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导演争抢最后一个镜头的男人 | 大导和他的御用剪辑师

电影行内有一句老话:

摄影师是导演的左手,剪辑师是导演的右手。

摄影师完成画面素材的拍摄,最终经过导演和剪辑师的手,完成再度创作。

因此行内还有另一句老话:剧本是第一度创作,拍摄是第二度,剪辑是第三度。

电影导演与剪辑师往往形成固定合作关系,基于双方对彼此创作理念的了解,互相形成默契,互相成就,形成一种不可替代的关系。因此,很多成熟导演拥有固定的剪辑师,连续合作多部电影,甚至一手包办,创造了很多佳话。

廖庆松——侯孝贤

廖庆松几乎包办了侯孝贤所有电影的剪辑工作。从1980年代开始,侯孝贤拍摄出《悲情城市》、《海上花》、《戏梦人生》等电影,形成一种独特的现实视野和诗化抒情的美学风格,成为台湾新电影浪潮的主将,而背后的廖庆松,也获得了“台湾新电影保姆”“诗化抒情剪辑大师”的称号。

侯孝贤(左)与廖庆松(右)

廖庆松说:“剪接从来不只是剪故事,它有一种气氛与感觉在。就像罗丹雕塑,他会从石头里去找灵魂。每部影片都是一个影像雕塑,那个影像不是我去设计,而是用心去感受影片,去表达它本身的样貌。”

侯孝贤(左)与廖庆松(右)

譬如在《悲情城市》中,侯孝贤与廖庆松创造性地使用了“气韵剪辑法”,即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清楚界限。观众所看到的也许都是现在,但这个‘现在’里包含了过去与未来。侯孝贤与廖庆松的观念是,把时空全部模糊掉,因情绪去转换。让观众更接近情感本身,“而不是所谓的电影的解说形式:中近景、特写去酿造一个戏剧空间的张力。”借此营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气氛。

麦子善——徐克

麦子善早年为徐克贡献了无数剪辑佳片。1989年,麦子善第一次与徐克合作,剪辑了徐克导演的《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行云流水般的剪辑,完全贴合了徐克要求的暴风骤雨般的速度感。二人从此长期合作,麦子善也因此声名鹊起。此后,《黄飞鸿》系列、《笑傲江湖》、《东方不败》等20余部徐克武侠电影,皆出自麦子善之手,他也因此获得“香港第一剪刀”的美誉。

麦子善的剪接成为了徐克作品的一张招牌。他的剪接流畅自然,波澜壮阔,充满速度感和爆发力,成为徐克电影的一个标签。他在香港新武侠电影中创立的剪辑风格,也被许多好莱坞大师认可,让香港新武侠电影成为唯一在商业电影剪辑手法上与好莱坞分庭抗礼的电影类型。

张叔平——王家卫

张叔平以美术指导著称,但实际上,他在剪辑方面也有突出成绩。在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花样年华》、《一代宗师》中,张叔平不仅担任美术指导,同时也是剪辑师。

张叔平(左)与王家卫(右)

融合美术指导和剪辑师两种工作思路,是出张叔平的独特之处,也造就了很多独树一帜的王家卫电影。

譬如在《花样年华》中,女主角张曼玉频繁更换旗袍,除了视觉上带来的美感,也是讲故事的一种手段,用来表明时间的变化,推动情节发展。比如其中的一个片段,女主角去男主角家借报纸,聊起武侠小说,而下一个镜头,女主角穿着另一件旗袍,拿着一摞武侠小说来还书。两个镜头中间没有任何过渡,但丝毫不会影响观众对情节的跟进,甚至更易于捕捉服装与剪辑的精妙之处。利用剪辑手法,最大程度地放大女主角在服装上的亮点。

最懂美术的剪辑师,最懂剪辑的美术指导,非张叔平莫属。

邝志良——谷德昭、尔冬升、叶念琛、许鞍华

不同于其他剪辑师与导演之间相对固定的合作关系,邝志良很多名导都有过合作,包括谷德昭、尔冬升、叶念琛、许鞍华等。从80年代开始,邝志良剪辑的电影超过五十部,8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剪辑奖,这个数字令其他剪辑师望尘莫及。

无论艺术片、动作片、古装片、现代片,邝志良几乎都是得心应手。而在剪《墨攻》的时候,邝志良带病工作,每天在专业医务人员护理下工作几个小时,也体现他作为一名幕后工作者的职业精神。

在内陆导演非行的《全民目击》中,邝志良作为剪辑师,将整部影片的节奏控制得恰到好处。闪回倒叙,到最后的反转,配合音乐的烘托,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蒂姆·史圭亚斯——李安

李安作为华人导演,在好莱坞能闯出一片天地,有两位左膀右臂,一是制片人詹姆斯·夏慕斯,另一位就是剪辑师蒂姆·史圭亚斯。

除了缺席《断背山》之外,蒂姆·史圭亚斯几乎包办了李安所有作品。包括早期三部曲《喜宴》、《推手》、《饮食男女》,入围奥斯卡最佳剪辑奖的《卧虎藏龙》、《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近一部4K、120帧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在长期的合作关系中,蒂姆·史圭亚斯对李安的艺术品味和艺术敏感性有了很好的理解。无论是家庭、奇幻,还是战争题材,蒂姆·史圭亚斯都可以按照李安式的方法进行剪辑。

同时,二人之间又是求同存异,蒂姆·史圭亚斯说,“我们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意见一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对他的帮助就会大打折扣了。我们相互激励,同时能够倾听对方的声音,尊重彼此的意见。”

肖洋——冯小刚

从《非诚勿扰2》、《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到《私人订制》,肖洋一直是冯小刚电影的剪辑师,被冯小刚称赞为“上天赐给我的礼物”,“剪片子剪出了43亿票房”

冯小刚(左)与肖洋(右)

作为一名年轻的剪辑师,肖洋和冯小刚的第一次合作始于《非诚勿扰1》的预告片。冯小刚想要一种类似于文艺片《情书》一样的预告片,而不是常见的快节奏预告片。按照这个要求,肖洋剪了一个只有5个镜头的预告片,深得冯小刚喜欢,于是将《非诚勿扰2》的长片剪辑工作交给肖洋,二人开始了长期合作。

在肖洋看来,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从《唐山大地震》开始,有一种‘去技巧化’的倾向。剪辑的难度主要在于,如何不动声色去打动人。为了更好地理解冯小刚的用意,在《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拍摄的时候,肖洋都来到拍摄现场,冯小刚每天拍完回来就会和他一起看素材,引导他抓到重点。重视拍摄现场的细节,寻找剪辑的灵感,是肖洋与冯小刚合作中运用的方法。

孟佩璁——张艺谋

从《三枪拍案惊奇》开始,到《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孟佩璁一直担任张艺谋的剪辑师,不但是张艺谋的得力伙伴,还一同参与了张艺谋电影的革新过程。

比如《三枪拍案惊奇》,作为中国最早的全数字化制作的电影之一,处在电影介质革新和过渡的阶段。作为剪辑师的孟佩璁,负责数字存储、素材整理、现场基本调色、输出以及最终素材的备份。这些流程工作为后来的《归来》里设置专门的DIT部门打下了基础。

而在张艺谋的艺术片中,孟佩璁的剪辑发挥了作用,流畅的节奏感,干净的画面,让观众得以体会到张艺谋的艺术表达。《归来》的编剧在看过孟佩璁的影片粗剪之后,说“这是艺谋的苦心之作。”

孟佩璁说,与张艺谋的合作中,被导演的工作狂精神感染。每天现场拍摄之后,张艺谋会到剪辑室,和剪辑师们一起工作,能做到影片杀青后的一个星期内出粗剪版,效率超高。

结语

一直以来,剪辑师在观众和电影从业者眼中都是深居幕后的职业。但毋庸置疑,作为电影创作的最后一道关卡,剪辑直接决定了影片最终的视听效果和叙事节奏。

因此剪辑师通常拥有把控电影全局的能力,这让他们向导演的转型之路更加自然。吴宇森早期曾自导自剪过4部电影,而麦子善、肖洋都成功从剪辑师向导演转型,也有很多剪辑师将剪辑工作当做迈向导演之路的铺垫。

也许剪辑师作为幕后工种难以被大众认知,但在电影集体创作过程中,剪辑师的再创作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剪辑师可以拯救一部烂片,一个好的剪辑师也可以成为一个好导演。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张艺谋到冯小刚
中国十大最牛导演,冯小刚倒数第二张艺谋竟排第六
这六位导演号召力很强,最后一位的很烂,票房却很高
张艺谋冯小刚徐克,三人都拍电影不少,谁的导演功力更强?
盘点中国十大著名导演排行榜top10
华语十大顶级导演,最牛的拍出影史第一的神作,至今无法超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