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理与历史的互动

本文共计2219字,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前段时间,在读苏力老师的《大国宪制》时,里面提到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的对抗,以及历时2000多年,由各个朝代修建起的宏伟绵长的长城,让我对中国的地理分界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篇文章算是最近学习的总结,同各位分享~

 

在人类文明早期,人类社会被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力地塑造着。不同地区的人类生存方式,受到比如当地的降雨量,温度,季风,河流,山脉,以及可驯化的动植物等等因素的影响,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就有相关非常经典的论述,他用欧亚大陆和美州大陆的地理差异非常具有说服力地解释了为什么是欧洲人到美洲去征服美洲印第安人,而不是相反。

图一

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是,由于欧亚大陆有品种繁多的动植物可以驯化(新月沃地),以及欧亚大陆的东西走向,导致欧亚大陆的农业及畜牧业更加发达,而农牧业是文明出现的基础。而美洲大陆,由于其为南北走向,导致不同维度间的气候差异大,不利于农业的传播;同时初到美洲大陆的前面5千年,由于高度发达的狩猎技巧,人类基本上把美洲大陆的所有大型动物都灭绝了,导致了他们没有大型牲畜可以驯化,因此没办法更有力的发展耕作的农业,而只能刀耕火种。农业效率低下。

图二

回到本书的主题。中国有几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一条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地理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雨量线(如上图棕色与青色分界线,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如下图,导致这种降雨量差别的主要原因为在此分界线以南的为季风气候,而此分界线以北的地区则为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海洋季风气候可以带来更多的降水。

图三

所以这条线以北的地区,由于降雨量较少,只适合发展畜牧业,不适合发展农业;在这条线以南的地区,降雨量较多,适合农业的发展。所以这条地理分界线常常也跟农牧分界线重合。也就是在分界线以北,生存着游牧民族,而在分界线以南,住着农耕民族;而正是这种地理分布,导致中国历史政治中最重要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防止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仔细查看古长城的地理分布就可以发现,中国的古长城基本上同农牧分界线的中段重合。也就是说,2000多年来,历代王朝逐渐修建而成的万里长城,本质上是为了防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它见证了几千年来,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对抗。

图四

如上图四,这条400毫米等降雨线还和著名的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接近重合。胡焕庸线以北的大片中国土地,只占有中国大约6%的人口,而胡焕庸线以南的地区,却拥有中国大约94%的人口。这同样是因为气候地理导致的人口高度分布不均匀。

图五

如上图,还有一条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叫着“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这条线有以下特征: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考试必考,老师强烈建议要“人手一份”!
我国的地理界线
地理与气候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影响
什么是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
世界各地不平衡发展的终极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