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一个历史故事——秦穆公称霸西戎

历史故事——秦穆公称霸西戎

来自讲故事的翁老头

00:00 15:53

    秦穆公继位于早秦时期,那时的秦国十分的弱小,被诸国瞧不起,并继而任意欺压。秦国所处的地势使得土壤不太丰富,农产品种植很多,但收获很少,所以秦国人民的日常用品很多都需要从外国采购输入本国,这样才能满足本国的需求。


这时候,正好食盐很匮乏,秦穆公就交给商人们一个任务,让他们去运载一些食盐进秦国,以满足民生的需求。商人们并不愿意亲自去做这个事情,便让百里奚去完成运载食盐的任务,最终百里奚成功的完成了交代的任务。秦穆公亲自去接见了百里奚,发现运载食盐的牛长的很好,并没有因为劳累有一丝丝孱弱之势,他就向百里奚请教如何能让牛长如此之好。百里奚说出了自己的观念,因为牛很辛苦,所以我总是找到很好的草去喂养它,并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一定会将他保护的很好,这样他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秦穆公听后,深思一番,深深觉得这话十分有理。


秦穆公雄心勃勃,一心想超越其他国家,称霸天下,但苦于身旁没有贤才良臣来辅佐他。为此,他很苦恼。有一天,秦穆公召见了善于相马的伯乐,对他说:“你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不知你的子孙辈中有继承你的相马本领的吗?

伯乐回答说:“大王,真是可惜得很,我的子孙中没有一个人及得上我,倒是我的好朋友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高强,大王可以试一试。”穆公当即召来九方皋,请他去寻一匹好马。过了三天,九方皋兴冲冲地跑来报告,说已为大王觅到了一匹第一流的好马。

穆公高兴地问:“是匹怎样的马?

九方皋答:“是匹黄色的母马。”

穆公让人把马儿牵来,谁知竟是一匹黑色的公马。于是穆公对伯乐说:“你推荐的那位朋友怎么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分辨不清,我怎么能相信他推荐的是匹好马呢?

伯乐答道:“大王您有所不知,会相马的人,一眼便能看中马的内在的灵性。至于马的颜色、外貌和雌雄都不会影响到一匹好马的品性,所以九方皋把这些给忽略了,或许,他根本也没理会这些。大王,您尽可以放心。”

后来一试,果然是匹天下无双的好马。秦穆公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派人到各处去广招人才,希望天下有用的人都投奔到他的门下来。

穆公在位39年,他在位期间相当于晋国的献公、惠公、文公、襄公4位国君。为了使国家强盛,秦穆公四处搜求人才,重用他国来的客卿,'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这些谋臣武士,辅佐穆公,使秦国兵强马壮。秦国在西方经过长期的发展,不断扩大地盘。特别是进入春秋以后,西周在陕西境内的土地,大都归秦人所有。从今天考古发现的秦国文物看,无论国都雍城的建筑,国君的陵墓,规模都相当宏大。像雍城中,曾多次发现青铜建筑构件,是用来装饰宫殿用的,可见其豪华气派。《诗经·驷驖》是歌颂秦襄公狩猎的诗,诗中有'驷驖(tiě)孔阜,六辔(pèi)在手'的句子。'驷驖'是指铁青色的4匹驾车的马。秦人用铁的颜色来形容其它物的颜色,可见秦人对铁已不生疏。在雍城一座春秋时秦国大墓中,就出土有铁铲。1978年在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中,出土一把铜柄铁剑,都证明秦人使用铁较早。因此秦国在秦穆公时,经济力量就已相当雄厚。

在今陕甘宁一带,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各有君长,不相统一。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


秦穆公向西发展,采取了比较谨慎的策略,先强后弱,次第征服。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与秦疆土相接。正好,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又用内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时,给绵诸王送去女乐二八。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亡,也不加过问。由余的劝谏,受到戎王的拒绝。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这才让由余回国。后来在秦人的规劝下,由余终於归向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由余,是姬伯服(即周幽王与褒姒之子周携王)的子孙,原本是晋国人,流亡到了戎地,会说晋国语。戎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所以派由余到秦国考察。秦穆公用计拜其为上卿,由余为之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并国十二,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使秦穆公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由余的子孙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形成由姓和余姓。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不敢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安葬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这大概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殉葬。陪葬的规格应该是按秦穆公的遗嘱定的。从当时的习惯、制度、礼仪以及人们的反应看,为秦穆公举行的盛大埋葬、厚葬仪式都是对秦穆公遗嘱的落实。

177个都是些什么人?主要是他的妻妾和奴仆。秦穆公妻妾成群,且生育能力很强,光长大成人的孩子就有40个。在当时的风俗习惯里,国君大夫们的妻妾奴仆都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他们可以自由处置。他们死后,还要让这些人在黄泉之下服侍陪伴。此时,中原诸国已逐渐重视人的生命,慢慢放弃了活人陪葬的风俗。而西部、南方、北方甚至东部沿海,还有很多地方的人生活在荒蛮之中。


秦国在穆公的领导下正由荒蛮向中原文明靠拢。任用百里奚、蹇叔这二位对中原文化制度熟悉的专家治理国家,一定能引导贵族和民众向中原先进的生活生产方式转变。但刚刚接触中原文明,想学习消化吸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改变陋习并不容易。秦穆公不是秦国最后一位有活人陪葬的国君。多年以后,秦献公即位后,才终止了活人殉葬的制度。


    把177人活埋到坟墓中,肯定会在民众中引起很大的震动。这时候,视死如归的勇敢者可能是少数,胆战心惊的哀嚎者居多。他们发出的凄厉绝望的声音引起民众的共鸣和怜悯。殉葬这一残忍的制度渐渐背离了人心。另一方面,陪葬的往往有不少好人。秦穆公死后,和以前的国君一样,会让他喜欢的人死后继续陪伴着他。如果他是一个残暴、昏庸、荒淫的国君,他可能不会让贤良的君子为他殉葬,那样就不会在社会上引起波澜。但秦穆公是一位踏实能干的厚道国君,他喜欢的正是百姓心中的好人。所以,把很多活生生的好人杀了给他陪葬,大家都觉得有些可惜、难过。当时,人们就唱出了《黄鸟》之歌表达悲伤之情。歌中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左传》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这三人应该是管理秦穆公车辆马匹的官,人们说他们都是大家喜欢的良臣。民心所向就是大势所趋。人们对活人陪葬的异议和不满加速了这种制度的消亡。到后来,秦国就使用陶俑代替了活人殉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穆公
秦穆公广纳贤才:九方皋献马的故事
秦国从野蛮走向强大,来自一笔五张羊皮成交的买卖
九方皋相马与秦穆公求贤,不拘一格拔人才!
【闲话春秋】之八十二: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秦国能灭六国,凭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