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项羽为何不留在关中?分封18路诸侯处处埋坑,英布心甘情愿上当

项羽在戏下分封中有一个长期被诟病的话题:为何不留在关中?

很多人认为项羽应该在关中称王,以此方便效仿秦始皇再一次一统六国,建立一番伟业,毕竟,后来的刘邦就是这么干的,如果项羽自己提前占领关中之地,那不就没刘邦什么事了吗?

的确,作为分封天下的具体操盘人,项羽确实可以将关中之地划给自己,那么他为何没有这么做呢?船夫会在这一期中详细说说。

大家好,我是瓦尔登的船夫。

为何不留在关中

相信将船夫的《楚汉英雄传》看到这里的朋友都会知道,项羽虽然出生在项氏家族,却因为自幼丧父备受家族打压和排挤,因此才会在青少年时各种隐忍藏拙,即使成年以后,项羽虽然能够常伴项梁身边,但本质上其实是被拿来当项氏家族的家族死士来用,净干些脏活累活,以及像斩杀秦朝郡守这种大概率会被推出去背锅的烂事。

这其实也是司马迁承袭孔夫子的那套春秋笔法,他只说项梁寻人教授项羽剑术和兵法,导致不明真相的读者下意识的以为项梁是在重点培养项羽,却只字不提项梁其实是在为项氏家族的族学寻找的老师,族学内部的项氏子弟,也就是项羽的同辈兄弟没有一百人,几十人也是有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族长的公子最豪横,嫡出子鄙视庶出子,而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欺负没爹的孩子,理解了这个鄙视链,你就会对项羽为何表现出不学无术有不一样且更深层次的理解。

《史记》中关于项羽常伴项梁身边也是春秋笔法,司马迁只字不提项梁作为项氏家族的族长身边不只有项羽一个人常伴,而是一大堆项氏家族子弟围绕在族长周围,在这种情况下,项梁没找别人,单单逮住项羽去斩杀会稽郡的郡守,只能说明在项梁心中项羽是整个项氏家族中牺牲代价最低的炮灰!

就这么个糟心的家族环境,项羽的开局妥妥的困难模式。

从始至终项梁项梁都没有给过项羽独当一面的机会,客观来看,项羽跟在项梁身边反而为他后来事业的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那就是没人!没有可信任之人、没有可用之人、更没有与项羽自身利益牢固绑定同一条船上的人!

理解了项羽的这个致命短板,就会明白项羽为何没有选择留在关中之地,而是将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了当初带领秦军投降项羽的章邯、董翳和司马欣,也就是戏下分封中的三秦王。

当时的项羽能在短时间内篡夺楚军义军的军权,并借助巨鹿之战的威名获得了诸侯联军的指挥权,表面上一时风头无两,骨子里却依旧没有改变自己是孤家寡人的现实,说不好听点,当时的项羽就是个光杆司令。

如果项羽真的留在关中之地,周围又都是老秦人,分分钟就会被架空,甚至会死的不明不白。

想解决这个难题也不是没有办法,参考历史,项羽其实可以借助婚姻与本土势力形成政治同盟,进而以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融入到地方豪族的圈子里,三国时期的刘表单骑入荆州后就是这么干的,当时一表人才的他娶了荆襄一带的豪族蔡氏家族的女儿为妻,因此可以坐拥荆州,割据一方。

可惜对项羽而言,这条路已经被堵死了,首先是秦朝内部的宗室贵族在发动政变前就将秦始皇的所有直系后人都杀了,项羽想通过迎娶秦朝公主来继承始皇帝遗志,并获得关中百姓的认可就不可能了,其次是当初西屠咸阳杀子婴又把秦国宗室贵族杀的差不多了,和这一派的势力也几乎是水火不容了。

雄踞关中的路子走不通,项羽便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办法。

脆弱的信任关系

此时的项羽也不是毫无优势,借助巨鹿之战的威名和西屠咸阳杀子婴果决,项羽在各路诸侯心中树立威信的同时,也获得了一部分秦军的效忠,也就是章邯当初在打退周文后,在关中整编长城军团和中央卫戍军团后集结而成的秦军精锐,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这20万秦军不是被项羽在新安坑杀了吗?

那请有疑问的朋友找机会看下船夫之前的《深度解读秦始皇》系列的第七辑:被“消失”的秦军,里面详细论证了新安抗杀的逻辑矛盾,并用史料和推理佐证了从秦朝末年到西汉初年,这支秦朝精锐都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并对历史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到主题,项羽虽然获得了秦军的效忠,但这份效忠,或者说这份信任来的太过突然,也因为种种原因十分脆弱。

试问这些秦军打仗为了什么?

除了保家卫国,抵御外辱外,另一个非常现实也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军功爵制的激励,试图通过战场立功获得爵位和田产,进而改变个人命运,也正是为了保卫军功爵制,保卫自己的田产和爵位,这支秦军才宁愿低下高贵的头颅在巨鹿战场上投降项羽,进而杀回关中清算了试图复辟贵族分封制的秦国宗室贵族。

说到这里相信已经有人发现存在的问题了,那就是当项羽西屠咸阳杀子婴后,这些秦军心中最重要也是最朴素的战斗目的已经完成了,朴素点说就是守住了自己的田产和爵位,正式一点的说法就是维护了关中之地的郡县制和军功爵制,至于关外的六国故地施行什么制度,那里的百姓是否还受着贵族或豪族的压迫,说实在的,活在2000多年前的这些善战又朴实的秦军战士并不关心。

这就是船夫为何说项羽和这支秦军之间的效忠关系和信任度十分脆弱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已经失去了共同的战斗目标,时间久了西楚霸王对这支秦军的号召力也会迅速下降,毕竟能够过上安逸的田园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又有谁愿意拼上性命去打仗呢?这其实也为项羽后来楚汉争霸末期的败亡埋下了伏笔,关于这点我们在这个系列的后续会详细说。

项羽除了和秦军之间的信任关系有些脆弱外,和章邯、董翳和司马欣之间的信任关系也不够牢靠,时间太短,又是阵前投降,尤其是在项羽西屠咸阳杀子婴后,项羽手中就没什么能够对章邯造成威胁的筹码了,诸侯联军要散了,各回各家,关中的秦国宗室贵族也没了,章邯虽然在名义上效忠了项羽,但土地是关中的土地,周围又都是老秦人,换做你是项羽你怕不怕,担不担心?

对于一个从小就懂得隐忍藏拙的人来说,是不愿意冒这种风险的。

那既然旧筹码没了,就人为的创造出新的筹码,于是项羽便将关中之地一分为三,破格将董翳、司马欣二人封为诸侯,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制衡和限制章邯。不得不说,这种制衡模式的确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关中之地不再是铁板一块,之前让六国联军止步不前的地理屏障也成了摆设,更为重要的是之前的二十万秦军也被一分为三。

也正是趁着秦军分家的机会,项羽将当初章邯手底下最为精锐的娄烦骑兵划归到了自己手中直接管辖,这下子我们就可以大致估算出三秦王手底下的兵力了,原本二十万左右的秦军在被项羽抽调走3万左右的娄烦骑兵后,剩下的秦军分成三份,章邯、董翳和司马欣手底下的秦军应该在五万人左右,就这些人还有分兵驻守不同的关隘和城池,我们也就理解为何后来单凭章邯想要阻止刘邦还定三秦就显得非常捉襟见肘了。

四楚分封

解释完项羽为何不留在关中以及分封三秦王的原因,再来说说四楚之地划分,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身为楚国人同时又是项氏家族子弟的项羽有一个不得不离开关中的理由,那就是楚国内部的矛盾一直没有被解决,甚至因为项羽斩杀宋义的行为导致项羽和楚怀王之间彻底闹掰,这才是戏下分封后项羽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至于后来的齐国和赵国的乱子,和这个比起来其实要差很多。

要知道当初项梁手底下除了猛将英布外,还有陈婴、吕臣等人,这些人都是带着自己的队伍前来投奔项梁的,后来楚怀王趁项梁身死的契机迁都彭城收拢溃败的项梁军,进而重整了楚军,掌握了实权,这些人和刘邦项羽也都真正意义上的效忠了楚怀王。

因此项羽想带着楚国军队逼宫楚怀王几乎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楚国人天生对楚王的敬畏心理,这些楚军的老婆孩子可都在楚地,在楚怀王所掌控的大后方,更为重要的是楚怀王身边也有军队!

理清了这个背景就会发现项羽将楚国故地一分为四,自封为西楚霸王,英布为九江王,共敖为临江王,吴芮为衡山王,楚国地盘被瓜分殆尽,根本就没有给这些楚国留守势力留下什么蛋糕,甚至连蛋糕渣都没留下,按照常理,以楚怀王为首的这些人面对东归的项羽必然要爆发冲突,但按照《史记》中的记载,这个过程却分外平静,这事就很有意思了:

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发现了吗?这帮人连像样的反抗都没做,甚至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中都没有出现吕臣和陈婴的名字,没办法,这两个人在汉朝建立后获封侯爵,其中陈婴更是了不得,讲这个人物估计要单开一期专门讲讲,在这里我们简要来说就是以陈婴、吕臣为首的楚国军阀背叛了楚怀王,再次投靠了项羽。

这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项羽东归不仅带着共敖、英布和吴芮等人和他们的军队,还有当时最强战力娄烦精锐,留守的楚国军队的确可以与之一战,但大概率会失败,与其拼个你死我活,倒不如投降项羽,毕竟项羽想要的结果也是他们名义上的效忠,不会立刻动这些军阀的切身利益。

项羽划分四楚之地还有一个非常精妙的操作,堪称神来之笔,却被很多人忽略掉了,那就是对英布和吴芮这对翁婿封地的划分。

吴芮在当时被尊为番君,这里读鄱阳湖的鄱,除了是因为吴芮是秦朝番县的首任县令,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那就是鄱阳湖地区是吴芮家族世代经营的基本盘,但项羽却将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都划给了九江王英布,反手将吴芮弄到了邾县去当衡山王。

赘婿翻身,屌si逆袭,宠幸小妾,翁婿失和……不难猜,大致就是这类狗血剧情了。

这一招阳谋直接分化了吴芮和英布,因此我们会发现在秦朝末年的起义中战斗力爆表的英布自此以后就毫无拿得出手的战绩了,最后更是兵败死在了农夫手里,背后的原因就是翁婿失和,英布失去了百越军团的支持,江湖匪盗出身的他勇猛有余却不善内政和后勤,没有了老丈人的支持,别说募兵训兵练兵了,就是日常养兵都够他头痛的了。就这样楚国内部除了刘邦外,唯一能够威胁到项羽地位的军事力量就这样被项羽用一招阳谋消弭于无形了。

所以是否将项羽看做是一个四肢发达的莽夫,堪称史盲鉴定器。

十八路诸侯的深意

项羽为了制衡章邯,将他的两个副手董翳和司马欣破格封为诸侯王后,三人之间无可避免的就出现了嫌隙,这时候他们出于感恩或自保都会更加依赖和抱紧项羽这条大腿,只是这种墙头草战斗意志太薄弱了,无形之中成为刘邦还定三秦的助力,面对总兵力远少于三秦王手下秦军的刘邦,他们既没有选择和章邯汇兵一处集结优势兵力,也没有组织像样的抵抗,而是直接就投降了。

除了分化三秦和四楚外,项羽还破格封赵相张耳的宠臣申阳为河南王,赵国将军司马卬为殷王,目的同样是分化赵国势力,这二人因此也和董翳司马欣一样,不得不成为项羽的拥趸,剩下也是几乎类似的操作,封魏豹为西魏王,韩成为韩王,赵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韩广为辽东王,臧荼为燕王,田巿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故意忽略了在地方上势力强大的陈馀和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还故意将自封为王的诸侯迁到更加荒凉的封地上,留下的封地封给诸侯手底下的将领。

总结一下,我们会发表面上项羽似乎是在效仿西周分封诸侯,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初的周天子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尽快的稳定天下局势,怎么稳妥怎么来,尽量让大小诸侯都满意,也尽量让诸侯彼此间能够和平相处,反观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几乎是处处都在“埋雷”,一部分搞分裂制衡,另一部分又人为的制造矛盾,真是生怕这些诸侯彼此间不打起来。

显然,项羽是故意这么做的,那么他又为何要这么做呢?

因为他不想仅仅当一个西楚霸王,想做第二个秦始皇,将不安分的刘邦关进汉中,同时又将丰沛划归到自己的封国,包括刘邦在内的沛县小团队的一家老小都成了人质,相当于上了双保险,之后迅速解决楚国内部的矛盾,最终目的就是腾出手来趁着位于楚国北方的各诸侯国内乱,效仿秦始皇再次一统六国。

可惜项羽在关键时刻被刘邦背刺了,刘邦真的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硬是用和破釜沉舟有一拼的决心和勇气还定三秦,之后借助项羽部好的局,完成了西楚霸王没有完成的梦想,大丈夫当如此,彼可取而代之。

让人不禁感慨,皆为一时人中龙凤,既生瑜何生亮。

2024.3.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朝的大乱,成就了西楚霸王和汉王,最后上演了楚汉相争的大戏!
刘邦打败项羽的真正原因
汉高祖刘邦简介 名人传记 刘邦
从揭竿而起到楚汉争霸,从破釜沉舟到霸王别姬的历史脉络你知道吗
简单连贯的中国史(第4期)
为什么有人说刘邦是最厉害的封建帝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