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守住中国画的尊严:无笔墨,不成画!
石涛山水
“一画”难寻!
近来,好的画作,一画难寻,能一笔笔画出来的基本上没有。
笔法、墨法的结合, 是描、是磨,是靠时间磨蹭出来的,如果没有内涵,审美浅薄。
石涛梅竹图
笔墨“双翼”
“骨法”与“用笔”的 结合,奠定了中国画的基础。
对于传统中国画来说,“笔”向来不成问题,可以说是基本常识。笔与墨不仅是中国画的“双翼”,是中国画独特的造型手段,更是中国画的底线与灵魂。
石涛山水
然而,这个中国画最为基本的常识,似乎被当下的许多画家所忽略了,存在着三种明显的倾向:
一是“重墨轻笔”。
许多水墨画,表面上看起来水墨氤氲,实际上 苍白无力,以涂与染为主,见墨而不见笔,基本不理解“古人墨法,仍在笔力”的道理。墨法一旦脱离笔法成为孤立的存在,就会丧失其生命力,与书法中的“多肉 微骨者谓之墨猪”相类。
吴冠中作品
二是“以描代笔”。
中国画讲究用笔规律,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的属性,而西画的用 笔属于描、涂、抹等堆砌手法的范畴,可涂可改。于是中国画的用笔的核心是“写”,而西画用笔的关键是“描”。
三是“以形盖笔”。
在当代许多展览的画作中, 重造型、重轮廓,粗粗一看非常漂亮,造型到位,而细细一品,看不到一根完整的线条,即使有也非常弱,用大面积涂染与色彩千方百计的加以掩盖。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规律是勾勒结体,离开“用笔”,难言其为中国画!
石涛山水
“一画论”
“一画” 背后的玄机,对于常人而言似乎有点不可思义,却阐明了中国画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基因。
“笔如其人”,石涛崇尚的“一画论”揭示出中国书画线条背后隐藏着创作者精神世界的表达和追求,透过画家用笔方式与线条功利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有无大家气 象。正是因为它是人的身体状态、精神面貌、文化素养、笔墨功力等综合因素的瞬间表现。难怪任伯年看到初学者吴昌硕的“一画”就断言“必成大器”。
“一画”是有生命的,是任何一位画家的高度凝炼,也就是说一个画家的心血都倾注其中,“一画”有高下、雅俗、美丑之分,只有不断的修炼“一画”的内涵与深度,才能坚守中国画的民族精神。
石涛山水
书法危机
毫不夸张说,中国画艺术正面临绘画发展史上的少有的书法危机。
中国画的“缺笔”现象,究其根源,与当下画家对于书法的群体性漠视有关。
许多作品绘画本身与题款书法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许多画家认为“画好就行了”,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书法上,这种观念在画坛特别是青年画家中非常普遍。
石涛山水
传统画论讲究“书画同源”、“书画同体”,画家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往往被功利 的市场与浮躁的观念所左右,正是问题所在。
讲究“书画同体”并不是要把中国画纳入书法的轨道,其意义在于中国书画在“用笔规律”上的相通关系,正如石涛所言:“字与画者,其具两端,其功一体。”
石涛山水
没有笔力,国画就是张皮!
笔墨者,传统中国画之精魂。可以说,笔是骨,墨是肉,缺了这两者,国画就难以立起来。但到了今天,很多国画家在笔力方面颇有欠缺,创作时往往不敢露笔,多以反复涂染等借鉴西画的手法来表现对象。
那么,对于当代中国画而言,“笔”究竟还重不重要?没有笔力做底,国画的继承和发展还有没有“奔头”?
图文 | 源于网络
编辑 | 渔公子
渔歌晚唱艺术沙龙
欢迎关注微信号:yugeart,渔公子以传承和推广岭南优秀文化艺术及生活哲学为己任,打造最具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用我法、无法而法”……石涛书法欣赏
[1-2]中国文人画的价值(25P)
“笔”与“墨”的关系——中国画论简述
【转载】山水画的变法 (下)
中国绘画之理论体系
【画理大师】卢炘 |“抱石皴”是散笔皴,不是“中锋用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