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画论要录

画病

l荆浩笔法记:凡画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故知墨太质者失其体,色微者败正气,筋死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

 

l画有十二忌,一曰布置迫塞;二曰远近不分;三曰山无气脉;四曰水无源流;五曰境无夷险;六曰路无出入;七曰石止一面;八曰树少四枝;九曰人物伛偻;十曰楼阁错杂;十一曰淡失宜;十二曰点染无法。

 

l画忌六气,一曰俗气,如村女涂脂;二曰匠气,工而无韵;三曰火气,有笔杖而锋芒太露;四曰草气,粗率过甚绝少文雅;五曰闺阁气,描条软弱全无骨气;六曰蹴黑之气,无知妄作,恶不可耐。

 

l画之五俗,格俗、韵俗、气俗、笔俗、图俗。既不临摹古人,又不能自出精意,平铺直叙、千篇一律者谓之格俗;纯用水墨渲染、无从寻其笔墨之趣者谓之韵俗;格局无异于人,而笔意窒滞、墨气昏暗,谓之气俗;俗师指授,不识古人用笔之道,本至狂态者谓之笔俗;专取谀颂繁华,不入诗料之事者谓之图俗。

 

l雅之大略亦有五:古淡天真,不着一点色相者高雅也;不局有法,行笔有变化之致而不离乎矩典雅也;平原疏木,远岫寒沙,隐隐遥岑,盈盈秋水,笔墨无多,愈玩之而愈无穷者隽雅也;神恬气静,使人顿消其燥妄之气者和雅也;能集前古各家之长而自成一种风度,且不失名贵卷轴之气者大雅也;

 

l东坡常谓,好奇务新乃诗之病,画亦然。

下笔游移便软弱,构局游移便散漫。

画不可有习气,习气一然魔障生。

 

l麓台题画稿曰:古人用笔,意在笔先,然妙处在藏锋不露。元人之四家化浑厚为潇洒,变刚劲为和柔,正藏锋之意也。子久尤得其要,其可及可到处,正不可及、不可到处。个中三味在深参而自会之。

布局

l
五代荆浩山水节要曰:运于胸次,意在笔先,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山立宾主,水注往来,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置路湾,模树柯,安坡脚。山知曲折,峦要崔巍,石分三面,路看两岐,溪涧隐显,曲岸高低。山头不得犯重,树头切莫两齐。在乎落笔之际,务要不失形势,方可进阶此画体之诀也。

l
洪谷子(荆浩)云:意在笔先俟机发,落笔心会神融,自然得山之形势也。然,人心不静,则神不全、意不纯、思不竭,草草落笔则山之大势不得,意兴索然。故画山水,起稿定局重在得势是画家一大关节也。

l
案宣和画谱记,王洽欲作图画之时,必待沉酣之后,解衣磅礴,吟啸鼓跃。先以墨泼图幛之上,乃因似其形象或为山,或为石,或为林,或为泉者,自然天成,倏若造化。已而云霞卷舒,烟云惨淡,不见其墨污之迹,非画史之笔墨所能到也。

l
另则,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宋迪论画:古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上,朝夕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景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

l
明赵左论画(见画学心印):画山水大幅务以得势为主。山得势,虽萦高下,气脉仍是贯穿;林木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条畅;石得势,虽奇怪而不失理,即平常亦不为庸;山坡得势虽交错而自不紊乱,何则以其理然也。而皴擦勾斫,分坡纠合之法即在理势之中。至于野桥村落,楼观舟车,人物屋宇全在相其形势之可安顿处,可隐藏处,可点缀处。先以朽笔为之后详玩,似不可易者,然后落笔方有意味。如远树要模糊,树要体贴,盖取其掩映联络也。其轻烟远渚,碎山幽溪,疏筠蔓草之类,初不过因意添设而已,为烟岚云岫必要照映。山之前后左右,令其起处至结处,虽有断续,仍与山势合一而不涣散,则山不为烟云掩矣。藏蓄水口,安置路径,宜隐现参半,使纡而接山之血脉。总之,章法不用意构思,一味填塞是衲也,焉能出人意表哉。所贵乎取势布景者,合而观之,若一气呵成徐玩之,又神理合,乃为高手。然而取势之法,又甚活泼,未可拘攣。若非用笔用墨之高,又非多阅古迹,及天资高迈者未易语也。(柳木炭起稿未之朽笔)

l
龚野遗自提山水曰:画树要有情,画泉要有声,画山要有形,画石要有棱。

:山川气象以浑为宗,林峦交割以清为法。

笪重光画筌: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人多不着眼,空处妙在通幅皆灵,故妙境也。

画法不离 纵、横、聚、散四字。

王原祁雨窗漫笔曰:作画但需顾气势、轮廓,不必求好景,亦不必拘旧稿。若于开合起伏得法,轮廓气势已合,则脉络顿挫转折处天然妙景自出,悟合古法矣。

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势者往来顺逆而已。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生发处是开,收拾处是合。行笔布局,无一不生发,无一刻离得开合者。未解其旨,断不可任意漫涂。

l
实景之解。钱杜松壶画意曰:丘壑太实需间以瀑布,不足再间以云烟。山水之要,实空勿实。秦祖永桐阴画诀曰:章法位置总要灵气往来,不可窒塞。戴以恒醉书斋要诀:若嫌景实,枯树列树背有水;若嫌景实,双勾夹叶有空白;若嫌景实,古树风帆林梢出;若嫌景实,蹬曲折著山石; 若嫌景实,或用瀑布层层折; 若嫌景实,长林背后一片云,中有几枯树,飞鸟云中起; 若嫌景实,平坡层层有低昂。

树石布塞需疏密相间,虚实相生乃得画理。近处树石填塞用屋宇提空;远处山崖填塞,烟云提空。

 

笔墨

l
赵孟自提竹石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法还於八法中。若此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作字要写不要描,画亦如之。一入描画便为俗功。

l
黄公望写山水诀曰: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初糊涂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此。

l
荆浩山水诀要:笔使巧拙,墨使重轻,使笔不可反被笔使,用墨不可反被墨用。凡描枝柯苇草、楼阁舟车之类,运笔使巧;山石坡崖、苍林老树,运笔宜拙。虽巧不离不离乎形,故拙亦存乎质。远则宜轻,近则宜重。浓墨莫可复用,淡墨必教重提。

l
李成山水诀:落墨勿令太重,重则浊而不清。亦不可太清,清则燥而不润。烘染过度,则不接,裁插烦细则失神。

l
黄公望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l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曰:凡画绢或纸或扇,必须墨色由浅入浓,两次三番用意积成,树石乃佳。若以一次而完者,便枯涩浅薄。如宋元人画法,皆积水为之,迄今看宋元人画,着色尚且有七八次深浅在上,何况落墨乎。今人落笔即欲成树石,或焦墨后只用一次淡墨染之,甚有水迹还用干笔拭之,殊可笑也。此皆不曾见真宋元笔意故耳。

l
清唐岱绘事发微曰:用墨须要自淡渐浓,不为墨滞,古云,惜墨如金是不易用浓墨。沈宗骞芥舟学画篇曰:以淡笔润浓墨则晦而,浓墨破淡墨则鲜而灵,故必先淡而后浓者为得此。

l
作云林画须用侧笔,有轻有重,不得用圆笔,其佳处在笔法秀峭耳。宋人院体皆用圆皴,北苑独稍纵,故为一小变。云林黄子久王叔明皆从北苑起祖,故皆有侧笔,云林尤著也。

l
清恽寿平香馆画跋:方薰山静居画论曰,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趣,机趣所之生发不穷。

l
清唐岱绘事发微:用笔之法在乎心使腕运,要刚中带柔,能收能放,不为笔使。清王昱东窗论画:用笔法要转束,不可信笔,盖信笔则顿挫皆无力矣。善于用笔者一转一束皆有意趣。

l
墨色之中分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六者缺一,山之气韵不全。渲淡者山之大势,皴完墨彩不显,气韵未足则用淡墨轻笔重叠搜之;使笔干墨枯,乃以轻笔擦之。所谓无墨求染积墨者,以墨水或浓或淡层层染之,要知染中带擦。若用两枝笔如染天气云烟者则错矣。使淡处为阳,染之更淡则明亮;浓处为阴,染之更浓则晦暗。墨色带黄方得用墨之铿锵也。画树一次就完,树无蓊蔚葱茂之姿,石无坚硬苍润之态,徒成枯树呆石矣。

l
笔著纸上不过轻重急徐偏正曲直。然力轻则浮,力重则钝,急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曲行则若锯齿,直行又近界画者,皆由於笔不灵变而出之不自然耳。万物之形神不一,以笔勾取,则无不形神必俏。盖不灵之笔但得其形,必能灵变乃可得其神,能得神则笔数愈减而神愈全。其轻重急徐偏正曲直皆出於自然而无浮滑钝滞等病。

l
画家以用笔为难,不知以用墨尤不易。营丘画树法多积墨浓厚,状如削铁,画松欲凄然生阴倪迂,无惜墨称画皆墨华淡沱,气韵自足。

清溪冈树木山石画法册:笔宜燥,燥则灵活。

盛大士谿山卧游录曰:气韵之生动,骨彩之苍秀全从干笔中得来,善用干笔,则画之能事思过半也。

勾皴擦染

l


宋郭熙林泉高致:淡墨重叠旋旋而取之,谓之斡淡;以锐笔横卧惹惹而取之,谓之皴擦;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以水墨滚同而泽之谓之刷;以笔头直往而指之谓之摔;以笔特下而指之谓之擢。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又曰:斡者以淡墨重叠六七次,加而深厚者也;渲者,有意无意再用细笔细擦而淋漓,使人不知数十次点染着也;摔与斡虽与点相同而实相异,摔用卧笔,仿佛乎皴而带水;斡用直指,仿佛乎点而用力。

l
明陈继儒妮古录曰:皴法董源麻皮皴,范宽雨点皴,李将军小斧劈皴,李唐大斧劈皴,巨然短笔麻皮皴,江贯道师巨然,泥里拔钉皴,夏师李唐,米元晖拖泥带水皴:先以水皴后欲用墨笔。

l
明汪玉珊瑚纲:皴树法,松皮如鳞皴,柏皮如绳皴,柳身皴如交叉麻皮皴,梅身要点擦横皴,梧桐树身稀二三笔横皴。

又,无名氏画山水歌曰:淡墨斡而秃笔皴,宿墨烘而浓墨解。妙处不劳用托,因地须使烟煤。

l

清唐岱绘事发微:总之,皴染之法乃归于落笔,落笔轻松,用意简雅则不腻不薄。皴要毛而不滞,光而不滑,得此方如村染之妙也。

l

华琳南宗诀秘曰:依轮廓加皴,浑厚为要,设所皴之墨渐混,须将轮廓提清,以醒眉目然不可重於原笔之上,亦不可离原笔过远,但少退些有草蛇灰之势方妙。若照原轮廓提,必似印板矣。至于墨色较元轮宜深以其在加皴之后故也。

l
又,皴法先干后湿,故外润而内有骨,若先湿后干则墨死矣:湿墨每淡于干墨。


皴上不皴下,画家之同法矣。披麻为正,解索次之,豆瓣不失为大方……,皴处是积阴处也。

l

清钱杜松壶画:米家烟树山峦仍是细皴,层次分明,然后以大阔点点之,时能让出少少皴法更妙。

云林惜墨如金,盖用笔轻而松燥。锋多润笔,少以皴擦胜渲染耳。

l
清秦祖永桐阴画诀:皴法要柔软而有融合恬静之致。如运笔

太松未能沈厚,以淡笔细细擦之,收拾时再以淡墨汁重叠渲之则不患不厚矣。

清戴以恒醉苏斋画诀:皴法宜短不宜长,淡笔燥笔笔忌光,笔笔离开是要方,一片模糊须要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说名家画法——龚贤课徒稿
郭熙《早春图》和《林泉高致集》
春觉斋论画
绘画术语的分类介绍(2)
勾、皴、擦、染和点---习中国山水画
《画禅室随笔》(第二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