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3年,《道德经》出土!被篡改之前的古书,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

1973年马王堆西汉古墓挖出了老子道德经2000多年前道德经版本,一时震惊世界!没想到的是,经过对比发现,发现道德经被后世篡改的七零八落,很多原意都被改了。

出土的道德经抄写在帛书的,距老子时代仅二百多年,被称为帛书老子。当年根本不叫道德经,名称就是老子,是后世封为道德经。更重要的是,老子上下两篇,居然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其实要叫应该叫德道经才对!

这些差异大多只是只字片句之间,但意义却有千差万别之远,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我们从两处看看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究竟藏了什么秘密!

第一处:

传世本:“大器晚成”

帛书本:“大器免成”

虽然只是一字只差,但其中的意思却是千差万别!

第一种是讲人才是晚年成就的,也就是成才的年龄很大,第二种是讲人才是自然而然成就的,表示大才都不是刻意成就、人为造就而来的。

要是放在整个道德经的全文来看,自然是“大器免成”贯穿全文,不料,我们现在常常说的反倒是“大器晚成”了!

帛书老子

第二处:

传世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帛书本: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有静改为了不争,凡是都不争,能被欺负死!

光是看这两处,我们就能发现,传世本和出土的帛文版,虽然很多都是一字之差,但是老子传达给后人的意思却变了!

我们经常说大器晚成,上善若水,殊不知,我们理解的意思,和老子的原意有冲突!

更幸运的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战国时的竹简,距离老子的时代仅仅100多年,真实性绝对一流!楚简老子更是证实了后世对道德经的篡改。

老子曾经是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一部德道经,让周朝延绵800年。

汉武帝之前,是德道经。之后独尊儒术,罢百家。才让汉朝生存400年。

也就是说,老子的《道德经》实际上是把天地运行的法则、天地存在的状态,作为人依据的一种原则,去指导人的生活、工作、思想,治国、修身,建设国家,打仗,做事。

司马迁曾经说过:“道家之理,其实易行,其辞难知。”意思就是说道家典籍中的言辞很难以理解。

确实,道德经短短5000多字,但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再加上古人都是文言文,连断句都没有,一般人读起来真是难上加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译《道德经》:才华就像怀孕,迟早会被人看出来,这才是出处
你知道《德道经》么 (图文)
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
历史上众多帝王以及道家甚为尊崇《道德经》,是否被后世篡改过?
紫宸道:老子道德经帛书甲本——道经!
到底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