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医往事:在朱良春老师帮助下,我治好了自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360docimg_0_

文/施建勇

1984年夏季刚过,也就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忙碌中的我突然发现,我的双手十指关节开始疼痛肿胀起来,那种久久挥之不去的不安重新升腾起来,我知道,沉寂了一年的类风湿又回来追命了。

我小时候身体就很弱,几次大病都是侥幸活下来。记得很小的时候,大约十岁的时候,那年冬天,我双手生冻疮,好了后,只觉得指关节痛得很厉害,是那种骨缝里钻出来的透骨钻心的疼痛,父母带我找了医院,一位好像还很有威望的医生看了,说没什么大事,家长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我心里知道,这一定是有问题,可能问题还不小。以后的若干年,每到冬天就会出现关节疼痛,注意保暖会轻一些,家人看着我有些变形的手指,很难过却又无可奈何,大概他们在想,这孩子不是废了吗?

▲人民公社时的拖拉机司机

高中毕业后,我作为知青被下放农村劳动一年多,作为少有的拖拉机手,风里雨里的劳动强度很大,再加上当时连夜耕地抢种麦子,初冬气温湿冷,关节炎很快发作,这回是指节肿胀,彻底不能弯曲,失去了活动功能,腰背也酸痛无比,只能躺在家里了,家人很着急,买来了小活络丹、大活络丹和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片,吃了两个月,总算暂时控制住了。

一个年轻人眼看成了干不了活下不了地的废人,未来怎么办?就在这时,高考恢复了,这对我来说就是及时到来的救命稻草。尽管我们那几代人都因为“文革”,在学校没学到多少知识,对高考很陌生,但这是唯一的自我拯救的机会,只能硬着头皮学习了。好在我够努力,运气还不错,在高中毕业两年后顺利考取了南京中医学院,当时填的志愿全是医科类,首要目的也是为了把自己的病治好,学中医也算是如愿以偿。

到了南京中医学院,我才知道,原来我折磨我多年的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还知道了这叫不死的癌症,属于世界性难题,这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医院专家都没能治好我,心灰意冷的同时,也有些不甘心。这期间我走遍了上海南京南通的专科,看了不下五十位专家,按疗程试过他们处方用药,但都没能获得明显的效果。

▲我与朱良春老师的合影

1980年,我拜访了朱良春先生,他给我开了中药方,我服了十多天后疼痛肿胀缓解了,觉得效果还不错,连服了一个多月,但不久天气转冷,就又复发了。朱先生重新给我开方,见我是学中医的,耐心跟我解释处方的立意、组成、解决什么问题,朱先生有点遗憾地说,方中大量的虫类药镇痛作用比较强,但对部分人并不突出,效果也不够持久稳定,还需要优化,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益肾蠲痹方的原型。

从这以后我就经常拜访朱先生,朱先生也将我当做忘年交,给我说了很多关于顽痹(也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思路,我现在习用的顽痹方核心成分就是来源于朱先生的指导。说起84年的发作,与以往多年的发作经过相比,更早更重,想起前两年朱先生给我治疗的处方,服了以后稳定了大半年,应该是有效的。

我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开了方,当时的处方是麻黄桂枝白芍、归尾、细辛草乌羌活白芥子、鹿茸、蜂房、乌梢蛇全蝎黄芪等药,服了十多剂,暂时缓解下来,可以提笔写字了,就又恢复正常门诊工作。因为工作过于繁忙,宿舍煎药不便,我就将朱先生的核心方结合我自己的经验重新组了方,确定了工艺,请药房的同事帮我做了一料丸剂,大约十多公斤。

几年基层医院的工作虽然收获满满,却也因每日连轴转,过于疲惫,加上被类风湿关节炎折磨得痛不欲生,我迫切希望改变现状,于是在1984年底有了考研想法。

但由于这几年都是埋头临床,到了准备考研时,报什么学校?考什么专业?导师是谁?都考些什么内容?完全不知道。直到1985年3月份才知道南京中医学院当年招收一个内科研究生班,名额五人!主要指导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周仲瑛教授,也是南京中医学院院长。

于是急忙找来资料,开始复习,拿到考试目录才知道,日语政治这些科目的内容就已经很繁重了,加上十几门专业课,使得这场考试看起来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最要命的还是我们医院人少活多,一个萝卜一个坑,每天的门诊住院这些日常工作还得完成,这样一天的复习时间只有晚上九点以后到第二天早上7点以前可以挤出四~五个小时,留下4个多小时可以睡一会儿。

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每天早上醒不来,特地找来两个大的铁皮饼干盒,放进去两个大闹钟,一边一个架在耳边,每天早上五点轰然响起,震耳欲聋,才能醒来。如此两个多月,临近考试,医院终于给了半个月大假,可以专门突击一下了。

那年夏天,阴雨霏霏中我在南通完成了考试,进了考场才知道,全国六百多人考这五个名额,结果只收到了三百多份完整的考卷,一半人中途知难而退了。考完后直接在家昏睡了两天。

▲我与周仲瑛老师的合影

很幸运的是我接到了面试通知,我在所有考生中总分第一。面试过后很顺利接到了录取通知,心中对未来又有了希望。临报到前,我请药房师傅按原配方给我做了二十公斤药丸。八月底,我背着这些药丸来到了南京中医学院。同宿舍的同学都很惊奇,什么人啊?每天吃这黑乎乎的药丸,比吃饭还认真!

从这一年以后,我的关节痛就再也没有找过我,折磨我二十多年,几乎要了命的类风湿终于彻底治愈。通过我自身治疗类风湿的经历,我对这个病有了“感情”,甚至可以说摸到了它的脾气。

1988年,我征得周仲瑛老师的同意,在他的指导下,我的硕士课题就定为“龟鹿骨痹丸治疗顽痹的临床研究”,并于1988年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作者简介】

施建勇,男,1959年5月生,中医博士,药学博士后。师承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毕业后在海内外从事医学临床、科研及科技开发工作40余年,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7项,国家医药专利15项,著述100余篇,喜欢中医的朋友请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类风湿关节炎方
朱良春类风湿关节炎验方:益肾蠲痹丸
朱良春治类风湿关节炎(益肾蠲痹汤)
朱良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可治,有妙方!
20多年类风湿关节炎桩友,站桩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