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蠡及其墓前“李斯题碑”

范蠡像

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位第3年,陪同始皇嬴政封禅泰山的丞相李斯,来到了泰山西麓的陶山脚下,面对着春秋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越国大夫范蠡的陵墓虔诚叩拜,并留下了“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的赞誉。虽饱含叹服之意,但其中的“智以保身”之言也曾被人质疑,为范蠡留下了明哲保身的话柄。笔者认为,范蠡并非为了保全自我而弃国家责任于不顾,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智慧,一种造福众生的大义担当。本文从碑文来历、辞官归隐、忠义担当等方面,对此试作辨析。

李斯像

范蠡墓前的“李斯题碑”

李斯(?—前208),秦代著名政治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后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秦统一天下后,李斯被任命为丞相。他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了车轨、文字、度量衡。其政治主张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清代著名学者唐仲冕在其泰山文化专著《岱览·叙览》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李斯随秦始皇封禅泰山时,专程来到泰山西麓的陶山拜谒范蠡墓,并用统一后的小篆文字写下了“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4句话,后被刻成石碣立在墓前。相传,汉初著名道士赤松子也曾指着范蠡墓说道:“霸业朽,忠名在。此堆土,黄金块。传万古,人人爱。纲常维,宇宙赖。”这些话又被刻在李斯篆文碑的背面,流传后世。这就是肥城历史上记载的“秦碣汉赞”碑刻。至唐贞观元年(627年),碑刻已经风化得模糊不清,范蠡墓前幽栖寺的一位老和尚便进行了重刻。后来经过宋、元、明3个朝代的风雨剥蚀,碑刻再次变得模糊不清,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修范蠡墓时,被再次重刻。此事被唐仲冕记入《岱览》一书,清代《肥城县志》也有记载。此碑毁于1964年。据说被移走修了水库,仅存碑座。1997年当地政府邀请泰安书法家黄廷惠仿秦小篆体,重刻了李斯题留的这块墓碑。

李斯题留在墓碑上的4句话,高度概括和评价了范蠡的一生。李斯和范蠡的前半生人生轨迹何其相似乃尔,同样辅助君主建立了不朽功业,同样最后位及人臣,青史留名,甚至在建功立业等方面,李斯有超过范蠡的地方,但在处世境界、人生结局等方面,二人却形成了鲜明对照。李斯经不住高官厚禄、锦衣玉食的诱惑,最终被杀,铸成人生悲剧。范蠡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既知道怎样建功立业,又能够选择合适的时机急流勇退,最终经商致富,再创人生辉煌,善始善终,名垂青史。李斯的留题碑文,既是对范蠡的高度赞评,又是对自身的绝妙讽刺,给后世以深刻启迪。

“智以保身”后的进退人生

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实业家和大商人。他出身贫贱,后得越王勾践赏识,辅佐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之后急流勇退,泛舟五湖,不久,“浮海出齐”,“耕于海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最后,隐居于陶(今山东肥城陶山),经商而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范蠡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交甚厚,他们因不满当时楚国非贵族不得入仕的政治制度而一起投奔越国。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无锡太湖马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事勾践20余年,苦身勠力,助越灭吴,成就了越王霸业。在这个过程中,范蠡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政绩显赫,功勋卓著。在越王论功行赏、举国上下欢庆胜利的时候,范蠡却做出了一个震惊朝野的辞官决定。之后,范蠡悄悄离开了越国。

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化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兼营副业,不几年时间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做宰相。范蠡喟然感叹:“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把家财全部散给知交和老乡,携家眷来到齐鲁交界处的陶山(今肥城北境)。范蠡看到陶山一带是发展边境贸易的好地方,可以据此致富,于是便隐居下来,自称“陶朱公”,不失时机地进行商品交易,时间不长,就又积累了巨万财富。

范蠡在陶山之阳留下了很多遗迹,如秦代所建的“范蠡祠”和“幽栖祠”,以及范蠡墓等遗存。陶山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很多民间传说和民谣,陶山附近的一些村落、地名、风俗、民情等,也都与范蠡隐居陶山有关。

范蠡经商数十年,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和独特的经营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优选环境,宜商容商;贱买贵卖,薄利多销;识别需求,开发市场;诚实守信,质量为本;多元相济,综合经营;富行天下,讲求商德。后人根据范蠡的经营之道,融合汇编了《陶朱公商训》《理财致富十二则》《理财致富十二戒》等经商名言,在商界传承秉持,广为流传。范蠡的生意经,不仅能使他自己成为巨富,也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发展,做到了与民同富。范蠡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尤其是取利守义的可贵商德,给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谓之“商圣”。

李斯所书“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碑(仿制)

“保身”实为“担当”

范蠡在协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不管勾践许诺什么君臣共治之愿,他都毅然选择了辞官退隐。后世对此多加赞赏,但也有一些负面评价。如,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为人谋而不忠者,范蠡其近之矣。”北宋文学家苏轼也说:“以吾相蠡,蠡亦鸟喙也。”南宋学者林亦之更明确指出:“范蠡之去似可全身,然卒使后世君臣猜忌百出,无一日相安者,其患自范蠡始也。”(孟祥才《有关范蠡身后评论的评论》)其实,范蠡从最初的离楚奔越,到助越灭吴后的主动辞官,再到后来的经商治产、富行其德,这种“智以保身”的做法,始终体现了忠君爱国爱民的大义,无不显示了范蠡独到的政治智慧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隐忍待时,寻求突破。范蠡聪敏好学,博古通今,胸怀大志,抱负宏伟。但因出身寒微,在楚国没有出头之日。他纵观天下,审时度势,选择了到偏居东南一隅而又妄图争霸中原的越国去发展,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入越后,范蠡也没有急于发表政见,而是致力于体察国情,广交朋友,搜集情报,一切从越国的实际出发,做扎扎实实的准备工作,耐心等待时机。范蠡的人生追求中,固然有实现个人价值的自我期望,但客观上却承载了匡扶天下、救济黎民的历史重任。他的隐忍,既是一种处世哲学,又是他人生智慧的具体体现。这些忍耐,是保护自己、积蓄实力的必备条件,为范蠡本人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和治国理政能力,为越国积聚了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乃至逐步形成强盛的国力,从而夯实了越国灭吴称霸的基础。

危难之际,大显身手。范蠡真正走近越王,成为勾践倚重的股肱之臣,是在吴越两国夫椒之战之后。越军惨败,勾践方才后悔战前没有听从范蠡劝他不可意气行事的谏言。“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当时认为时机未到,条件不备,不应该贸然发动进攻。而勾践年轻气盛,争强好斗,一意孤行,最终招致灭顶之灾。危急时刻,范蠡再次进谏,献计献策,终于被越王采纳,逐步使越国走出困局。后来,范蠡又向勾践提出了富民强军的建议,可谓见解独到,纲举目张。尤为可贵的是,范蠡自告奋勇,于周敬王二十七年(前493)五月,陪同勾践夫妇前往吴国为奴,共赴国难,且为奴3年,“不失君臣之礼”(《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其间,吴王夫差曾试图说降范蠡,被范蠡婉拒,表现了范蠡“忠以事君”的节义操守和忠诚爱国的高尚情怀。

以退为进,造福社会。助越灭吴之后,范蠡主动辞官,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纵观历史,环顾左右,教训历历在目:吴王夫差令直谏的忠臣伍子胥自刎身死,并将尸体装入鸱夷之器投入江中;为夫差立下赫赫战功的一代名将孙武,也被迫弃官归隐。这两件事都使他清醒地意识到,“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他与勾践相处20多年,稔知“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本性,于是毅然急流勇退,远走他乡。文种的结局就给范蠡人生选择的正确性提供了有力佐证。文种没有认清“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道理,误以为食君禄、报君恩、建功业、享封赏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从更多的角度与层面思考问题,也没有看透事物盛极必衰的规律,所以没有在高官厚禄面前做出明智的选择,最终招致被逼自杀。范蠡的“智以保身”,不是惧怕,不是逃避,不是推责,而是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经商致富、造福百姓也是范蠡的重要人生理想。

而200多年后的秦相李斯,虽然高度评价了范蠡,但却没有范蠡的人生境界,最终没能逃脱腰斩于市的可悲下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后来,秦汉之交的张良协助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后,毅然引退江湖,“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史记·留侯世家》),从而保全了身家性命。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愤然挂冠而去,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田园生活。不同之处是,范蠡隐退后,继续为社会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和造福百姓作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可见,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名就,却在人生巅峰时刻急流勇退,充分利用自己经商治产的人生禀赋,造福百姓,兼济天下,再次实现人生价值。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评价公允:“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所以,对于范蠡辞官隐退,要辩证地看待,方能从历史当中汲取营养,从伟人身上学习智慧,并学以致用。(杜尊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智人之最
勾践盗墓,遇古怪机关,被迫撤退,只因挪动一样东西
绍兴文种墓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为啥辞官不做?背后有些无奈!
《范蠡在肥城》附录2: 陶山范蠡古迹考证文章 《范蠡居陶山及其墓葬考证》
徐承伟∣范蠡和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