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吗?这座桥是中国游客怀旧圣地,桥前军人雕像却认错几十年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1969年上映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是一部充满了中国观众集体回忆的老影片。电影讲述了游击队员们为了阻止德军撤退,历经千辛将战略要地“桥”炸毁的故事。

影片中,主角“老虎”由著名的南斯拉夫功勋演员巴日沃伊诺维奇饰演,同样也是他扮演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瓦尔特”,深受中国观众喜爱。

图片:电影《桥》中游击队员“老虎”接受命令七日炸桥。

与电影主题曲《啊!朋友再见》一样家喻户晓的还有电影中的主体——桥!

作为电影里取景的塔拉峡谷大桥,是现在黑山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成员之一)境内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这座大桥的设计者是Mijat Trojanović,修建于南斯拉夫王国时期的1937年至1940年。

该桥全长365多米,有5个桥拱,主桥拱宽114米,桥距塔拉河河面172米,在其完工之时,是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这座桥于1942年被游击队部分炸毁后,又于1946年被修复,至今仍在使用中。1980年,大桥所在地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电影中的“桥”。

图片:现实中的塔拉峡谷大桥。

在塔拉峡谷大桥的桥头,立有一座军人的雕像,很多国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电影《桥》中“老虎”的原型,也有不少人来此追忆往昔。

不过,这其实是一个误解,这名军人确实是南斯拉夫军人,但却并非游击队员,甚至不是铁托领导下的军人,而是一名南斯拉夫王国军队中尉博日达尔·祖季奇( BareŽugić)。

图片:被中国游客误认为“老虎”原型的博日达尔中尉雕像。

1941年的南斯拉夫还是南斯拉夫王国的时代。

1941年4月6日,德军机群轰炸了南斯拉夫王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并从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边境向南斯拉夫王国进攻。4月8日,德军和其仆从国攻占了南斯拉夫南部重镇尼什。4月10日占领了南斯拉夫北部大城市萨格勒布。当天南军最高统帅希摩维奇将军承认南斯拉夫军队已被打散,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但他要求所有南军要以自己的方式与敌人战斗到底。4月12日,德军先头部队攻入首都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王国的国王和执政政府在城破前流亡海外。

图片: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的第25号作战,可以看出是从多国向南同时进军。

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的故事就发生在贝尔格拉德陷落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13日。

博日达尔·祖季奇生于1916年3月,出生地正是“桥”所在的杜米托尔大山中的Jezerima村。后来他参加了南斯拉夫王国军队,成为了一名工程兵中尉。

图片: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生前照片,其家乡在杜米托尔的大山中。

1941年战争爆发的时候博日达尔·祖季奇的部队位于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王国的边境附近。

他所在的南斯拉夫王国第44边防师第10团接到了撤退的命令,撤退到了诺维萨德附近。根据幸存者拉多万·波波维奇讲述,一支装备有德制和意大利制坦克的匈牙利快速部队随后追上了这支南斯拉夫王国军队,并向其开火。

南军无法抵抗,指挥官Božidar Ristić上校选择投降,并与匈牙利部队的指挥官进行谈判。匈牙利人要求南军无条件投降,而上校准备接受投降。此时,从南军中走出一名高大的中尉,他穿着斗蓬风衣,走到了匈牙利指挥官面前,大喊道:你想要做什么?懦夫!你想要做什么? 想要在没有战斗的情况下俘虏我们?”

匈牙利指挥官由于听不懂这名中尉在说什么,于是询问翻译:这个中尉想要什么?”

南军这名中尉随后向自己的指挥官Božidar Ristić上校说道:“我不投降,南斯拉夫军官不投降,他只能死! ”然后,他掏出一把右手口袋里的手枪,向那名匈牙利指挥官射了一枪,将其击毙。其余16名跟随这名中尉的士兵也再次进行了反击。

而此时匈牙利人的坦克也开火了,一辆坦克的机枪击中了中尉,其他坦克和装甲车则对着南军部队开火,南军士兵四散逃跑。

图片: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的另一张照片。

当天,负责南斯拉夫战役的德军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陆军上将(1943年升任陆军元帅)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这名投降指挥官的自我牺牲是军人最大的爱国行动,这是塞尔维亚战士所固有的,可以用来纪念这些人的军队。

图片:负责南斯拉夫战役的德军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陆军上将(右)。

这名受到德军陆军上将赞扬的中尉正是现在立于桥头的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

由于他是南斯拉夫王国的军人,而非后来的南共游击队员或军人,因此在很长时间里面都不被允许有纪念碑。1964年,他的亲属在其坟墓前竖起了一块纪念碑。

图片:博日达尔中尉的家人为其树立起第一块纪念碑。

1966年,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的母亲玛丽亚在其家乡的塔拉峡谷大桥前竖起了这座纪念碑(注意电影《桥》是1969年上映的),上面写着:“这座纪念碑是博日达尔·祖季奇的母亲玛丽亚为其所建。博日达尔·祖季奇,南斯拉夫王国军队中尉,生于1915年,1941年牺牲。你是整个民族的英雄,这座桥、这条河会一直记住你的名字”。

图片:现在仍然屹立在桥头的博日达尔中尉雕像,其实这里是他的家乡。

所以,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是一名南斯拉夫民族英雄,但却与电影《桥》并无关系,也不是“老虎”的原型。

那么和“桥”有关的是谁呢?是在桥另一侧埋葬着的“工程师”!

图片:桥头另一侧是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的纪念碑。

电影中“工程师”在最后时刻自己按动了炸药的爆破杆,将自己和心爱的“桥”一同炸毁。在历史上,塔拉峡谷大桥确实被炸毁过。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次行动与德军并没有太大关系。

1941年4月,德国对南斯拉夫王国发动入侵的时候,不少仆从国纷纷响应,除了上面杀死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的匈牙利军队外,还有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意大利人!

当时,包括塔拉峡谷在内的大部分黑山土地是被意大利人占领的,因为德国人主要对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等大城市感兴趣,对于黑山的大山深处并不是很感冒。这一带就成为了意大利人的势力范围。

图片:电影《桥》中的经典镜头,工程师炸桥。

可能德军的选择是正确的,黑山地区由于多山的地形非常适合游击战,因此很快铁托领导的游击队们就在这里建立起了根据地,对意大利人的军队进行打击。而到了1942年,意大利人也完全控制了塔拉峡谷大桥。

南斯拉夫游击队决定炸毁这座大桥,并在桥梁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Lazar Jauković)的帮助下,实施突袭行动,成功炸毁了桥梁的中央拱门。这次袭击切断了塔拉峡谷唯一可行桥梁,也阻止了意大利军队前进的步伐。

图片:修建时候的塔拉峡谷大桥。

图片:被部分炸断后的塔拉峡谷大桥。

然而,数月后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被意大利人捕获,并最终遭到了处决。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并非该桥的总设计师Mijat Trojanović,据称其只是一名参与施工的工程师。

图片:被意大利人在桥上处决的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

现在,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的纪念碑也安放在“桥”的一侧,他是电影《桥》中工程师的真正原型,而另一侧的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虽然与电影《桥》毫无关系,但由于这座桥实在是太有名了,因此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桥头的这位军人雕像就是“老虎”的化身。

图片:桥头上工程师的纪念碑,注意有南斯拉夫共和国时期的五星图案。

不论是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还是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不管他们是不是电影《桥》中人物的原型,他们都在自己的时代为反抗侵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诠释了牺牲这一反侵略战争的主旋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图片:塔拉峡谷大桥真是一座好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塔拉河峡谷大桥
真有一位工程师牺牲在桥上!揭秘南斯拉夫电影《桥》的诸多历史原型
游巴尔干9国,访黑山塔拉大桥(6)
世界最“悲壮”的桥:为阻挡德国侵犯而被炸掉,世界名曲为它歌唱
电影《桥》的故事,工程师惨死,原型闹乌龙,歌词姑娘变朋友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的边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