴望,并能在失败中正确归因,想方设法迎头赶上。

  家长还应经常去找老师交流,不断获得孩子在校的反馈信息,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对症下药,以便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正确方法激励孩子奋发向上。

  ●制订目标,分段实施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奋斗目标,分阶段实施,但分数并不是实现目标的标准,第一阶段目标实现后再树立新目标,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家长必须把握好对孩子要求的度,要求过严,目标过高,都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教会孩子自我调节

  注意教孩子掌握自我控制的心理训练方法,成绩不理想时,不要灰心丧气,妄自菲薄,成绩优异时,不要沾沾自喜,妄自尊大。正确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客观地看待分数的高低,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分数的高低并不能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高低,相信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从而形成了自我矫正的内驱力,进而很快转化为自我提高的行为,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渔夫 2007-04-15 14:22
怎样帮助孩子发展特长

覃 莹


--------------------------------------------------------------------------------


  现在很多家长都让孩子参加一两项特长培养,以此来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塑造和提高整体素质。

  那么,作为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发展特长呢?

  ●关心孩子,循循善诱

  许多家长让孩子参加特长培养,往往出发点是好的,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态,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在孩子学习时要求过高,这就使孩子学习时不用功,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这些行为让家长感到很烦恼,于是有的家长就大声训斥孩子,甚至还动手打孩子,这样做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个别孩子还会对所学习的特长由反感、到厌恶,甚至仇恨。因此,家长一定要引导好孩子,想办法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形象化,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孩子的情感是极不稳定,而且极易受客观环境所影响的,家长要关心孩子,注意耐心诱导,不要粗暴打骂孩子,要用动情的语言,及良好的行为、方式、方法去敲击孩子的心灵,去激励孩子,唤起他们对学习的追求。

  ●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

  众所周知,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起步年龄、性格倾向、理解力、家庭影响、环境因素等,都会因人而异,不同阶段造成了学习的进度、质量的不同。如果家长动辄大声训斥孩子,挫伤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无形中就给予孩子极大的压力,甚至怀疑自己很笨,而没有信心去学习。此时,家长应鼓励孩子,顺着教师的思路,将某些理论问题反复深入细致地讲给孩子听,当好教师的助教,只有鼓励着孩子,坚持不懈,问题就能逐步得到解决。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到表现的机会,既锻炼了孩子上台表演的能力,又培养了自信心,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从小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选择合适的教师

  很多家长都希望找到一位好教师,好的标准各持所见,一些家长认为教学水平高的即可,一些家长认为要有耐心的教师。其实,这要看孩子的年龄情况。如果你的孩子只有4、5岁左右,不一定非要找教学出色的教师,因为这时的孩子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的集中且思想活跃,那么最好能为他找一个懂得幼儿心理学且有耐心的教师。如果孩子已经上学,最好就找一个会启发、激励、正确引导孩子的教师,对于一个已经具备一定能力的孩子来说,最好能跟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这对孩子在特长的发展会非常有利。常言说,教师是园丁,幼苗只有经过园丁的辛勤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为孩子找一位优秀的教师,这对孩子的特发展无疑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儿童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孩子参加特长培养时,只要讲究科学,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孩子,那么,不但能给孩子的精神世界多一份补养,更是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渔夫 2007-04-15 14:22
情绪篇


--------------------------------------------------------------------------------

教会孩子克服紧张情绪

罗 佳


--------------------------------------------------------------------------------


  生活上的紧张是谁也无法避免的。当孩子做错了事,害怕老师或父母批评而忐忑不安时;当考试来临,面对许多功课要复习时;当遇到难题而又迫切想把它做出来时,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验:紧张。当孩子处于紧张状态时,意识活动常常受到干扰,思维不清、判断失常,本来很容易达到的目的难以实现。

  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克服紧张的情绪?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氛围

  造成孩子心理紧张的因素有很多方面,诸如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等。因此,要想孩子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紧张刺激具有较高的耐受力,父母亲必须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氛围。在家庭里,父母亲间的关系和睦、融洽;对长辈尊敬、爱戴;对孩子友善、随和,要求不苛刻,使家庭保持轻松、愉快的气氛,为孩子的成长建立宽松的家庭环境,孩子的身心就会得到和谐发展,适应性强。相反,如果孩子回到家,见到的是父母板着的面孔,听到的是刺耳的训斥、争吵,感受到的是冷冰冰的家庭气氛,孩子自然会变得敏感、胆小、怯弱,容易紧张。而父母如果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业,压抑孩子其它的爱好、娱乐等,孩子会因沉重的压力而紧张。

  ●养成孩子宽容大度的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培养孩子开朗、活泼的性格

  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的秉性、开朗豁达的性格易使孩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到紧张的刺激容易自我化解,对付紧张状态的能力和耐受力就强。而强壮的身体,则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抵制紧张的刺激,不至于一遇到刺激就紧张。

  ●让孩子掌握心理上的防御机制

  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和他人发生接触交往,他人的行为往往构成导致紧张的因素,因此,让孩子掌握心理上的防御机制,如回避、否认、识别、转移、理智化等等,有利于孩子克服紧张情绪。

  ●教会孩子一些克服紧张情绪的方法,变压力为动力

  (1)注意力转移法:如遇到难题解不出来时,教孩子把它放一放,先不去想,休息一会儿再想或放到第二天再想。又如,孩子准备上台演出,总是紧张得手足无措。这时,家长可引导孩子谈论或做些别的不相干的事,使孩子不再注意演出的事,紧张情绪自然就克服掉了。

  (2)深呼吸法:遇事感到紧张时,心里不去想产生紧张的事情,不断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3)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加速血液循环,驱散紧张的情绪。

  (4)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学会愉快地生活,保持乐观的人生观。家长要教育孩子在生活中树立自己能达到的目标,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同时,无论在学校、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尽可能不要有情绪冲动,要尽可能遇事豁达、心胸开阔,保持心情的舒畅和愉快。即使遭受挫折,或事情不如意,也要相信自己,充满乐观精神,坚韧不拔地为成功而奋斗。

渔夫 2007-04-15 14:23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烦恼

陆伟琴


--------------------------------------------------------------------------------


  ——妈妈,我的学习成绩总提高不上去,该怎么办啊?

  ——爸爸,同学们见我个儿矮,给我起绰号,我该怎么办?

  ——唉!今天不知怎地跟好朋友闹别扭了,心里乱得很。

  ——爸爸,我已经写完作业了,你怎么不给我出去玩一会儿呢?我心里好烦啊!

  孩子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里都或多或少遇到不同的烦恼,当你的孩子遇到烦恼时,你是否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去了解孩子的烦恼,不去帮助孩子克服,轻者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重者会使孩子走入极端,对社会产生负荷。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当他(她)的美好愿望与现实产生矛盾时,就会有烦恼,作为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烦恼呢?

  ●多与孩子沟通

  父母多与孩子接触、沟通,创设家庭民主氛围,让孩子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参与家庭讨论之中,有自己的主见。当孩子有烦恼时,他(她)就乐于讲给父母听,让父母帮助解决、克服。

  ●多关注孩子的烦恼

  如果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烦恼,以自己工作忙、事务多为由将它置之度外,必会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当孩子烦恼时,不妨耐心听听他们倾诉,触摸他们内心深处,了解孩子,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尊重孩子,赏识孩子,正确引导孩子积极地消除烦恼。

  ●教给孩子克服烦恼的方法

  1、学会倾诉。让孩子有了烦恼,不要闷在心里,学会倾吐自己的烦恼,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悦纳自己,避免长时间积聚烦恼,产生紧张、悔恨、绝望等情绪。每天要留给孩子倾诉的时间,如晚饭后,或临睡前,设身处地站在孩子角度,替他(她)分忧,为他(她)排难。无论孩子闯多大的祸或考得多糟糕,都应理智地对孩子讲: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是个好孩子,携同孩子跨过烦恼障碍。

  2、自我放松。可到空旷之地大喊一声或有节奏的深呼吸,也可做感兴趣的事情冲淡烦恼,如看书、找小伙伴聊天、室外运动、听音乐、洗热水澡等。因此不要过多约束孩子,让他们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多种爱好选择,便会有多种自我放松方式,使孩子形成内在动力,有意识地培养健康人格。

渔夫 2007-04-15 14:25
让孩子学会控制愤怒

黄小萍


--------------------------------------------------------------------------------


  “我孩子的脾气太臭了,动不动就发火丢东西。”“我的孩子脾气太犟了,说他几句,便赌气摔门,跑到外边半天不回来。”这是常听到一些家长发出的无奈的感叹。那么,家长如何改变孩子的易怒情绪呢?

  ●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孩子的言行举动多半是从父母身上潜移默化而来的,要使自己的孩子不动辄发怒,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要让孩子看到自己暴怒的样子。要和善待人,为孩子营造祥和、宽松的气氛,在这种安定,温暖的气氛中,使孩子易怒的心境渐渐地变得平和。

  ●父母要常与孩子沟通。父母要多关心爱护孩子,平时多过问孩子在生活、学习或交友中遇到什么问题,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鼓励或安慰,使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这种爱有利于孩子以爱心待人,这样,当他发怒时,会因为爱心而尽量控制住。

  ●要多让孩子出外散心。可以晚饭后带孩子散散步,看看花草,听听风声,或者放放风筝。让孩子感受人生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从中陶冶情操,利于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力。

  ●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每当孩子想发火时,父母可以适当地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让他去看阳台上的花开了没有?或叫他去与小伙伴玩,或放一放他喜欢看的片子等。孩子的注意力一转移,浮燥的心情便逐渐安定下来,自动消失。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发泄脾气时,父母不要“硬碰硬”,对他横加指责。要等他气消之后,以低沉的声音,难过的样子,指出这种行为太伤父母的心,太不应该,并帮助他认识这种坏脾气,会有什么样的坏处。父母动情的样子,相信会让孩子感到难过,后悔不已。父母此时可“趁热打铁”,鼓励他树立信心,把坏脾气改掉。同时,父母也要耐心地帮助他,不要一次没结果,便放弃努力。

渔夫 2007-04-15 14:25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梁慧萍


--------------------------------------------------------------------------------


  生活中,有些孩子自信心十足,“我能行”常挂在嘴边,但也可见到一些胆怯、退缩,缺乏自信的孩子,总说“我不会”。那么该怎样培养和促进孩子的自信心?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树立自信

  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同时,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要发展地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以此来改变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而不是当孩子兴冲冲地说:“老师说我进步了”,而家长却说“你得意什么,离好孩子的标准还差远了”。或当孩子兴冲冲地说“我考了A级”,而家长说“某某考了几个A”等。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对做好孩子和考A级没了兴趣,缺乏信心。而父母多说一句“你进步了”,“希望下次多考几个A”,将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很好的效应。

  ●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促进孩子树立自信

  强化自信的方法很多,抓住契机进行正面引导尤为重要。孩子如果能经常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会使他们兴趣盎然,信心百倍,情不自禁地向前努力,也能满足其潜在的争强好胜的欲望,增强其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在实践中所做的任何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予以支持和适当帮助,并尽可能地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父母可以这样鼓励孩子:“你比上次进步了”,“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你能做好”,“我们再试一次”,“你能行”等等。总之,父母要采取信赖、欣赏的态度,只说鼓励话,不说泄气话,更不说抱怨挖苦的话。因为父母的每一声赞许犹如一束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每一位孩子,不论其个性品质如何,成绩如何,无一例外地都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视、肯定,都渴望照耀到鼓励、赞许之春日阳光,特别是那些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因此,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平常;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冷眼,多一些赞许,让孩子享受到温暖的阳光。那么,无论哪种层次的孩子都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这样,潜能将被激发,奇迹将会出现。当然,还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那种事事依赖、处处顾惜的孩子总是期待照顾,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反之,将孩子毫无准备地置于新情景之中,突然推向自立,也会使孩子受到挫折、丧失信心。因此,父母可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允许孩子尝试错误,放手让孩子去想,去做;注意“君子动口不动手”似的指导,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为孩子做不必要的帮助,每天给孩子简单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当然,在获得能力的过程中,不能过分控制孩子,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误以为获得能力是按成人意志进行这样、那样的练习和学习。同时,也不能过分放纵,让孩子一切自行其是。家长必须懂得,儿童自己能做什么,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成熟程度,而且也取决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对他们的适宜程度。因此,父母从日常生活入手,适时、适宜地提出他们力所能及或稍克服困难就获得成功的要求,给予独立锻炼的机会,才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渔夫 2007-04-15 14:25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李玉玲


--------------------------------------------------------------------------------


  “我的小孩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上学后,老师让她当班干,她总说‘我不行’;老师发现她的嗓音特别好,推选她参加歌咏比赛,她还是说‘我不行’;为了锻炼她的胆量,每次他们班获奖,老师都特意叫她上台领奖,可是她都是这三个字。请问我该怎么办?”

  总爱说我不行的孩子常常是自卑的,总是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心,他们的恐惧心理比较严重,爱焦虑,做事畏畏缩缩,害怕失败,不愿去尝试、探索,甚至放弃成功的希望。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呢?

  ●少一些责骂,多一些宽容

  如果孩子稍有失误,或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时,父母不应指责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为如果孩子在幼时的整个成长经历中,总在父母的责骂中渡过,就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她就总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逐渐地对自己的能力开始怀疑,形成一种自卑的自我评价系统。因此允许孩子失误,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所应拥有的最起码的宽容。

  ●少一些攀比,多一些鼓励

  父母不要常对孩子说:“你瞧,人家小明多聪明,总是考全班第一名,你怎么就这么笨。”……如果常常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只能使自己的孩子越比越自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孩子有自己的特点,她在不断地努力,她就是个值得自豪的孩子。而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失败时,父母更应该象知心朋友一样关切她,鼓励孩子或和孩子共同战胜困难,当孩子说我不行时,你可这样说,我不相信你不行。

  ●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

  如果父母对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孩子就极少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干,也就体验不到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因此放手让孩子去闯,引导孩子怎样闯,才能使孩子在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也培养着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让孩子自己做功课,父母不要赔读;让孩子从事一些有趣的活动,教她种花,养小动物,洗洗衣物等等,使孩子在栽培、喂养、做家务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多带孩子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家串门,让孩子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在与同伴的玩耍、游戏、交往中,尝试到合作、友谊、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少一些灰心,多一些欣赏

  自卑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情绪。如果父母遇事总说“我不行”,孩子不但会模仿父母的这种处事态度,还会认为:“父母都不行,我就更不行了”,因此,父母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努力克服,才能培养出自信、自尊的下一代。

  如果家里已经有了一个总说“我不行”的孩子,家长可以先从上述几方面找找原因,或改变自己的言行。从思想上认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过失是理所当然的,有时可忽略不计;而她的点滴自主的探索都是极为可贵的进步,应该值得大加称赞,用欣赏、夸奖、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渔夫 2007-04-15 14:25
孩子缺乏自信心怎么办?

马丽丽


--------------------------------------------------------------------------------


  “我不会的”;“我从来没做过”;“我不行”;“我不敢”;“做错了别人笑我怎么办?”……这是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常说的话。这是他们的想法,从而表现出迟疑、被动、唉声叹气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要多给予孩子以肯定、鼓励的评价

  首先,大人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建立好伙伴式的朋友关系。在孩子取得成绩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但在经过努力未能取得成功时更要鼓励与帮助。虽然他们未取得成功,但应肯定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和努力,以保护他们的自信和热情,使他们看到希望,进而激发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使他们看到希望,进而激发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要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孩子

  要尊重孩子、要多赏识孩子,不用尖刻的语言嘲讽奚落孩子,如果当众讽剌贬低或故意揭短,夸大孩子的缺点,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最初都是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称赞、赏识孩子,就是对孩子个性、能力的一种肯定。

  ●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自信心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自信心,就容易获得成功。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先体验到成功感,才容易形成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大人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易于完成的事,使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后秩序渐进再提出新的目标,使孩子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即使孩子失败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再试一试,使他们知道通过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

  ●培养孩子的耐挫精神和教给补偿办法

  在生活中,任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怎样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如有的孩子遇到失败只会伤心难过,这时家长就要主动接近他,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通过其他补偿方式来弥补弱点以获得自信。有的孩子智力发展一般,但社会性发展较好,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家长要帮助他发扬长处获得自信。家长还要教育孩子看到自己和别人都各有长处,当自己获得成功时要关心帮助弱者,当自己失败时也不自卑。总之,家长要经常展示孩子的强项,使孩子获得自信。

渔夫 2007-04-15 14:25
如何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

魏 涓 罗红华


--------------------------------------------------------------------------------


  孩子的自我意识产生较早,非常留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孩子感觉到周围的人包括父母爱他并尊重他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信心十足。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和老师往往不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认为自己无能,什么都不如别人,因此缺乏上进的动力。不用心学习,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对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心。

  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呢?

  ●要热爱孩子。孩子只有感受到家长的爱,才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避免让孩子感到自卑,使他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孩子的自我概念刚刚萌发,尚不清晰,往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因此,对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家长要鼓励他们勇敢的参加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进步就及时表扬。这样孩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自信,从而引发其潜在的积极性。

  ●理解、宽容、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施教者应顺从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家长不要逼孩子圆自己难以实现的梦。对待孩子的错误,施教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开导。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在精神上给予引导和支持,并引导孩子战胜困难。

  ●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孩子的自信心是随着体验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增强的。因此,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应放手让他们去做。如: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帮助大人作些擦桌、扫地、摘菜等家务;在幼儿园或学校打扫教室、摆放课桌椅等。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大人不要急于帮助,应要求孩子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或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做孩子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和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家长在处理日常事务或工作中,应表现得自信心十足,不要碰到一点小挫折就心灰意冷,委靡不振。孩子从家长自信的表现中将会获得良性的暗示。

  ●列举成功的经历。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显得信心不足,家长不要责备他,也不要空洞的鼓励,如“你肯定行”,“别人行,你也行”。而是应该给孩子列举他(她)过去解决各类问题的成功经历,如:“你上次考试不是得了满分吗?”“我们家谁唱的歌最好听?”等。

  ●永远对孩子充满信心。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成功给予极大的关注,但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更需要家长的安慰和鼓励。一方面,此时孩子容易自我怀疑,家长对他的信任会加强他的自信。另一方面,孩子的失败在所难免,此刻千万不要对他进行否定性的评价或惩罚。只有接受孩子的失败,并帮助他总结经验教训,孩子才有机会不断获得信心。

  ●积极的自我暗示。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自觉运用积极自我暗示的习惯。如比赛前默念“我一定能正常发挥的”,每天早晨对自己说“今天我感觉很好”等,都会有较好的效果。

  ●让孩子学习一种技能。让孩子学习一种技能,如乐器、舞蹈、绘画、演讲、书法等,使之有“一技之长”。孩子有了“一技之长”,会觉得自己某方面比别人强,从而充满自信。

  ●注意保护孩子认定的长处。每个孩子都会有被别人评价较高的方面,他自己也往往将之视作比别人好的地方。孩子的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自己的“长处”的基础上。如果不注意保护孩子自己认定的这些长处,甚至轻易地加以否定,那么就有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自己认定的长处,保护他们的自信心。

渔夫 2007-04-15 14:26
当孩子面对挫折与失败时

施雪玲 何淑珍


--------------------------------------------------------------------------------


  评“三好”学生的活动开始了。小宇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优秀,所写的作文还获得了发表,满以为评上市“三好”也没问题,没想到他连评上校“三好”也还差几票。他沮丧、难过,回到家便倒在床上哭了起来,以后做什么事都灰心丧气,打不起精神来。

  当你的孩子象小宇一样,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就一蹶不振,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让孩子学会客观地看待造成挫折和失败的原因

  引导孩子客观地看待造成自己失败的原因。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教会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从中总结战胜挫折和失败的方法,“吃一堑,长一智”。

  ●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自信心

  正在成长的孩子需要时间来体验挫折,享受成功而认识自己。家长要给孩子实践、体验的机会。教孩子不要在乎成功与否,只注意曾经参与以及参与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家长还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表扬孩子,让孩子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具体的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孩子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提高把挫折转化为使自己锻炼成长的自觉行为。家长要常给孩子讲中外名人战胜挫折的典型事迹,通过启发诱导让孩子懂得:人要有理想,要实现理想,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代价;人生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挫折和困难,要有战胜它们的勇气和毅力。

  ●在实践活动中磨炼抗挫意志

  家长要注意创造锻炼孩子克服挫折的环境,有意识地让孩子磨炼意志,培养抗挫能力。如:带孩子去“远足”,“定期给孩子当家”,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改变家教方式,锻炼孩子意志

  我们的孩子大多都缺乏必要挫折、困苦的磨砺,意志脆弱。家长应该做到:①改变溺爱娇惯孩子的教养方法,有意识地让孩子吃些苦,特别对孩子的不良习惯,更应该严格要求,使之逐渐克服,切忌简单粗暴,打骂体罚。②增加孩子的活动量,让他们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户外活动和独立活动也要增强。③教育要做到持之以恒,不怕艰巨,反复。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即使批评也要先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后进行,使孩子看到成绩,这样既纠正了错误或不良行为,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好胜的孩子由于暂时的失败而产生自卑心理,过分的贬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使自己承受着沉重的压力。这时应让孩子学会:1、正确看待过去的成绩,既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高,也不要把自己贬得一钱不值;2、正确地与人比较,既比上又比下,既比优点又比缺点。

渔夫 2007-04-15 14:26
坚强的毅力怎样培养?

谢 凯


--------------------------------------------------------------------------------


  ●鼓励孩子一心一意地做某件事。孩子的兴趣常常会很快转移,因而不少孩子今天学钢琴、明天学电脑、后天再学绘画,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学好。心理学家指出,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对培养毅力往往起负面影响。不妨鼓励孩子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他感兴趣的事,在获得成功之前决不歇手。由于目标明确,孩子自己会要求自己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即使遇到挫折也会不打退堂鼓,实际上孩子坚持一件事本身,即是对自己意志力的培养和考验。

  ●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即培养了坚强的毅力,尤其是那些需要坚持才能完成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游戏、爬山、登楼等,对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更有效。当然家长的要求也不能过高,因为运动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逼迫孩子“一步登天”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锻炼意志的目的,反而挫伤孩子的身子骨和宝贵的自信心,最终使孩子视“坚持”为洪水猛兽。

  ●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头。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裕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由此可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如上学挤公交车,在赤日炎炎下赶路,或冬泳等等。

  ●家长作出表率。如果家长自己都缺乏毅力,那么要求孩子有毅力基本上是一句空话。很难想象一个冬泳时因怕冷而半途而废的父亲能培养出不屈不挠练长跑的儿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也得做到,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遇到困难多做鼓励。对尚未“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孩子,在接受意志力考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意志消沉往往是难免的。此时,来自家长、教师乃至小伙伴的鼓励至关重要,一旦在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下,鼓起勇气渡过了难关,意志力即像打铁似地得以了有效的锻炼。

渔夫 2007-04-15 14:26
多愁善感的孩子怎样坚强

张 荣


--------------------------------------------------------------------------------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各种场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和才能,成为人生的强者。但如果你的孩子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怎样使孩子变得坚强呢?

  ●挖掘孩子的潜能

  父母总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思塑造孩子,而不尊重孩子的看法和自我评价。对于多愁善感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做法更是不妥,使他认识不到自己,家长平时应常问问孩子:“你喜欢做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喜欢哪门功课?”等,从孩子的回答中可使我们家长发现他们身上潜在的优势。发现了潜能,我们就可创造条件使孩子得到表现的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其自信心,变得活泼开朗、坚强起来。

  ●发现长处并多给予鼓励

  多愁善感的孩子最怕被人否定。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长处,并经常以赞赏的心态去感染。日常生活中还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孩子得到了肯定,信心就更足了、更坚定了、性格也开朗了。

  ●多示范,少指责

  多愁善感的孩子本身自信心就不足,儒弱、抑郁、自卑,对孩子如果老是指责孩子这不对、那也不是,久而久之,孩子就真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了,加重了抑郁心理。如孩子有错误时,要向孩子解释和示范什么是正确的,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对,清楚家长的意识:“我希望你干什么。”孩子会做了,也就少了一份担心,多一份自信与乐观。

  ●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目前许多家长还乐于孩子言听计从的家教方式,这样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多愁善感的孩子更是做什么事也不与大人说。因此,家长在管教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尊重、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以商量的语气、信任的目光、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使孩子敝开心扉来交流,从而得到了心理渲泄,减轻了他心中的愁感,多了几份乐观与开朗。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有恒心

  要使孩子改变柔弱的性格是需要转变、反复、稳定的过程。当孩子行动上有进步时,要抓住时机给予表扬。当孩子出现反复时,家长以宽容之心对待,因为孩子性格转变是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家长在教育引导孩子时要克服急躁情绪,不操之过急,不气馁,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树立信心。只要坚持不懈,相信一定收到预期的效果。

渔夫 2007-04-15 14:26
孩子总胆小怕事怎么办

梁 青


--------------------------------------------------------------------------------


  “我的孩子总是胆小怕事,一碰到问题总想退缩,怕人家笑话,遇事顾虑重重,患得患失,自感精神压力大。真令人担心。”

  当你的孩子也是这样,遇事总畏畏缩缩,该怎么办呢?

  ●培养乐观态度。孩子胆小怕事的心理根源之一是易悲观。乐观的人视困难为常情,觉得困难是你强它弱,你弱它强,充满克服困难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悲观的人则人为地夸大困难,未战先降。所以,要经常鼓励孩子,让他多从有利方面去看待问题,多取得进步,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对自己有信心,养成乐观态度。

  ●从小事做起。没有毅力是孩子胆小怕事的另一个心理根源。毅力不强的人,当他觉得困难难以克服时就会有退缩心理。但积累克服小困难的胜利就能逐步培养起人的克服大困难的毅力。所以,应要求孩子从小事情做起,特别是那些他最忽略也最容易暴露意志弱点的小事做起,培养毅力。比如每天按时起床、写日记、晨炼等,任何情况下都不马虎,坚持不懈,不能找借口,久之,就能逐步培养起顽强的毅力。

  ●鼓励与人交往。胆小怕事的孩子往往也是性格内向、孤僻的,作为家长要多创造机会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取得同伴情感上的支持。比如让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邀请同伴上门来玩,把孩子介绍给客人并一起玩等,培养孩子大胆行事。

  ●切忌批评讽剌。胆小怕事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家长千万不能因其缺点而批评讽剌,横加指责,这样反而加深了孩子不良情绪的影响,家长应多给予孩子鼓励、赞赏的语言、目光等,增强孩子自信心,减少心理压力。

渔夫 2007-04-15 14:26
假如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

陆 瑛


--------------------------------------------------------------------------------


  小强动不动就发脾气,在别人看来不以为然的一些鸡毛蒜皮小事,他却犯颜动怒,火冒三丈。……

  当你的孩子象小强一样爱发脾气,怎样帮助他克服这个坏毛病呢?

  ●为孩子树立楷模。假如家长是气量狭小者,常为小事斤斤计较;或者脾气也十分暴躁,争吵不休,并常用打骂、斥责等方法教育孩子,孩子爱发脾气也就不奇怪了。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是楷模,所以在孩子面前要尽量树立起胸怀开阔、善于克制的形象,言传身教于孩子。

  ●让其认清危害。告诉孩子爱发脾气是不尊重人的行为,同样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遭到他人的轻视和疏远,不会有朋友来一起玩了,使孩子认识到爱发脾气的不良后果,日后再发脾气时会“三思而后行”,逐步学会克制。

  ●不溺爱孩子。对孩子错误、霸道的行为决不迁就、姑息,否则反而强化了他爱发脾气的行为。对孩子不合理的、过分的行为或要求,要采取不理睬、不满足的态度,并对他讲清楚不对的原因。必要时,对孩子的一些过激言行,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甚至给予警告性的“惩罚”,表明大人的态度是严肃的,弱化、减少这类行为的重复。

渔夫 2007-04-15 14:27
使孩子宣泄怒气的方法

陆 瑛


--------------------------------------------------------------------------------


  ●在日常生活中,辅导他把感受表达出来。比如,鼓励孩子把自己生气的感受写在日记上,或者大吼一声,或者洗个澡等等,使发怒的情绪得以缓解。

  ●不以怒制怒。当孩子在极度忿怒之时,最好不要跟着发火,以恫吓甚至棍棒来强行压制孩子的情绪。可以轻轻抚慰他,或让他坐下来,倒杯水缓和一下他的情绪。如果实在无法平息,暂进隔离他,如单独留他一个人在房间里,提供一个冷静的环境平抚情绪。待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可让他洗个脸,喝杯茶,或者睡上一觉,然后才和他慢慢谈心。

  ●转移注意力或发泄精力。比如,带他到公园、娱乐场所去玩,分散注意力;或者平时引导他多参加能坐下来、需动脑筋、时间较长的活动,养成孩子坐得住,有耐性和克制自己的习惯。如绘画、练书法、下棋等;或者让他参加体育活动,如打球、跑步等,把怒气泄到运动上;或者听听音乐、唱唱歌;等等。

  ●学会自制。教孩子学会自我克制。比如:自我暗示法——一旦感到自己要发怒时,心里反复默念“不要发火,要冷静,要冷静……”;转移法——当感到怒气上来时,迅速离开现场,或去干别的事情;深呼吸法——发怒时,要求自己做几次深呼吸,吐出心底怒气;肌肉紧张法——紧握拳头再松开,紧绷脚板等。

渔夫 2007-04-15 14:27
怎样呵护单亲孩子

李美珍


--------------------------------------------------------------------------------


  当前,单亲家庭正日益增多,作为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而放弃孩子的爱和教育。不少孩子因父母的离异产生心理疾病,尔后还会祸及社会。单亲孩子的家长,要教给孩子坚强、独立,让孩子重拾自信,顺利地走出因家庭变改而变得泥泞的人生逆境,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呵护这些单亲孩子呢?

  ●关照。在生活和学习上。父(母)应给予更多的关怀、照顾、体贴,补偿孩子失去的母(父)爱,让孩子依然体会到亲人的关爱,依然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使他(她)在爱的氛围中逐渐消除缺乏父(母)爱的自卑,渐渐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尽快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人生。

  ●尊重。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允许他们自己选择,不要强硬规定只准干哪些事,而不能干哪些事。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让其与同龄人一起娱乐,鼓励孩子多交自己的朋友,独享一份心理空间。

  ●满足要求。当孩子的需求受到重视并得到满足以后,对孩子的心理是一种充实,是对自尊心的一种增强。所以对孩子的需求,父(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凡是正当的要求,父(母)不应该推诿搪塞,应无条件接受;不合理的要求,应解释清楚,说明事理,以防孩子对父(母)产生防范心理。

  ●鼓励孩子以独立为荣。鼓励孩子多动脑筋,独立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当孩子的独立行为初显时,父(母)应多多给予表扬,努力使他(她)们成为自立于人群中的健全的人。

  ●让孩子更懂得爱。单亲家长不要因为离异而整天精神沮丧和唠叨不休,让孩子生活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下,给孩子造成无法承受的精神压力。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因不和而分手固然遗憾,但也属正常,没什么了不起。父(母)要以自己的坚强形象去鼓舞孩子,热爱生活。

渔夫 2007-04-15 14:28
教孩子正确对待表扬

莫 平


--------------------------------------------------------------------------------


  “我的孩子是个四年级的学生,自小得到家中老人的宠爱,父母也视其为掌上明珠,平时我们对他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因此孩子在校学习、品行表现都比较好,常得到表扬。但有一点令我们不知所措,这孩子一旦取得好成绩在学校得到表扬或得到家人表扬时,总要家人奖励物品或钱,不给就不高兴。小时候,我们常用这种奖励办法来鼓励他,取悦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大。为此我们感到很困惑。”

  也许有的家长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改变孩子的荣誉观、表现观,树立正确对待表扬的态度。当孩子告诉你在学校得到表扬时,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表现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敬佩,应该再接再励,继续发扬,让再次的表现得到更好的认可,让孩子感受到被人尊重、信任、敬佩的喜悦,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告诉孩子,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与敬佩,是健康成长及社会价值的表现,而这种表现不是用物品或钱能替代的,否则就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当孩子得到表扬后向你提出物质要求时,家长不可发火,以免造成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而该耐心说理。假如孩子一旦改变不了态度,家长应坚持立场,绝不迁就。待孩子稍冷静后,再找他谈心,鼓励他继续发扬优点,争取更大的进步,实现自己的价值。

  ●适当给孩子进行心理抚慰。平时家长因宠爱孩子,百般迁就使孩子得表扬后就提出物质要求。而一旦不能得到满足,孩子肯定会产生失落感,尽管家长作了解析,但孩子不一定完全心服口服。为此,家长应让孩子有个心理适应的过程,一段时间内,家长要细心地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从精神上表扬、鼓励,让孩子感受愉悦,淡化“一受表扬就提要求”的思想。久之,精神上的需要就替代了物质上的需要,孩子这样的缺点便容易改掉了。

  ●尽量取得老师及家人的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假如实施以上方案的只有家长一人,而其它与孩子学习、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人,教育方法与你的步调不一致,那你的工作肯定是困难重重,事倍功半。因此,家长必须要得到老师、家人等的配合,同步实施教育策略,让孩子接受教育面再广一些。这样,孩子的转变肯定会快一些,效果会好一些。

渔夫 2007-04-15 14:28
教孩子正确对待表扬

莫 平


--------------------------------------------------------------------------------


  “我的孩子是个四年级的学生,自小得到家中老人的宠爱,父母也视其为掌上明珠,平时我们对他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因此孩子在校学习、品行表现都比较好,常得到表扬。但有一点令我们不知所措,这孩子一旦取得好成绩在学校得到表扬或得到家人表扬时,总要家人奖励物品或钱,不给就不高兴。小时候,我们常用这种奖励办法来鼓励他,取悦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大。为此我们感到很困惑。”

  也许有的家长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改变孩子的荣誉观、表现观,树立正确对待表扬的态度。当孩子告诉你在学校得到表扬时,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表现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敬佩,应该再接再励,继续发扬,让再次的表现得到更好的认可,让孩子感受到被人尊重、信任、敬佩的喜悦,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告诉孩子,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与敬佩,是健康成长及社会价值的表现,而这种表现不是用物品或钱能替代的,否则就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当孩子得到表扬后向你提出物质要求时,家长不可发火,以免造成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而该耐心说理。假如孩子一旦改变不了态度,家长应坚持立场,绝不迁就。待孩子稍冷静后,再找他谈心,鼓励他继续发扬优点,争取更大的进步,实现自己的价值。

  ●适当给孩子进行心理抚慰。平时家长因宠爱孩子,百般迁就使孩子得表扬后就提出物质要求。而一旦不能得到满足,孩子肯定会产生失落感,尽管家长作了解析,但孩子不一定完全心服口服。为此,家长应让孩子有个心理适应的过程,一段时间内,家长要细心地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从精神上表扬、鼓励,让孩子感受愉悦,淡化“一受表扬就提要求”的思想。久之,精神上的需要就替代了物质上的需要,孩子这样的缺点便容易改掉了。

  ●尽量取得老师及家人的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假如实施以上方案的只有家长一人,而其它与孩子学习、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人,教育方法与你的步调不一致,那你的工作肯定是困难重重,事倍功半。因此,家长必须要得到老师、家人等的配合,同步实施教育策略,让孩子接受教育面再广一些。这样,孩子的转变肯定会快一些,效果会好一些。

渔夫 2007-04-15 14:28
个性篇


--------------------------------------------------------------------------------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李晓祥


--------------------------------------------------------------------------------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比较经常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决定着这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它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信念、理想、世界观上,也体现在一个人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上。所以心理学中也称个性为个性品质。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呢?

  ●要做好表率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非常之大。父母,以及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亲人,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模仿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可能迁移到孩子身上。所以,家长的言行在孩子面前都要尽量做好,以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影响、感染给孩子。

  ●“角色”,要适当

  家庭生活中,每个成员都在有意无意中扮演着某种角色。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让他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这样的孩子不是变得自私自利,任性胡闹、蛮不讲理,就是变得依赖性强,遇事缺乏主见。所以家长要摆正好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过分庞爱孩子不利于他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教育要得法

  家长对孩子应该关怀爱护,但不是娇惯溺爱;应该严格要求,但不是冷漠无情,更不能打骂虐待。看到孩子的问题,要调查了解,分析原因,耐心教育;看到孩子的进步,要及时肯定。

渔夫 2007-04-15 14:28
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李莉莉


--------------------------------------------------------------------------------


  在上学路上,常见到这样一些情景:孩子上学,家长帮背书包;孩子的鞋带松了,家长帮系好;……这些做法,无疑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愚蠢的观念,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不过分保护。

  对孩子过分保护,往往会妨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使他们变得胆怯、依赖心重、神经质,不敢做任何尝试,而且不易与人接近。所以,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应放手给他自己去尝试、去实践。

  ●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

  家庭里最好让孩子有自己的桌子、椅子、小柜子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自己处理自己用品的习惯。例如蜡笔、尺子等学习用品放在自己的抽屈里,玩具放在玩具箱内,图书放在小书柜,弄乱了自己整理好。孩子在处理这些事情时不知不觉就会养成独立的个性。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使孩子更有责任感。比如可以让孩子帮擦桌子、洗碗筷等。当孩子完成了你交给的任务后,要跟他说声“谢谢”,并给予适时鼓励:“你真能干!”既尊重孩子,又强化孩子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

  ●有耐心。

  有些父母因孩子的动作慢、草率了点,索性代劳;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却抢着说。这种不耐心倾听的结果,会干扰孩子创造性的思考过程,使他变得沉默、依赖,要知道,孩子的独立性不仅依赖于身心发展的成熟,也需要靠后天的学习,因此父母一定得有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对孩子的疑问不要急于给他完整的答案。

  孩子对问题疑惑时,正是孩子智能活跃、独立思考的最佳机会,所以家长应好好利用。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切忌轻易和盘托出答案,只需给孩子一个“引子”,至于结论,让孩子在大人的引导下去思考。

渔夫 2007-04-15 14:28
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过重怎么办(一)

张 升


--------------------------------------------------------------------------------


  “我家那孩子在家很任性,全家什么事都要顺着他,家人的教育都不听。如果有什么事不合他意,就闹个没完。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也不好,常因一些小事与同学互不谦让,发生矛盾,该怎么办好呢?”

  ●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评价自我

  家长多和孩子谈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指出这些不好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使孩子端正对事对物时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当然,这需要一个逐步改正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孩子少溺爱、多严格要求

  家庭过份的娇惯、溺爱,是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膨胀的发源地。家长应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对他们进行做事应替他人着想,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孩子在空余时间适当的做一些家务和力所能及的事,鼓励他们帮同学、邻居做好事,使孩子在别人的赞许声中体验为他人服务所获得的喜悦。

  ●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常鼓励孩子与同学、邻里友好相处,使孩子在与同学相处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平等、友善、和谐的交往。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集体中感受集体主义精神,淡化自我中心意识。

  ●及时鼓励、表扬

  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且孩子的意志力相对较薄弱,耐心不够。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的习惯时,应常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的话语,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进步,使他们一直有信心去改正错缺之处。

渔夫 2007-04-15 14:28
孩子自我中心过重意识怎么办(二)

黄利萍


--------------------------------------------------------------------------------


  “我的孩子做事特别霸道,无论什么人跟他在一起都要顺着他。比如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大家正看得高兴,他突然间想看动画片,那就会非要转台或开VCD,其他人就别想看了;有时候带他去朋友家玩,经常是玩得正高兴时他就大喊大叫要回家,闹得大家都扫兴;他的房间别人不许进去,他的东西别人不许动;他高兴做什么就要做什么,从来不考虑别人,做什么事都要以他为中心,任性而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教育好他呢?”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从小受到父母和长辈的过分溺爱,骄惯放纵。现代的家庭,父母以及长辈容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处处迁就孩子,容易使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得不到只要一哭一闹也能得到。”于是就容易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时时处处要别人迁就,常常提出无理要求。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家长应当从哪些方面来帮助孩子解决这一问题呢?

  ●家长应改变以前盲目溺爱,一味骄惯孩子的做法。就该对孩子的具体要求分清是否合理,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过份的要求应予以指出、拒绝,并对孩子耐心地讲明道理,指出他的不对之处,提出批评。当然要孩子一下子接受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期间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对于孩子的哭闹,家长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是不要再因为孩子的哭闹而盲目迁就;二是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大发雷庭,给孩子一个冷处理过程,让他意识到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比较高远的理想。孩子有了正确的理想与目标,才会有学习的榜样。同时还要让孩子认识到,有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就应当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如可以这样问他“你见过象你这样天天发脾气的发明家吗?”以此激发他改正的内动力。

  ●批评与表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充分发挥批评与表扬的作用,通过批评的约束与表扬的激励,能够使孩子逐渐意识到该不该做、怎样做好。家长批评与表扬孩子的时候,应当向他指出为什么要批评他,该如何改正;孩子做得好时,及时表扬。

  ●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依赖性。孩子自我中心过重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从小家长包办代替、过分的照顾保护和娇贯迁就,对于很多事情,孩子都不用想不用做,久而久之,产生了依赖心理,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很容易得到,因而不能体谅到父母的艰辛,容易任性而为,所以应该要求孩子克服依赖性,促其自理,导之自强,教之自立,从日常生活、劳动做起,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帮助孩子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其独立能力。

  ●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孩子们已经能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好坏,有了好恶情感;同时,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加,控制能力不断增强,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家长可让孩子思考一些道理:乱发脾气有什么坏的影响,别人会怎样看待你,如果去到哪里别人都不欢迎你会有什么感受?等等,让孩子意识到要自我控制、克服不良行为。

  ●让孩子融入到小伙伴中去。孩子孤独容易乖僻、任性、自我,而在与同伴们玩时,因为大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任性、自我不受大家欢迎,所以使孩子认识到要与人交流,就不能过于自我中心。同时,孩子在与同伴们玩耍、游戏、交往中,尝试到合作,友谊的乐趣,又能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

  ●疏导孩子的虚荣心理。孩子在生活中许多任性的事情都是虚荣心作怪,在与小朋友们攀比中经常对父母提出一些过分的、不合理的要求,达不到目的时虚荣心受损,就容易乱发脾气。家长既要指出生活上不讲检朴,随意浪费、乱赶时髦、相互攀比是一种错误,又要以身作则,以求实的精神和作风给孩子作榜样。

  ●疏导逆反心理。儿童因为受逆反心理作用,容易产生对立情绪,走向极端故意和父母唱对台戏,其实逆反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孩子的自尊心的成人感增强,希望自己的独立意向得到尊重。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待人处事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启发孩子学会心理“移位”,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的心理,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而疏导逆反心理。

渔夫 2007-04-15 14:29
教孩子克服胆怯

梁 东


--------------------------------------------------------------------------------


  “我女儿贝贝,今年8岁,很聪明,就是胆小,内向。在人多的环境中,别的孩子敢说敢笑敢唱敢跳,而她总是躲在后面,推都推不出去,我心理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

  胆小退缩的孩子,大多数有以上的特征。他们的气质类型属于典型的抑郁质,特点是:胆小、善感、比较孤僻、心很细。如果我们正确地对待他们气质类型,了解这类气质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注意改造孩子自身气质的消极方面,孩子的个性就会更完美。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呢?

  ●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体贴。内向胆小的孩子对别人的态度特别敏感,他们在外不能充分表现自己,较少获得关注和满足,在家里就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重视孩子的情绪反应。内向的孩子多自卑,面对机会容易退缩,这样容易导致一个消极的循环,最终导致自信心的丧失。这会使孩子更胆小、退缩,心中充满了压抑感,自卑感。这时,家长应注意在平时仔细观察他情绪的变化,多交谈与沟通,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心理的想法,并循循善诱,帮助孩子摆脱自卑、建立自信,使孩子能够以豁达的态度接受生活中的成功与喜悦。

  ●多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孩子胆小,锻炼的机会必然少一些,而能力的发展是需要锻炼的。在家里,最初,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表现自己,比如表演唱歌、跳舞、背诗,说说学校发生的趣事等等。然后逐步扩大范围,给她们同样的表现机会,……这样逐渐锻炼,是会有效的。

  ●帮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使孩子有可能成功地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因为胆小内向的孩子生活空间相对较小,这使他们的精力相对集中,观察事物仔细认真,做事情相对有耐心,喜欢作一些深入思考,而且往往感情细腻。这样,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气质中这一积极的方面,帮助且鼓励他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一技之长,例如:书法、下棋、演奏等等。一有机会,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特长。达到锻炼胆量的目的。

  ●以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前提。每一种个性都有它的优点与不足,父母可以诱导孩子,但一定是以尊重孩子个性为前提。任何的埋怨,强行扭转都有可能适得其反,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会更自卑,完全失去自信,这无疑把孩子推进了一个深渊。


站长统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常见问题分析
让我们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做起
如何培养孩子的细心?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多与父母关系大!
来了!2021版1~12岁感统失调自测表,孩子这些表现父母必须懂!
“专注力差”的孩子到底差在哪里?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