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坟和墓是不一样的

  自古以来,国人埋葬亲人都是入土为安,把逝者遗体、遗骨掩埋在泥土里,谓之“土葬”。而所葬之处,叫做“坟墓”。但是,坟和墓其实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叫“坟”,平者叫“墓”。《方言》卷十三记:“凡葬而无坟谓之墓。”可见坟和墓的区别是明显的。

  《礼记·檀弓上》记:“古也墓而不坟”,《易·系辞传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东汉崔实《政论》也说:“古者墓而不坟,文武之兆,与平地齐。”这都是说殷及西周的墓地上是不筑坟堆的。西汉末年,学者刘向《谏营昌陵疏》指出:“殷汤无葬处,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真泉宫祈年馆下,檐子里葬于武库,皆无庄垅之处。”也是说直到周代前期,贵为王者,下葬之时,也都不堆筑坟堆。http://slfswh.tuweia.cn/pnfs

  那么,我国传统在什么时候开始在墓上筑坟堆?据考证,当在春秋以后。当时所起坟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墓的标志。《礼记·檀弓》载,孔子合葬了他的父母以后说:“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庄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说自己是至J处流浪的人,所以要做坟,以便于识别父母的墓。战国时期,开始普遍流行坟丘式的墓葬,((墨子·节葬》说,当时王公大人的墓葬“棺停必重,葬埋必厚,衣袭必多,文绣必繁,丘垅必巨。”此时“坟墓”和“丘墓”也成为坟墓的通称。《吕氏春秋·怀宠》云:“至于国邑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坟墓。”秦代以后,丧葬筑坟墓之俗历代沿袭。而且帝王在世期间,就开始为自己修筑坟墓。《史记·秦始皇本纪》的集解说:秦始皇用七十二万人为自己建造陵墓,“坟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

  随着坟墓的普及和发展,历代还对坟墓的高低都按官爵作了规定。如《汉律》记:“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而帝王之陵高低不限。《续汉书,礼仪志》记载:“汉武帝坟高二十丈。”唐代通常一品官坟问一丈八尺,一品以下,每低一品减二尺,六品以下高八尺。一直到宋、元,明、清时期,都基本沿用此规定。历代帝王、贵族墓前神道两旁还会陈列着石刻群。宋高承《事物纪原》:‘父炙毅子》日:秦汉以来,帝王陵寝有石麟、石象、辟邪、兑马之属。人臣墓有石人、羊、虎、柱之类,皆丧饰坟垅,如生前仪卫。”

  宋代,在墓上起坟,已经颇为流行。司马光《书仪》记载,父母死后,孝子要“负土成坟”。小说中也常见有关坟墓的描述。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写王冕的母亲死了,“王冕僻踊哀号,哭得那邻居之人无不落泪,又亏秦老一力帮衬,制备衣袅棺停。王冕负土成坟,三年苫块”。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第八卷《吴保安弃家赎友》故事说,吴保安早年对郭仲翔有恩,后吴保安死在任所,仲翔前去把尸骨背回,重新殡硷。自己戴孝,雇匠造坟,凡一切葬具,照依先葬父亲一般,又立一道石碑,详细记载了保安弃家赎友之事,使往来读碑者,尽知其善。

  随着佛教的传入,人们还把筑坟渗入许多迷信色彩。如高明的《琵琶记》,写赵五娘嫁得蔡伯嘈,方才两月,丈夫便赴京应试去了。接着连年饥荒,五娘典尽衣服首饰,置办粮米,奉养公婆。两老经受不住饥饿的折磨,相继亡逝。五娘于是“感格坟成”,唱出她“把裙包土,筑造坟台”的动人场面:把土泥独抱,麻裙裹来难打熬。空山静寂无人吊,但我情真实切,到此不惮劳。苦!何曾见葬亲儿不到?又道是三匝围丧,那些个卜甚宅兆?思量起,是老亲合颠倒。公公,你图他折桂看花早,不想自把一身,送在白杨衰草。漫自苦,这苦凭谁告?

  她还唱:我只凭十爪,如何能够坟土高?苦,只见鲜血淋漓湿衣袄,天那,我形衰力倦,死也只这遭。休休,骨头葬处任他血流好,此唤做骨血之亲,也教人称道。教人道赵五娘真行孝。苦!心穷力尽形枯稿,只有这鲜血,到如今也出尽了。这坟成后,只怕我的身难保。

  五娘的善良和悲苦境遇,最后感动玉帝,山神奉玉帝救旨,差拨阴兵与五娘运化土石,并力筑造坟台。结果坟台告成。从现有文献来看,孔子似乎是墓上做坟的始作俑者。可能这位喜欢著述的圣人,其潜意识里,在墓上筑坟,也是另一种著述形式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坟墓·丧葬/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
虞世南传
风水文化:什么是“坟、墓、冢、陵”?一篇搞懂!
坟墓五改三不改
“墓碑三不立,立后家人弃”,是哪“三不立”?立墓碑有啥讲究?
清且涟猗 || 历史的土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