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子仪免冑退回纥的故事

郭谦贤 2019.11.23

安史之乱后(763年),李唐皇朝不再信任武将,导致其灭亡的三大弊端--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朋党争斗已露出端倪。唐代宗在位第四年永泰元年(765年)九月,反叛唐朝的仆固怀恩尽说(诱导)西域回纥(读音河)、吐蕃等聚集三十万军马大举进犯,唐代宗急忙布署众将防御。平定安史之乱的武将郭子仪当年已69岁,临危授命率领一万兵马,自河中移至距离京都长安西北仅数十里的泾阳屯兵。十月丙寅(10月8日)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回纥听说泾阳屯兵将领是郭子仪,因仆固怀恩误导原以为郭令公已谢世,于是便指名要郭令公出面相见,郭子仪部下深怕回纥使诈,纷纷劝阻。但郭子仪认为唯有秉持诚心,向回纥剖析利害,才能在敌众我寡局势中化危机为转机,于是穿着袍服免冑(读音宙)赴约,成就了这桩千古传诵的故事。

本文透过欣赏宋朝李公麟的《免胄图》,以及在史籍中包括旧唐书、新唐书与资治通鉴等摘录相关数据与各位分享这一段史实。

一、《免胄图》

《免胄图》是李公麟的作品,大约绘制于1100年,此画纵一尺二分(32.3公分)、横七尺(223.8公分)以墨笔白描法描绘郭子仪免胄见回纥故事,免胄图是后人径自加上的传称。《石渠宝笈》收录有此画,并记载清朝高宗弘历(乾隆)御笔引首至诚昭揭四字、图中行书二处,后幅有元朝韩准题跋,此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家简介:李公麟(1049~1106),北宋画家,字伯时,舒州(今属安徽)人。为官30年后告老归乡,居住龙眠山,号龙眠居士。好古博学,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交往,受到王安石推举。擅画人物、佛像,且精于临摹。

《免胄图》创作背景

描绘唐朝武将郭子仪免胄见回纥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永泰元年,回纥、吐蕃等聚集了三十多万兵马大举入侵,唐代宗急郭子仪率一万兵马屯于泾阳。回纥、吐蕃兵围泾阳,郭子仪在众寡悬殊,难以力胜的情势下,免去甲胄只带少数亲卫,前去说服回纥,从而结欢誓好,会军大破吐蕃,挽救当时危局。李公麟创作此图,画中郭子仪的安闲大方与可汗的心悦诚服,唐军官兵的威风凛凛、睿智俊伟,回纥将军的勇悍蛮武、高鼻深目形成强烈对比。

北宋时期辽夏不断袭扰,当局期望能有英才忠臣出世以扫平辽夏,根绝北方边患。因此在北宋王朝和战无方的年代,李公麟创作《免胄图》其借鉴意义不言而喻

《免胄图》描绘内容

《免胄图》描绘唐代名将郭子仪卸下甲胄与回纥大酋相见的情景。画中的人物盔甲样式均为当时规制,形象生动结构精密,画马亦腾跃如生。画面截取回纥大酋药葛罗下马拜服与郭子仪握手言欢的史实片段作为绘画主题,人物分为四组,以站立于画面中间的郭子仪为分界,唐军与回纥将士分别以适当距离分列两侧,右部是回纥军奔腾而来,尘土飞扬,意味着众多兵马;左部有两组的唐军,一组是随郭子仪来与回纥相会的卫兵,挽马而立;另一组是是驻守于泾阳城的重甲骑士。

画家李公麟运用含蓄与夸张相结合的手法,构想当时场景。画幅中央是郭子仪与回纥将领们会面的情形,当郭子仪毫无战意地出现在回纥将领面前时,回纥大酋药葛罗等大为惊讶,拜服在地,心悦诚服地匐伏相见。郭子仪面带笑容雍穆大方,微微俯首握住药葛罗的手示意请起,宽厚中透出威勇。生动地表现了郭子仪谈笑间降服数十万兵马的胆识与大将之风。郭子仪身后是他的侍从乘骑,挽马而立、自信镇定,有英勇战士气质。此外,还有一位手捧郭子仪甲冑的小校,立于战马之前,面带笑容,喜滋滋地站立在郭子仪身后,看不出战争的紧张气氛,反而充满一种喜剧性效果。画面左部是泾阳城外的唐军,兵强马壮,示意郭子仪率领的兵马有强大战力。卷尾一角画有旌旗招展的泾阳城头,点出了事件发生的地点。

此画布局是以“郭子仪免胄退回纥”为主题,其疏密起伏变化、左右人马动态与视线都集中在中间的主角人物。图中人物表情的描绘也恰如其分,两个民族人物一眼就能看出区别,郭子仪雍穆大方、临危不乱的态度,回纥可汗心悦诚服的表情,都极尽神妙地描绘出来。 

画面上众多人物描绘得生动传神,线条流畅,这与作者塑造人物图像的能力有密切关系。李公麟能“凡目所靓,即领其要”,如回纥人高鼻深目,满面胡须,秃顶等特点,描绘得十分真切,作者认为回纥人真诚直率,所以描绘出回纥大酋因景仰郭子仪之威望与功德,以投地跪拜伏降等动作与郭子仪相见。此外作者将唐朝将士的仪表堂堂,军容齐整,兵强马壮,威风凛凛等气质,描绘得深入又丰富。画面上双方人物众多,由于作者在构图上善于组合,故不觉散乱。人物形象特征各异,变化多端,无千人一面之感。 

人物形象塑造富有生动的个性特征与深刻的内在精神描绘,非常符合《宣和画谱》中对李公麟绘画艺术特色的评价“(龙眠)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廊庙、馆茶、山林、草野、闾阎、臧获、台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美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划,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贵贱妍丑,止以肥红瘦黑分之。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

《免胄图》各部图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免胄图》并非常年展出,笔者前往参观十余次,均未能得见。甚憾!本文仅能以网络上撷取之相关图片,挑选其中较清晰者11张与诸位分享。

图一、免胄图(全图一)

此图是李公麟以白描画绘制内容,此画完成之时(大约为公元1100年)尚未有众多钤印、亦无题字

图二、免胄图(全图二)

此图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免胄图》现况,除了李公麟原始以白描画绘制内容,陆续又添加引首有乾隆书写“至诚昭揭”四字、图中有乾隆御题行书二处,拖尾有韩准题跋,散见于图中各处之钤印有钤宁世家、沐府图书、韩逢禧书画印及乾隆、嘉庆诸鉴藏印章30余方。

图三、免胄图分段说明1

免胄图右部画着回纥军奔腾而来,尘土飞扬,意味着众多兵马。

图四、免胄图分段说明2  

免胄图画幅中央是郭子仪与回纥将领们会面情形,当郭子仪毫无战意地出现在回纥将领面前时,回纥大酋药葛罗等大为惊讶。因景仰郭子仪之威望与功德,拜服在地,心悦诚服地匐伏相见。生动地表现了郭子仪谈笑间降服数十万兵马的胆识与大将之风。

乾隆在此题字“子仪诚喻,葛罗钦服,胥于握手中形之。公麟妙迹,所见甚多,此为第一。”钤印三:养心殿鉴藏宝、八征耄(读音毛)念、自强不息。

注1:乾隆于80岁之后(1790年)即使用“八征耄念、自强不息”等钤印。

图五、免胄图分段说明2-1

免胄图中的主角,此处绘出郭子仪与回纥大酋药葛罗会见的情形,高鼻深目、满面胡须的药葛罗俯首悦服拜倒在地,郭子仪面带笑容雍穆大方,微微俯首握住药葛罗的手示意请起,宽厚中透出威勇。

图六、免胄图分段说明2-2

免胄图中画着一位右手持枪、左手捧着郭子仪甲冑的小校,立于战马之前,面带笑容,喜滋滋地站立在郭子仪身后,看不出战争的紧张气氛,反而充满一种喜剧性效果。

图七、免胄图分段说明3

 免胄图中段是随郭子仪免胄来与回纥相会的卫兵,挽马而立,显得自信镇定,有英勇战士气质。

乾隆在此处题字:

泾阳不肯守孤城,单骑权为见虏行;

扣马力违郭晞谏,步莎手任葛罗擎。

吐蕃回纥心咸服,元振朝恩妒那倾;

写像公麟肖神表,一言以蔽曰诚明。

壬子仲冬上澣(1792年11月上旬)

御题 钤印二:八征耄念、自强不息

图八、免胄图分段说明4

 免胄图左部是泾阳城外驻守的唐军,示意郭子仪率领的兵马有强大战力。卷尾一角画有旌旗招展的泾阳城头,点出了事件发生的地点。 

图九、免胄图分段说明4-1

 免胄图中穿着甲冑列队于泾阳城外驻守备战的唐军,望之仪表堂堂,军容齐整,兵强马壮,有威风凛凛之气势。

图十、免胄图之引首

《石渠宝笈》是记载清朝内府收藏历代珍贵书法绘画名迹的专书,其中记载满清皇朝收录有“李公麟免胄图一卷。题签:李龙眠免胄图,神品。雍正己酉(1729年)七月之闰,师意斋重表。水南程荔江书签。”约50年后乾隆在此图加上引首并御笔至诚昭揭四字,钤印:古希天子。

 注2:程从龙,字荔江,又字振华,清江苏甘泉人,多才艺,最精于鉴赏,好藏古玺印、碑刻等金石文献。程从龙书斋堂名号为“师意斋”,故自名“师意斋主人”,有《程荔江印谱》、《师意斋秦汉印谱》刊于世。

注3:乾隆于70岁之后(1780年)即使用“古希天子”钤印。

 图十一、免胄图之拖尾

  《免胄图》有后幅题跋一篇,内容为元朝韩准之文章。这份题跋未见有韩准之钤印,故笔者推测可能是乾隆于此图增加引首之时,同时亦加上拖尾以求对仗工整。韩准此文乃乾隆挑选前人“郭子仪免冑退回纥”文章中意之选,因韩准系汉人仕元,虽明军攻克仍不降,深得乾隆欣赏,故选用其文章。韩准此文之内容,笔者已逐字抄录并断句如后,敬请各位读友不吝指正。

韩准简介:韩准(1299~1371),元济州沛县人,字公衡。沉重好学。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孟州事。三迁至太常博士,拜监察御史。累官福建侍御史,有惠政。明兵下顺昌,不降。及病,不服药以终。性俭素,为文简古,不事华藻。

 《免胄图》后幅题跋内容

考汾阳王中书令郭公,唐四朝元勋也。观其夹辅王室,事业磊落,系天下安危二十年,可谓社稷之大臣矣。读其传、揆其心,一以至诚为本,岂偶然哉。凡人避嫌者内不足也,内无不足,彼疑而我不贰,彼谗而我不辩。鱼朝恩、程元振之徒,妬其功高望重,恐威权轧已,阴相沮挠。公处之泰然,出入中外,奉诏即行,使至即起。居朝廷则忧边隅,居边隅则忧王室,虽不得安于庙堂之上,而人心属望,奄宦奸谋,卒莫能撼,大臣非公其谁耶。泾阳之围,特一事耳。彼数十万众,而我才万人,众寡不敌,孤城无援,在它人则必仓卒无谋,弃城奔溃之不暇。公乃度德量力,策画非常。量力则彼众我寡,度德则彼屈我直。与其抗,不若出;与其战,不若谕。单骑深入,不以兵卫自随,药葛罗辈骇愕相顾曰令公其犹存乎!下马罗拜公握手与语,酹酒而誓,曾不数言,忠义感激,吐番遯、回纥却泾围为解。于乎!非威望素着,群丑畏服,而动以至诚,其能然乎。公与光弼齐名,宽厚得人过之,史确论也。代宗呼大臣而不名,宜矣!诗曰:方叔元老,克壮其猷”曰:公孙硕肤,赤舄几几汾阳有焉。噫有国家者,屏逐奸党,保全功臣,不可不监。

至正丁未年(1367年)十二月下澣沛中韩准书   

注4:方叔元老,克壮其猷”出自《诗经·小雅·采芑》,用于本文系说明郭子仪年纪虽大,其雄才谋略更为强大。

注5: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出自《诗经·豳风·狼跋》,用于本文系说明郭子仪于面临危机,有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之能力。

 二、《旧唐书?郭子仪传》之相关记载

    (摘自旧唐书卷120列传第70)

   永泰元年五月,以子仪都统河南道节度行营,出镇河中。八月,仆固怀恩诱吐蕃、回纥、党项、羌、浑、奴剌,山贼任敷、郑庭、郝德、刘开元等三十余万南下,先发数万人掠同州,期自华阴趋蓝田,以扼南路,怀恩率重兵继其后。回纥、吐蕃自泾、邠、凤翔数道寇京畿,掠奉天、醴泉。京师震恐,天子下诏亲征,命李忠臣屯东渭桥,李光进屯云阳,马璘、郝廷玉屯便桥,骆奉先、李日越屯盩厔,李抱玉屯凤翔。周智光屯同州,杜冕屯坊州,天子以禁军屯苑内。京城壮丁,并令团结。城二门塞其一。鱼朝恩括士庶私马,重兵捉城门,市民由窦穴而遁去,人情危迫。是时,急诏子仪自河中至,屯于泾阳,而虏骑已合。子仪一军万余人,而杂虏围之数重。子仪使李国臣、高升拒其东,魏楚玉当其南,陈回光当其西,朱元琮当其北。子仪率甲骑二千出没于左右前后,虏见而问:“此谁也?”报曰:“郭令公也。”回纥曰:“令公存乎?仆固怀恩言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亦谢世,中国无主,故从其来。今令公存,天可汗存乎?”报之曰:“皇帝万岁无疆。”回纥皆曰:“怀恩欺我。”子仪又使谕之曰:“公等顷年远涉万里,翦除凶逆,恢复二京。是时子仪与公等周旋艰难,何日忘之。今忽弃旧好,助一叛臣,何其愚也!且怀恩背主弃亲,于公等何有?”回纥曰:“谓令公亡矣!不然,何以至此。令公诚存,安得而见之?”子仪将出,诸将谏曰:“戎狄之心,不可信也,请无往。”子仪曰:“虏有数十倍之众,今力固不敌,且至诚感神,况虏辈乎!”诸将曰:“请选铁骑五百卫从。”子仪曰:“适足以为害也。”乃传呼曰:“令公来!”虏初疑,持满注矢以待之。子仪以数十骑徐出,免胄而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回纥皆舍兵下马齐拜曰:“果吾父也。”子仪召其首领,各饮之酒,与之罗锦,欢言如初。子仪说回纥曰:“吐蕃本吾舅甥之国,无负而至,是无亲也。若倒戈乘之,如拾地芥耳。其羊马满野,长数百里,是谓天赐,不可失也。今能逐戎以利举,与我继好而凯旋,不亦善乎!”会怀恩暴死于鸣沙,群虏无所统摄,遂许诺,乃遣首领石野那等入朝。子仪遣朔方兵马使白元光与回纥会军。吐蕃知其谋,是夜奔退。回纥与元光追之,子仪大军继其后,大破吐蕃十余万于灵武台西原,斩首五万,生擒万人,收其所掠士女四千人,获牛羊驼马,三百里内不绝。子仪自泾阳入朝,加实封二百户,还镇河中。

 三、《新唐书?郭子仪传》之相关记载

    (摘自新唐书卷137列传第62)

   永泰元年(子仪奉)诏都统河南道节度行营,复镇河中。仆固怀恩尽说吐蕃、回纥、常项、羌、浑、奴剌等三十万,掠泾、邠,躏凤翔,入醴泉、奉天,京师大震。于是帝命李忠臣屯渭桥,李光进屯云阳,马璘、郝廷玉屯便桥,骆奉先、李日越屯盩厔,李抱玉屯凤翔,周智光屯同州,杜冕屯坊州,天子自将屯苑中。急诏子仪屯泾阳,军才万人。比到,虏骑围已合,乃使李国臣、高升、魏楚玉、陈回光、朱元琮各当一面,身自率铠骑二千出入阵中。回纥怪问:“是谓谁?”报曰:“郭令公。”惊曰:“令公存乎?怀恩言天可汗弃天下,令公即世,中国无主,故我从以来。公今存,天可汗存乎?”报曰:“天子万寿。”回纥悟曰:“彼欺我乎!”子仪使谕虏曰:“昔回纥涉万里,戡大憝,助复二京,我与若等休戚同之。今乃弃旧好,助叛臣,一何愚!彼背主弃亲,于回纥何有?”回纥曰:“本谓公云亡,不然,何以至此。今诚存,我得见乎?”子仪将出,左右谏:“戎狄野心不可信。”子仪曰:“虏众数十倍,今力不敌,吾将示以至诚。”左右请以骑五百从,又不听。即传呼曰:“令公来!”虏皆持满待。子仪以数十骑出,免胄见其大酋曰:“诸君同艰难久矣,何忽亡忠谊而至是邪?”回纥舍兵下马拜曰:“果吾父也。”子仪即召与饮,遗锦彩结欢,誓好如初。因曰:“吐蕃本吾舅甥国,无负而来,弃亲也。马牛被数百里,公等若倒戈乘之,若俯取一芥,是谓天赐,不可失。且逐戎得利,与我继好,不两善乎?”会怀恩暴死,群虏无所统一,遂许诺。吐蕃疑之,夜引去。子仪遣将白元光合回纥众追蹑,大军继之,破吐蕃十万于灵台西原,斩级五万,俘万人,尽得所掠士女牛羊马橐驼不胜计。遂自泾阳来朝,加实封二百户,还河中。

四、《资治通鉴》之相关记载

     (摘自资治通鉴?第223卷唐纪39)

    永泰元年十月丙寅,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及暮,二虏退屯北原。丁卯,复至城下。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回纥在城西,子仪使牙将李光瓒等往说之,欲与之共击吐蕃。回纥不信,曰:“郭公固在此乎?汝绐我耳。若果在此,可得见乎?”光瓒还报,子仪曰:“今众寡不敌,难以力胜。昔与回纥契约甚厚,不若挺身往说之,可不战而下也。”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卫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郭扣马谏曰(推测是郭子仪三子郭晞,当时郭晞任检校左散骑常侍、朔方节度行营兵马使):“彼,虎狼也;大人,国之元帅,奈何以身为虏饵!”子仪曰:“今战,则父子俱死而国家危;往以至诚与之言,或幸而见从,则四海之福也!不然,则身没而家全。”以鞭击其手曰:“去!”遂与数骑开门而出,使人传呼曰:“令公来!”回纥大惊。其大帅合胡禄都督药葛罗,可汗之弟也,执弓注矢立于阵前。子仪免胄释甲投枪而进,回纥诸酋长相顾曰:“是也!”皆下马罗拜。子仪亦下马,前执药葛罗手,让之曰:“汝回纥有大功于唐,唐之报汝亦不薄,奈何负约,深入吾地,侵逼畿县,弃前功,结怨仇,背恩德而助叛臣,何其愚也!且怀恩叛君弃母,于汝国何有!今吾挺身而来,听汝执我杀之,我之将士必致死与汝战矣。”药葛罗曰:“怀恩欺我,言天可汗已晏驾,令公亦捐躯,中国无主,我是以敢与之来。今知天可汗在上都,令公复总兵于此,怀恩又为天所杀,我曹岂肯与令公战乎!”子仪因说之曰:“吐蕃无道,乘我国有乱,不顾舅甥之亲,吞噬我边鄙,焚荡我畿甸,其所掠之财不可胜载,马牛杂畜,长数百里,弥漫在野,此天以赐汝也。全师而继好,破敌以取富,为汝计,孰便于此!不可失也。”药葛罗曰:“吾为怀恩所误,负公诚深,今请为公尽力,击吐蕃以谢过。然怀恩之子,可敦兄弟也,愿舍之勿杀。”子仪许之。回纥观者为两翼,稍前,子仪麾下亦进,子仪挥手却之,因取酒与其酋长共饮。药葛罗使子仪先执酒为誓,子仪酹地曰:“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亦万岁!两国将相亦万岁!有负约者,身陨阵前,家族灭绝。”杯至药葛罗,亦酹地曰:“如令公誓!”于是诸酋长皆大喜曰:“以二巫师从军,巫言此行甚安隐,不与唐战,见一大人而还,今果然矣。”子仪遗之彩三千匹,酋长分以赏巫。子仪竟与定约而还。吐蕃闻之,夜引兵遁去。回纥遣其酋长石野那等六人入见天子。

期待老仙的这篇文章

     在台北市内湖区郭子仪纪念堂一楼西侧墙壁挂有一幅宋朝李公麟的《免胄图》截图,这是描绘郭子仪免胄见回纥的故事。老仙宗长说:“身为郭氏子孙,他很荣幸能写这篇文章,详细述说这个千古传诵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一露面,两国军队都连夜撤退了,堪称名将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代史(隋唐)(五十五: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谋反)
唐纪三十九(二)--仆固怀恩偏仆难怀恩  
刚平定安史之乱,就被吐蕃吊打十数年,唐代宗的日子有多难过?
郭子仪麾下平定“安史之乱”的盖世英雄,一年后为何又起兵反唐?
泾阳的丰埝(ren)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