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首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丨中国3~14岁儿童是怎么阅读的?

为更好了解儿童阅读习惯,为读者和出版界人士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中国童书博览会联合本报及部分出版机构开展了儿童阅读调查,调查对象为3~14岁,覆盖学龄前、小学、初中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及家长,调查范围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和太原7个重点城市。本次调查通过线上线下并举的方式,在线上,形成了全国较大范围的网络调研;在线下,则采取重点城市的小规模入户访问以获得更直观、深入的信息。最终,此项调查共抽取了2257份有效样本,对儿童阅读习惯、阅读影响、阅读资源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7月12日,《中国城市儿童阅读情况调查报告》在北京展览馆第六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北京儿童阅读周暨中国童书博览会现场发布。中国童书博览会创始人郭亚文、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总编助理孟叶、问卷网研究总监王枫等出席发布会。


作为全国首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国城市儿童阅读情况调查报告》的发布既给出版商、创作者带来了出版和创作的方向性引导,也给苦于提高孩子阅读水平、阅读量的家长们带来指路明灯。这对于全球范围内各国儿童阅读情况的横向比较,以及当代儿童和未来儿童之间阅读情况的纵向比较都极具参考意义。现摘发报告部分内容,此次调查还涉及儿童阅读读物来源、儿童对绘本阅读需求、儿童期刊阅读状况、儿童阅读场所、家庭购书费用等内容,本报将后续刊发。详情请关注本报官微、官网或者直接与本报联系。



阅读习惯

阅读启蒙时间早,

阅读时间随年龄增长


图1:儿童开始阅读的年龄

图2:儿童年均阅读量(非教科书,%)



调查结果显示,在阅读习惯上,孩子的阅读“开蒙”时间集中在1~2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占比53.7%(见图1)。除教科书外,孩子平均的年读书量主要在11~30本之间(见图2),日均阅读时长主要集中在半小时至两小时之间(见图3)。尽管数字化阅读已成为普遍的阅读方式,但纸质阅读更受家长、孩子青睐,仍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方式(见图4)。但是,不论孩子还是家长,对数字化阅读的接受度都随“学龄”的增长,到了初中阶段后,孩子数字化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见图5)。

74.8%的孩子从2岁前即开始阅读


图3:儿童日均阅读时长(非教科书,%)


图4:各类阅读形式占比


图5 :不同“学龄”孩子数字化阅读占比



此外,童话故事类、动漫卡通类、益智游戏类是儿童喜欢的3大类读物(见图6),这些读物多以绘本的形式呈现。轻松有趣的童话、动漫与游戏最受学龄前孩子欢迎,上学后,教辅书的重要性迅速上升,特别是初中(见图7)。这一结果对出版商和创作者来说极具参考意义。


日均阅读时长:1小时左右

年均阅读量:10本以上


图6:儿童阅读读物类型


图7:不同“学龄”孩子经常阅读的读物类型TOP10



调查还显示,上学后,孩子的阅读时间明显延长了,学龄前孩子更多是30分钟以内的“短阅读”,学龄后孩子的日均阅读时间明显延长,30分钟以上者超过70%(见图8)。孩子上学以后,不仅阅读量明显增多,其阅读资源(家中童书量、年均购书量、期刊订阅率等)都明显增加(见图9)。小学是课外阅读开展最普遍的阶段,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孩子“学龄”越长,其阅读方式、读伴种类、阅读内容的广泛性,乃至订购的期刊数量等都明显增加,展示了阅读形式的多样化(见图10)。


儿童期刊的订阅呈“两极分化”——要么不订阅,要么就往往同时订阅多本


图8:不同“学龄”孩子的日均阅读时长(除做功课外)


 

图9 :不同“学龄”孩子在阅读方面的“数量级”变化



图10:不同“学龄”孩子在阅读方面的“种类级”变化



阅读资源

购买量少,市场潜力大


在阅读资源上,73.5%的家庭中,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数量超过10本;53.2%的家庭中拥有超过20本适合儿童阅读的藏书(见图11)。实体书店是孩子居所周边最多的资源。62.9%的家庭中,每年为孩子购买的书籍数量在10本左右(见图12),我国童书市场广阔由此可见一斑。

图11 :家中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数量



图12:给孩子的年均购书量



对家长们来说,国内出版物的整体表现一般。其中,装帧表现最不令人满意、设计表现则相对最好(见图13)。学龄前孩子家长更担忧部分图书内容中的低级趣味教坏孩子;小学生家长更烦恼如何从杂乱的种类中给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籍;初中生家长更不满市场价格的混乱。与此同时,对于优秀读物,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示愿意去购买相关的衍生产品或观看改编的电影作品,电影的吸引力比产品更大。


孩子需求:对阅读方式方法的指导;

家长需求:对孩子书籍选择、整理方面的指导



图13:家长对国内出版物的整体表现评价

  


阅读影响

父母,儿童阅读的“榜样”


在阅读影响上,父母、老师、同伴是对孩子阅读习惯养成最重要的三类人,其中父母以居于首位(见图14)。父母越重视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开展得越频繁,学龄前孩子就越喜欢阅读。父母自身的阅读量越大,他们也越倾向于为孩子购买、储藏更多书籍,孩子也就读得越多(见图15)。为此,要想孩子养成阅读好习惯,家长还需以身作则。到了初中,同伴和网络的影响力迅速增加。特别是同伴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父母老师,成为主流。

孩子比家长更欢迎数字化阅读、并已超越了纸质书


图14:不同“学龄”儿童的阅读影响者


图15 :父母阅读量对孩子阅读情况的影响



家长对儿童图书市场的不满

乱:盗版猖獗、价格混乱、存在低级趣味等;

杂:种类繁杂、质量参差等



攻略

  

攻略1:推出更多优质绘本

优秀的绘本有助于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优质绘本应该具备以下特性:首先是要充满正能量,让家长不再为“低级趣味”担忧;其次是注重全方位的细节表现,从材质、印刷、设计到装帧;还要有明确的阶段性,帮助家长厘清自己孩子适合阅读的内容;系列化也格外重要。


攻略2:提供更多优秀的数字化作品

既然数字化阅读倾向不可逆转,就需要考虑为孩子提供更多适合数字化的作品。符合数字化阅读的短而精作品,能够让孩子在较短的时间内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及时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偏好、语言特色,可以让读物更贴近孩子的需要。


攻略3:开展更多的亲子阅读活动

有针对性的亲子阅读活动,应该具有指导性,能够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在亲子阅读中进行交流沟通。除了传统的线下活动之外,还可依据家长们现在普遍较为忙碌的情况,开展一些线上互动式、“短平快”的亲子阅读活动,方便更多人参与。


攻略4:打造权威排行榜

权威机构排行榜的推出,既方便家长和孩子的选择,也可以为优秀的童书作品提供更多机会。排行榜的类型应该是多样化的,让有不同偏好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对上榜童书的考察应该是综合的,从内容、版式、装帧、到售价等都要有所考虑。


攻略5:推出更多优秀作品的衍生品

优秀作品,特别是优秀儿童影视作品,对家长和孩子都有较高的吸引力。这些衍生品要注重提升作品内容和制作的品质,逐渐打消家长们对儿童电影“低幼化”的成见,吸引更多家庭进入影院,享受优秀文字作品改编的视觉盛宴。




投票邀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动症儿童学龄前期的特征
提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当心儿童肥胖的两个多发期
最全儿童防拐骗全攻略 家长必看(组图)
儿童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学龄期儿童不是小大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